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旭高

《王旭高臨證醫案》~ 卷之四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7)

1. 幼科門

李,胎驚之病,得之於母腹胎孕之後,其母有所大驚,氣應於胎,驚氣入肝,故數月嬰孩即有胎驚之患,往往不能愈。姑擬一方備採。

羚羊角,天竺黃,陳膽星,石菖蒲,大黃

共研末。或竹油或鉤鉤湯調服五分。

許,音啞喘咳,痰聲嗘咯。風痰襲肺,肺脹夾驚險候。

麻黃,杏仁,射干,桔梗,桑白皮,菖蒲,枳殼,前胡,白前,紫菀,白蘿蔔汁(沖服)

白話文:

李大夫說,胎驚這個病症,是孩子在母親腹中懷孕時,母親受到驚嚇,驚氣傳到胎兒,導致驚氣入肝,所以才會有幾個月大的嬰兒就出現胎驚的毛病,而且往往治不好。現在我擬了一方藥,請您準備好。

羚羊角、天竺黃、陳膽星、石菖蒲、大黃,研磨成粉末。用竹油或鉤鉤湯調服,每次五分。

許大夫說,孩子有聲音嘶啞、喘咳,痰聲像咯咯的聲音,這是風痰襲肺,肺部脹滿還夾雜著驚險的徵兆。

麻黃、杏仁、射干、桔梗、桑白皮、菖蒲、枳殼、前胡、白前、紫菀,加上白蘿蔔汁,沖服。

朱,痧後夾積,移熱於大腸。腹中熱痛,每交寅卯二時則痛甚。擬開肺金之郁,仿丹溪論參越桃意。

高良薑,桔梗,川連,通草,滑石,焦山梔,山楂炭,焦六曲,砂仁

又,痧後腹痛,甚於黎明。陽氣為陰寒凝遏,欲升而不得升,故痛甚於黎明也。前用溫寒並進見效,今仍前法加減。

桂枝,炮姜,吳茱萸,木香,延胡索,香附,山楂炭,花檳榔,赤苓,焦山梔,白蔻仁

白話文:

患者痧后夹积,热气移到肠道,导致腹中热痛,尤其在夜里一两点左右疼痛加剧。打算用疏散肺金郁结的方法,参考丹溪先生用人参、乌头、桃仁的思路。

处方:高良姜、桔梗、川楝、通草、滑石、焦山栀、山楂炭、焦六曲、砂仁。

另外,患者痧后腹痛,黎明时分疼痛更厉害,这是因为阳气被阴寒凝滞,想要上升却无法上升,所以黎明时分疼痛加剧。先前用温寒并进的方法见效,现在继续沿用前法并根据情况调整。

处方:桂枝、炮姜、吴茱萸、木香、延胡索、香附、山楂炭、花槟榔、赤苓、焦山栀、白蔻仁。

方,痧後肺火不清,移熱於大腸之絡。腹痛便溏,手腕內外腫痛。防發痧毒。治以清解。

升麻,葛根,赤芍,焦山梔,甘草,高良薑,丹皮,桔梗,忍冬藤

淵按:此方非夷所思。庸者必與清肺健脾、化積解毒套劑矣。

又,前方已效,輕減其制。

防風,焦楂肉,銀花,砂仁,桔梗,甘草,陳皮,赤芍

仁淵曰:幼兒不能明告病情,脈亦難憑,雖以一指按寸口,惟得浮沉遲數大略而已,故稱啞科。四診只得其二,惟察聲望色,詢之乳母,得其梗概,最為難看。而難中亦有易焉。易者何?乃三因之中絕少內因,大都外感六淫、內傷乳食而已。即有內傷,亦因病致虛,非七情六慾因虛致病者可比。

白話文:

患者出痧后,肺部热气未清,热气转移到大肠经络,导致腹痛、腹泻,手腕内外肿痛。需要预防痧毒复发,治疗方法以清热解毒为主。

处方:升麻、葛根、赤芍、焦山梔、甘草、高良薑、丹皮、桔梗、忍冬藤。

评论:此方并非寻常之法,庸医只会套用清肺健脾、化积解毒的常用方剂。

另外,如果前方药方已经有效,可以减轻药力。

修改方:防風、焦楂肉、銀花、砂仁、桔梗、甘草、陳皮、赤芍。

评论:婴儿无法清楚表达病情,脉象也难以判断,只能凭一指按寸口,大致了解浮沉迟数。因此称之为哑科。四诊只能获得其中两诊,只能通过观察声音、面容,询问乳母,了解病情梗概,诊断十分困难。但困难之中也有容易之处,容易之处在于婴儿很少患有内因疾病,大多是外感六淫、内伤乳食所致。即使有内伤,也是由于疾病导致虚弱,并非七情六慾导致虚弱而致病。

苟仔細詳審,不難得其要領。近世風氣之最壞者,莫若挑驚。不問外感內傷,概以驚風呼之,非推即挑,繼以牛黃、腦、麝香開之藥。明理之家亦蹈此習,不知冤殺多少嬰兒矣。夫驚病偶亦有之,兒體脆弱,魂魄未堅,猝見異言異服及奇怪之物,驚恐惶駭,此必有因。須將驚風二字拆開,驚自驚,風自風,斷不可混治。

夫驚乃驚駭受病,風為溫熱所化,或感觸風邪,治判天淵。喻氏云:幼科與大方一理,苟請傷寒名家視之,斷無錯誤。此乃見道之言。夫六淫之邪,皆能化火。幼兒病熱者多,病寒者少,由陰氣未充,生陽正旺,化火尤易耳。為父母者,每未寒先衣,未飢先食,食不化即變為痰,痰與風熱相併,最易痙厥,俗醫即呼為驚風,病家亦認為驚風,非一日矣。吾願同志大發慈悲,相與挽此頹風,功德無量。

白話文:

仔細觀察,就能理解其中的道理。當今最糟糕的风气莫过于“挑惊”。不论是外感还是内伤,统统都以“惊风”来称呼,不分青红皂白就推拿或挑治,接着就用牛黄、脑、麝香等药物来开方。即使明事理的人家也遵循这种做法,不知害死了多少婴儿。

惊病确实偶尔会有,孩子身体脆弱,魂魄尚未稳固,突然见到奇怪的话语、奇怪的衣服或者奇怪的东西,会感到惊恐害怕,这是有原因的。必须将“惊风”这两个字拆开,惊是惊,风是风,绝对不能混为一谈。

