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養生類纂》~ 卷上 (17)
卷上 (17)
1. 冰
冰大寒,暑夏盛熱,食此與氣候相反,恐入腹冷熱相激,卻致諸疾也。(《本草》)
凡夏用冰,正可隱快飲食,令氣冷,不可打碎食之,雖復當時暫快,久皆成疾。(《食譜》)
白話文:
【冰】
冰非常的寒冷,在炎熱的夏季食用,這種溫差與氣候完全相反,恐怕冰進入肚子後,冷熱兩種極端溫度互相刺激,反而可能導致各種疾病產生。(出自《本草》)
凡是夏天使用冰塊,只適合隱藏在食物中,使人感到涼爽,不能直接把冰塊敲碎來吃,雖然一時之間可以得到短暫的舒適,但長期下來都可能形成疾病。(出自《食譜》)
2. 人事部
3. 身體
五臟神喜香齋,則氣清神悅,百病不生。(《瑣碎錄》)
勿令發覆面,不祥。(《千金要方》)
勿舉足向火。(同上)
誤食耳垢,令人病耳聾,置之懷袖間治忘。(《瑣碎錄》)
極熱扇手心,五體俱涼。(同上)
若要安,三里不要干。患風疾人,宜灸三里者,五臟六腑也,溝渠也,常欲宣通,即無風疾。(同上)
凡五色皆損目,唯皂糊屏風,可養目力。(同上)
肝惡風,心惡熱,肺惡寒,脾惡濕,腎惡滲。(同上)
亂頭髮,不可頓璧縫房內,招祟。(《瑣碎錄》)
頭髮,不可在魚鮓中,殺人。(同上)
老翁須一大把,酒、水各一碗,煎服之,治瘰癧。(同上)
眼不點不昏,耳不斡不聾。(同上)
頭邊放火爐,久而發腦癰瘡癤。(同上)
張蒼,常服人乳,故年百歲余,肥白如瓠。(《本草》)
收自己亂頭髮洗淨,干,每一兩入椒五十粒,泥固封入爐,大火一煅,如黑糟,細研,酒服一錢匕,髭髮長黑。(同上)
劉君安,燒自己發,合頭垢等分,合服如大豆許三丸,名曰還精,令頭不白。(《服氣積義》)
取七歲男齒、女發與自己頸垢,合燒服之。一歲,則不知老。常為之,使老有少容也。(《劉根別傳》)
有飲油五斤以來,方始快意,長得吃得安,不爾則病。此是發入胃,被氣血裹了化為蟲。治用雄黃半兩為末,水調服,蟲自出。如蟲出活者,置於油中,逡巡間自耗。(《夏子益治奇疾方》)
去鼻中毛,神道往來,則為廬宅,晝夜綿綿,無休息也。(《黃庭經注》。又《雲笈七籤》:除鼻中毛,所謂通神路也)
誤食頭髮成發瘕病。(《巢氏病源》)
爪筋之窮不數截,筋不替。(《雲笈七籤》)
凡梳頭髮及爪,皆理之,勿投水火,正爾拋擲。一則敬父母之遺體,二則有鳥曰鵠鷤,夜入人家,取其爪發,則傷魂。(同上)
甲寅日,可割指甲,午日可割腳甲。此三尸遊處,故以割除,以制屍魄也。(同上又云,凡寅日去手甲爪,午日去足爪甲,名之斬三尸。)
白話文:
[身體]
五臟的神靈喜愛清淡的飲食,這樣可以使氣血清新,精神愉悅,各種疾病都不會產生。
不要讓頭髮遮蓋臉部,這會帶來不幸。
不要將雙腳直接對著火烤。
不慎吞下耳垢,可能會導致耳朵失聰,但攜帶在懷中或袖裡可以治療健忘。
在極度燥熱時,扇動手心,全身都能感到涼爽。
如果想要保持健康,膝蓋下方的三里穴不能幹燥。對於患有風濕性疾病的人來說,應該定期艾灸三里穴,因為這是連結五臟六腑的通道,保持其暢通,就可以避免風濕疾病。
所有色彩過於鮮艷的事物都會傷害眼睛,只有黑色的糊塗屏風,可以保護視力。
肝臟怕風,心臟怕熱,肺臟怕寒,脾臟怕濕,腎臟怕滲漏。
散亂的頭髮不可以突然塞進牆壁縫隙中,這樣會招致不幸。
頭髮不可以放在醃製魚類的食物中,否則會致命。
老人可以抓一把頭髮,加入一碗酒和一碗水,煮沸後服用,可以治療瘰癧。
眼睛不滴藥就不會昏花,耳朵不挖就不會失聰。
頭邊放置火爐,時間久了會引發腦部的膿腫。
張蒼經常服用人奶,因此他活到了一百歲以上,身體肥壯,皮膚白皙如同瓜果。
