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養生月覽》~ 卷上 (2)
卷上 (2)
1. 正月
正月四日拔白,永不生,凌晨拔,神仙拔白日。他月仿此拔白髭發也。(同上)
正月五日取商陸根,細切,以玄水漬之,三日陰於,可治為末,服三寸匕,玄水服下,日三服。百日伏屍盡下出,如人狀,醮埋之,祝曰:「伏屍當屬地,我當屬天。」無復相召即去,隨故道,無還顧,常先服之。禁一切血肉,辛菜物。(《雲笈七籤》)
正月七日上會日,可齋戒。(《四時纂要》)
正月七日男吞赤豆七顆、女吞二七顆,竟年不病。(《雜五行書》)
人日夜多鬼鳥過人家,槌床打戶、拔狗耳、滅燈以禳之。(《荊楚歲時記》)
正月八日沐浴去災禍,神仙沐浴日。(《四時纂要》)
正月十日人定時沐浴,令人齒堅。凡齋戒、沐浴、皆當盥沐五香湯。其五香湯法,用蘭香一斤、荊花一斤、零陵香一斤、青木香一斤、白檀一斤,凡五物切之,以水二斛五斗,煮取一斛二斗,以自洗浴也。此湯辟惡、除不祥氣,降神靈用之,以沐並治頭。(《雲笈七籤》)
廁前草,月初上寅日燒中庭,令人一家不著天行。(《四時纂要》)
正月上寅日持女青末,三角縫囊盛系前帳中,大吉,能闢瘟病。女青,草也。(《肘後方》)
正月十五日,殘糕糜熬令焦,和谷種之,能闢蟲也。(《四時纂要》)
正月十五日,作膏粥以祠門戶。(《玉燭寶典》)
正月十五日,作豆糜加油葷其上,以祠門戶。(《荊楚歲時記》)
正月十五日,燈盞令人有子,夫婦共於富家局會所盜之,勿令人知,安臥床下,當月有娠。(《本草》)
正月望日以柳枝插戶上,隨柳枝所指處,致酒脯祭之。《齋諧記》云,吳縣張成,夜於宅東見一婦人曰:「我是地神,明日月半,宜以糕糜白粥祭我,令君家蠶桑萬倍。」後果如言,今人謂之黏錢財。(《歲時記》)
上元日可齋戒,誦《黃庭經》,令人資福壽。(《四時纂要》)
立春日食生菜不可過多,取迎新之意,及進漿粥,以導和氣。(《千金月令》)
上學之士當以立春之日清朝,煮白芷、桃皮、青木香三種,東向沐浴。(《雲笈七籤》)
立春日鞭土牛,庶民爭之,得牛肉者,其家宜蠶,亦云治病。(《公歲雜記》)
後生於立春並社日食齏者,至納婦拜門日,腰間有聲如嚼齏然,皆以為戒。(同上)
打春時,春牛泥撒在檐下,蚰蜒不上。(《瑣碎錄》)
立春後有庚子日,溫蕪菁汁,合家大小並服,不限多少,可理時疫。(《傷寒類要》)
入春宜晚脫綿衣,令人傷寒、霍亂。(《千金月令》)
正月之節,宜加綿襪以暖足。(《千金月令》)
正月宜進桑枝湯,及造煎以備用,其桑枝湯方:取桑枝如箭桿大者,細銼,以酥熬作湯。又桑枝煎方:取桑枝大如箭桿者,細銼三升,熬令微黃,以水六升煎三升,去滓,以重湯煎取二升,下白蜜三合,黃明膠一兩,炙作末,煎成,以不津器封貯之。(同上)
白話文:
正月
正月初四拔掉白髮,就能永久不長出來,凌晨拔除最有效,就像神仙在白天拔除白髮一樣,其他月份也可以照此方式拔除鬍鬚和頭髮。
正月初五取商陸的根,切碎,用玄水浸泡三天,陰乾後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寸匕(古代容量單位),用玄水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服用一百天後,腹中積聚的屍鬼會全部排出,形狀像人一樣,要將其用符咒祭祀後埋掉,並祝禱:「伏屍屬於大地,我屬於上天。」然後立刻離開,沿著原路返回,不要回頭看,服用藥物期間需先忌食一切血肉和辛辣的蔬菜。
正月初七是上會日,可以齋戒。
正月初七,男人吞服七顆赤豆,女人吞服十四顆赤豆,整年都不會生病。
人日夜晚,很多鬼魅鳥類會經過人家,可以用敲打床鋪、門戶、拔狗耳朵、熄滅燈火來驅邪避災。
正月初八沐浴可以去除災禍,是神仙沐浴的日子。
正月初十人定時(晚上九點到十一點)沐浴,可以使牙齒堅固。凡是齋戒、沐浴,都應該用五香湯清洗。五香湯的做法是:取蘭香、荊花、零陵香、青木香、白檀各一斤,切碎,加水二斛五斗,煮成一斛二斗,用來沐浴。這種湯可以辟邪、去除不祥之氣,神仙也用它來沐浴淨身,並且可以治療頭疾。
廁所前的草,在月初上寅日(寅時即早上三點到五點)燒在院子中央,可以使全家人都避免患上天行病(一種傳染病)。
正月上寅日,用女青草的粉末,裝在三角形的布袋裡,系在帳子前面,可以帶來好運,並且可以預防瘟疫。
正月十五,把剩下的糕點糜爛熬焦,和穀種一起,可以預防蟲害。
正月十五,用熬製的粥祭祀門戶。
正月十五,用豆粥,上面加些油和葷菜祭祀門戶。
正月十五,點燈可以使人得子,夫妻二人可以一起去富人家偷取燈盞,不要讓人知道,放在床下,當月就會懷孕。
正月十五(望日),用柳枝插在門上,朝著柳枝所指的方向,擺上酒和肉祭祀。吳縣張成曾於夜晚在家中東邊看見一位婦人說:「我是地神,明天十五,要用糕點糜粥祭祀我,你的家蠶桑樹就會增產十倍。」後來果然如此,所以人們把這稱為祈求財運。
上元節可以齋戒,誦讀《黃庭經》,可以增福延壽。
立春日吃生菜不要過量,取其迎新的意思,也要喝漿粥,以調和氣血。
上學的人應該在立春日清晨,用白芷、桃皮、青木香三種藥材煎水沐浴,面向東方。
立春日鞭打泥土做的牛,百姓爭搶,得到牛肉的人,家中蠶桑豐收,也能治病。
在立春和社日吃齏(一種食物)的人,到娶媳婦拜見公婆時,腰間會有像咀嚼齏一樣的聲音,以此作為一種警戒。
打春時,把春牛泥撒在屋簷下,可以防止蚰蜒爬上來。
立春後遇到庚子日,溫熱蕪菁汁,全家大小一起服用,不限多少,可以治療時疫。
春天不宜太晚脫掉棉衣,以免患上傷寒、霍亂。
正月應該穿棉襪保暖雙腳。
正月應該喝桑枝湯,並熬製桑枝煎備用。桑枝湯的做法是:取像箭桿一樣粗的桑枝,切碎,用酥油熬湯。桑枝煎的做法是:取像箭桿一樣粗的桑枝,切碎三升,熬至微黃,加水六升煎成三升,去渣,再用濃湯煎成二升,加入白蜜三合,黃明膠一兩,炙成粉末,煎好後,用不漏水的器皿密封保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