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守忠

《養生月覽》~ 卷上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2)

1. 二月

二月二日,取枸杞菜,煮作湯,沐浴,令人光澤,不病不老。(《雲笈七籤》)

二月二日不欲眠。(《千金月令》)

昔巢氏,時二月二乞得人子,歸養之,家便大富。後以此日,出野田中採蓬茨,向門前以祭之,云迎富。(《歲華紀麗》)

二月六日、八日宜沐浴齋戒,天祐其福。(《雲笈七籤》)

二月八日,拔白神仙良日。(《四時纂要》)

二月八日,黃昏時沐浴,令人輕健。(《雲笈七籤》)

二月九日,忌食一切魚鱉。(同上)

二月九日,勿食魚,仙家大忌。(《白雲先生雜記》)

二月十四日,忌遠行,水陸並不可往。(《雲笈七籤》)

白話文:

二月二日,用枸杞菜煮湯,然後用湯沐浴,可以讓人容光煥發,不生病也不衰老。

二月二日不適合睡覺。

傳說古代巢氏,在二月二日乞得了一個孩子,養育他,家中便變得富有。後來人們就在這天到野外採集蓬草,放在家門口祭拜,祈求富貴。

二月六日和八日適合沐浴齋戒,上天會賜福。

二月八日是拔白髮的良辰吉日。

二月八日黃昏時沐浴,可以讓人輕盈健康。

二月九日忌食一切魚類和甲殼類動物。

二月九日不要吃魚,這是仙家大忌。

二月十四日忌諱遠行,無論水路還是陸路都不可前往。

二月勿食黃花菜及陳葅,發痼疾,動痼氣。勿食大蒜,令人氣壅,關隔不通。勿食蓼子及雞子,滯人氣。勿食小蒜,傷人志性。勿食兔肉,令人神魂不安。勿食狐貍肉,傷人神。(同上)

二月腎臟氣微,肝臟正王,宜淨膈,去痰宣泄,皮膚令得微汗,以散去冬溫伏之氣。(同上)

二月勿食梨。(《梅師方》)

二月勿食蓼,傷腎。(《白雲先生雜記》)

二月勿食雞子,令人常噁心。(《千金方》)

二月宜食韭,大益人心。(同上)

二月行途之間,勿飲陰地流泉,令人發瘧瘴,又損腳,令軟。(《本草》)

白話文:

二月飲食禁忌與宜忌

二月禁忌:

  • 勿食黃花菜及陳葅: 易致舊病復發,引發舊疾。
  • 勿食大蒜: 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關節阻塞不通。
  • 勿食蓼子及雞蛋: 會阻滯人體氣血運行。
  • 勿食小蒜: 會損傷人的志氣和心性。
  • 勿食兔肉: 會使人神魂不安。
  • 勿食狐狸肉: 會損傷人的精神。

二月宜忌:

  • 二月腎臟氣微,肝臟正王,宜淨膈,去痰宣泄,皮膚令得微汗,以散去冬溫伏之氣。 意思是說,二月時腎氣虛弱,肝氣旺盛,應以清熱解毒、化痰利濕為主,適當出汗,以散去冬天積聚的寒氣。
  • 勿食梨: (出自《梅師方》)
  • 勿食蓼: 會傷腎。 (出自《白雲先生雜記》)
  • 勿食雞蛋: 容易引起噁心。 (出自《千金方》)
  • 宜食韭: 大益人心。 (出自《千金方》)
  • 行途之間,勿飲陰地流泉: 容易導致瘧疾和腳軟無力。 (出自《本草》)

注:

  • 文中所指的“二月”指的是農曆二月,約合公曆的3-4月。
  • “陳葅”指腌制過久的菜餚。
  • “蓼”指蓼子,一種草本植物的種子。
  • “雞子”指雞蛋。
  • “韭”指韭菜。
  • “陰地流泉”指陰暗潮濕處流出的泉水。

