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守忠

《養生類纂》~ 卷下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3)

1.

麂多食,動人痼疾。(《本草》)

白話文:

如果吃了太多麂肉,會引發人體內久存的慢性疾病。(根據《本草》所述)

2.

生麑肉共蝦汁合食之,令人心痛。(《千金要方》)

生麑肉共雉肉食之,作痼疾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如果把生鹿肉和蝦汁一起吃,會導致心痛的問題。(出自《千金要方》)

如果將生鹿肉與野雞肉一同食用,會造成長期不易治癒的疾病。(同上)

3.

麕肉不可合鵠肉食,成癥病。(《本草》)

白話文:

不可以將鹿肉和鴨肉一起吃,這樣會造成腹部長結塊的疾病。(出自《本草》)

4.

麝肉共鵠肉食之,作癥瘕。(《千金要方》)

麝臍中香,治一切惡氣、疰、百疾,研服之,立瘥也。(《食療本草》)

白話文:

如果同時食用麝香的肉和鵠鳥的肉,可能會導致形成癥瘕(一種腹部腫塊)。(來源:《千金要方》)

麝香在肚臍中的香氣,能治療各種惡氣、疰病(一種傳染病)和其他多種疾病。只要研磨後服用,病情立刻會好轉。(來源:《食療本草》)

5.

象肉不可食,令人體重。(《本草》)

白話文:

大象的肉不能吃,吃了會讓人感到沉重不適。(《本草》)

6.

白豕白蹄青爪不可食。(《養生要集》)

㹠肉不可久食,令人遍體筋肉碎痛乏氣。(《千金要方》)

純腦損男子陽道,臨房不能行事。(同上)

豬腎不可久食,令人少子精,發宿病,弱筋骨,閉血脈,虛人。肌有金瘡者食之,瘡尤甚。(同上)

豬腦,男子食之損精氣,少子。(同上)

豬肝、肺共魚膾食之,作癰疽。(同上)

豬肝共鯉魚腸、魚子食之,傷人神。(同上)

豬肺及𥹋和食之,發疽。(同上。又云:八月勿食豬肺,至冬時發疽。)

豬心、肝不可多食,無益,豬臨宰驚入心,絕肝也。(《瑣碎錄》)

豬肝、鵪鶉同食,令人面生黑點。(同上)

豬肉久食動風氣,令人暴肥,蓋風虛所致。(《本草》)

豬肉共羊肝和食之,令人心悶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)

豬肉不可與生胡荽同食,爛人臍。(同上)

豬肉不可合龜、鱉肉食之,害人。(同上)

豬肉和葵食之,令人氣少。(同上)

豬肉不可合烏梅食之。(同上)

豬肉不可合雞子同食,令人氣滿悶。(同上)

食豬肉飲酒,臥秫稻穰草,令人發黃。(同上)

豬放田野間,或食雜毒物而死者有毒,或自死及疫死者,亦不可食之。(同上)

豬不姜吃之,中年氣血衰,面生黑䵟。(《瑣碎錄》)

食豬膏忌烏梅。(《本草》)

豬脂不可合梅子食之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)

野豬青蹄者不可食之。(《食禁方》)

江豬多食者,令人體重。(《食療本草》)

豪豬不可多食,發風氣,令人虛羸。(《本草圖經》)

凡煮豬肉,用桑白皮、高良薑、皂莢、黃蠍各數小塊同煮,即食不發風。(《瑣碎錄》)

白話文:

白色的豬有白色蹄子和青色爪子的不能食用。(《養生要集》)

豬肉不宜長期食用,會讓人全身肌肉產生疼痛感且精神疲憊。(《千金要方》)

單純的腦力勞動者食用豬腦可能影響男性性功能,導致無法在房事中正常表現。(同上)

豬腎不宜長期食用,可能會使人精子減少,引發舊疾,使筋骨變弱,阻塞血液循環,造成虛弱,有金屬創傷的人食用會讓傷口惡化。(同上)

豬腦,男性食用會損害精力,精子減少。(同上)

豬肝和豬肺與魚片一起食用,會形成膿包或瘡。(同上)

豬肝搭配鯉魚腸和魚卵食用,會損害人的精神健康。(同上)

豬肺和一種未明確的食材一起食用,會形成膿包。(同上,另有一說法是八月份不要食用豬肺,到冬天時會形成膿包。)

豬心和豬肝不宜過量食用,對身體沒有好處,因為豬在被宰殺前的恐懼可能影響其心臟和肝臟。(《瑣碎錄》)

豬肝和鵪鶉一同食用,會讓人臉上長出黑斑。(同上)

長期食用豬肉可能引起風濕,讓人突然肥胖,這是由風濕引起的。(《本草》)

豬肉和羊肝一起食用,會讓人感到胸悶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)

豬肉不宜和生的香菜一同食用,會腐蝕肚臍。(同上)

豬肉不宜和龜、鱉肉一起食用,會對人有害。(同上)

豬肉和葵花籽一起食用,會讓人氣血不足。(同上)

豬肉不宜和烏梅一同食用。(同上)

豬肉不宜和雞蛋一同食用,會讓人感到脹氣和胸悶。(同上)

食用豬肉後喝酒,再躺在秫稻草上睡覺,會讓人產生黃疸。(同上)

在田野放養的豬,或者吃了有毒物質死亡的豬,以及自然死亡或是染病死亡的豬,都不能食用。(同上)

不吃加了薑的豬肉,到了中年可能會出現氣血衰弱,臉上長黑斑。(《瑣碎錄》)

食用豬油後忌諱吃烏梅。(《本草》)

豬油不宜和梅子一同食用。(《金匱要略方》)

青色蹄子的野豬不能食用。(《食禁方》)

江豬不宜過量食用,會增加體重。(《食療本草》)

豪豬不宜過量食用,會引起風濕,讓人體虛。(《本草圖經》)

煮豬肉時,加入桑白皮、高良薑、皁莢、黃蠍各幾小塊一起烹煮,食用後就不會引發風濕。(《瑣碎錄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