惊是惊吓而生病,风是温热所化,或者感受了风寒邪气,两者治疗方法天壤之别。喻氏说:“儿科和内科道理相同,只要请伤寒名家来看,就不会有错误。”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。

六淫之邪,都能化火。幼儿多发热病,少发寒病,这是因为阴气尚未充盈,阳气正旺盛,化火更容易。做父母的,常常是还没冷就给孩子穿衣服,还没饿就给孩子吃饭,食物不消化就变成痰,痰和风热相合,最容易出现抽搐,俗医就称之为惊风,病家也认为是惊风,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。我希望能与同道中人一起发扬慈悲之心,共同改变这种错误的风气,功德无量。

2. 外瘍門

吳,足大趾屬厥陰肝經,太陰脾經由此起。今足大趾干爛,乃肝經血枯,脾經濕熱也。延及數月,防成脫疽。兼上唇麻木,亦脾虛風動。殊非易治。

萆薢,當歸,牛膝,枸杞子,苡仁,丹參,川斷,茯苓,桑枝

孫,痧回熱減,溫邪初退之餘,咽喉反腐,虛火又從而起。良由久患喉痹,陰虛火亢,熱淫搖動,亢焰復張。用方最宜加謹,過清恐傷脾胃,早滋恐戀餘邪。姑擬甘涼平調肺胃,冀其上焦清肅。

白話文:

腳的大拇指屬於厥陰肝經,太陰脾經也由此開始。現在腳的大拇指乾枯潰爛,這是肝經血枯、脾經濕熱造成的。如果延續幾個月,就要小心變成脫疽。再加上上嘴唇麻木,也是脾虛風動的表現。這病症並不容易治療。

萆薢、當歸、牛膝、枸杞子、苡仁、丹參、川斷、茯苓、桑枝

痧症退卻,熱度下降,溫邪剛退去,咽喉又開始發炎,虛火又從而生起。這是因為長期患有喉痹,導致陰虛火亢,熱邪搖動,火勢再次旺盛。用藥方要特別謹慎,太過清涼恐怕傷脾胃,過早滋補又可能留住餘邪。暫時先考慮用甘涼平調的藥物來調理肺胃,希望能讓上焦清肅。

鮮石斛,大貝母,元參,生甘草,丹皮,沙參,羚羊角,扁豆,穭豆衣,雪梨

劉,偏腦疽自右延及於左,三候有餘。偏右穿潰膿少,偏左木腫未腐,頭頂平塌,根腳散蔓。此氣虛不能引血化腐成膿,托毒外出,高年殊慮內陷。至舌苔白膩,大便閉結,在瘍科指為火毒內閉,濕熱上蘊,而用內疏黃連等法。閱倪先生方案,謂內夾雜氣,邪伏膜原,引用達原、三消數劑,異想超出尋常。

今大便已通,舌苔稍化,然右脈軟弱,胃氣殘憊,瘍不甚腫,色不甚紅,深恐陽變為陰。大凡外瘍起發膿腐,須賴元氣承載。所謂元氣者,衛外捍禦之氣、胃中衝和之氣、三焦升降之氣也。虧則膿腐不克依期,從此生變。故黃耆為外瘍托毒之聖藥,即兼別症,再參他方。古法有攻補兼施、補瀉同用者。

白話文:

鮮石斛、大貝母、元參、生甘草、丹皮、沙參、羚羊角、扁豆、穭豆衣、雪梨這些藥材,用來治療劉先生的偏腦疽。他右側已經穿潰,膿液不多,左側腫脹但未化膿,頭頂平坦,病情向周圍蔓延。這是因為他氣虛,無法將血液引導化腐成膿,將毒素排出體外。他年紀大了,擔心毒素會內陷。現在舌苔白膩,大便不通,屬於火毒內閉、濕熱上蘊,應該用內疏黃連等方法治療。我看了倪先生的方案,他說病情中夾雜著其他邪氣,邪氣藏在膜原,於是用達原、三消等藥方治療,想法非常超乎尋常。現在劉先生的大便已經通暢,舌苔也稍微消退,但是右側脈搏軟弱,胃氣衰弱,瘡瘍不腫,顏色也不紅,我擔心陽氣會轉化為陰氣。一般來說,外瘍要化膿腐爛,需要依靠元氣的支撑。元氣包括衛外抵抗的氣、胃中調和的氣、三焦升降的氣,元氣不足就會導致膿腐不能按時排出,從而發生變化。所以黃耆是治療外瘍托毒的良藥,即使兼有其他症狀,也可以配合其他藥方使用。古代治療外瘍的方法有攻補兼施、補瀉同用的方法。

拙見欲托毒,必扶正。

生黃耆,當歸,赤苓,陳皮,藿梗,法半夏,香附,穀芽

又,腦疽將四候,起發膿俱遲。欲問真消息,陰陽各半推。陽多方是吉,陰長便生危。頂不高兮根不束,皮不腐兮膿不足。凡此皆因氣血衰,順逆安危有結局。乃若瘡流鮮血,即為變陷之端;況夫年逾六旬,尤宜加謹為要。茲當補托,佐以疏通。補其正而托其毒,疏其氣而通其壅。俾脹滿寬而加谷,期陽毒化而收功。聊以解嘲,非敢說夢。

黃耆,當歸,制殭蠶,皂角刺,陳皮,川樸,赤苓,法半夏,香附

白話文:

認為要祛除毒邪,就必須扶持正氣。可以用黃耆、當歸、赤苓、陳皮、藿梗、法半夏、香附、穀芽等藥材。

此外,腦疽若是在四候起發膿,則意味著膿出遲緩。要判斷病情真偽,就要觀察陰陽比例。陽氣旺盛則預後良好,陰氣過盛則預後不佳。如果腫塊不高,根部不緊,皮不潰爛,膿液不多,都是因為氣血衰弱所致,預後好壞要看氣血是否順逆。如果瘡口流出鮮血,就代表病情轉壞;尤其是年過六旬者,更要格外謹慎。治療上要補氣扶正,佐以疏通,既要補益正氣,又要引導毒邪排出,既要疏解氣機,又要通暢阻滯,讓腫脹消散,食慾增加,最終達到毒邪化解,痊癒的目的。以上只是個人淺見,不敢妄自斷言。