二月初,便須灸兩腳三里、絕骨,對穴各七壯,以泄毒氣,至夏即無腳氣衝心之疾。(《四時養生論》)

二月之節,不可食生冷。(《千金月令》)

二月中不可弔喪、問疾,可衣夾衣。(同上)

每至二月吐痰,緣中年向後,瀉多困憊,至於風勞、氣冷,多起自痰涎。可取牛蒡子一合以上,羌活一兩,同牛蒡子搗為末,入五更初,投新汲水一碗,打令勻略起,東向服之,便臥。良久,以撩胸膈,當吐,以盆盛之,勿令起坐。凡是塞滯痰涎出盡,至黃膽水,取妙盥漱訖,取蒸餅切,火上炙令黃,便吃之,仍煎姜蜜湯下,至老不染瘴癘,縱病亦不能害人。(《頤生論》)

白話文:

農曆二月開始,就要灸足三里和絕骨穴各七壯,排出毒氣,這樣夏天就不會患上腳氣衝心的病。

二月時節,不能吃生冷食物。

二月中旬不可弔喪問疾,可以穿夾衣。

每到二月,人們容易吐痰,這是因為中年之後,脾氣虛弱,容易困倦,導致風寒和氣虛,這些都跟痰涎有關。可以取牛蒡子一合以上、羌活一兩,與牛蒡子一起搗碎成末,在五更時分,加入新汲水一碗,攪拌均勻,略微起沫後,面向東方服下,然後躺下。過一會兒,用手指刺激胸膈,就會吐出痰涎,可以用盆盛接。痰涎都吐出來後,直到吐出黃膽水,漱口後,吃熱乎乎的蒸餅,並喝姜蜜湯,這樣就可以避免染上瘴癘之氣,即使生病了也不會傳染給別人。

二三月內,天晴日取薯蕷,洗去土,小刀子刮去黑皮後,又削去第二重白皮,約厚一分,已來於淨紙上著篩中曬至夜,妝於紙籠內,著微火養之,至來日曬以干為度,如未乾,天色陰即火焙,便為干薯。藥入丸散,用其第二重白皮,依前別曬,焙取為面,絕補益。(《四時纂要》)

二月取百合根,曝乾搗作面,細篩,絕益人。(同上)

二月丑日,取土,泥蠶屋,宜蠶。(同上)

二月上卯日,沐發愈疾。南陽太守目盲,太原王景,有沉疴,用之皆愈。(同上)

二月上辰日,取道中土,泥門戶,闢官事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二、三月天氣晴朗的時候,採收山藥,洗淨泥土,用小刀刮掉外層黑皮,再削去第二層白皮,厚度約一公分,然後放在乾淨的紙上,用篩子篩過,曬到晚上。晚上放到紙做的籠子裡,用微火烘烤,直到第二天曬乾為止。如果還沒乾,天氣陰沉就用火焙,這樣就成了乾山藥。製作藥丸散劑,使用第二層白皮,按照同樣的方法曬乾,然後焙成粉末,非常補益。

二月採收百合根,曬乾後搗成粉末,用細篩篩過,非常益人。

二月丑日,取土泥蠶室,對養蠶有利。

二月上卯日,洗頭治病效果好。南陽太守眼睛失明,太原王景患有重病,都用這種方法治好了。

二月上辰日,取路上的土泥門戶,可以避免官司。

二月上壬日,取土,泥屋四角,大宜蠶也。(《本草》)

二月乙酉日,日中北首臥,合陰陽,有子即貴也。(《四時纂要》)

桃、杏花,二月丁亥日收,陰乾為末,戊子日和井花水服方寸七,日三服,療婦人無子,大驗。(同上)

二月庚寅日,勿食魚,大惡。(《千金方》)

驚蟄日,以石灰糝門限外,免蟲蟻出。(《瑣碎錄》)

