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養生類纂》~ 卷下 (6)
卷下 (6)
1. 鯽魚
鯽魚不可合豬肝食。(《梅師方》)
鯽魚不可合猴、雉肉食之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)
鯽魚宜合蓴作羹,主胃弱。(《本草》)
鯽魚子不宜與豬肉同食。(同上)
食鯽魚不可食沙糖,令人成甘蟲。(《食療本草》)
鯽魚不可合烏雞肉食之,食人發疽。(《食禁方》)
鯽魚不可與麥門冬同食,殺人。(《瑣碎錄》)
白話文:
鯽魚不可以和豬肝一起吃。(《梅師方》)
鯽魚不可以和猴肉、雉肉一起食用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)
鯽魚適合和蓴菜一起煮湯,對胃虛弱有幫助。(《本草》)
鯽魚卵不適合與豬肉一同食用。(同上)
吃鯽魚時不可以再吃砂糖,會使人產生甘蟲。(《食療本草》)
鯽魚不可以和烏雞肉一起吃,會導致人長瘍。(《食禁方》)
鯽魚不可以和麥門冬一起食用,會致命。(《瑣碎錄》)
2. 鱸魚
鱸魚肝有毒,食之中其毒,麵皮剝落。(《食禁方》)
鱸魚食之宜人,不甚發病。(《本草衍義》)
鱸魚多食宜人,作鮓尤良。一云多食發痃癖。(《本草》)
鱸魚不可與乳酪同食。(同上)
白話文:
[鱸魚]
鱸魚的肝臟含有毒素,食用後可能會中毒,嚴重的話會導致臉部皮膚剝落。
食用鱸魚對人體有益,不會引起太多的疾病。
多吃鱸魚對人體有益,特別是製成魚乾更佳。但也有一種說法是多吃可能會誘發某些慢性疾病。
鱸魚不可以和乳酪一起食用。
3. 白魚
白魚新鮮者好食,若經宿者不堪食,令人發冷、生諸疾。(《食療本草》)
白魚多食泥人心。(同上)
白話文:
【白魚】
新鮮的白魚非常美味,但如果放置過夜後再食用,就不適宜了,因為這樣可能會讓人感到寒涼,甚至引發各種疾病。這一點,《食療本草》中有相關記載。
此外,過量食用白魚可能也會影響人的思緒清晰度,使頭腦變得遲鈍,同樣的警告也出現在《食療本草》中。
4. 青魚
青魚服術人勿啖。(《本草》)
青魚不可同葵蒜食,害人。(《齊人千金月令》)
青魚不可合小豆、藿食之。(《食禁方》)
白話文:
【青魚】
服用藥物的人不宜食用青魚。(出自《本草》)
青魚不可以和葵菜與大蒜一同食用,會對人體造成傷害。(出自《齊人千金月令》)
青魚不能和小豆、藿一同食用。(出自《食禁方》)
如果你正在吃藥,最好不要吃青魚。(根據《本草》所述)
青魚不要跟葵菜和大蒜一起吃,這樣會對身體不好。(根據《齊人千金月令》記載)
吃青魚時,避免同時食用小豆和藿,這兩者不宜與青魚一起食用。(根據《食禁方》記載)
5. 黃魚
黃魚發諸病,不可多食,亦發瘡疥、動風。(《本草》)
黃魚不宜和蕎麥麵同食,令人失音聲。(《食禁方》)
白話文:
【黃魚】
黃魚會引發各種疾病,不應該過量食用,同時也會引起皮膚病,如瘡疥,並可能誘發風濕等症狀。
黃魚不適合與蕎麥麵一同食用,否則可能會導致聲音嘶啞。
6. 鯔魚
