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隨息居飲食譜》~ 前序
前序
1. 前序
嗚呼!國以民為本,而民失其教,或以亂天下;人以食為養,而飲食失宜,或以害身命。衛國、衛生,理無二致,故聖人疾與戰並慎,而養與教並重也。《中庸》曰:人莫不飲食也,鮮能知味也。夫飲食為日用之常,味即日用之理。勘進一層,善頤生者,必能善教民也,教民極平易,修其孝、悌、忠、信而已。
頤生無元妙,節其飲食而已。食而不知其味,已為素餐,若飽食無教,則近於禽獸。余嘗曰:子、臣、弟、友,聖人之道學也,孝、悌、忠、信,王者之於城也。聖賢書具在,小子何敢贅焉!惟飲食乃人之大欲所存,易為腹負,故大禹菲飲食,而武候甘淡泊也。今夏石米八千,斤齏四十。
茫茫浩劫,呼籲無門。呂君慎庵,知我將為餓殍也,招遊梅涇,寓廣川之不窺園,無事可為,無路可走,悠悠長夜,枵腹無聊。丐得枯道人禿筆一枝,畫餅思梅,纂成此稿,題曰《飲食譜》。質諸知味者,或不賤其養小失大而有以教我也。
咸豐十一年辛酉秋七月睡鄉散人書於隨息居
白話文:
【前序】
唉!國家以人民爲根本,如果人民失去教育,有可能會導致天下混亂;人們依靠食物來維持生命,但如果飲食不當,有可能會危害到身體健康。保護國家和保護健康,道理是一樣的,所以聖人對於疾病和戰爭同樣慎重,對於養生和教育同樣重視。《中庸》上說:沒有人不飲食的,但很少有人真正懂得品味。飲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味道就是日常生活的真理。進一步講,善於養生的人,必定也能夠善於教育人民,教育人民的方法其實很簡單,就是修煉孝順、悌敬、忠誠、信義這些品德而已。
養生沒有什麼玄妙的法門,就是節制飲食而已。吃東西卻不知道其中的味道,這已經算是白吃,如果只知道飽食終日卻沒有受到教育,那就接近於禽獸了。我曾經說過:作為兒子、臣子、弟弟、朋友,應該學習聖人的道理,孝順、悌敬、忠誠、信義,是王道的基礎。聖賢的書籍都還存在,我怎敢再多言!只是飲食是人類的一大欲望所在,很容易被口腹之慾所誤導,所以大禹節儉飲食,而武侯甘願過著清貧的生活。現在夏天一石米要八千錢,一斤醬菜要四十錢。
在這茫茫的災難中,我們呼喚無門。呂君慎庵知道我快要餓死,於是邀請我去梅涇遊玩,住在廣川的不窺園裡,無事可做,無路可走,漫漫長夜,空腹無聊。我得到了一位老和尚的一支破舊毛筆,就像畫餅充饑一樣,編纂成了這本書,取名為《飲食譜》。希望懂得以味覺品評食物的人,不會因為我養小失大而看不起我,反而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。
鹹豐十一年辛酉秋七月睡鄉散人在隨息居寫下此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