春分後宜服神明散,其方用蒼朮、桔梗各二兩、附子二兩(炮)、烏頭四兩(炮)、細辛一兩。上搗篩為散,絳囊盛帶之方寸匕,一人帶一家無病。有染時氣者,新汲水調方寸匕服之,取汁便差。(《千金月令》)

白話文:

農曆二月初九,取土塗抹房屋四角,有利於養蠶。二月乙酉日,中午面向北方躺下,陰陽調和,有助於生育貴子。二月丁亥日採摘桃花、杏花,陰乾研磨成粉,戊子日用井水調和,每次服用一茶匙,每日三次,治療婦女不孕,效果顯著。二月庚寅日,忌食魚類,對健康不利。驚蟄當天,用石灰粉撒在門檻外,可以防止蟲蟻出沒。春分後宜服用神明散,藥方為蒼朮、桔梗各二兩、附子二兩(炮製)、烏頭四兩(炮製)、細辛一兩。將藥材搗碎過篩,用紅布袋裝好,每人佩帶一個,全家都能平安健康。如果染上時疫,可以用新汲取的清水調和神明散,每次服用一茶匙,喝下藥汁就能緩解病情。

春秋二社,是日人家皆戒兒女夙興以舊俗相傳。苟為宴起,則社翁、社婆遺屎其面上,其後面黃者是驗也。(《呂公歲時雜記》)

社日小學生以蔥系竹竿上,於窗中托之,謂之開聰明。或加之以蒜,欲求能計算也。(同上)

社日學生皆給假,幼女輟女工,云是日不廢業,令人懵。(同上)

社日飲酒治聾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春秋季節的兩個農曆初二和初五,這兩天家裡的人都會告誡孩子早起,因為這是傳統習俗。如果晚起,就會被社神在臉上留下糞便,而那些面色發黃的人就是證明。

有些小學生把大蔥綁在竹竿上,在窗口舉著它,稱作「開啟智慧」。有時候還加上大蒜,希望能夠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。

在社日的時候,學校都會放假,小女孩們也會停止做手工活,說是在這個日子不要放棄工作,否則會讓人糊塗。

在社日喝酒可以治療耳聳。

2. 三月

三月一日,不得與女人同處,大忌之。(《雲笈七籤》)

三月三日勿食百草。(《外臺秘要方》)

三月三日採艾,為人掛戶以備一歲之灸用。凡灸避人、神之所在。(《千金月令》)

三月三日,取桃花末收之,至七月七日取烏雞血和塗面及身,三二日後光白如素,太平公主秘法。(《四時纂要》)

三月三日收桃葉曬乾,搗篩,井花水服一錢。治心痛。(同上)

三月三日是神日,勿食諸鱗物。(《百歌》)

三月三日乃上已日,可以採艾及蔓菁花,療黃病。(《月令圖經》)

白話文:

三月三日是個特殊的日子,禁忌很多。這天不能與女人同處,也不可食用百草,更不能吃魚類。應當採集艾草,懸掛在門戶上,為一年內的灸法準備。同時,可以採集桃花花瓣,並在七月七日以雞血混合塗抹在臉部和身體上,据说可以使皮肤光洁如玉。另外,這天也可以採集桃葉曬乾,研磨成粉末,用井水服用,能治心痛。三月三日也是上巳節,可以採集艾草和蔓菁花,用來治療黃疸病。

上已日取黍曲,和菜作羹,以壓時氣。(《荊楚歲時記》)

三月三日取薺菜花,鋪灶上及床蓆下,可闢蟲蟻,極驗。(《瑣碎錄》)

三月三日,收苦楝花或葉於席薦下,可闢蚤。(同上)

三月三日勿食鳥魯五臟,及一切果菜、五辛等物,大吉。(《千金方》)

三月三日取桃葉,一云桃根,搗取汁七升,以大醋一升,同煎令得五六分,先食頓服之,隔宿無食,即屍蟲俱下。(《本草》)

三月三日勿食五臟肉,百草心。(《云笈書仙簽金戒》)

白話文:

