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旭高

《王旭高臨證醫案》~ 卷之四 (1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18)

1. 產後門

川貝,赤苓,丹參,蒲黃炭,五靈脂,川連,香附,延胡,焦山梔,茺蔚子

另:回生丹一粒,開水化服。

淵按:血風病有數種,此因產後瘀凝而得,病在衝任血海,上及心包,不脫產後著筆。

毛,產後腹痛,一載有餘。營虛木鬱,脾胃受戕。時作惡心,時吐酸水。用《千金》當歸建中湯法。

當歸,炮薑炭,炙甘草,肉桂,川椒,白芍(吳萸炒),橘餅,南棗

又,前投建中法,腹痛已止。復因經行之後,勞碌受寒,腹中又痛,加以晡熱,飲食減少,舌苔乾白。此屬血虛肝鬱,脾虛木橫。用歸脾法加減。

黃耆,黨參,冬朮,茯苓,砂仁,炮姜,木香,陳皮,歸身,白芍(吳萸炒),橘餅

胡,小產半月,感邪發熱,又遭驚恐,衝任受傷,少腹脹痛,白帶淋濁,眼花口苦,腰膝拘攣。證逾半月,飲食不納,慮其昏厥。姑仿南陽以濁攻濁法,兼達邪化瘀,備商。

淡豆豉,白前,澤蘭葉,延胡索,焦山梔,當歸,丹參,焦楂肉,竹茹,交加散,兩頭尖

另:舊褲襠一方,燒灰存性,藥汁調下。

淵按:此名燒褲散,仲聖治陰陽易病。

章,先痙厥半日而後產,產後厥仍不醒,痙仍不止,惡露稀少,湯水不能納,納則仍復吐出,面赤身溫,脈洪而荒。肝風熾張,營虛氣耗,虛陽外越,冷汗遂出,恐其厥而不返,奈何奈何!姑擬一方,希冀萬一。

肉桂(五分),當歸(三錢)

煎湯沖童便一杯,化下回生丹一丸。

淵按:脈荒者,亂也。究屬杜撰。虛風挾痰上逆,化痰降火,衝入童便最妙。

又,前方勉灌三分之一,惡露稍多,面赤稍退,脈大稍軟,而厥仍不醒,舌色灰黃,時沃涎沫,兩日飲食不進。營虛氣滯,胃虛濁泛。必得溫通化濁,以冀陽回厥醒為妙。

肉桂,炮姜,半夏,全當歸,丹參,山楂肉,陳皮,茯苓,紫石英,童便(衝入)

又,厥醒進粥半盞,諸無所苦,惟周身疼痛,不能轉側。舌苔白,口不渴。擬溫養氣血,兼和胃氣。

肉桂,炮姜,黃耆,半夏,當歸,丹參,茯苓,陳皮,桑枝

丁,產後瘀凝未盡,新血不生,身熱日久,少腹疼痛,小溲淋濁,帶下血筋。此肝經鬱熱,兼夾瘀凝為患,殊非小恙。姑擬泄肝、化瘀、和營為法。

鮮地渣(薑汁拌,炒焦),金鈴子,延胡索,丹參,焦山梔,生薑渣(鮮地汁拌,炒焦),龍膽草,當歸,赤苓,甘草梢,青蔥管,新絳屑

範,產未滿月操作,猝遇大雨淋身,水寒之氣自毛竅而入於骨節,內舍於腎,外達太陽、陽明,是以始病腰疼,繼而上攻頭痛,遍體機關不利也。脈沉而寒熱,寐少而恐懼,納少而噁心,邪氣留連於胃腎。據云頭痛甚則汗出,太陽之表虛矣。用許學士法。

香豆豉,牛蒡子,豆卷,杜仲,磁石,藁本,白芷,川芎,金狗脊,赤苓,半夏,甘菊花

白話文:

產後門

這段文字記載了數位產婦的病症和治療方案。

第一位產婦毛氏,產後腹痛一年多,伴有噁心、吐酸水等症狀,診斷為氣血虛弱,脾胃受損,使用《千金方》當歸建中湯加減治療。

第二位產婦,產後腹痛痊癒後,因勞累受寒再次腹痛,並伴有午後發熱、食慾減退、舌苔乾白等症狀,診斷為血虛肝鬱、脾虛,使用歸脾湯加減治療。

第三位產婦胡氏,小產後受寒發熱,又受驚嚇,導致少腹脹痛、白帶異常、眼花口苦、腰膝酸痛等症狀,病情已持續半月,食慾不振,醫生擔心其昏厥,使用「濁攻濁」法治療。 並使用了燒褲散。

第四位產婦章氏,產後昏厥,伴有痙攣、惡露稀少、嘔吐等症狀,診斷為肝風熾盛、氣血虛弱,醫生使用了肉桂、當歸,並加入童便和回生丹治療。之後病情有所好轉,但仍需溫通化濁,繼續治療。最後,產婦甦醒,僅剩全身疼痛,使用溫養氣血、和胃的藥方治療。

第五位產婦丁氏,產後瘀血未盡,伴有發熱、腹痛、尿頻、白帶異常等症狀,診斷為肝經鬱熱、瘀血阻滯,使用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的藥方治療。

第六位產婦範氏,產後淋雨受寒,導致腰痛、頭痛、全身不適等症狀,診斷為寒邪侵襲,使用許學士的方劑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