可以用黃耆、當歸、制殭蠶、皂角刺、陳皮、川樸、赤苓、法半夏、香附等藥材。

某,暑邪熱毒,走入營中。遍身紫黑爛斑,鼻血齦腐。此發斑牙疳之險症也。倘至壯熱神昏,不可挽矣。

犀角地黃湯加羚羊角、連翹、鮮石斛、黑山梔、銀花、淡黃芩、蘆根。

某,瘧久陰傷,項發痰核,頭傾不舉,腹中有塊。年逾二八,天癸未通。慮延勞損。

大生地,制首烏,茯苓,丹皮,懷山藥,軟柴胡,白芍,當歸,陳皮,十大功勞

白話文:

這個人患了暑熱毒邪,入侵到身體內部,導致全身出現紫黑色爛斑,鼻子流血,牙齦腐爛,這是發斑牙疳的危險症狀。如果病情加重,出現高燒神志不清,就無法挽救了。

用犀角地黃湯,再加上羚羊角、連翹、鮮石斛、黑山梔、銀花、淡黃芩、蘆根。

這個人患了長期瘧疾,導致陰氣受損,頸部出現痰核,頭部歪斜不能抬起來,腹部有塊狀物。年齡已超過二十八歲,月經還未來潮。擔心是勞損導致的。

用生地、制首烏、茯苓、丹皮、懷山藥、軟柴胡、白芍、當歸、陳皮、十大功勞。

某,肝經鬱火,乘犯陽明,牙齦癢痛出血而發牙疳。舌紅碎裂,頭眩心煩,營陰內虧。而納穀氣撐,又屬脾氣虛也。猶喜大便燥結,可用清滋,先平其炎上之火。

羚羊角,鮮生地,鮮石斛,元參,麥冬,茯苓,石決明,女貞子,棗仁

某,陰虧火亢,繞頸生痰,寒熱似瘧,而實非瘧也。少陰水虧不能涵木,少陽火亢更來灼金,金木交戰,乃生寒熱,飲食少,脾胃弱,慮延勞損。

六味地黃湯加牡蠣、黨參、麥冬、柴胡、白芍、五味子。

白話文:

這位病人肝經鬱火上炎,侵犯了陽明經,導致牙齦癢痛出血,出現牙疳。舌頭紅腫並出現裂紋,頭暈心煩,營陰不足。他還食慾不振,消化不良,這說明脾氣虛弱。此外,他還容易便秘,這也與脾虛有關。因此,應當清熱滋陰,先平息上火的症状。

藥方:羚羊角、鮮生地、鮮石斛、元參、麥冬、茯苓、石決明、女貞子、棗仁。

這位病人陰虛火旺,導致痰液停滯於頸部,出現寒熱交替,但並非瘧疾。少陰經水氣不足無法滋養肝木,少陽經火氣旺盛反過來灼傷肺金,金木相剋,就出現了寒熱症状。他食慾不佳,脾胃虛弱,這可能是過度勞累所致。

方劑:六味地黃湯加牡蠣、黨參、麥冬、柴胡、白芍、五味子。

某,結喉癰生於咽喉之上,視之不見,脹塞不通,湯水難進,極為險重。急以化痰宣竅、開通肺氣方法。

射干,牛蒡子,殭蠶,薄荷,荊芥,桔梗,山豆根,貫仲,生甘草,茅柴根

洲按:吹喉之藥必不可缺。

某,對口生疽,足根發疔,此二處皆屬太陽膀胱之絡。濕熱內聚,風熱外侵,勿得輕視。

羌活,防風,連翹,歸尾,萆薢,乳香,沒藥,土貝母,銀花,甘草梢,桑枝

白話文:

某人患有喉嚨裡長了癰,長在咽喉上方,看不見,卻腫脹阻塞,無法通氣,湯水也難以下嚥,情況非常危急。必須趕緊使用化痰宣竅、開通肺氣的方法。

需要使用射干、牛蒡子、殭蠶、薄荷、荊芥、桔梗、山豆根、貫仲、生甘草、茅柴根等藥材。

洲按:吹喉的藥物不可或缺。

某人患有口瘡和腳底長疔,這兩個部位都屬於太陽膀胱的絡脈。由於濕熱內聚、風熱外侵,不可輕視。

需要使用羌活、防風、連翹、歸尾、萆薢、乳香、沒藥、土貝母、銀花、甘草梢、桑枝等藥材。

某,牙齦滲膿,二載不愈。此屬牙漏,腎虛胃有濕熱所致。

六味丸(三錢),資生丸(二錢)

相和。每朝服四錢,淡鹽湯送下。

某,馬脾風極重險症,危生倏忽。姑與牛黃奪命散。

大黃(生切,四錢),檳榔(一錢五分),黑牽牛(三錢)

共研末。分二服,白蘿蔔汁溫調服。

某,肺癰咳吐膿痰,肺葉已傷,勢屬重候。

羚羊角,冬瓜子,桔梗,磁石,苡仁,生甘草,桃仁泥,野茭根,川石斛,蘆根

白話文:

案例一

某人牙齦流膿,已經持續兩年未癒。這是牙漏,由於腎虛胃有濕熱所導致。

治療方劑:六味丸(三錢),資生丸(二錢)。

兩藥相和,每日早晨服用四錢,淡鹽湯送服。

案例二

某人患有馬脾風,病情十分危急,生命岌岌可危。暫時給予牛黃奪命散治療。

配方:大黃(生切,四錢),檳榔(一錢五分),黑牽牛(三錢)。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分為兩服,用白蘿蔔汁溫水調和服用。

案例三

某人患有肺癰,咳嗽吐出膿痰,肺葉已經受損,病情十分嚴重。

藥材:羚羊角,冬瓜子,桔梗,磁石,苡仁,生甘草,桃仁泥,野茭根,川石斛,蘆根。

又,痰臭雖減,咳嗽未除。

羚羊角,川貝母,杏仁,苡仁,桃仁,桔梗,蘇子,甘草,冬瓜子,蘆根,野茭根

張,怒則肝氣逆而血苑於上,章門結塊硬痛,寒熱脈數,小便短少。症屬肝癰,防其內潰咳吐膿血而劇。

紫菀,鬱金,新絳,柴胡,天花粉,桃仁,旋覆花,當歸,穿山甲,忍冬藤,降香,青蔥管

白話文:

