《王旭高臨證醫案》~ 卷之二 (14)
卷之二 (14)
1. 虛勞門
楊,先咳嗽而四肢無力,肺脾兩虛。加以怒動肝木侮脾,土益受戕,脘腹胸脅撐攻。曾經吐血,乃心火乘胃,胃中瘀血上溢。大便溏薄,每月必發寒熱數次。姑擬扶土生金,佐以平木。
異功散加白芍、川貝、麥冬、神麯、川連(吳萸炒)、川樸、沉香、五味子。
淵按:乃土虛木橫而脹也。川連、川樸益其脹耳。
又,就脈數內熱,咳嗽,脘脅仍痛而論,乃陰虛肝鬱成熱,肺失清肅,仍防吐血。
北沙參,陳皮,川貝,延胡,白芍,金鈴子,茯苓,丹皮,橘餅,麥冬,藕汁(沖服)
朱,陰虛肝鬱,鬱火刑金。咳嗽痰中帶血,乳房頸間皆結癧痰,心空嘈雜,頭眩目花,腰痠腿軟,勞損之根。治主養陰,佐以化痰。
大生地,歸身,白芍,阿膠,茯神,穭豆衣,玉竹,香附,棗仁,沙參,石決明,丹皮,紫菀,川貝,鉤鉤,女貞子,藕節,橘葉,紅棗
王,脾虛氣陷,肛門先發外瘍。瘍潰之後,大便作瀉,迄今一月有餘。自云下部畏冷,而兩脈弦硬不柔,此謂牢脈,症屬陰虛。法以溫中扶土,升陽化濕。
黨參,防風根,炮姜,陳皮,冬朮,川芎,補故紙,砂仁,神麯
四神丸一兩,資生丸二兩,和服。日三錢,開水送。
淵按:雖從陰虛而起,目前脾虛陽弱,不得不先治之。
馮,病延半載,骨蒸不已,鼻血時流,周身骨痛。營陰大虧,虛火內亢。脈沉搏數,口燥渴飲。勞損根深,入夏防劇。擬滋少陰,清陽明。
大生地,知母,元參,地骨皮,鱉甲,胡黃連,石膏,黨參,炙甘草,麥冬,佩蘭葉
丁,營陰內虧,頭眩心嘈,下午微寒內熱。能食無力,胃中有熱則消穀,脾虛氣弱則無力也。
黨參,沙苑子,茯苓,川連,棗仁,知母,女貞子,白芍,冬朮,麥冬,竹茹
王,左脈空大,腎水虧也。倦怠無力,脾氣弱也。食少則陰虛,陰虛生內熱,症屬內傷。
補中益氣加黑山梔、白芍。朝服六味丸四錢。
淵按:陰虛有二,有營中之陰虛,有腎中之陰虛。營陰虛故從東垣,若六味地黃則治腎陰虛。
徐,二月間吐痰帶血,血止之後,略兼乾咳。交清明節,咳嗽漸甚。四月初,身加發熱。今診脈細數,形容消瘦,行動氣升。此屬腎氣先虧於下,復因勞碌感邪,延綿不已,慮成勞損。靜養為佳。
阿膠,牛蒡子,炙甘草,茯苓,杏仁,川貝,款冬花,元沙參,蛤殼,枇杷葉
孫,久有咳嗽血痰之恙,今復肛門結瘍,是肺遺熱於大腸。脈數音啞,勞損之根。時當夏令,火旺金衰,頗有氣逆血沸之慮。
沙參,地骨皮,阿膠,白芍,麥冬,杏仁,白扁豆,川貝,枇杷葉,丹皮,白蜜(二匙,藥汁調服)
高,脈沉取數,其陰內虧,其熱在裡,勞損之候。症見咳吐白痰,心腹不時疼痛,痛則氣滿,得矢氣則稍寬。病兼肝鬱。據云咳嗽已及三年,初無身熱,則病從痰飲而始,宜從痰飲氣鬱例治之。
白話文:
虛勞門
楊某,先前咳嗽,四肢無力,屬於肺脾兩虛。再加上經常生氣,肝氣過盛克脾,脾土更加受損,因此腹部、胸脅部脹痛。曾吐血,是因為心火犯胃,胃中瘀血湧出。大便稀溏,每月都會發寒發熱好幾次。初步治療方案是補益脾土以生金,並兼顧平肝。