鯔魚久食,令人肥健。(《食療本草》)
白話文:
長期食用鯔魚,可以讓人體健康且體態健壯。(出自《食療本草》)
7. 鯧鱖魚
鯧鱖魚腹中有子毒,令人痢下。(《本草》)
白話文:
鯧鱖魚的魚卵有毒,人食用後會導致腹瀉。(根據《本草》記載)
8. 鱘魚
鱘魚,小兒食結癥瘕及嗽,大人久食,令人卒心痛,並使人卒患腰痛。(《食療本草》)
鱘魚不可與干筍同食,發癱瘓風也。(同上)
白話文:
關於鱘魚的部分翻譯爲現代中文則是:
食用鱘魚,若小孩長期吃可能會形成腹內硬塊或咳嗽,而成人如果長期大量食用,則可能突然引發心臟病,並且也可能使人突然患有腰痛。(來源:《食療本草》)
另外,鱘魚不能與幹筍一起食用,否則可能會誘發癱瘓風病。(同來源)
9. 鮆魚
鮆癥魚多食發疥。(《本草》)
白話文:
【鮆魚】 吃太多鮆魚會引發皮膚病,如疥瘡。這是根據古代的《本草》記載所述。
10. 比目魚
比目魚多食動氣。(《本草》)
白話文:
吃太多比目魚會導致氣滯不順。(根據《本草》記載)
11. 鱖魚
鱖魚益氣力,令人肥健,仙人劉憑常食之。(《食療本草》)
白話文:
吃鱖魚可以增強體力,讓人變得健壯肥胖,這是仙人劉憑常食用它的原因。(出自《食療本草》)
12. 黃顙魚
黃顙魚醒酒,亦無鱗,不益人也。(《本草》)
食黃顙魚後,食荊芥湯,即時死。食他魚,亦宜禁之。(出《遯齊閒覽》。又《瑣碎錄》云:食黃顙魚不可食荊芥,令人吐血,取地漿飲之,即解也。)
白話文:
【黃顙魚】
黃顙魚雖有解酒的功效,但其身上無鱗,根據《本草》記載,對人體並無益處。
食用黃顙魚後,若再喝荊芥湯,會立即致命。即便吃其他魚類,也應避免與荊芥一同食用。(此資訊出自《遯齊閒覽》。另《瑣碎錄》提及:食用黃顙魚後不可再食用荊芥,否則會導致吐血,此時可飲用地漿,即可解毒。)
13. 石首魚
石首魚和蓴萊作羹,開味益氣。(《本草》)
白話文:
將石首魚與蓴菜一起烹煮成湯,能增進食慾並補充元氣。這記載於《本草》中。
14. 河豚魚
河豚眼紅者,獨肝者,不可食。(《瑣碎錄》)
食河豚罷,不可啜菊頭茶。(同上)
豚魚肝及子有毒,入口爛舌,入腹爛腸。(《本草》)
白話文:
關於河豚魚的部分,如果河豚的眼睛是紅色的,或是隻有一顆肝臟的,都不能食用。
吃完河豚後,不能喝菊花茶。
河豚的肝臟和卵子是有毒的,一旦誤食,會導致舌頭腐爛,進入肚子後更會使腸胃腐爛。以上資訊出自《本草》。
15. 鮀魚
鮀魚即鼉也,老者多能變化為邪魅,自非急勿食。(《本草》)
鮀魚能吐氣成霧致雨。梁周與嗣常食其肉,後為鼉所噴,便為惡瘡。此物靈強不可食。(同上)
白話文:
【翻譯內容】
所謂的鮀魚,其實就是鼉。年老的鼉有時會變形成妖異之物,除非情況緊急,否則最好不要食用它們。(《本草》)
鼉魚有能力吐出氣體形成霧氣,進而引發降雨。梁朝的周與嗣常常吃鼉肉,後來被鼉噴灑了某種物質,結果身上長出了惡性瘡癬。由此可見,這種動物的威力不容小覷,我們應該避免食用。(同上)
16. 鰍魚
鰍不可合白犬血食之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)