狀況

患者痰的臭味雖已減輕,但咳嗽仍未消除。

藥方一

羚羊角、川貝母、杏仁、苡仁、桃仁、桔梗、蘇子、甘草、冬瓜子、蘆根、野茭根。

狀況

患者因生氣而導致肝氣逆上,血積聚在胸部,章門穴處有結塊、硬痛,伴隨寒熱交替、脈搏跳動頻繁、小便量減少等症狀。診斷為肝癰,需防治內部潰爛、咳吐膿血等嚴重情況。

藥方二

紫菀、鬱金、新絳、柴胡、天花粉、桃仁、旋覆花、當歸、穿山甲、忍冬藤、降香、青蔥管。

繆,病起微寒微熱,右肋章門穴痠疼。兩月後痛處略腫,食少便溏,面浮足腫,腰脊痠痛。脈附骨極細而銳。此脾家有濕熱瘀傷,症屬脾癰。日久正虛胃弱,恐其不克支持。

黨參,炙甘草,陳皮,白朮,川樸,木香,吳茱萸,乾薑,當歸,川芎,白芍,六神麯,茯苓,肉果,砂仁

敷方:

官桂,吳茱萸,乾薑,川烏,生半夏,獨活,乳香,沒藥,南星,白芥子,當歸(各一錢,研末)

白話文:

病症描述

患者起初感到輕微的寒熱交替,右側肋骨章門穴處酸痛。兩個月後,疼痛處略微腫脹,食慾不振,大便稀溏,面容浮腫,雙腳也出現腫脹,腰脊痠痛。脈象細弱,貼近骨頭,十分尖銳。

診斷

根據患者的症狀,判斷是脾臟積聚濕熱瘀血,導致脾癰。由於病程較長,正氣虛弱,胃氣也較虛弱,擔心患者無法承受治療。

內服方

  • 黨參
  • 炙甘草
  • 陳皮
  • 白朮
  • 川樸
  • 木香
  • 吳茱萸
  • 乾薑
  • 當歸
  • 川芎
  • 白芍
  • 六神麯
  • 茯苓
  • 肉果
  • 砂仁

外敷方

  • 官桂
  • 吳茱萸
  • 乾薑
  • 川烏
  • 生半夏
  • 獨活
  • 乳香
  • 沒藥
  • 南星
  • 白芥子
  • 當歸 (以上藥材各取一錢,研磨成粉末)

解釋

這段文字描述了一位患者的病症,並根據症狀進行了診斷和治療方案的制定。

  • 病症描述詳細記錄了患者的病程發展,從初期寒熱交替、疼痛,到後期腫脹、食慾不振、水腫等。
  • 診斷明確指出病因是脾臟積聚濕熱瘀血導致的脾癰,並指出病程長導致正氣虛弱。
  • 處方提供了內服和外敷兩種方案,內服方以補脾健胃為主,外敷方以散寒祛濕、活血消腫為主。

用陳酒乾麵調和,燉溫,敷痛處。

某,盤腸癰腹痛已久,二三日來驟然脹滿,連及腰脅,小便莖中亦痛,勢已有膿。擬用牡丹湯排膿逐毒,從大腸導下之。所慮飲食極少,胃氣不克支持耳。

丹皮,桃仁,皂角刺,冬瓜子,紅花,大黃(制),延胡索,廣橘皮,山楂肉,赤苓,歸尾

又,盤腸癰已成膿,不得不從大腸導下之法。

生黃耆,皂角刺,歸尾,桃仁,紅花,土貝母,金銀花,甘草,丹皮,山甲片,冬瓜子,廣皮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位中醫醫生在治療一位患有盤腸癰的病人時,所使用的方法和藥方。

  • 醫生首先用陳年酒和乾麵粉調和,溫熱後敷在病人疼痛的地方,這是一種外敷治療方法,可以減輕疼痛。
  • 醫生診斷病人已經出現化膿跡象,因此打算使用牡丹湯來排膿消毒,但擔心病人胃氣不足,無法充分吸收藥力。
  • 醫生列出了兩種藥方,第一種藥方主要針對排膿消毒,第二種藥方則着重於補氣益血,同時也包含排膿消毒的成分。

這段文字展示了中醫在治療疾病時,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,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和藥方,並且會考慮到病人的整體狀況,例如胃氣是否充足。

又,腸內癰膿將足,脈細食少。治以托裡,冀其外潰為妙。

黃耆,銀花,穿山甲,肉桂,當歸,赤苓,澤瀉,皂角刺,苡仁,廣皮,血珀屑

許,寒氣入於厥陰,濕熱隨經下注。睪丸腫脹,少腹結硬腫痛。防成縮腳小腸癰重症。

川楝子,吳茱萸,枳殼,歸尾,焦楂肉,橘核,小茴香,萆薢,焦黑梔,蔥白頭

某,環跳臀股之間,從前曾患外瘍。今戽水傷筋,受水寒之氣襲筋骨之中,臀股胯凹腓腨痠痛,大便燥結,小便不利,氣墜尻酸。病在太陽、少陰二經,防發附骨陰疽。

白話文:

如果腸子裡有膿腫,脈搏會變得細弱,食慾也會減少。治療應該以引導膿液排出為目標,希望它能從外部潰爛,這樣效果最好。可以用黃芪、銀花、穿山甲、肉桂、當歸、赤苓、澤瀉、皂角刺、苡仁、廣皮、血珀屑等藥物。

如果寒氣入侵厥陰經,濕熱隨經向下流注,就會導致睪丸腫脹,下腹部結塊硬痛。要預防發展成縮腳小腸癰這種嚴重疾病。可以用川楝子、吳茱萸、枳殼、歸尾、焦楂肉、橘核、小茴香、萆薢、焦黑梔、蔥白頭等藥物。

如果環跳穴(臀部和大腿之間的部位)附近曾經患過外傷,現在又因為受寒水浸傷了筋骨,導致臀部、大腿、胯骨、腓腸肌酸痛,大便乾燥,小便不利,氣往下墜,屁股酸痛。這種病症屬於太陽經和少陰經的病變,要預防發展成附骨陰疽。

六味地黃湯去山藥,加細辛、麻仁、獨活、川熟附。

另:東垣資腎丸二錢,開水送下。

淵按:辛、獨二味,發少陰之寒從太陽而散,佐附子以溫之,六味以補之泄之。

任,濕熱伏邪內蘊,引動宿毒,遍發廣痘,亦曰廣風。恐其肢節酸強,殊難速效。

防風,當歸,赤芍,皂莢子,銀花,天花粉,連翹,甘草,陳皮,土茯苓

許,腎岩翻花,在法不治。怡情安養,帶疾延年。

白話文:

