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濱丈人
《攝生要義》~ 後序
後序
1. 後序
敘曰:世言方技略者,類以非經闢之固也。然經以止道,道以息邪,故有殊途同歸而大義不詭,於聖人則固弗可詘也已。今觀河濱丈人所纂《攝生要義》,其存想篇則務專精氣,洞與神參,要不可以邪汨之一耳。至云守寸及諸景象所見,皆假設之義,則與所謂蕩入仙筌者,又大不侔。
其諸篇亦皆制外、養中、順生、節適之道,何償喪肝膽,遺耳目嗒?然忘其形而與世為罔,兩者倫也。噫!達生者,類出於是,其去夭昏札瘥而極蕃祉耆耋者,固其所已,又安知不為經之佐使也哉!河濱丈人為誰?大司馬浚川公也。公固志存天下,而思躋之仁壽之域以廣熙和之化者,則於是乎!端有賴也。
敬序。上蔡,後學張惟恕書。
白話文:
世人常說醫術之技,往往偏離經書正道。然而經書旨在止息疾病,道法也旨在消除邪氣,所以即使方法不同,最終都殊途同歸,其大義是不會改變的。對於聖人來說,這道理是不可違背的。如今看到河濱丈人所編寫的《攝生要義》,其中存想篇專注於精氣,與神明相通,絕不可被邪氣所混淆。至於書中提到的守寸及景象,都只是比喻之說,與那些追求仙道之術,相差甚遠。
書中其他篇章也都是講述養生之道,包括制外、養中、順生、節適等等,這些道理為何要捨棄肝膽、遺忘耳目呢?然而,忘記自身形體而與世為無,這兩種方法也都有道理。啊!追求長生之道,大多都源於此,那些能夠避免夭折、疾病,而活到高壽的人,都是依靠這些道理,又怎麼知道這些道理不能成為經書的輔助呢?河濱丈人究竟是誰?他就是大司馬浚川公。公心繫天下,渴望讓百姓達到仁壽之境,廣泛傳播仁愛和諧的教化,這正是他所仰賴的道理!
敬序。上蔡,後學張惟恕敬書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