古時候,人們在春天開始的時候,會用黍米釀造的酒曲和蔬菜一起煮成羹湯,來抵抗季節性的疾病。三月三日,會採摘薺菜花放在灶台和床底下,驅除蟲蟻;還會收取苦楝花或葉子放在席子和墊子上,防治跳蚤。這一天,不要吃鳥類的內臟,以及各種水果、蔬菜和辛辣的食物,這樣會帶來好運。另外,可以用桃葉或桃根搗碎榨汁,加入醋一起熬煮,服用後可以驅除體內的寄生蟲。同時,這天也不要吃動物的內臟和各種草藥的根莖。

三月三日取枸杞菜煮作湯沐浴,令人光澤不病、不老。(《雲笈七籤》)

三月六日申時洗頭,令人利官,七日□旦浴、日入時浴並招財。(《四時纂要》)

三月六日日入時沐浴,令人無厄。

三月十一日老子拔白日。(《真誥》)

三月十三日拔白,永不生。(《四時纂要》)

漢末有郭虞者,有三女,一女以三月□□一以上已二日,而三女產乳並亡迄。今時俗以為大忌,故於是月是日,婦女忌諱,不復止家,皆適東流水上就適遠地祈祓,自潔濯也。(《風土記》)

三月十六日忌遠行,水陸俱不可往。(《雲笈七籤》)

三月二十七日,宜沐浴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三月三日用枸杞菜煮湯沐浴,可以讓人容光煥發,健康長壽。三月六日下午申時洗頭,有利於仕途發展,七日黎明和日落時沐浴,則可以招財進寶。三月六日日落時沐浴,能消災解厄。三月十一日是老子拔白日,三月十三日拔白髮,可以永遠不再生長。漢末郭虞有三個女兒,其中一個女兒在三月初八過後兩天生產,結果三個女兒都產後失血而亡。因此,民間習俗認為三月是忌諱之月,尤其是在這個月的特定日子,婦女們會避開家中,前往東流水邊或遠地祈求消災解厄,淨化自身。三月十六日忌諱遠行,無論水路還是陸路都不可前往。三月二十七日則適合沐浴。

三月宜食韭,大益人心,(此出《千金方》,又按《雲笈七籤》曰:季春食韭發疾。)

三月勿食生薤。(《本草》)

三月勿食小蒜,傷人志性。(《千金方》)

三月中可服單衣。(《千金月令》)

三月採桃花未開者,陰乾百日,與赤椹等分搗和,臘月豬脂塗禿瘡,神效。(《四時纂要》)

三月食雞子,終身昏亂。(《白雲先生雜記》)

三月之節宜飲松花酒,其法取糯米,淘百遍,以神麯和。凡米一斗用神麯五兩。春月取松花精長五六寸者、至一尺余鼠尾者,各三兩枝,細銼一升,蒸之。絹袋盛,以酒一升,浸取五日,堪服。一服三合,日三服,久服神仙。(《千金月令》)

白話文:

三月養生指南:

飲食方面:

  • 三月宜食韭: 韭菜對人體心臟有益,有助於增強體力。《千金方》記載,但《雲笈七籤》也提到,春季食用韭菜容易引起疾病,需謹慎。
  • 三月勿食生薤: 生蒜苗容易傷脾胃,應避免食用。《本草》中記載。
  • 三月勿食小蒜: 小蒜會損害人的意志力,不宜食用。《千金方》中記載。

衣著方面:

  • 三月中可服單衣: 春季氣溫回暖,可以穿單衣了。《千金月令》記載。

藥膳方面:

  • 三月採桃花未開者,陰乾百日,與赤椹等分搗和,臘月豬脂塗禿瘡,神效: 將未開的花朵陰乾後與桑椹搗碎,再用臘月豬油混合,塗抹在禿瘡上,有奇效。《四時纂要》中記載。
  • 三月食雞子,終身昏亂: 食用雞蛋會導致人昏沉,應避免。《白雲先生雜記》中記載。
  • 三月之節宜飲松花酒: 春季飲用松花酒可以養生。《千金月令》記載,製法為將糯米淘洗一百遍,加入神麴,以一斗米配五兩神麴。選取長五六寸或一尺余的松花,切碎,蒸熟後用絹袋盛放,浸泡在酒中五天即可飲用。每次飲三合,一日三次,長期飲用可延年益壽。

