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養生類纂》~ 卷上 (22)
卷上 (22)
1. 睡臥(枕附)
煮通草茗飲之,不睡矣。(同上)
將麝香一劑,安於枕中,能除邪辟惡。(《狐剛子粉茴》)
決明子置之枕中最明眼。(《瑣碎錄》)
不可用菊花為枕,久之令人腦冷。(同上)
神枕法:昔太山下,有老翁者,失其名字。漢武東巡,見老翁鋤於道,背上有白光,高數尺。帝怪而問之:「有道術否?」老翁對曰:「臣昔年八十五時,衰老垂死,頭白齒落,有道士者,教臣服棗、飲水、絕谷,並作神枕法。中有三十二物。其三十二物中,二十四物善,以當二十四氣,其八物毒,以應八風。
臣行之轉少,白髮返黑,墮齒復生,日行三百里。臣今年一百八十矣。不能棄世入山,顧念孫子,復還,食谷又已一十餘年,猶得神枕之力,往不復老。」武帝視老翁類狀,當如五十許,又驗問其鄰,皆云信然。帝乃從受其方作枕,而不能隨其絕欲飲水也。方用五月五日,七月七日,取山林柏以為枕,長一尺二寸,高四寸,空中容一斗二升,以柏心赤者為蓋,厚二分,蓋致之令密,又當使可開用也。又鑽蓋上為三行,行四十孔,凡一百二十孔,令容粟米大。
其用藥芎藭、當歸、白芷、辛夷、杜衡、白朮、藁本、木蘭、蜀椒、桂、乾薑、防風、人參、桔梗、白薇、荊實、肉蓯蓉、飛廉、柏實、薏苡子、款冬花、白衡、秦椒、蘪蕪凡二十四物,以應二十四氣,加毒者八物應八風,烏頭、附子、藜蘆、皂莢、菵草、礬石、半夏、細辛。上三十二物各一兩,皆㕮咀,以毒藥上安之滿枕中。
用布囊以衣枕,百日面有光澤。一年體中所疾,及有風疾,一一皆愈瘥,而身盡香。四年白髮變黑,齒落更生,耳目聰明。神方驗秘,不傳非其人也。藁本是老芎藭母也。武帝以問東方朔,答曰:昔女廉以此方傳玉青,玉青以傳廣成子,廣成子以傳黃帝。近者谷城道士淳于公枕此藥枕耳,百餘歲而頭髮不白。
夫痛之來,皆從陽脈,今枕藥枕,風邪不得侵入矣。又雖以布囊衣枕,猶當復以幃衾重包之,須欲臥枕時,乃脫去之耳。詔賜老翁正帛,老翁不受,曰:陛下好善,故進之耳。帝止。(《雲笈七籤》)
益眼者,無如磁石,以為盆枕,可老而不昏,寧王宮中用之。(《豐寧傳》)
白話文:
睡臥(枕附)
喝煮沸的通草水,就不會失眠了。
在枕頭裡放一些麝香,可以去除邪氣、辟邪。
在枕頭裡放決明子,可以讓眼睛更明亮。
不可以使用菊花做枕頭,時間久了會讓人腦袋發冷。
神枕法:從前泰山山下,有位老翁,名字已不可考。漢武帝東巡時,看見這位老翁在路邊耕田,他的背後有白光,高數尺。皇帝感到奇怪,便問他:「你懂道術嗎?」老翁回答說:「我以前85歲時,身體衰老將死,頭髮花白,牙齒脫落。一位道士教我服用棗子、喝水、斷食,並製作神枕。神枕裡有32種藥材,其中24種是良藥,對應二十四節氣;8種是毒藥,對應八風。
我照做後,竟然返老還童,白髮變黑,脫落的牙齒重新長出來,每天能走三百里路。我今年已經180歲了。但我不能拋棄塵世隱居山林,因為我還掛念孫子,所以又回到了人間,重新吃五穀雜糧也有十多年了,仍然受益於神枕的力量,沒有再衰老。」武帝觀察老翁的樣子,看起來像50歲左右,又向他的鄰居詢問,都說是真的。皇帝於是按照老翁的方法製作枕頭,但他卻做不到像老翁一樣斷慾、只喝水。方法是用五月五日和七月七日採集山上的柏樹枝葉做枕頭,長一尺二寸,高四寸,內部空間可容納一斗二升,用柏樹的赤色心材做枕套,厚二分,縫製得非常密實,同時也要方便打開使用。又在枕套上鑽三排共一百二十個小孔,孔的大小能容納米粒。
所用的藥材有川芎、當歸、白芷、辛夷、杜衡、白朮、藁本、木蘭、蜀椒、桂枝、乾薑、防風、人參、桔梗、白薇、荊實、肉蓯蓉、飛廉、柏子仁、薏苡仁、款冬花、白芷、秦椒、蘞蕪,共24味藥材,對應二十四節氣;另外還有8味毒藥對應八風,分別是烏頭、附子、藜蘆、皂莢、菵草、明礬、半夏、細辛。以上32種藥材各一兩,都需研磨成細末,將毒藥放在上面,填滿枕頭。
用布袋包好枕頭,一百天後臉色就會紅潤有光澤;一年後,身體的疾病和風濕病都會痊癒,而且全身都會散發香味;四年後,白髮會變黑,脫落的牙齒會重新長出來,耳目也會變得聰明靈敏。這個神方非常珍貴,不會傳授給不相干的人。藁本是川芎的母親。武帝問東方朔,東方朔回答說:從前女廉用這個方法將此方傳給玉青,玉青又傳給廣成子,廣成子又傳給黃帝。最近谷城有個道士淳于公也用這個藥枕,一百多歲了頭髮還沒有變白。
疼痛都是從陽脈來的,現在用藥枕,風邪就無法侵入身體了。雖然用布袋包著枕頭,還應該再用被子包起來,只有睡覺的時候才拿出來。皇帝賜給老翁上等絲綢,老翁沒有接受,說:「陛下愛好善事,所以我才獻上這個方法。」皇帝就停止了談話。
用磁石做成枕頭,可以讓人年老而不昏庸,寧王的宮中就使用這種枕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