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壽世編》~ 續纂壽世編 (1)
續纂壽世編 (1)
1. 續纂壽世編
母汪氏壽康
延生第一方,臍帶脫落,取置新瓦上,用炭火焙至煙將盡,放地上,以瓦盞之類蓋之,存性,研末。透明硃砂研極細末,以甘草湯飛過,如臍帶末重五分,則硃砂只用二分五釐。再用生地、當歸身煎濃汁,蜆殼內調和前二味。抹兒口上齶及乳母乳頭上,一日之內令兒食盡。次日大便遺下穢物,終身永無瘡疹及諸疾。
小兒食鹽蛋成積,肉豆蔻一個,煨去油,煎服,連服數個,積自化。
腰痛,牛膝、杜仲、故紙、小茴、枸杞等分,為細末,豬腰子去內油,薄切數片,將藥末遍擦,蒸熟細嚼,水酒下。
手足生膊,蛇皮、油發共燒灰,豬油調搽,即合成好肉。
腳指丫濕爛,石膏、滑石等分,明礬少許,敷之。蛤粉摻之。
腳汗,白礬、乾薑各五錢,煎水,連洗五日,自然無汗。
中飲饌毒,不知何物:但煎甘草、薺苨、苦參湯飲之。面毒:蘿蔔。藥箭肉毒:大豆煎汁或鹽湯。諸鳥肉毒:生薑、白扁豆。蟲魚毒:苦參煎醋或紫蘇。果菜毒:童便。
中草木藥毒,已死,只心頭溫者,防風擂水灌之。葛根煮汁服。淡竹葉、甘草、黑豆同煎服。
漆毒,紫蘇、蟹。
桐油毒,甘草、乾柿。
中金石毒,生金毒:鴨血或雞屎淋汁。生銀毒:雞子汁、蔥汁。銅毒:慈姑、胡桃。鐵毒:皂莢、豬脂、乳香。錫毒:杏仁。水銀毒:炭末煎汁。輕粉毒:黃連、貫仲。雄黃毒:防已煎汁。
火燒昏迷發熱,頓飲人尿數碗(生蘿蔔汁亦可),火毒便不入腹。
虎爪傷,地蠶搗爛塗之。
豬貓傷,恭菜汁內服、外塗。
諸蟲咬傷,芋葉搗爛敷之。
飢餓將死,用布浸熱水,熨其臍腹,以固元氣。先用稀米湯緩緩灌下,候甦醒時,漸與粥食,不可過多。
酒醉垂危,以新汲水浸其發,外以舊布浸濕貼胸。臘月仍以井水灌之。醒後宜食綠豆湯。
熱死,切不可令臥冷地及飲冷水。置日中,將地上熱灰周臍作一大圍,令來往人撒熱尿於圍中,蘇後飲熱湯。
驚死,溫酒一兩杯,灌之即活。
打傷閉結,白蠟三錢,烏藥煎水,泡吃二三次定通。
打死,心頭溫,雖經日亦可救。將患人盤坐,提起頭髮,以竹筒吹生半夏末入鼻內,即活。再灌生薑汁以解毒。
刀斧斬並跌打損破,一切水火誤傷
飛過五六次黃丹四兩,潮腦末二兩,共研細末,磁罐收。遇有諸症,蜜調二茶匙敷患處,頃刻痛止,過夜結痂。
金瘡傷末透膜者,乳香、沒藥各二錢,童便、酒各半盞,煎熱調服。五倍子末擦之,血立止。
金瘡中風痙強欲死,生葛根四兩,水煎服。
金瘡鐵扇散,象皮(五錢,切薄片,小鍋焙黃色,以干為度,勿令焦),龍骨(五錢,用上白者,生研),老材香(一兩。山、陝等省無漆,民間棺殮俱用松香、黃蠟塗於棺內,數十年後有遷葬者,棺朽另易新棺,其朽棺內之香臘即謂之老材香。東南各省無老材香,即以數百年陳石灰代之),寸柏香(一兩,即松香中之黑色者),松香(一兩,與寸柏香一同熔化攪勻,傾入冷水,取出晾乾),飛礬(一兩,將白礬入鍋內熬透便是),以上六味共為細末,貯磁罐中,遇有刀石破傷者,用藥敷傷口,以扇向傷處扇之,立愈。忌臥熱處。如傷處發腫,煎黃連水,用翎毛蘸塗之,即消。
白話文:
續纂壽世編
汪氏母子保健方
延生第一方 (臍帶處理): 臍帶脫落後,放在新的瓦片上,用炭火烘烤至煙快要消散,然後移到地上,用瓦碗之類蓋住,保存其性,磨成粉末。將透明硃砂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甘草水飛過,如果臍帶粉末重五分,硃砂就用二分五釐。再用生地、當歸煎煮濃汁,調入前兩種藥粉在蜆殼內。塗抹在嬰兒的口腔上顎和乳母的乳頭上,讓嬰兒在一整天內吃完。第二天大便排出污穢物後,終身都不會長瘡疹或患其他疾病。