三月勿食脾,乃是季月土旺,在脾故也。(《千金方》)

三月羊糞曬乾煅灰存性,和輕粉、麻油,可敷惡瘡。一名百草霜。(《瑣碎錄》)

三月勿食蛟龍肉及一切魚肉,令人飲食不化,發宿病,傷人神氣,恍惚。(此出《千金》、《纂要》曰三月庚寅日凶。)

三月入衡山之陰,取不見日月松脂煉而餌之,即不召而自來,服之百日耐寒暑,二百日五臟補益,服之五年,即見西王女。(同上)

三月不得食陳菹,夏熱病,發惡瘡。(《本草》)

三月採章陸,一名商陸,一名當陸,如人形者,神逐陰之精,此神草也,殺伏屍、去面䵟黑、益智不忘,男女五勞七傷、婦人乳產余病、帶下結赤白皆愈。上用曲十斤,米三斗,加天門冬成末一斗,釀酒漬章陸六日,便齋服。五日食減,二十日谷腸肥,容氣充茂,諸蟲皆去,耳目聰明。

白話文:

三月禁忌與養生方

三月勿食脾:

意思是說,在農曆三月,脾臟的氣血比較旺盛,所以要避免食用會傷脾的的食物。因為三月是土旺之月,而脾臟屬土,所以需要格外注意脾胃的調養。

三月羊糞灰治惡瘡:

將羊糞曬乾後煅燒成灰,保留其性質,再與輕粉、麻油混合,可用來敷治惡瘡。此法又稱「百草霜」,可見古人利用自然資源治療疾病的智慧。

三月忌食魚肉:

農曆三月不適合食用蛟龍肉以及各種魚肉,因為容易造成消化不良,導致舊病復發,損傷元氣,使人精神恍惚。這也可能是因為三月天氣多變,容易滋生細菌,導致食物腐敗。

三月入衡山採松脂:

三月到衡山陰處,採集不見日月照射的松脂煉製成藥丸服用,可以強身健體,抵抗寒暑,補益五臟,甚至延年益壽,甚至有機會見到西王母。

三月忌食陳菹:

農曆三月不能食用陳舊的酸菜,否則容易在夏季患上熱病,並且容易生長惡瘡。

三月採章陸治百病:

三月採集形似人狀的商陸,又稱章陸、當陸,可以驅逐陰邪,治療各種疾病,包括伏屍、面部色黑、智力衰退、男女五勞七傷、婦女產後疾病、白帶赤帶等。將其與曲、米、天門冬等一起釀酒浸泡六天,再服用,可以強健脾胃,滋補氣血,驅除蟲害,增強耳目聰明。

總結:

這段古籍記錄了古代人對三月時節的飲食和養生禁忌,以及一些民間偏方。其中既包含對自然規律的觀察,也體現了對人體健康的重視。然而,現代醫學發展迅速,這些古方僅供參考,切勿盲目嘗試。

皆滅以月宿與鬼日,加丁時取商陸,服如棗,日三。道士常種此藥草於靜室之一園,使人通神,令人不老,長生。去三蟲,治百病,毒不能傷矣。(《雲笈七籤》)

春季月食生葵,令飲食不消化,發宿疾。(《食療本草》)

春季月末一十八日,省甘增咸,以養腎氣。(《千金方》)

季春月陽熾陰伏,勿發泄大汗,以養臟氣,勿食馬肉,令人神魂不安;勿食獐鹿肉等,損氣損志。(《雲笈七籤》)

