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福壽丹書》~ 新鐫五福萬壽丹書清樂篇(六壽) (7)
新鐫五福萬壽丹書清樂篇(六壽) (7)
1. 五簋約
吳初生曰:司馬溫公真率會,品不得過五,子瞻減而為三,命名三養。曰安分養福,寬胃養氣,省費養財。獨謂多費者,多取養德尤切焉。然五為數之中,奉養於溫公可也,過此禮憂其繼矣。況觸目飢寒,形如神蕊,而必遺芳射越,終歸溫噦,恐亦鬼神所吐耳。
白話文:
吳初生說:司馬光真是一個性情率真的人,他制定了「五養」的養生原則,這五養是「安分養福,寬胃養氣,省費養財」。只有最後一條「多費養德」這一點,與我的看法特別契合。不過,司馬光的「五養」原則,可以作為基本的養生準則,但是過於追求這些養生之道,就會讓人產生憂慮,擔心自己無法持之以恆。
更何況,我們看到那麼多人飢寒交迫,形容憔悴,如果我們只顧著積德行善,卻無視這些人的困苦,恐怕連鬼神都會厭惡我們吧。
故玄毓曰:物力已殫,俗性日奢,延賓一席,動至數十品。昔人云:高堂一席酒,貧寒半年糧。又曰:珍羞百味,無非一飽,何為以有限之財,作無益之費。良奇嘆息,今敢為五品之約,亦崇雅還淳意也。
白話文:
因此,玄毓說:財力已經耗盡,世俗習氣卻日益奢華,宴請賓客一桌,動輒好幾十道菜。古人說:「堂上宴席一桌酒,窮人半年的口糧。」又說:「珍貴美味百般滋味,也不過是一頓飽餐,何必用有限的財富,做出無益的浪費。」良奇感嘆,現在我敢提出五道菜的約定,也是為了崇尚雅緻和回歸質樸。
詩云:每食四簋,以隆賢也。雅有陳饋八簋,惟天子敦友生飧舅父行之。易又不曰:二簋可用享乎?今吾儕式以五數足矣。總之令主可辦,客亦可安,弗失古人真率之意。矧有古今名人之訓言在,願同志者共遵之,未可與胡紘輩通也。遂刻之,且以風於裡。
白話文:
詩經裡說:每次招待客人,用四簋的規格,這是為了隆重對待賢人。雅禮中規定,陳設八簋的食物進行饋贈,只有天子才能在宴請友人生日和女婿上門時這樣做。《易經》上也說:兩個簋的規格也可以用來祭祀鬼神。現在我們這些人,以五簋的規格就足夠了。總之,這樣安排既讓主人能夠應付,也讓客人感到舒適,不失古人真誠樸實的本意。況且,還有古今名人關於此類規矩的訓示和教誨,希望志同道合的人都能共同遵守,不能與胡紘之類的人來往。因此將這些規矩刻成碑文,並且在里巷之中傳揚。
2. 率真銘
吾齋之中,勿尚虛禮,不迎客來,不送客去。賓主相忘,座列無序,有茶且飲,無茶莫罪。閒談古今,靜玩山水,勿論是非,勿言官事。行往坐臥,以適幽趣,道義之交,如斯而已。
白話文:
我的書房裡,不要拘泥於繁瑣的禮節,不迎接客人到來,不送客人離開。主客雙方忘卻身份,座位沒有次序,有茶就喝,沒有也不要見怪。隨意暢談古今往事,靜靜欣賞山水畫,不要爭論對錯,不要談論公事。在書房行走、休息,以享受清幽的樂趣為原則。以遵從道義為友誼的基礎,做到這些就足夠了。
3. 讀臟腑紀事
龔子應圓,初習儒,嘗欲師,予而不得,且未嘗一面。今年夏,忽相遇於建南公署,一見歡然卻道。萬曆丁未戊申間,事似以弗獲受業為憾也者,已各牽率,匆匆別去。去三月復來,來則竟夕長譚,不覺前席。應圓夙遊金陵,往來建陽書林,聲名藉藉,達官貴人,多下榻投轄,奚囊甚富,難以更僕。
白話文:
龔子應圓原本學習儒家經典,曾經想拜我為師,但沒有如願,而且從未謀面。今年夏天,我們突然在建南公署相遇,一見面就十分開心,卻匆匆道別。萬曆丁未戊申年間,我似乎因為沒有能受業而感到遺憾,而那時我們都忙於各自的事務,匆匆離別。離別三月後,他再次拜訪,並且徹夜長談,不知不覺到了第二天的早上。應圓年輕時就遊歷金陵,來往於建陽的書林,名聲顯赫,達官貴人多來拜訪他,他的錢財很多,難以用人手提著。
廉憲桂公心折焉,業論次其大端。獨丹書中《臟腑》一篇,應圓更揭示以示余,余讀之,大略根抵於《素問》、《難經》、《靈樞》、《玉函》諸書,折衷以己意其間。虛實生克,救療調養之法,無不具備。理精微而詞顯豁,若飲池水照秦匝,國手玄宗兩家兼利,故人不自信其臟腑,而爭信應圓之論臟腑者,誠有味乎。
白話文:
廉潔正直的桂公對此心服口服,特地整理出主要內容。只有《丹書》中的《臟腑》一章,應圓再謄寫出來給我看。我讀過後,發現其大要根植於《素問》、《難經》、《靈樞》、《玉函》等書籍,並融合了應圓自己的見解。虛實生克、救治調養之法,無一不備。道理精妙,遣詞清晰,猶如飲用池水,照見秦地十二生肖的圖案,兼具國手靈活巧妙和玄門深奧玄妙兩派之優點。因此,許多人不相信自己的《臟腑》論著,卻爭相相信應圓的《臟腑》論,真是意味深長啊!
其言之也,雖然能如元化破胸裂鬲變,易其腸胃不為宿垢祟乎?能如省躬,邀取劉妹心肝,蠕蠕安置袖中,不為夜叉食乎。天地大矣,臟腑細矣,權輿自□,山崩川竭,日食雷震,翻雲覆雨之變,莫不於是乎。出為病巨而下藥難,即應圓且若之何,逞有贏鶴求療於裴生,云:必三世人血乃可。
白話文:
他說的那些話,就算能像原始的道化一樣破裂胸膛、毀壞內臟、更換腸胃,就能夠防止宿垢(宿食、糞便)在體內為害嗎?就算能像反省自身一樣,將心肝奉獻給劉美,小心安置在袖子裡,就能防止被夜叉吃掉嗎?
天地浩瀚無邊,臟腑卻十分精細,一切的根源都在身體之中。山崩地裂、河川乾涸、日蝕雷鳴、雲霧變換,這些變化莫不源於身體。
如果疾病嚴重,治療困難,那麼即使是神醫也難以應對。就像傳說中,一位名叫贏鶴的人向裴生求醫,說:必須用三世的人血才能治癒。
嗟嗟!遍觀倫□疇,為三世而人,其臟腑者,莽操懿溫之,流匪鬼域,則犬彘其臟腑,殆未易測。予雖慨然,欲行將惡乎之乎?請以是質之應圓,乃嗒然若嘿而不答。
崇禎庚午一陽月之朔旦,客星居士周懋文謾書
白話文:
唉呀!廣泛地觀察倫理道德和人倫關係,(人)作為三世的生物(過去、現在、未來),他們的臟腑,受到自然界的精心呵護,沒有流失到幽冥世界,否則就會被狗豬殘害吞噬臟腑,這實在難以估量。我雖然心有感概,想要採取行動,但是應該如何去做呢?請以此問題請教應圓,他卻默然不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