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養生類纂》~ 卷下 (4)
卷下 (4)
1. 犬
白犬虎文,南鬥君,畜之可致萬石也。(《雜五行書》)
黑犬白耳,大王犬也,畜之令富貴。(同上)
黑犬白前兩足,宜子孫。(同上)
白犬黃頭,家大吉。(同上)
黃犬白尾,代有衣冠。(同上)
黃犬白前兩足,利人。(同上)
人家養犬,純白者凶。(《狗經》)
犬黑色者,養之能闢伏屍。舌青斑者,識盜賊則吠之。(《瑣碎錄》)
白犬合海鮋食之,必得惡病。(《千金要方》)
白犬自死不出舌者,食之害人。(同上)
犬肉不可炙食,令人患消渴病。(《本草》)
犬肉不與蒜同食,損人。(同上)
犬懸蹄肉,有毒殺人。(同上)
犬肉不熟,食之成瘕。(《龍魚河圖》)
吃狗肉人,減克年壽。(《戒殺編類》。又《真武啟聖記》云:食犬折壽祿,作事不利。)
白犬膽青大為妙,和通草、桂為丸服,令人隱形。(《食療本草》)
犬春月多狂。若鼻赤,起而燥者,此欲狂,其肉不任食。(《千金要方》)
白話文:
白色的狗身上有虎紋,是南斗星君的象徵,養這樣一隻狗可以帶來極大的財富。
黑色的狗有白色的耳朵,這是大王級別的狗,養它能讓人變得富有且尊貴。
黑色的狗前兩腳是白色的,這表示會對子孫有利。
白色的狗頭部是黃色的,代表家中會有大吉大利的事情發生。
黃色的狗尾巴是白色的,表示世代都會有人穿著官服,即會有家族成員成為公職人員。
黃色的狗前兩腳是白色的,這對人們來說是好事。
如果家中養的狗是純白色的,這會帶來不祥之事。
黑色的狗可以避開腐爛的屍體,如果狗的舌頭上有青色斑點,它會辨認出盜賊並對他們吠叫。
白色狗和海鮋一起食用,會得到嚴重的疾病。
如果白色的狗死亡時舌頭沒有伸出,食用它會對人造成傷害。
狗肉不能烤著吃,會使人患上消渴病。
狗肉不能和大蒜一同食用,會對人造成傷害。
狗的蹄子是有毒的,食用可能會致命。
未煮熟的狗肉,食用後可能會形成瘤塊。
食用狗肉的人,可能會減少壽命。
白色的狗膽如果很大且顏色青綠,配合通草和桂皮製成藥丸服用,可以讓人隱形。
狗在春季時較易發狂,如果鼻子變紅並且乾燥,這表示狗可能已經發狂,這樣的肉不能食用。
2. 虎
虎肉不可熱食,壞人齒。(《千金要方》)
白話文:
不可以吃熱的虎肉,因為會損害人的牙齒。這是出自於《千金要方》的記載。
3. 貓
人家畜貓,一產止一子者,害其主,急棄,人乃免。又云雖一產三四,而皆雄或皆雌者,亦不可畜。(《瑣碎錄》)
白話文:
這段古代中醫文字在說,如果有人飼養的母貓一次只生下一隻小貓,這種情況可能對主人不利,應該盡快將貓隻放棄或送走,這樣人才能避免受到影響。另外,就算一次生產三四隻,但全部都是公貓或是全部都是母貓的情況,這樣的貓也是不適合飼養的。以上內容出自《瑣碎錄》一書。
4. 兔
兔至秋深時則可食,金氣全也。(《本草衍義》)
兔肉和獺肝食之,三日必成遁屍。(《千金要方》)
兔肉共白雞肝、心食之,令人面失色,一年成癉黃。(同上)
兔肉共姜食,變成霍亂。(同上。又《金匱要略方》云,兔著乾薑食之成霍亂。)
兔肉共白雞肉食之,令人血氣不行。(同上。又《金匱要略方》云,令人面發黃。)
兔肉與干橘同食,令人卒患心痛,不可治。(《食療本草》)
兔死而眼合者,食之殺人。(《本草》)
兔肉不可與鵝肉同食,令人血氣不行。(《瑣碎錄》)
白話文:
在深秋時節,兔子可以食用,因為這是它們體內金氣最盛的時候。(《本草衍義》)
若將兔肉與獺肝一同食用,三天內必定會成為遁屍,即突然死亡。(《千金要方》)
兔肉與白雞的肝和心一同食用,會讓人臉色蒼白,一年後可能發展為黃疸病。(同上)
兔肉與薑一同食用,可能會引發霍亂。(同上。另,《金匱要略方》提到,兔肉與乾薑一起吃也會引發霍亂。)
兔肉與白雞肉一同食用,會影響血液循環。(同上。另,《金匱要略方》指出,這樣吃會導致臉色發黃。)
兔肉與乾燥的橘子一同食用,會突然心痛,且無法治療。(《食療本草》)
兔子死後眼睛閉合的,食用會致命。(《本草》)
兔肉不能與鵝肉一同食用,會影響血液循環。(《瑣碎錄》)
5. 鱗介部
6. 龍
忽見龍勿驚怪,亦勿注意瞻視。(《千金要方》)
龍肉以醢潰之則文章。(《博物志》)
白話文:
突然看到龍不要感到驚訝或恐懼,也不要專注地盯著看。(出自《千金要方》)
龍肉如果用醢(一種古代的醬)浸泡後,會呈現出美麗的紋理。(出自《博物志》)
7. 魚
魚目有睫,殺人。(《本草》)
魚目得開合,殺人。(同上)
魚二目,殺人。(同上)
魚目合者不可食之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)
魚白目不可食。(《千金要略方》)
魚目赤,作鮓食之,害人。(同上)
魚赤目,作膾食之,生魚瘕。(《巢氏病源》)
魚頭正白如連珠至脊上,食之殺人。(《食禁方》)
魚無鰓者殺人。(《食療本草》。又《千金要方》云,魚無全鰓發癰疽。)
魚赤鱗者,不可食。(《千金要方》)
魚連鱗者,殺人。(《本草》)
凡無鱗者,有毒。(同上)
食無鱗魚,不可吃荊芥,能害人。(《瑣碎錄》)
