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守忠

《養生類纂》~ 卷下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9)

1. 蛤蜊

蛤蜊性冷,乃與丹石相反,服丹石人食之,令腹結痛。(《本草》)

白話文:

【蛤蜊】

蛤蜊的性質偏冷,和丹石(古時一種藥物成分)的性質相衝。服用丹石的人如果吃了蛤蜊,可能會導致腹部絞痛。(根據《本草》記載)

2. 淡菜

淡菜多食,少煩悶目暗,可微利即止。(《本草》)

淡菜燒食即苦,不宜人,與少米先煮熟,後除肉內兩邊鎖及毛了,再入蘿蔔,或紫蘇,或冬瓜皮,同煮即更妙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【淡菜】

食用過多的淡菜可能會導致心情煩悶及視力模糊,但若有輕微的利尿效果即可停止食用。

若將淡菜燒煮食用會帶有苦味,對人體不太適合。應先用少量的米與淡菜一同煮至熟透,然後去除淡菜肉內兩側的線狀物質和細毛,再加入蘿蔔、紫蘇或是冬瓜皮一起烹煮,味道會更加美味。(以上內容均出自《本草》)

3.

螺大寒,療熱醒酒,壓丹石,不可常食。(《食療本草》)

螺不可共菜食之,令人心痛。(《千金要方》)

白話文:

【螺】

螺性大寒,可用來治療熱性疾病並有醒酒效果,能緩解服用丹石(古時一種藥物)的不適,但不宜經常食用。(根據《食療本草》)

螺肉不能與蔬菜一同食用,否則會引發心痛。(根據《千金要方》)

4.

蚌冷無毒。明目除煩,壓丹石藥毒。(《本草》)

蚌共菜食之,令人心痛。(《千金要方》)

白話文:

【蚌】

蚌性質寒涼且無毒性。它能明亮視力、消除煩躁,並能緩解因服用丹石類藥物所產生的毒性。(《本草》)

但若將蚌與蔬菜一同食用,可能引發心痛的症狀。(《千金要方》)

5.

蚶每食了,以飯壓之,不爾令人口乾。(《本草》)

蚶益血色,利五藏,健胃,可火上暖之令沸,空腹中食十數個,以飯壓之,大妙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【蚶】

每次食用蚶後,應該用飯來壓一壓,否則會導致口乾的現象。(根據《本草》記載)

蚶可以增進血液的健康,對五臟有益,能強健胃部。可以將蚶放在火上加熱至沸騰,空腹時食用十多個,再用飯來壓一壓,效果非常好。(同上)

6.

蟶與服丹石人相宜,天行病後不可食,切忌之。又云主胸中煩悶邪熱,止渴,須在飯食後食之佳。(《本草》)

白話文:

「吃蟬對於服用丹石(古代煉丹所得到的丹藥和礦石類藥物)的人是有益的,但在患過流行性疾病後不宜食用,必須嚴格避免。另外有說法指出蟬可以緩解胸中的煩悶與邪熱,能解渴,最好是在飯後食用比較好。(出自《本草》)」

7. 馬刀

馬刀,京師謂之撞岸,發風痰,不可多食。(《本草衍義》)

白話文:

馬刀,在京城裡被稱為撞岸,食用後能引發風痰,所以不可以多吃。(根據《本草衍義》所述)

馬刀,也就是在京都人所說的撞岸,吃多了會導致風痰的產生,因此不適合大量食用。(根據《本草衍義》的記載)

8.

蜆多食發嗽。(《本草》)

白話文:

吃太多蜆會引發咳嗽,這是根據《本草》一書所述。在這裡,「蜆」指的是蜆肉,而「發嗽」則是誘發咳嗽之意。換句話說,這句話的意思就是:根據《本草》記載,過量食用蜆肉可能會導致咳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