季春月肝臟氣伏,心當向王,宜益肝補腎。是月火相水死,勿犯西北風。勿久處濕地,必招邪毒。勿大汗當風,勿露體星宿下,以招不祥之事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想要消滅邪祟,要選在月食發生時,以及鬼氣重的日子,在丁時(上午7-9點)採摘商陸,服用時如棗子大小,一天三次。道士常在靜室種植這種草藥,可以通神,令人不老長生,還能去除三蟲,治療百病,不受毒害。

春季月食時生長的葵菜,會造成消化不良,容易引發舊病。

春季月末的第十八天,要減少甜食,增加鹹食,以滋養腎氣。

季春時節,陽氣旺盛,陰氣潛伏,不可過度出汗,要養護臟氣,不可食用馬肉,會使神魂不安;也不可食用獐鹿肉等,會損傷氣血和精神。

季春時節,肝臟之氣潛伏,心臟之氣當旺,宜養肝補腎。這個月火克水,不可犯西北風,不可久處濕地,會招致邪氣;不可大汗淋漓後吹風,也不可裸露身體在星空下,會招致不祥之事。

世傳婦人死於產褥者,其鬼唯於一百五日,得自湔濯,故人家於寒食前一日皆畜水,是日不上井,以避之。(《呂公歲時雜記》)

寒食日取黍穰,於月德上取土,脫墼一百二十口,安宅福德上,令人致福。(《四時纂要》)

寒食日以紙袋盛面,掛當風處,中暑調水服。(《瑣碎錄》)

寒食日水浸糯米,逐日換水至小滿,漉出曬乾,炒黃碾末。水調,療打撲傷損及諸瘡腫。(同上)

寒食一百五日,預採大蓼曝乾,能治氣痢。用時搗羅為末,食前粥米飲調下一錢,最效。(同上)

清明前二日夜雞鳴時,炊黍米熟,取釜湯遍洗井口甕邊地,則無馬蚿,百蟲不近井甕,甚神驗。(《齊民要術》)

白話文:

古人認為婦女死於生產後,其魂魄會在一百五天後,也就是寒食節當天,回到家中尋求清洗,所以家家戶戶在寒食節前一天都會備好水,當天也不上井,以避開這些魂魄。寒食節當天,人們會用黍穰和月德上取的土,製作一百二十個土塊,放置在宅院的福德位置,祈求平安福氣。同時,人們還會用紙袋裝滿麵粉,掛在通風處,用來預防中暑,並以水調製服用。此外,寒食節當天浸泡糯米,每天換水直到小滿節,曬乾炒黃研磨成粉,用水調製,可以治療跌打損傷和各種瘡腫。一百五天後的寒食節,人們會提前採集大蓼曬乾,用來治療氣痢。使用時搗碎過篩成粉末,飯前用粥水或米湯送服,效果顯著。清明節前兩天夜裡雞鳴時,將黍米煮熟,用煮米的水清洗井口、甕邊和地面,可以防止馬陸等蟲類靠近井和甕,十分靈驗。

清明日日未出時,採薺菜花枝,候乾,夏日做挑燈杖,能祛蚊。薺菜亦名護生草,於清明日取花陰乾,暑月置近燈燭,則能令蚊蛾不侵。(《瑣碎錄》)

清明日熨斗內著火,炒棗子於臥帳內,上下令煙氣出。令一人問炒甚的,答曰:炒狗蚤。凡七問七答,狗蚤不生矣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清明日驅蚊、防蚤妙法:

第一則:

清明節當天,太陽還沒出來的時候,去採摘薺菜的花枝,晾乾之後,等到夏天可以做成驅蚊的燈芯。薺菜也叫護生草,在清明節當天採摘花朵陰乾,夏季放在燈燭附近,就能讓蚊蟲遠離。

第二則:

清明節當天,把熨斗裡放上火,在帳篷裡炒棗子,讓煙氣上下飄散。然後讓一個人問:「在炒什麼?」另一個人回答:「在炒跳蚤。」這樣連續問答七次,跳蚤就不會再出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