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養生類纂》~ 卷下 (10)
卷下 (10)
1. 蝦
蝦無須及腹中通黑,煮之反白者,不可食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)
蝦動風發瘡疥。(《食療本草》)
不可食生蝦鱠。(同上)
蝦不可合雞肉食之,損人。(同上)
凡蝦鱠共豬肉食之,令人噁心多唾,損精氣。(《食禁方》)
白話文:
如果蝦的鬚子掉光且肚子裡的腸線呈現黑色,但煮熟後反而變成白色,這種蝦不可以食用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)
食用蝦可能誘發皮膚病或使舊疾復發。(《食療本草》)
不應該吃生蝦。(同上)
蝦和雞肉不能一起吃,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(同上)
凡是把蝦和豬肉一起食用,會讓人感到噁心、多唾液,並損耗精神活力。(《食禁方》)
2. 米穀部
3. 粳米
粳米新者動氣,經年者亦發病。燒去芒春之,日火稻,食即不發病。唯陳倉米暖脾平胃。(《本草》)
干粳米飯,常食令人熱中,唇口乾。(同上)
粳米飯不可和蒼耳食之,令人卒心痛,即急燒倉米炭,和蜜漿服之,不爾即死。(同上)
粳米飯不可與馬肉同食之,發痼疾,陳倉米亦然。(同上)
白話文:
新收穫的粳米食用後容易引起身體不適,即使是存放一年的粳米也會引發疾病。若將粳米的芒去掉,並在日光下曬過,再用火烘烤,食用後就不會引發疾病。只有陳年的倉庫儲存的粳米能溫暖脾胃,調和胃氣。
經常食用乾粳米飯會讓人感到身體燥熱,並且脣口乾燥。
粳米飯不能與蒼耳一起食用,否則會突然引起心痛,應立即服用由倉庫儲存的粳米燒成的炭,和著蜂蜜水一起吞服,否則可能會危及生命。
粳米飯不宜與馬肉一同食用,這樣會誘發痼疾,陳年的倉庫儲存的粳米同樣有此影響。
4. 糯米
糯米寒,唯作酒則熱,不可多食,令人身軟,緩人筋。
糯,脾之谷,味甘,脾病宜食,益氣止泄,治百病。(《明鑑圖》)
糯使人四肢不收,昏昏多睡,發風動氣,不可多食。霍亂後,吐逆不止,清水研一碗飲之,即止。(《食療本草》。又《本草》日、《華子》云:糯米止霍亂,取一合煮粥食即止。)
白話文:
[糯米]
糯米性質偏寒,但製成酒後則轉為熱性,不宜過量食用,否則會導致身體乏力,使肌肉鬆弛。
糯米是對脾胃有益的穀物,味道甘甜,脾胃不好時適合食用,可以補氣止瀉,有助於治療各種疾病。
然而,糯米吃多了會使四肢無力,讓人感到昏沉嗜睡,並可能引發風邪,影響氣血運行,不宜多吃。在霍亂之後,如果嘔吐不止,可以將糯米磨碎加水研成一碗飲用,就能止吐。(根據《食療本草》記載,另外,《本草》和《華子》也提到:糯米能止霍亂,只要煮一碗糯米粥食用即可止吐。)
5. 黍米
黍,肺之谷,味辛,肺病宜食,溫,主益氣,治百病。(《明鑑圖》)
黍米性寒,有少毒,不堪久服,昏五臟,令人好睡,緩人筋骨,絕血脈。(《本草》)
黍米不可久食,多熱,令人煩悶。(《食醫心鏡》)
黍米合葵菜食之成痼疾。(《食療本草》)
黍米中臟,脯臘食之,令人閉氣。(《千金要方》)
黍,七月陰乾,益中補氣。(《吳氏本草》)
黍米、白酒、生牛肉共食,作寸白蟲。(《食禁方》)
黍米不可合飴糖、蜜食之。(同上)
白話文:
[黍米]
黍米是對肺部有益的穀物,其味道帶些微辛,對於肺部有問題的人適合食用。它具有溫性,主要功效在於提升體力,可治療多種疾病。
然而,黍米性質偏寒,且帶有輕微毒性,不適合長時間大量服用,否則可能導致五臟功能混亂,使人容易感到疲倦想睡,甚至會使筋骨鬆弛,阻斷血液循環。
黍米不宜長期食用,因為它熱量較高,可能會讓人感到煩躁不安。
若將黍米與葵菜一同食用,可能會引發難以根治的慢性疾病。
若在食用黍米後,再吃風乾肉類,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。
黍米在七月時採收後自然陰乾,能補充中氣,增加體力。
但同時食用黍米、白酒和生牛肉,可能會產生一種名為「寸白蟲」的寄生蟲。