六味地黃湯去掉山藥,加入細辛、麻仁、獨活、川熟附子。另外,再服用東垣資腎丸兩錢,用開水送服。

辛、獨活二味藥能發散少陰寒邪,從太陽經散出,佐以附子溫暖,六味地黃湯則補益並泄瀉。

患者濕熱伏邪內蘊,引發宿毒,遍布全身長出痘疹,也稱為廣風。擔心其肢體酸痛,難以快速見效。

可以使用防風、當歸、赤芍、皂莢子、銀花、天花粉、連翹、甘草、陳皮、土茯苓等藥物治療。

腎臟病變,翻花難治,只能以怡情養神的方式,帶病延年。

鮮首烏,馬料豆,銀花,生甘草

朝服六味丸三錢,淡鹽花湯送。

劉,腎俞漫腫色白,脈虛微熱,此腎俞發也。屬三陰虧損,濕熱入絡,氣血凝滯而生。最為淹纏。姑與消散法。

當歸,防風,杜仲,秦艽,金狗脊,丹參,廣皮,萆薢,獨活,胡桃肉,桑枝

胡,胃脘生癰,脈虛形瘦。初起寒熱,延今四十餘日,晨必泄瀉無度。是中氣大虛,不勝攻消之任也。今與內托法。倘仍作瀉,則難矣。

黨參,木香,法半夏,茯苓,枳殼,砂仁,當歸,冬朮,乾薑,陳皮

白話文:

鮮首烏、馬料豆、銀花、生甘草,各三錢,淡鹽花湯送服。

劉某人腎俞部位腫脹,顏色發白,脈象虛弱微熱,這是腎俞部位出現問題。屬於三陰虧損,濕熱侵入經絡,氣血凝滯而引起。這種情況很麻煩,暫時使用消散方法治療。

當歸、防風、杜仲、秦艽、金狗脊、丹參、廣皮、萆薢、獨活、胡桃肉、桑枝,各三錢,水煎服。

胡某人胃脘部位長了瘡,脈象虛弱,身形消瘦。初期有寒熱症狀,持續了四十多天,每天早上都腹瀉不止,這是脾胃虛弱,無法抵抗外邪入侵。現在採用內托法治療。如果仍然腹瀉,就難治了。

黨參、木香、法半夏、茯苓、枳殼、砂仁、當歸、冬朮、乾薑、陳皮,各三錢,水煎服。

某,面顴毒乃陽明鬱火所結,今已穿潰,孔如豆大。雖比顴骨疽較輕,然收功亦遲。須忌一切發風動火之物。

羚羊角,白芷,茯苓,土貝母,廣皮,黨參,連翹,丹皮,銀花,甘草

劉,平日豪飲,胃濕必甚。去冬齦腫咳嗽,仍不節飲,以致音啞齦腐,蔓延及唇,此沿牙毒也。雖非牙岩之比,然亦不易收功。

甘露飲去甘草、天冬,加赤苓、黃芩、雞距子、葛根、蟬衣、茅柴根。

淵按:陽明濕火所致。

陸,本原不足,兼挾風溫。發熱,頸間結核成痰。二十餘日,不紅,不腫,不消散,亦不作膿,屬半虛半實。慎柔方有良法,用四君子加牛蒡子,世所未知,余曾驗過。

白話文:

某人臉上的顴骨部位長了毒瘡,這是陽明經鬱熱所導致的,現在已經潰爛穿孔,洞口像豆子一樣大。雖然比顴骨上的疽病要輕一些,但是癒合的速度卻很慢。需要忌口所有容易引起風熱上火的食物。

藥方:羚羊角、白芷、茯苓、土貝母、廣皮、黨參、連翹、丹皮、銀花、甘草。

劉某人平時愛喝酒,胃濕氣很重。去年冬天牙齦腫痛咳嗽,他依然不節制飲酒,導致聲音嘶啞、牙齦腐爛,蔓延到嘴唇,這是牙齒毒氣蔓延所致。雖然不像牙岩那麼嚴重,但也難以很快痊癒。

藥方:甘露飲去掉甘草和天冬,加入赤苓、黃芩、雞距子、葛根、蟬衣、茅柴根。

淵說:這是陽明經濕熱導致的。

陸某人體質原本就虛弱,又夾雜着風溫之邪。發熱,頸部出現結核,形成痰核。二十多天了,不紅不腫,不消散也不化膿,屬於半虛半實的狀態。需要謹慎用藥,才能找到良方。可以用四君子湯加牛蒡子,這是世人所不知道的,我曾經驗證過這個方法。

四君子加牛蒡子、象貝母、桑葉。

淵按:四君補虛,佐蒡、貝以消風痰,桑葉清肺通絡。從補虛中想出祛邪之法,心思靈敏。

又,昨用慎柔方,是托散法。服下若汗出熱退,則數劑可消。若汗不出,仍發熱,則數劑成膿,且易潰斂。

前方加鉤鉤。

又,三歲孩童,但哺乳汁,不進穀食,脾胃虛弱可知。頸結痰核而有寒熱,必挾風溫,屬半虛半實。今將一月,熱退復熱,其塊不消,不作膿,大便溏,脾胃不足,氣血兩虛。

黨參,冬朮,陳皮,荊芥,黃耆,歸身,防風,葛根,砂仁,桑葉

周,立齋云:外瘍經久不消散,亦不作膿,氣虛也。徒用攻消,恐無所益。

白話文:

四君子湯加上牛蒡子、象貝母和桑葉,目的是補虛之餘,再用牛蒡子和貝母消風痰,桑葉清肺通絡。這方子巧妙地從補虛入手,想出祛邪之法,思路很靈活。

昨天用慎柔方,屬於托散法。如果服用後出汗退熱,那麼幾劑藥就能消散病症。如果不出汗,仍然發熱,那麼幾劑藥後就會化膿,而且容易潰爛癒合。

之前的方子再加鉤鉤。

三歲孩童只吃母乳,不吃米飯,脾胃虛弱可想而知。脖子長了痰核,還伴隨寒熱,一定是夾雜著風溫,屬於半虛半實。現在已經一個月了,熱退又熱,痰核不消也不化膿,大便稀溏,脾胃不足,氣血兩虛。

這個方子用黨參、白朮、陳皮、荊芥、黃耆、當歸、防風、葛根、砂仁和桑葉。

周立齋說:外傷久久不消散,也不化膿,是氣虛。單純用攻消的方法,恐怕沒有效果。

黃耆,黨參,防風,歸身,澤蘭葉,穿山甲,殭蠶,丹參,廣皮,桑枝

朱,結毒穿破不斂,在於當額眉稜,俱屬陽明部位。已及半載,當養氣血以化毒。

大熟地,黨參,川芎,皂莢子,茯苓,土貝母,黃耆,當歸,生甘草,銀花,土茯苓

陳,本體陰虧,四月間濕熱成瘍,潰膿而愈。愈後正虛,肝風升動,眩暈跌僕,以致腿股環跳受傷,漫腫色白,而生附骨痰疽。今二便阻塞,少腹脹滿,將有腸癰之變。

忍冬藤,丹皮,桃仁,延胡索,鮮首烏,車前子,歸身,牛膝,血珀(五分,研末,藥汁調下)

