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山居四要》~ 序
序
1. 序
桐江汪君以敬著《山居四要》一編,凡四卷,蓋增廣前太史令楊元誠所作以成書也。元誠舊嘗為其郡牧,以敬居邑官,務仁厥政。故民生日用之道,仰事俯育之教,朝夕相與講議者悉矣。今始鋟梓以傳。其曰:攝生者,爰取人事儀則、興居防範、勞佚節宣之度也。其曰:養生者,具飲食宜制,精慎去取之法,以節嗜欲也。
審藥石、膏液主療諸疾病者,目曰衛生。暨老農老圃、四時氣候、藝植、斂藏、伏獵之計者,為治生焉。條分類析,舉要詠博,粲然畢載,樂與眾共之。終篇乃纂附省心、造道、慮事、應物、慎修,古今格言,不一而足,皆可踐履,其用心亦云至矣。暇日攜以詣余,徵序引。
白話文:
桐江汪君以敬撰寫了《山居四要》一書,共四卷,是增廣了前太史令楊元誠所作而成。元誠曾擔任過桐江的郡守,以敬則在邑里做官,以仁政為務。所以百姓日常生活之道,以及仰事俯育的教化,他們朝夕相處,經常討論,都已十分熟悉。如今以刻版印刷的方式流傳下來。
書中說:攝生之道,包含了人事儀則、興居防範、勞佚節宣的規範。養生之道,則包括飲食宜制,精慎去取的方法,以及節制嗜欲。
審辨藥石、膏液,並治療各種疾病的方法,稱為衛生。至於老農老圃、四時氣候、種植、收穫、狩獵等事宜,則稱為治生。書中條理分明,分類詳析,舉要詠博,內容豐富,令人樂於與他人分享。
全書最後還附錄了省心、造道、慮事、應物、慎修等古今格言,不勝枚舉,都是可以實踐的道理,其用心實在是至誠至善。汪君在閒暇時將書帶到我這裡,請我寫序文。
惟天地大德曰生,天地能生之,不能全之。聖人有作,財成輔相,左之右之,使民宜之。然後無過不及而正德,利用厚生之道得矣。雖然修已治人之學,固不拘拘事為之末;而性命道德之懿,未嘗不見諸日用常行之間。故自格物致知,窮理盡性。參天地贊化育者,跡其粗以造於精,資於外以養其內,則汪君是書之編有裨政教,誠非細故也。豈惟用諸山居而已?詩曰:「民之質矣,日用飲食。
群黎百姓,偏為爾德。」其斯之謂歟。
至正庚子歲臘月奉訓大夫江浙行樞密院判官天台劉仁本序
白話文:
至正庚子歲臘月奉訓大夫江浙行樞密院判官天台劉仁本序
惟天地大德曰生,天地能生之,不能全之。
天地最大的德行就是生生不息,天地能夠創造生命,卻無法完全守護它。
聖人有作,財成輔相,左之右之,使民宜之。然後無過不及而正德,利用厚生之道得矣。
聖人有所作為,財富與人才輔佐相成,左輔右弼,使百姓安居樂業。然後就能做到不偏不倚,順應天道,利用各種方法來促進百姓福祉。
雖然修已治人之學,固不拘拘事為之末;而性命道德之懿,未嘗不見諸日用常行之間。
雖然修身治人的學問,不應該拘泥於形式上的末節,但性命道德的崇高境界,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體現。
故自格物致知,窮理盡性。參天地贊化育者,跡其粗以造於精,資於外以養其內,則汪君是書之編有裨政教,誠非細故也。
因此,要從格物致知,窮究事物道理,完善自身的本性開始。參與天地運化,輔助萬物生長,從粗略到精深,從外在的物質到內在的修養,汪君所著之書對於政治教化有很大的益處,絕非微不足道。
豈惟用諸山居而已?詩曰:「民之質矣,日用飲食。群黎百姓,偏為爾德。」其斯之謂歟。
這不僅僅適用於山居隱士,詩經中說:「百姓的本質就是衣食住行,天下百姓都靠你的德行。」這正說明了此書的意義。
至正庚子歲臘月奉訓大夫江浙行樞密院判官天台劉仁本序
至正庚子年臘月,奉訓大夫,江浙行樞密院判官,天台人劉仁本作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