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養生類纂》~ 卷上 (20)
卷上 (20)
1. 夜起
夜起裸行不祥。(《雲笈七籤》)
夜起坐,以手攀腳底,則無筋轉之疾。(《瑣碎錄》)
白話文:
【夜起】
在夜晚起身赤身行走是不吉祥的。(出自《雲笈七籤》)
夜晚如果起牀,可以用手抓著腳底,這樣可以避免發生肌肉抽筋的情況。(出自《瑣碎錄》)
2. 愁泣
勿久泣神悲蹙。(《雲笈七籤》)
大愁氣不通。(同上)
多愁則心懾。(《小有經》)
學生之法,不可泣淚及多唾泄,此皆為損液漏精,使喉腦大竭。是以真人、道士,常吐納咽味,以和六液。(《真誥》)
不可對灶哭。(《感應篇》)
哭者,亦趣死之音,哀者,乃朽骨之大患,恐吾子未悟之,相為憂耳。(同上)
哭泣悲來,新哭訖,不用即食,久成氣病。(《巢氏病源》)
不可泣哭,便喉澀大渴。(同上)
憤懣傷神通於舌,損心則謇吃。(同上)
白話文:
[悲傷哭泣]
不要長時間哭泣,這會讓你的情緒過度悲傷,精神萎靡。(《雲笈七籤》)
極度的憂慮會導致氣息不順暢。(同上)
過度的憂愁會使你的心靈受驚。(《小有經》)
作為學道之人,不能過度哭泣或大量流口水,這些行為都會損害你的體液,消耗你的精氣,使你的咽喉和腦部過度疲勞。因此,真正的修行者經常進行呼吸練習和吞嚥津液,以調和身體的六種主要液體。(《真誥》)
不要面向爐竈哭泣。(《感應篇》)
哭泣是走向死亡的聲音,悲傷是老去的隱憂,恐怕你尚未明白這一點,所以才會為此感到憂慮。(同上)
哭泣後感到悲傷,剛剛哭完不要立即進食,長此以往會形成氣滯病症。(《巢氏病源》)
不要哭泣,否則會導致喉嚨乾澀,非常口渴。(同上)
過度的憤怒會影響你的語言能力,損害心臟則會導致口吃。(同上)
3. 怒叫
勿朔旦號怒。(《感應篇》)
勿對北惡罵。(同上)
勿向灶罵詈,不祥。(《千金要方》)
勿卒呼,驚魂魄,勿恚怒,神不樂。(《雲笈七籤》)
多怒則百脈不定。(《小有經》)
白話文:
[憤怒呼叫]
不要在每月初一無故地大發雷霆。(出自《感應篇》)
不要面向北方咒罵他人。(出自同一書籍)
不要對著爐竈出言不遜,這會帶來不祥之兆。(出自《千金要方》)
不要突然大聲呼喊,這樣會驚擾心靈;不要輕易生氣憤怒,因為這樣會使精神不愉快。(出自《雲笈七籤》)
經常生氣會導致身體的血液運行紊亂。(出自《小有經》)
[憤怒呼叫]
不要在每月的第一天無緣無故地大發脾氣。(出自《感應篇》)
不要面向北方惡言相向。(出自同一書籍)
不要對著廚房的爐竈出言侮辱,因為這會帶來不幸。(出自《千金要方》)
不要突然大聲驚叫,以免驚擾你的靈魂;也不要隨便發怒,因為這樣會讓你的心情不好。(出自《雲笈七籤》)
經常發怒會使你的血液循環失調。(出自《小有經》)
4. 喜笑
大樂氣飛揚。(《雲笈七籤》)
多笑則傷臟,多樂則意溢,多喜則忘錯昏亂。(《小有經》)
恣樂傷魂魄,通於目,損於肝,則目暗。(《巢氏病源》)
笑多則腎轉腰痛。(同上)
白話文:
標題:[喜悅]
內容:當人極度快樂時,會感到精神亢奮,情緒高漲。(根據《雲笈七籤》)
然而,過度的笑會對內臟造成負擔,過分的快樂會使心思泛濫,過度的喜悅會導致思緒混亂,甚至忘事。(根據《小有經》)
無節制的享樂會傷害人的精神,並透過眼睛表現出來,對肝臟造成損害,進而導致視力模糊。(根據《巢氏病源》)
過度的笑會引起腰部疼痛,甚至影響到腎臟健康。(同上)
5. 歌舞
不可晦臘歌舞。(《感應篇》)
不可對灶吟詠。(同上)
凡欲眠,勿歌詠,不祥。(《雲笈七籤》)
慎勿上床臥歌,凶。(同上)
白話文:
[歌舞]
在陰曆年底時節,不宜舉行歌舞活動。(出自《感應篇》)
不應在竈臺前吟詩歌唱。(同上)
當準備睡覺時,切勿唱歌,這會帶來不祥之氣。(出自《雲笈七籤》)
千萬不要在牀上唱歌,這會招來厄運。(同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