收集自己的頭髮,清洗乾淨,每兩頭髮加入五十粒花椒,用泥土密封後放入爐子,大火煅燒至像黑糟一樣,細磨成粉,每次服用一錢,佐以酒,可以促進鬍鬚和頭髮變黑。
劉君安將自己的頭髮燒燬,和頭皮屑等量混合服用,形狀如大豆大小的三顆,稱為「還精」,能防止頭髮變白。
取得七歲男孩的牙齒,女孩的頭髮和自己的頸部污垢,一起燒燬服用,一年後,人看起來不會衰老。長期這樣做,可以讓人即使年老也能保持年輕的外貌。
有人每天喝五斤油才感到滿足,如果不這樣,就會生病。這是因為頭髮進入胃中,被氣血包裹轉化成了蟲子。治療方法是服用半兩雄黃粉,用水調和服用,蟲子就會排出。如果排出的蟲子還是活的,放入油中,不久就會死亡。
清理鼻子中的毛髮,這樣神靈就能自由地來回,就像有了住所,日夜不斷,永無止息。
不慎吞下頭髮會導致一種叫做「發瘕」的疾病。
指甲和肌腱末端不要頻繁剪斷,這樣肌腱就不會疲勞。
梳理頭髮和修剪指甲時,要妥善處理,不要扔進水或火中,也不要隨意丟棄。首先,這是對父母遺體的尊重;其次,有一種叫鵠鷤的鳥,晚上會進入人家居所,取走人的指甲和頭髮,這樣會傷害人的靈魂。
在甲寅日可以剪指甲,在午日可以剪腳趾甲。這是因為三尸神會在這些日子遊蕩,所以要剪掉,以控制三尸神。另一種說法是,在寅日剪手指甲,在午日剪腳趾甲,這被稱為「斬三尸」。
4. 涕唾
不可對北涕唾。(《感應篇》)
飲玉泉者,令人延年,除百病。玉泉者,口中唾也。雞鳴、平旦、晡時、黃昏、夜半,一日一夕,幾七漱玉泉飲之,每飲輒滿口,咽之延年。(《雲笈七籤》)
勿向西北唾,犯魁罡神凶。(《千金要方》)
咳唾,唾不用遠,或肺病令人手足重及背痛咳嗽。(同上)
遠唾不如近唾,近唾不如不唾。(《瑣碎錄》)
遠唾損氣,多唾損神。(同上)
勿咳唾,失肌汁。(《雲笈七籤》)
多唾令人心煩。(同上)
俗人但知貪於五味,不知有元氣可飲,聖人知五味之毒焉,故不貪,知元氣可服,故閉口不言,精氣息應也。唾不咽,則氣海不潤,氣海不潤,則津液乏。是以服元氣,飲醴泉,乃延年之本也。(同上)
若能竟日不唾涕者,亦可含一棗,咽津液也。(《王母內傳》。又《雲笈七籤》曰:人能終日涕唾,常含棗核咽之、令人受氣生津液也。取津液,非咽核)
亥子日不可唾,亡精失氣,減損年命。(《神仙傳》)
白話文:
不可以向北方擤鼻涕或吐口水。(《感應篇》)
飲用玉泉可以使人延年益壽,去除各種疾病。而所謂的玉泉,就是我們口中的唾液。在雞鳴、清晨、黃昏、傍晚、半夜,一天一夜間,共漱口七次,飲用玉泉,每次飲用都充滿一口,吞下它有助於延長壽命。(《雲笈七籤》)
不要向西北方吐口水,會冒犯魁罡神,招來不幸。(《千金要方》)
咳嗽或吐口水時,不要吐得遠,否則可能會導致肺部疾病,讓人手腳沉重以及背部疼痛和咳嗽。(同上)
遠處吐口水不如近處吐口水,近處吐口水不如不吐口水。(《瑣碎錄》)
遠處吐口水會損耗氣力,過度吐口水會傷害精神。(同上)
不要咳嗽或吐口水,這樣會失去肌肉的養分。(《雲笈七籤》)
過度吐口水會讓人感到心煩意亂。(同上)
一般人只知道貪圖食物的美味,卻不知道有元氣可以吸收,賢明的人知道食物的有害性,所以不會貪食,他們知道元氣可以被吸收,所以閉口不語,這是因為精氣和呼吸相應的緣故。如果不吞下唾液,那麼氣海就不會得到滋潤,氣海得不到滋潤,那麼津液就會缺乏。因此,吸收元氣,飲用醴泉,是延年益壽的根本。(同上)
如果能整天不擤鼻涕或吐口水,也可以含一顆棗子,吞下唾液。(《王母內傳》。另外,《雲笈七籤》也說:如果一個人能整天不擤鼻涕或吐口水,常常含棗核吞下,可以使人得到氣息並產生津液。應該吸取的是津液,而不是棗核)
在亥子日不能吐口水,會導致精氣流失,減損壽命。(《神仙傳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