白話文:

患者因外傷導致陽明經氣滯,毒素積聚於額眉稜部位,已達半年,需養氣血化毒。患者體質偏虛,四月間因濕熱侵襲而患癰瘡,膿潰後正氣虛弱,肝風上擾導致頭暈目眩、跌倒,進而傷及腿部環跳穴,出現腫脹、色白、附骨痰疽。現患者二便不通、小腹脹滿,有發展成腸癰的風險。需以忍冬藤、丹皮、桃仁、延胡索、鮮首烏、車前子、歸身、牛膝、血珀等藥物治療。

某,濕熱積聚,阻於少陽。病起發熱,便少腹偏右板痛,足屈不伸,小腸癰也。身熱不止,防其成膿。

甘草,桔梗,枳殼,蘇梗,赤苓,土貝母,砂仁,延胡索,焦楂肉,川楝子,澤蘭葉

許,肝膽鬱火,凝結成痰。腮頰硬腫,牙關不開,此骨槽痰也。脈象郁澀,氣失利暢,藥力不易見效。

柴胡,黑山梔,香附,秦艽,制殭蠶,石決明,土貝母,丹皮,桑葉,鬱金,骨碎補,刺蒺藜,鉤鉤

某,鼓槌多骨流痰,膿孔甚多,手掌及腕皆腫硬,而色紫不痛。已出過多骨,出骨之處已斂,而餘外仍腫。此風毒濕熱錮結手經。延來五月,收功不易。

白話文:

某人,由於濕熱積聚在少陽經脈,導致發熱,右下腹疼痛,腳彎曲伸不直,這是小腸癰。持續發熱,要防止化膿。

需要用甘草、桔梗、枳殼、蘇梗、赤苓、土貝母、砂仁、延胡索、焦楂肉、川楝子、澤蘭葉。

許某人,由於肝膽鬱火凝結為痰,導致腮頰腫硬,嘴巴張不開,這是骨槽痰。脈象鬱滯,氣血運行不暢,藥效不易顯現。

需要用柴胡、黑山梔、香附、秦艽、制殭蠶、石決明、土貝母、丹皮、桑葉、鬱金、骨碎補、刺蒺藜、鉤鉤。

某人,手部骨頭突出,流出許多膿液,手掌和手腕腫硬,顏色發紫,但沒有疼痛感。已經流出許多骨頭,流出骨頭的地方已經癒合,但其他部位依然腫脹。這是風毒濕熱阻滯手經,已經持續五個月,治療起來不容易。

當歸,防風,苡仁,丹皮,連翹,廣皮,生甘草,紅花,桑枝

另蜣蜋蟲炙五錢,研末,摻。

汪,《內經》云:一陰一陽結,謂之喉痹。指少陰君火合少陽相火上逆而為病也。病由內生,非關外感風溫,故治之不易速效。養陰降火化痰,每相須為法。惟嫌脈息太細,系素稟六陰,真陽不足。然清藥亦宜酌用,恐陰未足而陽先傷耳。慎之。

沙參,石決明,白扁豆,元參,懷山藥,蛤殼,川石斛,生甘草,茯苓,川貝,桔梗

另:元明粉一錢,硃砂五釐,冰片二分,研細末,吹。

白話文:

使用當歸、防風、薏仁、丹皮、連翹、廣皮、生甘草、紅花、桑枝,再將蜣蜋蟲炙烤成粉末,混合一起使用。

根據《內經》記載,喉痹是由陰陽失調引起的,指的是少陰君火與少陽相火上逆所致。病症源於內部,而非外感風寒溫熱,因此治療不易快速見效。需採用養陰降火化痰的療法,相互配合才能奏效。但要注意脈息過細,可能是先天體質虛弱,真陽不足。因此清熱藥物也要慎重使用,以免過度傷陽。

另外,使用沙參、石決明、白扁豆、元參、懷山藥、蛤殼、川石斛、生甘草、茯苓、川貝、桔梗,再將元明粉、硃砂、冰片研磨成細粉,吹入鼻中。

某,腎主骨,膝者,骨之溪谷也。腎虛則骨髓空,而寒濕乘之,兩足跟痛及於膝。久而不已,防成鶴膝風痹。

大熟地,萆薢,苡仁,牛膝,桂枝,枸杞子,川斷,防風,獨活

另:虎潛丸,每朝三錢。

某,心火與濕熱交結而成痰核。上則舌下,中則脘間,下則陰頭,皆結小核如棉子。此皆火鬱之所致。

川連(二錢,酒炒),陳皮(一兩,鹽水炒),甘遂(三錢,麵包煨,去心),半夏(一兩五錢),茯苓(二兩),澤瀉(一兩),蛤殼(二兩,研粉),紅芽大戟(三錢,洗淡,炒)

白話文:

腎臟主管骨骼,膝蓋是骨骼的溪谷。腎虛就會導致骨髓空虛,寒濕入侵,就會引起兩腳跟疼痛,並蔓延到膝蓋。久治不愈,要小心變成鶴膝風痹。

可以用熟地黃、萆薢、薏苡仁、牛膝、桂枝、枸杞子、川斷、防風、獨活等藥材治療。

另外,可以服用虎潛丸,每天早上服用三錢。

心火和濕熱交結就會形成痰核。痰核在舌下、脘間、陰頭等部位都會形成如棉籽般的小結塊。這些都是火鬱所致。

可以用川連、陳皮、甘遂、半夏、茯苓、澤瀉、蛤殼、紅芽大戟等藥材治療。

上藥共研細末,水泛為丸。每朝一錢,開水送下。

淵按:直搗其巢,非膽識兼優不能。然虛者未可漫試。

某,風毒內攻入腦,走入耳竅,疼痛出膿,膿出不爽,盤及耳後頸間硬腫不消,此盤耳癰也。已延兩月,症無頭面,牙關不痛,恐滋蔓骨槽等變,殊非易治。

羚羊角,元參,磁石,甘菊花,細生地,牛蒡子,制殭蠶,菖蒲,鉤鉤,蔥白頭

某,舌根邊僵木不痛,已經數月,防變舌疳。此屬心脾鬱火。治以清養營陰,稍參苦降。

鮮生地,川連,元參,丹參,麥冬,生甘草,丹皮,桔梗

又,川連(三分),蒲黃(一錢),冰片(二分),五靈脂(一錢),人中白(四分,煅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清水調成藥丸。每天早上服用一錢,用開水送服。