小兒食鹽蛋積滯: 用一個肉豆蔻,煨去油分後煎服,連服數個,積滯就會自行化解。
腰痛: 牛膝、杜仲、故紙、小茴香、枸杞等量,磨成細末。豬腰子去除內油,切成薄片,將藥末均勻塗抹在豬腰子上,蒸熟後細嚼食用,用溫水或酒送服。
手足生凍瘡: 蛇皮、油頭髮一起燒成灰,用豬油調和後塗抹,就能長出好肉。
腳趾縫濕爛: 石膏、滑石等量,加少量明礬,混合後敷在患處。也可以撒上蛤粉。
腳汗: 白礬、乾薑各五錢,煎水洗腳,連洗五天,汗自然就會消失。
食物中毒 (原因不明): 不知道吃了什麼中毒:煎煮甘草、薺菜、苦參的湯水飲用。如果中毒是因吃了麵食:用蘿蔔。藥箭或肉類中毒:用大豆煎汁或鹽湯。鳥肉中毒:用生薑、白扁豆。蟲魚中毒:用苦參煎醋或紫蘇。果菜中毒:用童尿。
草木藥物中毒: 如果中毒已死,但心頭尚溫者,可用防風磨成汁灌服。也可以服用葛根煮的汁液,或淡竹葉、甘草、黑豆一起煎服。
漆中毒: 紫蘇、螃蟹。
桐油中毒: 甘草、乾柿。
金石中毒: 生金中毒:鴨血或雞屎的汁液。生銀中毒:雞蛋清、蔥汁。銅中毒:慈姑、胡桃。鐵中毒:皂莢、豬油、乳香。錫中毒:杏仁。水銀中毒:炭末煎汁。輕粉中毒:黃連、貫仲。雄黃中毒:防己煎汁。
火燒昏迷發熱: 立即飲用幾碗人尿(生蘿蔔汁也可),這樣火毒就不會進入腹中。
虎爪傷: 將地蠶搗爛後塗抹在傷口上。
豬貓抓傷: 飲用恭菜汁,並將恭菜汁塗抹在傷口上。
蟲咬傷: 將芋葉搗爛敷在傷口上。
飢餓將死: 用布浸熱水,熨燙其腹部,以溫煦元氣。先用稀米湯緩緩灌服,待甦醒後,再逐步給予稀粥,不可過多。
酒醉垂危: 用新汲取的水浸濕頭髮,並用濕舊布敷在胸前。臘月則用井水灌服。清醒後宜喝綠豆湯。
熱死: 切勿讓死者臥在冰冷的地方或喝冷水。將死者放在陽光下,在地上用熱灰在肚臍周圍圍成一個圈,讓來往的人在圈內撒熱尿,甦醒後喝熱湯。
驚嚇而死: 灌服一兩杯溫酒即可救活。
被打傷導致閉塞: 白蠟三錢,烏藥煎水服用,泡服兩三次就能通暢。
被打死: 心頭尚溫者,即使經過一天也可能救活。將死者盤腿而坐,提起頭髮,用竹筒吹入生半夏粉末到鼻孔內,然後再灌服生薑汁解毒。
刀斧砍傷、跌打損傷、水火燙傷等: 將黃丹四兩,硃砂末二兩,研磨成細末,用磁罐收存。遇有各種症狀,用蜂蜜調和二茶匙藥末敷在患處,很快疼痛就會停止,過夜後就會結痂。
金瘡未傷及深層組織: 乳香、沒藥各二錢,童尿、酒各半杯,煎熱後服用。並用五倍子粉末擦拭傷口,以止血。
金瘡導致中風、痙攣,瀕臨死亡: 生葛根四兩,水煎服。
金瘡鐵扇散 (金瘡藥): 象皮(五錢,切成薄片,用小鍋烘烤至黃色,乾燥即可,不要烤焦)、龍骨(五錢,選用上等的白色龍骨,生研磨)、老材香(一兩,山陝等省沒有漆樹,民間棺材常用松香、黃蠟塗抹,數十年後遷葬時,朽爛的棺材內部的香蠟就是老材香。東南各省沒有老材香,可用數百年陳年的石灰代替)、寸柏香(一兩,即松香中黑色的部分)、松香(一兩,與寸柏香一起熔化攪拌均勻,倒入冷水中,取出晾乾)、飛礬(一兩,將白礬在鍋中熬煉至透明)。以上六味藥材共研磨成細末,貯存在磁罐中。遇有刀石傷口,用藥敷在傷口上,用扇子朝傷口扇風,就能很快痊癒。忌臥在溫熱的地方。如果傷口腫脹,用黃連水,用羽毛蘸取塗抹,就能消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