另外,食用黍米時,不建議搭配麥芽糖或蜂蜜一起吃。
6. 稷米
稷米,今謂之穄米,發故疾。
稷米,多食發冷氣,不可與川附同服。(《本草》)
稷米,服丹石人發熱,食之熱消。不與瓠子同食,令人發病,發則黍釀汁飲之,即瘥。(《食療本草》)
白話文:
【稷米】
稷米在現在被稱為穄米,過量食用可能會誘發舊疾。
過多食用稷米會導致身體產生寒氣,不可以與川附子一同服用。(根據《本草》所述)
對於服用丹藥或礦物質補品後感到發熱的人來說,食用稷米能幫助退熱。但是,不能與瓠子一同食用,否則可能引發疾病;如果真的發生了這種情況,可以喝些黍米釀製的酒,病情就能得到緩解。(根據《食療本草》所述)
7. 胡麻
胡麻一名苣蕂,服之不老,耐風濕、補衰老。(《抱朴子》)
胡麻九蒸九曝,末之,以棗膏丸,服之治白髮還黑。(《千金要方》)
胡麻補五內,益氣力,長肌肉,填髓腦,堅筋骨,久服輕身不老,明耳目,耐飢渴,延年。(《本草》)
胡麻葉可沐頭,令髮長。(《本草圖經》)
白話文:
【黑芝麻】
在《抱朴子》中記載,黑芝麻又名苣蕂,食用它能讓人保持年輕,抵抗風濕,補充活力,對抗衰老。
根據《千金要方》所述,將黑芝麻經過九次蒸煮和九次曬乾後磨成粉末,再用棗泥做成藥丸食用,可以讓白髮轉為黑色。
《本草》提到,食用黑芝麻能滋補五臟,增強體力,促進肌肉生長,補充腦髓,強化筋骨。長期服用能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使視聽更敏銳,抵抗飢餓與口渴,延長壽命。
《本草圖經》指出,用黑芝麻葉洗頭,能促進頭髮增長。
8. 油麻
白油麻久食,消人肌肉,生則寒,炒熟則熱。(《本草圖經》)
白油麻與乳母食,其孩子永不生病。(《本草》)
白油麻治飲食物,須逐日熬熟用,經宿即動氣,有牙齒並脾胃疾人,切不可吃。(同上)
白話文:
【芝麻】
如果長期食用白芝麻,可能會使人體重下降,肌肉量減少。生的白芝麻性質偏寒,但炒熟後則轉為性熱。(根據《本草圖經》)
若哺乳期的母親食用白芝麻,對孩子的健康有益,能預防孩子生病。(根據《本草》)
在食用白芝麻時,應每日現炒現吃,過夜後的白芝麻會引起身體不適。對於有牙齒問題或脾胃疾病的人,不宜食用白芝麻。(同上)
9. 大麻子
麻,肝之谷,味酸,肝病宜服,治百病。(《明鑑圖》)
大麻子須隔年者,方可食。(《瑣碎錄》)
白話文:
【大麻子】
大麻子是對肝臟有益的穀物,其味道偏酸,對於有肝臟疾病的人適合食用,並且能用來治療多種疾病。(根據《明鑑圖》所述)
然而,食用的大麻子必須是存放一年以上的,這樣才能食用。(根據《瑣碎錄》所述)
10. 大豆
大豆,久服令人身重。(《本草》)
大豆,久食令人作癖。(《食禁方》)
大豆,每食後淨磨拭,吞雞子大,令人長生。初服時似身重,一年已後,不覺身輕,又益陽道。(《食療本草》)
大豆,一斗以新布盛,內井中一宿,出服七粒,闢溫病。(《傷寒類要》)
大豆糏,忌食豬肉。炒豆不得與一歲已上小兒食,食竟啖豬肉,必壅氣死。(《千金要方》)
蒸大豆一升,令變色,內囊中枕之,治頭項強,不得顧視。(同上)
醋煮大豆黑者,去豆煎令稠,敷發合發鬢。(同上)
白話文:
【大豆】
長期服用大豆會使人體重增加。(根據《本草》)
長期食用大豆可能會導致身體形成不正常的積聚物。(根據《食禁方》)
食用大豆後,每次餐後用石磨細磨,然後吞下如雞蛋大小的量,可以讓人延年益壽。剛開始服用時可能會感覺到身體變得沉重,但一年後,便會發現身體變得輕盈,同時還有助於提升男性性功能。(根據《食療本草》)
取一鬥的大豆裝在新的布袋裡,放在井水裡浸泡一夜,然後每天服用七顆,可以預防熱病。(根據《傷寒類要》)
食用大豆粥時,應避免同時吃豬肉。炒豆不適合一歲以上的小孩食用,如果在吃完炒豆後馬上吃豬肉,可能會導致氣滯而死亡。(根據《千金要方》)
將一升的大豆蒸熟,待其顏色改變後,放入枕頭中,可以治療頸部僵硬,無法轉動頭部的問題。(同上)
將黑色大豆用醋煮熟,去掉豆子後將剩下的汁液濃縮成膏狀,塗抹在頭髮上,有助於頭髮生長。(同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