(作者註解)直接攻克病灶,需要膽識和智慧兼備,才能做到。不過虛弱的患者不可隨便嘗試。

某人因為風毒入侵腦部,侵襲耳竅,導致疼痛流膿,膿液流不乾淨,並蔓延至耳後頸部形成硬塊,無法消散,這就是盤耳癰。病症已經持續兩個月,患者頭面和牙關沒有疼痛,擔心病症會蔓延至骨槽,造成更嚴重的變化,實在不容易治療。

需要準備羚羊角、元參、磁石、甘菊花、生地、牛蒡子、制殭蠶、菖蒲、鉤鉤、蔥白頭等藥材。

某人舌根僵硬無力,沒有疼痛感,已經持續好幾個月了,擔心會變成舌疳。這是心脾鬱熱造成的。治療應以清養營陰為主,稍微加入苦寒的藥材。

需要準備鮮生地、川連、元參、丹參、麥冬、生甘草、丹皮、桔梗等藥材。

另外,需要準備川連(三分)、蒲黃(一錢)、冰片(二分)、五靈脂(一錢)、人中白(四分,煅燒)等藥材。

上味共研細末,吹舌根。

吳,暑熱蒸迫,心火暴甚。喉舌腫痛,及今旬日,勢防成膿。用涼膈散加犀、羚,解上焦以泄君火之燔。

牛蒡子,犀角,連翹,焦山梔,生軍(水浸),大貝母,元明粉,竹葉,蘆根,薄荷

又,消管丸。

胡黃連(一兩),刺蝟皮(一兩,炙),象牙屑(一兩),五倍子(一兩,炙),蟾酥(酒化,三錢),陳硬明角燈(二兩,炙)

白話文:

吳某,因暑熱酷熱,心火旺盛,導致喉嚨和舌頭腫痛,持續了十天,有化膿的風險。

應當使用涼膈散,再加入犀角和羚羊角,清熱解毒,瀉去心火。

藥方

  • 牛蒡子
  • 犀角
  • 連翹
  • 焦山梔
  • 生軍(水浸泡)
  • 大貝母
  • 元明粉
  • 竹葉
  • 蘆根
  • 薄荷

消管丸藥方

  • 胡黃連(一兩)
  • 刺蝟皮(一兩,炙烤)
  • 象牙屑(一兩)
  • 五倍子(一兩,炙烤)
  • 蟾酥(用酒化開,三錢)
  • 陳硬明角燈(二兩,炙烤)

  • 括號內為藥材名稱的注釋,可根據需要省略。
  • 藥材的用量需根據具體情況調整。

上藥為末,煉蜜丸。用上好雄精三錢,泛上為衣。每朝三錢,金銀花湯送下。

淵按:方極佳。惟蟾酥大毒走竄之品,每日服分余,未知可否。減半則穩當矣。此治外症久而成管者。

某,足丫碎爛,南方濕熱之常病也。患者甚多。今足趾碎爛,掌心皮厚而燥,非徒濕熱,血亦枯矣。經云:手得血而能握,足得血而能步。碎爛不愈,恐成風濕。夫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。祛濕先治脾,脾旺濕自絕。所謂治病必求其本也。

制首烏,丹參,當歸,防風,苡仁,懷山藥,茯苓,萆薢,豨薟草,紅棗,三角胡麻

白話文:

藥方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丸劑。取上等雄精三錢,用作丸劑的外衣。每天早晨服用三錢,用金銀花湯送服。

淵先生註解

此方藥效極佳。但蟾酥毒性極強,且容易在體內游走,每日服用一小部分,是否安全尚不可知。減半服用比較穩妥。此方專治外傷久治不愈,形成管道狀潰瘍的病症。

病患案例

某人腳趾碎裂潰爛,這是南方濕熱常見的疾病,患者很多。現在病患不僅腳趾碎裂潰爛,手掌皮膚也厚而乾燥,不僅是濕熱,血氣也枯竭了。經書記載:手得血氣才能握拳,腳得血氣才能行走。碎裂潰爛久治不愈,恐會發展成風濕。治療風濕,必須先治血,血行暢通,風自消滅;祛除濕氣,必須先治脾,脾胃強健,濕氣自除。所謂治療疾病,必須追根溯源。

藥材

制首烏、丹參、當歸、防風、苡仁、懷山藥、茯苓、萆薢、豨薟草、紅棗、三角胡麻。

周,咳吐臭痰,已延三月。脈數而虛,其陰已傷。面白無華,飲食漸減,肺失所恃,防成肺痿。

沙參,黃耆,麥冬,白芨,茯苓,元參,大生地,杏仁,百合,蘆根尖

又,咳痰腥臭,面色青晦,脈數而虛,納穀大減。此木火乘金,金傷及土,臟氣克賊,恐延不治。

北沙參,桑白皮,麥冬,苡仁,茯苓,白扁豆,野茭根,橘紅,紫菀,元參,蘆根尖

楊,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。一陰者,厥陰也;一陽者,少陽也。相火寄於肝膽,君火一動,相火隨熾,上炎灼金,痹喉之症作矣。

白話文:

患者姓周,咳嗽並吐出臭痰,已經持續了三個月。脈搏跳動頻率快且虛弱,說明陰氣已受損。面色蒼白無光澤,食慾逐漸下降,肺部失去依靠,要防範發展成肺痿(肺氣虛弱,呼吸衰竭)。

建議使用以下藥材:沙參、黃耆、麥冬、白芨、茯苓、元參、生地黃、杏仁、百合、蘆根尖。

另外,患者咳出的痰液帶有腥臭味,面色青黑晦暗,脈搏跳動頻率快且虛弱,食慾明顯下降。這是因為肝火旺盛,克制了肺金,肺金受損,進而影響脾土,導致臟氣受損。這種情況很危險,恐怕難以治癒。

建議使用以下藥材:北沙參、桑白皮、麥冬、薏苡仁、茯苓、白扁豆、野茭根、橘紅、紫菀、元參、蘆根尖。

患者姓楊,患有喉痹症。喉痹是由陰陽失衡導致的,陰指的是厥陰,陽指的是少陽。相火(肝膽之火)寄居於肝膽,君火(心火)一動,相火也隨之旺盛,向上炎燒肺金,導致喉嚨痹痛。

