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福壽丹書》~ 新鐫五福萬壽丹書玄修篇(五福) (7)
新鐫五福萬壽丹書玄修篇(五福) (7)
1. 後附修丹摘要
玉溪李真人《修丹秘訣》
心凝曰神凝,凝神歸氣以煉丹。精復乎性,攝性歸根以養命,還丹之本真鉛汞。而以元精為命之根,保元精而真鉛自生,神乃性之宗嗇,元神固而真汞自產,是故固精以養氣,氣以養神,鉛有時而相投,石住,調息綿綿而為火候,神氣頃刻無不相聚,忘意久己而成金丹。若真鉛走而真汞枯,元精散而神元涸,欲求還丹,不亦難乎?此修真者要識養還丹之本,知精氣神所依歸,依法次第行之,而自得夫修之術矣。
三教一元
太極○,這一圈○生生無名象帝光,悟得此中真妙訣,始知大道祖根源。
若此○者,本乎太初,其名有三,其理則一。故儒曰:太極所以窮理,儘性以至於命。
釋曰:圓覺所以明心見性,證性圓通。
道曰:金丹所以修真養性,入聖超凡。
此為三教之分言,實乃一體之宗說,皆由一誠而能皈一,然後各致其功也歟。
大道正宗
祖印○,知元神之囊,所以韜其光。雞能抱卵,心常聽得顯氣之門,所以歸其根,坦到成形名自分。
偈曰:此竅非凡竅,中中復一中,萬神從此出,真土與天同。次曰:心下腎上處,肝西肺在東,非腸非胃腑,一炁自流通。又云:此竅非凡竅,乾坤共合形,名為神氣穴,內有坎離精。
括云:虛無一竅號玄關,正在人生天地間。八萬四千分上下,九三二八立循環。大包宇宙渾無數,渾入微塵不見顏。真個懸胎金鼎器,分明指出在形山。
訣曰:其地到天,八萬四千里之由旬。蓋人與大地同體,以心至腎,八寸四分,所以喻也。故《經》云:天上三十六,地下三十六,正謂此也。則中餘一十二氣,而為玄關一竅,中黃之府,黃庭之宮,此乃注意之所。念頭起落之地,是為安身立命之處,元神所居之位也。亦為之鄞鄂,名為神室,又名金鼎玉爐,又名玄牝,又名土釜。
則人未生此身,先有此竅,其修仙之士,知此一竅,採藥在此,配合在此,火候在此,沐浴在此,結胎在此,了托在此。若世修道希仙,非此一竅,終不可成功。既知此竅,自能靜則金丹,動則霹壢,是一身之樞紐也,萬神之宗垣耶,勿為無根之談,而輕其道則幾矣。
玄關問答
師問曰:父母未生之前,汝在何處安生立命?答曰:父母未生之前,胎在太虛安生立命。師問曰:汝即今在何處安身立命?答曰:胎即今在虛無安身立命。師問曰:虛無在何處?答曰:虛無不離方寸。師問曰:方寸在何處?坤之上,乾之下,中間一寶難酬價。師曰:除了方寸又何如?答曰:一點靈光,照破大千沙世界。
師問曰:有何憑據?答曰:耳目口三寶。閉息勿發通,真潛於深滿,浮游守規中。師曰:汝既知切當緘口,以誠而入,以然而守,勤而行之,其功自有,入聖超凡,天長地久。
白話文:
後附修丹摘要
凝神聚氣,煉丹修道。以元精為根本,護持元精則真鉛自然產生;以元神為根本,堅固元神則真汞自然產生。因此,要固守精氣,以精養氣,以氣養神,待真鉛真汞相遇的時機,以綿綿調息作為火候,使神氣時刻相合,久而忘卻雜念,便能成就金丹。如果真鉛流失,真汞枯竭,元精散失,元神枯竭,想要成就金丹,豈不困難?修煉者必須明瞭養成金丹的根本,明白精氣神所依託的地方,依法循序漸進地修行,才能獲得修煉的訣竅。
三教一元
太極,生生不息,無形無名,如同帝皇的光輝。領悟其中奧妙,才能明白大道之源。
這個太極,源於太初,名稱有三,而道理則為一。儒家說:太極用以窮究道理,盡性以至於命。佛教說:圓覺用以明心見性,證得性之圓通。道家說:金丹用以修真養性,達到聖人境界,超越凡俗。
這是三教的不同說法,實際上是同一個根本,皆由一心歸一,然後才能各自成就其功。
大道正宗
祖印,是元神的容器,用以收藏其光輝。如同雞能孵卵,心常能聽到顯氣的門戶,因此能歸於根本,坦然成就自身。
偈語說:這個竅穴不是普通的竅穴,層層深入,最終歸於一點,萬神皆由此而出,此地真土與天同體。
又說:此竅位於心臟下方,腎臟上方,肝臟西側,肺臟東側,非腸非胃,一炁自然流通。
又說:這個竅穴不是普通的竅穴,乾坤在此合而為形,稱為神氣穴,內含坎離之精。
總括來說:虛無的竅穴稱為玄關,位於人體天地之間。八萬四千脈絡上下貫通,九三二八循環往復。包含宇宙無數,卻隱藏在微塵之中,難以察覺。真正的懸胎金鼎器,明確指出就在人體之中。
訣竅說:此竅穴通達上天,八萬四千里之遙。因為人與大地同體,以心至腎八寸四分來比喻。經書上說:天上三十六,地下三十六,正是指這個竅穴。而中間的十二氣,便是玄關一竅,中黃之府,黃庭之宮,這是修煉的重點。念頭的起落之處,是安身立命之處,元神所居之位,也稱為鄞鄂,神室,金鼎玉爐,玄牝,土釜。
人未出生前,就已存在這個竅穴。修仙者,知曉此竅穴,採藥在此,配合在此,火候在此,沐浴在此,結胎在此,了脫在此。世間修道求仙,若不知此竅穴,終究不能成功。知道了這個竅穴,靜則金丹,動則霹靂,它是人體的樞紐,萬神的根本,切勿輕忽。
玄關問答
師問:父母未生之前,你在哪裡安身立命?答:父母未生之前,胎在太虛安身立命。師問:你現在在哪裡安身立命?答:現在在虛無安身立命。師問:虛無在哪裡?答:虛無不離方寸。師問:方寸在哪裡?答:坤之上,乾之下,中間一寶難酬價。師問:除了方寸,還有什麼?答:一點靈光,照破大千沙世界。
師問:有何憑據?答:耳目口三寶。閉息勿發通,真潛於深滿,浮游守規中。師說:你既然知道要謹慎言語,以誠心進入,以自然之理守持,勤勉修行,其功自然成就,入聖超凡,天長地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