白話文:
不要把鰍魚與白狗的血一同食用。
17. 鱔魚
鱔魚腹下黃者,世謂之黃鱔,此尤動風氣,多食令人霍亂。又有白鱔,稍大色白,皆動風。(《本草衍義》)
鱔魚不可合白犬血食之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)
鱔是赤圂,形類聖蛇,宜放,不可殺食。(《真武啟聖記》)
食鱔折人壽祿,作事不利。(同上)
白話文:
【黃鱔】 在世上常稱腹部呈黃色的鱔魚為黃鱔,這種鱔魚特別容易引發風氣(疾病),如果食用過量可能會導致霍亂。
另外還有白色的鱔魚,體型稍大且色澤偏白,同樣會引發風氣(疾病)。
【食物禁忌】 食用鱔魚時不可與白狗的血一同食用,這一點記載於《金匱要略方》中。
【信仰禁忌】 鱔魚的外觀像赤色的大蛇,形態類似神聖的蛇,因此根據《真武啟聖記》的說法,應當放生而不該宰殺食用。
【影響運勢】 食用鱔魚會減損人的壽命和福祿,對做事情也有所不利,這點同樣記錄在《真武啟聖記》中。
18. 鰻鱺魚
趙州鏡湖邵長者,家女年十七八,染瘵疾累年不愈。女謂母曰:「妾無由脫此疾,可將棺木盛我,送長流水中。不依妾言,我即自盡。」父母依此語。有錢清江打魚趙十,見棺木,乃開見女子,遂抱下舡中,與飯並羹,後獲大安。趙十夫婦,尋送邵長者家。其遂驚喜,問女如何得命。
女曰:趙十日日煮鰻羹供我食,食覺內熱之病皆無矣。邵長者遂酬趙十三百千。今醫所用鰻前乃此意也。(《名醫錄》。又《木草圖經》云,病瘵,鰻和五味採煮食。)
治蚊蟲,以鰻鱺魚乾者,於室燒之,即蚊子化為水矣。(《聖惠方》)
鰻鱺魚燒之熏氈中,斷蛀蟲。置其骨於箱衣中,斷曰魚諸蟲咬衣服。又燒之熏,合屋免竹木生蛀蟲。(《食療本草》)
白話文:
在趙州有一個名叫鏡湖的地方,住著一位邵長者,他家中有個女兒,年約十七八歲,患了一種名叫瘵疾的疾病,多年來一直未能痊癒。這位女兒對母親說:「我找不到方法擺脫這種病,你們可以把我放在棺材裡,然後送到長流河中。如果不照我的話做,我就會選擇自盡。」她的父母只好遵從了女兒的要求。
有個名叫趙十的人,他在錢清江打魚時看到了這口棺材,於是便打開來看,發現裡面竟然是一位活生生的女子,他隨即將她抱到船上,餵她吃飯和喝湯,後來女子的病竟完全好了。趙十夫婦後來將女子送回邵長者的家,邵長者一家見到女兒安然無恙地回來,感到十分驚喜,便問女兒是如何逃過一劫的。
女兒告訴他們,是趙十每天煮鰻魚湯給她吃,吃了之後,她感覺到身體內的熱病都消失了。邵長者為了感謝趙十,給了他三百兩銀子作為報酬。現在醫生使用鰻魚治病,就是出於這個緣故。(《名醫錄》。另,《木草圖經》記載,對於患有瘵疾的人,可以將鰻魚加入各種調味料烹煮食用。)
要消滅蚊蟲,可以將乾燥的鰻魚燒掉,在室內燃燒,蚊子就會化成水。(《聖惠方》)
將鰻魚燒掉,用煙燻氈子,可以防止蛀蟲滋生。將鰻魚骨頭放在衣物箱中,可以防止蟲子咬壞衣物。同時,將鰻魚燒掉,用煙燻整個屋子,可以讓整棟房子的竹木免受蛀蟲侵蝕。(《食療本草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