鮮生地,元參,麥冬,焦山梔,大生地,石決明,沙參,桔梗,生甘草,穭豆衣,梨肉

王,寒痰凝阻,頰車不利,高而腫硬,色白不紅。此屬陰寒骨槽,與色紅身熱者不同。

大熟地,麻黃,桂枝,秦艽,防風,制殭蠶,當歸,白芥子

趙,脾虛濕熱入絡,兩手指節手腕皆木腫。此乃鼓槌流痰,不易速愈。

黃耆,白朮,防風,秦艽,川貝母,當歸,茯苓

馮,臍風由乎脾腎濕熱而成。今腹痛便泄,先運其中。

白朮,赤芍,茯苓,陳皮,木香,當歸,六神麯,龍齒,砂仁

白話文:

王患寒痰凝結在頰部,導致嘴巴張不開,腫脹堅硬,顏色發白不紅。這是陰寒凝結在骨槽裡,與發紅發熱的病症不同。

趙患脾虛濕熱入侵經絡,導致兩手指節和手腕都腫脹發木。這是鼓槌流痰,不易快速治癒。

馮患臍風,是由脾腎濕熱導致。現在腹痛腹瀉,需先調和脾腎。

某,營行脈中,衛行脈外。體肥濕勝之人,衛恆虛冷,營多盛熱。故肥人當暑,往往肌膚常冷,而易生外瘍也。瘍發背脊三候,內膿已結,外腐未透。營中之火極熾,衛弱失於敷布,不能引血化腐,載毒外出,漸顯內陷之機,頗為可慮。非溫不能助衛陽以鼓舞,非清不能解營熱以化毒。經曰:血實宜決之,氣虛宜掣引之。此法是矣。

黃耆(附子煎汁,炒),鮮生地,穿山甲,地丁草,連翹,皂角刺,制殭蠶,金銀花

另以三角風熏。

淵按:三角風未詳是否三角胡麻。

白話文:

人體的營氣運行於脈絡之中,衛氣則運行於脈絡之外。肥胖且濕氣過盛的人,衛氣常虛寒,而營氣則過於熾熱。因此,肥胖之人到了夏季,往往皮膚常感寒冷,容易生長外瘍(皮膚潰爛)。

外瘍發病於背脊三候(背部、腰部、臀部),表示內部膿液已結成,但外部腐爛尚未穿透。營氣中的火氣極為熾盛,衛氣虛弱,無法將血液運送到患處化解腐肉,也無法將毒素帶出體外,逐漸顯現內陷的徵兆,十分令人擔憂。

治療方法必須溫陽以助衛氣鼓舞,清熱以解營熱化解毒素。經典醫籍記載:「血實宜決之,氣虛宜掣引之」,此法正是如此。

藥方

  • 黃耆(用附子煎汁炒制)
  • 鮮生地
  • 穿山甲
  • 地丁草
  • 連翹
  • 皂角刺
  • 制殭蠶
  • 金銀花

輔助療法

  • 用三角風熏患處。

註解

  • 三角風未詳是否為三角胡麻。

簡要解釋

這段文字描述了肥胖之人夏季易患外瘍的病理機制,以及治療方法。由於衛氣虛寒,營氣熾熱,導致外瘍內膿結而不易化解。治療上需溫陽以助衛氣,清熱以解營熱,配合藥物和熏蒸療法。

現代醫學角度

肥胖之人更容易感染皮膚病,這可能是由於肥胖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,以及皮膚表面汗液分泌過多等因素。夏季氣溫高,更容易滋生細菌,因此肥胖之人應注意皮膚清潔和防暑降溫。

趙,咽喉腫及上齶,的屬喉癰。湯水難嚥,痰多便閉。症交四日,邪火熾張。秀翁主以清化滌痰,極是。鄙意竟用涼膈散通徹表裡,尤為簡淨。仍候裁正。

涼膈散加牛蒡子、桔梗、蘆根。

仁淵曰:欲為瘍科名家,須多讀內科方書。蓋外科之難治,在內傷陰證。然亦不外表里陰陽虛實寒熱八字。能明此八字,生死難易,胸中自然了了。夫人身營衛,環周不息,一有壅逆,即腫硬作痛,而生外瘍。外科書分五善七惡,以定吉凶,無非在陰陽兩字推求。謂五善不宜少四,七惡不宜有三。

陽多即吉,陰盛即凶。若善惡兼見,可死可生,是在善治者得治則生,失治則死。即奇怪之證,方書師傳所未及,苟學問精深,定其六經部位,審其陰陽虛實,生死吉凶,胸中自有把握。而膏丹敷摻之藥,宜不吝金錢,誠心虔制,自可應手取效。蓋有形跡可求,較內科有捉摸耳。

若手法刀法須有師傳,否恐動手便錯,及至回頭,其人已吃虧不小矣。

白話文:

趙某咽喉腫痛,並且上顎也腫了,屬於喉癰。他吞咽湯水困難,痰多,便秘。病情已經持續四天,邪火熾盛。秀翁認為使用清熱化痰的藥物治療非常合適。我認為應該使用涼膈散來通暢表裡,更加簡潔有效。還請您指正。

涼膈散中加入牛蒡子、桔梗、蘆根。

仁淵說:想要成為外科名家,必須要多讀內科的方書。因為外科難治之處,在於內傷陰證。然而,外科治療也離不開表裡陰陽虛實寒熱八字。能夠明白這八字,就能判斷生死難易,心中自然明瞭。人體的營衛氣血,周流不息,一旦有壅塞逆亂,就會腫硬作痛,產生外瘍。外科書中分為五善七惡,用以判斷吉凶,歸根結底都是從陰陽兩個方面推求。所謂五善不宜少於四,七惡不宜多於三。

陽氣旺盛則吉,陰氣盛則凶。如果善惡兼見,則可死可生,關鍵在於善於治療的人,治得好則生,治不好則死。即使是奇怪的病症,方書和師傳都沒有記載,只要學問精深,確定其六經部位,審察其陰陽虛實,就能判斷生死吉凶,心中自然有把握。而膏丹敷貼的藥物,應該不吝惜金錢,誠心誠意地製作,自然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。因為有形的跡象可以追尋,比內科更容易掌握。

如果手法刀法沒有師傅傳授,恐怕一上手就容易犯錯,等到後悔的時候,病人已經吃虧不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