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攝生要義》~ 導引篇
導引篇
1. 導引篇
莊子曰:吹呴呼吸,吐故納新,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。此導引之士,養形之人,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。由是論之,導引之術,傳自上世,其來久矣。故曰:彭祖之所好,其法自修,養家、醫家所談,無慮數百首,今取其要約切當者十六條,參之諸論,大概備矣。凡行導引法,常以夜半及平旦將起之時為之。
此時氣清腹虛,行之益人。先閉目握固,冥心端坐,叩齒三十六通,即以兩手抱項,左右宛轉二十四,(此可以去兩脅積聚風邪)。復以兩手相叉虛空托天,仰手按頂二十四,(此可以除胸膈間邪氣)。復以兩手心掩兩耳,卻以第二指壓第三指彈擊腦後二十四,(此可除風池邪氣)。
復以兩手相捉按左膝左捩身,按右膝右捩身二十四,(此可以去肝家風邪)。復以兩手一向前,一向後,如挽五石弓狀二十四,(此可以去臂腋積邪)。復大坐展兩手,紐項左右反顧,肩膊隨轉二十四,(此可以去脾家積邪)。復兩手握固,並拄兩肋,擺撼兩肩二十四,(此可以去腰肋間風邪)。
復以兩手交捶臂及膊,反捶背上連腰股各二十四,(此可以去四肢胸臆之邪)。復大坐斜身偏倚,兩手齊向上如排天狀二十四,(此可以去肺間積聚之邪)。復大坐伸腳,以兩手向前,低頭攀腳十二次,卻鉤所伸腳屈在膝上按摩之二十四,(此可以去心胞絡邪氣)。復以兩手據地,縮身曲脊,向上十三舉,(此可以去心肝中積邪)。
復起立徐行,兩手握固,左足前踏,左手擺向前,右手擺向後;右足前踏,右手擺向前,左手擺向後二十四,(此可以去兩肩俞之邪)。復以手向背上相捉,低身徐徐宛轉二十四,(此可以去兩脅之邪)。復以足相紐而行,前進十數步,復高坐伸腿,將兩足紐向內,復紐向外各二十四,(以上二條可以去兩膝及兩足間風邪)。
行此十六節訖,復端坐閉目,握固冥心,以舌柱上顎,攪取津液滿口,漱三十六次作谷谷聲咽之。復閉氣,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燒身體,內外蒸熱乃止。按老子導引四十二勢,婆羅門導引十二勢,赤松子導引法十八勢,鍾離導引法八勢,胡見素五臟導引法十二勢,在諸法中頗為妙解,然撮其切要,不過於此。學者能日行一二過,久久體健身輕,百邪皆除,走及奔馬不復疲乏矣。
白話文:
莊子曾說:透過深長的呼吸,吐出體內的濁氣,納入新的清新空氣,模仿熊的活動和鳥的伸展,這些都是為了延年益壽。這正是那些專門從事導引術,養生的人,像彭祖那樣長壽的人所喜愛的。由此可見,導引的技術,來自遠古時代,其歷史悠久。因此,彭祖所喜愛的導引術,其方法自修練以來,養生家和醫生們討論的相關方法,不下數百種。現在我們選取了其中最關鍵且恰當的十六種方法,並參考了其他各種理論,基本上已經涵蓋了全部。通常,進行導引法的最佳時間是在夜半或清晨起牀的時候。
此時,空氣清新,腹部空虛,進行導引對身體有益。首先,閉上眼睛,緊握雙手,心神寧靜,端正坐姿,敲齒三十六次,然後用雙手抱住脖子,向左右各扭轉二十四次(這可以去除側邊積聚的風邪)。再將雙手交叉,虛空向上托起,然後手心朝上按住頭頂二十四次(這可以去除胸膈間的邪氣)。再用雙手手掌蓋住雙耳,然後用食指按住中指,輕敲腦後二十四次(這可以去除風池部位的邪氣)。
再雙手交錯抓住,按住左膝向左扭轉身體,按住右膝向右扭轉身體二十四次(這可以去除肝臟的風邪)。再做拉弓動作,一手向前,一手向後,如同拉開五石重的弓二十四次(這可以去除腋下積聚的邪氣)。再做大坐姿,展開雙手,扭轉脖子,向左右後方看,肩膀隨之轉動二十四次(這可以去除脾臟的積邪)。再雙手握拳,按住兩側肋骨,搖晃雙肩二十四次(這可以去除腰肋間的風邪)。
再雙手交替敲打手臂和肩膀,反向敲打背部連同腰部和大腿各二十四次(這可以去除四肢和胸部的邪氣)。再做大坐姿,身體斜靠一邊,雙手一起向上推,如同抵擋天空的姿態二十四次(這可以去除肺部積聚的邪氣)。再做大坐姿,伸直雙腳,雙手向前,低頭拉住腳尖十二次,然後勾住伸直的腳彎曲在膝蓋上按摩二十四次(這可以去除心包絡的邪氣)。再雙手撐地,縮身彎背,向上抬頭十三次(這可以去除心肝中的積邪)。
再起身慢走,雙手握拳,左腳向前踏,左手向前擺,右手向後擺;右腳向前踏,右手向前擺,左手向後擺二十四次(這可以去除兩肩的邪氣)。再用手向背後交錯抓住,低身緩緩扭轉二十四次(這可以去除兩側的邪氣)。再雙腳交纏行走,向前走十幾步,再高坐伸腿,將雙腳向內扭轉,再向外扭轉各二十四次(這兩項可以去除膝蓋和腳間的風邪)。
做完以上十六項後,再端坐閉眼,握拳,心神寧靜,用舌頭抵住上顎,攪拌唾液至滿口,漱口三十六次發出咕嚕聲,然後吞下。再屏住呼吸,想像丹田之火從下至上燃燒全身,直到身體內外都感到熱氣蒸騰才停止。按照老子的導引四十二式,婆羅門的導引十二式,赤松子的導引十八式,鍾離的導引八式,胡見素的五臟導引十二式,這些方法在各種導引法中相當精妙,但歸納其重點,不過如此。學習者如果每天都能練習一兩次,長久下來,身體健康,體態輕盈,各種邪氣都會被消除,跑得比奔馬還快,也不會感到疲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