處方:異功散加白芍、川貝、麥冬、神麴、炒川連(用吳萸炒)、川樸、沉香、五味子。
淵按:這是脾土虛弱,肝氣橫逆導致的脹滿。川連、川樸可以治療脹滿。
此外,從脈象數、內熱、咳嗽、胸脅疼痛等症狀來看,是陰虛、肝鬱化熱,肺氣失於清肅,還要注意防止再次吐血。
處方:北沙參、陳皮、川貝、延胡索、白芍、金鈴子、茯苓、丹皮、橘餅、麥冬,服用時用藕汁沖服。
朱某,陰虛肝鬱,鬱火傷肺。咳嗽,痰中帶血,乳房、頸部都有痰核,心窩部空虛嘈雜,頭暈眼花,腰痠腿軟,屬於勞損。治療以養陰為主,兼顧化痰。
處方:生地黃、歸脾丸、白芍、阿膠、茯神、黃豆衣、玉竹、香附、棗仁、沙參、石決明、丹皮、紫菀、川貝、鉤藤、女貞子、藕節、橘葉、紅棗。
王某,脾虛氣陷,肛門先出現外瘍。外瘍潰爛後,大便溏瀉,持續一個多月。自述下腹部怕冷,脈象弦緊不柔和(牢脈),屬於陰虛。治療方法是溫中補脾,升陽化濕。
處方:黨參、防風根、炮姜、陳皮、白朮、川芎、補骨脂、砂仁、神麴。四神丸一兩,資生丸二兩,混合服用,每日三次,每次三錢,開水送服。
淵按:雖然是從陰虛引起的,但目前脾虛陽弱,必須先治療脾虛。
馮某,病情持續半年,骨蒸發熱不止,經常鼻出血,全身骨痛。營陰虧虛,虛火內盛。脈象沉而有力,數快,口乾舌燥,喜飲水。勞損病根深,夏天需格外注意。治療方案是滋補少陰,清泄陽明。
處方:生地黃、知母、玄參、地骨皮、鱉甲、胡黃連、石膏、黨參、炙甘草、麥冬、佩蘭葉。
丁某,營陰虧虛,頭暈心煩,下午略感寒冷但內有熱感。能吃但沒力氣,胃中有熱則消化好,脾虛氣弱則無力。
處方:黨參、沙苑子、茯苓、川連、棗仁、知母、女貞子、白芍、白朮、麥冬、竹茹。
王某,左脈空大,腎陰虧虛。倦怠無力,脾氣虛弱。食慾差,屬於陰虛,陰虛生內熱,屬於內傷。
處方:補中益氣湯加黑山梔、白芍。每日早晨服用六味地黃丸四錢。
淵按:陰虛分兩種,一種是營陰虛,一種是腎陰虛。營陰虛用東垣派的治療方法,而六味地黃丸則治療腎陰虛。
徐某,二月間吐痰帶血,血止後,略有乾咳。清明節前後,咳嗽加重。四月初,開始發熱。現在脈象細數,形體消瘦,活動時氣喘。這是腎氣先虧虛,又因勞累感染邪氣,病情持續,擔心發展成勞損。宜靜養。
處方:阿膠、牛蒡子、炙甘草、茯苓、杏仁、川貝、款冬花、元參、蛤殼、枇杷葉。
孫某,長期咳嗽,痰中帶血,現在又肛門長了瘡瘍,這是肺熱留滯在大腸。脈象數,聲音嘶啞,屬於勞損。現在是夏天,火旺金衰,容易出現氣逆血沸的現象。
處方:沙參、地骨皮、阿膠、白芍、麥冬、杏仁、白扁豆、川貝、枇杷葉、丹皮,用白蜜二匙調服。
高某,脈象沉而數,陰虛內虧,裡熱,屬於勞損。症狀表現為咳嗽吐白色痰,心腹部時常疼痛,疼痛時氣脹,放屁後稍有好轉。病情兼有肝鬱。據說咳嗽已經三年了,初期沒有發熱,所以病情是從痰飲開始的,應該按照痰飲、氣鬱的治療方法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