魚有角,食之發心驚,害人。(《千金要方》)
魚無腸、膽食之三年,丈夫陰痿不起,婦人絕孕。(同上)
魚腹內有白如膏,食之發疽。(《巢氏病源》)
魚白背不可食。(《食禁方》)
魚無須者食之發癩。(同上)
魚身有黑點者,不可食。(《千金要方》)
一切魚尾食之不益人,多食有句骨著人咽。(同上)
魚白鬚,殺人;腹下丹字,殺人;魚師大者有毒,食之殺人。(《本草》)
溪澗沙西中生者,魚有毒多在腦中,不得食頭。(同上)
凡魚羹以蔓菁煮之,蔓菁去魚腥。又萬物腦能銷身,所以餐膾食魚頭羹也。(同上)
魚不熟,食之成瘕。(《龍魚河圖》)
魚餒不食。(《論語》)
二月庚寅日,勿食魚,大惡。(《千金要方》)
六甲日,勿食鱗甲之肉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)
凡食魚不可轉頭,恐為骨所鯁。(《瑣碎錄》)
魚投地塵上不汙,不可食。(《食禁方》)
魚不可合鸕鷀肉食之。(同上。又《食療本草》云,魚汁不可合鸕鷀肉食之。)
魚不得合雞肉食之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。又《食禁方》云:凡魚不可合烏雞肉食之。)
一切魚共菜食之,作蛔蟲、蟯蟲。(《千金要方》)
凡食生魚後,即飲魚酪,發動則損人精氣,腰腳疼弱。(《食禁方》)
白話文:
如果魚的眼睛有睫毛,吃了會對身體有害。(《本草》)
魚眼能張能閉,吃了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(同上)
魚有兩隻眼睛,食用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(同上)
如果魚眼是閉上的,那這條魚就不能吃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)
魚眼白的不能吃。(《千金要略方》)
如果魚眼是紅色的,做成魚乾食用,對人體有害。(同上)
如果魚眼是紅色的,做成生魚片食用,可能導致魚瘕(一種寄生蟲疾病)。(《巢氏病源》)
如果魚頭到脊椎部分是純白色的,像連珠一樣,吃了會對人體造成傷害。(《食禁方》)
沒有鰓的魚,吃了會對身體有害。(《食療本草》,《千金要方》也有提到,如果魚沒有完整的鰓,可能會引起膿瘍或癰疽。)
如果魚的鱗片是紅色的,不能食用。(《千金要方》)
如果魚的鱗片連在一起,吃了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(《本草》)
所有沒有鱗片的魚,都有毒。(同上)
如果吃了沒有鱗片的魚,不能同時吃荊芥,因為這兩種食物一起吃會對人體造成傷害。(《瑣碎錄》)
如果魚有角,吃了會引起心驚,對人體有害。(《千金要方》)
如果魚沒有腸或膽,吃了三年後,男性可能會導致陽痿,女性可能會導致不孕。(同上)
如果魚腹部有一塊像膏狀的白色物質,吃了會導致膿瘍。(《巢氏病源》)
魚背部是白色的不能吃。(《食禁方》)
如果魚沒有鬚子,吃了可能會導致癩病。(同上)
如果魚身上有黑色斑點,不能食用。(《千金要方》)
所有的魚尾都不能吃,因為它們對人體無益,而且多吃可能會導致魚刺卡在喉嚨裡。(同上)
如果魚有白鬚,或者腹部下面有紅色的字樣,或者是一種名叫"魚師"的大魚,吃了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(《本草》)
在溪流或沙灘中生長的魚,有毒的部分大多在腦部,因此不能吃魚頭。(同上)
通常,可以用蔓菁(一種根莖蔬菜)煮魚湯,蔓菁可以去除魚的腥味。另外,因為動物的腦部可以分解身體組織,所以吃魚頭湯和生魚片是不好的。(同上)
如果魚沒有煮熟就食用,可能會導致魚瘕(一種寄生蟲疾病)。(《龍魚河圖》)
如果魚已經腐敗,就不能食用。(《論語》)
在二月的庚寅日,不要吃魚,因為這一天吃魚會非常不好。(《千金要方》)
在六甲日,不要吃帶鱗甲的肉類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)
吃魚時,不要轉動魚頭,因為這樣可能會讓魚骨卡在喉嚨裡。(《瑣碎錄》)
如果把魚放在地上,但魚身並未沾染塵土,這種魚不能吃。(《食禁方》)
魚肉不能和鸕鷀(一種水鳥)肉一起吃。(同上,《食療本草》也有提到,魚汁也不能和鸕鷀肉一起吃。)
魚肉不能和雞肉一起吃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,《食禁方》也有提到,魚肉不能和烏雞肉一起吃。)
所有魚類都不能和蔬菜一起吃,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蛔蟲或蟯蟲。(《千金要方》)
如果你剛吃完生魚,然後馬上喝魚湯,可能會損耗人的精力,導致腰部和腳部疼痛。(《食禁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