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厚生訓纂》~ 卷之一 (1)
卷之一 (1)
1. 卷之一
2. 育嬰(附產忌)
凡受胎三月,稟氣未定,逐物變化。故娠妊者,欲觀犀象,鸞鳳珠玉,鐘鼓俎豆,軍旅陳設之類。欲聞賢人君子盛德,大師嘉言善行。焚燒名香,誦讀詩書,居處簡靜,調心神,和性情,謹嗜欲,節飲食,慎起居,庶事清淨,則生子端正壽考,忠孝仁義,聰慧無疾。蓋文王胎教也。
凡妊娠臨月,預備好甘草,如中指許,一節擘碎,用水一蜆殼,以絹蘸令兒吮之,若吐出惡汁為佳。次用好硃砂,如大豆許,細研,水飛過,煉蜜和硃砂成膏,旋抹小兒口中,鎮心安神,免痘瘡之患。凡小兒初生,急以綿裹指,拭盡口中惡血,若不急拭,啼聲一出,即入腹成百病矣。
亦未可與乳,且先與擘破黃連,浸湯取濃汁,調硃砂細末,抹兒口中,打盡腹中舊屎,方可與乳。又看舌下,重舌有膜,如石榴子,若啼聲不出,速以指抓或針微刺舌線,有血出即活,取桑汁調蒲黃塗之。若血出多者,燒發用豬脂塗之。凡斷臍不可用刀,須隔衣咬斷,兼以熱氣呵七遍,然後纏結所留臍帶,令至兒足上。
若短則中寒,或成內吊。若先斷臍而後浴,則水入臍中,後必有患。其臍斷訖,臍中多有蟲,宜急去之。斷臍後用軟綿縛之宜緊,免臍風也。凡解臍須閉戶下帳,冬間令火溫,若臍不幹,燒帛末敷之。初生之兒,全在乳哺得法。乳者奶也,哺者食也,乳後不得與哺,哺後不得與乳。
蓋小兒脾胃怯弱,乳食相併,難以克化,始則成嘔,小則成積,大則成癖,疳氣自此始也。凡乳兒不可過飽,滿而必溢,則成嘔吐。乳或來猛,當取出少挼後再乳。凡乳時,須當捏去宿乳,然後乳之。兒若臥乳,當以臂枕之,令乳與頭平,令乳不噎。母欲睡,即奪其乳,睡著不知飢飽,即成嘔吐。
兒啼未定,氣息未調,乳母遽以乳飲之,致不得下,停滯胸膈,而成嘔吐。
初生小兒,慎不宜針,針反為害也。嬰兒乳母,須每三時,摸兒頂後風池,若壯熱即須熨之,使微汗即愈。凡小兒莫抱於檐下澡洗,當風解衣,及神物之前,驢馬之畔,各房異戶之親,諸色穢惡異物,並不得觸犯,切宜忌之。凡兒春夏間有疾,不可亂用動下之藥,使下焦虛,上焦熱,變成大病。
小兒缺乳,吃物太早,母喜嚼食喂之,致生疳疾,羸瘦腹大,發豎痿黃。凡小兒匍匐以後,逢物便吃,父母喜之,或飲食而以口物飼之,此非愛惜,乃成害一端,食癖疳積,腹痛面黃,腹大頸細,皆由於此。
凡小兒皆陽氣有餘,陰氣不足,故多患驚風痰熱之疾。若父母恣其食肉,及諸厚味,必助火益陽,消竭陰氣,鮮不為患。其有痘方出,而發紫泡以死者何哉?正以厚味積熱,觸其相火故耳,切宜戒之。
凡小兒始生肌膚未成,不可衣新綿過暖,當以故絮衣之。況筋骨痿弱,宜時見風日,則血凝氣剛,肌肉牢密耐風寒,不致疾病。若藏在幃帳中,重衣溫暖,不見風日,則其肌膚脆軟,便易中傷矣。凡嬰兒三、五月,必待人襁褓,貴順適其宜。如春夏乃萬物生長之時,宜時時放令地臥。
白話文:
育嬰(附產忌)
懷孕三個月,胎兒的氣息尚未穩定,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。因此,孕婦應該欣賞美好的事物,例如犀牛、大象、鸞鳥、鳳凰、珠寶玉器、祭祀用的器物、軍隊的陳設等等;聆聽賢人君子高尚的品德和大師的教誨;焚燒名香,誦讀詩書;居住環境要簡潔寧靜;調養身心,保持平和的情緒;謹慎慾望,節制飲食,注意起居;保持周遭環境的清潔。這樣才能生下健康長壽、忠孝仁義、聰明智慧、沒有疾病的孩子。這就是文王時期的胎教方法。
臨產前,準備好甘草,約中指大小的一節,弄碎,用一蜆殼水浸泡,用絹布沾取讓嬰兒吮吸,如果吐出惡心的汁液就表示效果好。接著用像大豆大小的硃砂,研磨成細粉,用水飛煉過後,再用蜂蜜調製成膏狀,塗抹在嬰兒口中,可以鎮靜安神,預防痘瘡。嬰兒出生後,要立即用棉花裹住手指,擦拭乾淨口中的惡血,如果不立即擦拭,啼哭聲一出,惡血就會進入腹中導致百病。
剛出生的嬰兒還不能餵奶,應先將黃連弄碎,用熱水浸泡取濃汁,再調入研磨細緻的硃砂,塗抹在嬰兒口中,排出腹中宿便後,才能餵奶。觀察嬰兒舌下,如果舌頭上有厚厚的膜,像石榴子一樣,且沒有哭聲,就要立即用手指或針輕輕刺破舌繫帶,出血即表示有救,再用桑樹汁液調和蒲黃粉塗抹。如果出血過多,就用燒過的頭髮和豬油塗抹。剪斷臍帶時不要用刀,要用衣服隔著咬斷,並用熱氣呵七遍,然後纏繞結紮剩下的臍帶,一直到嬰兒的腳部。
如果臍帶太短,容易導致孩子腹部受寒或內臟下垂。如果先剪斷臍帶再洗澡,水就會進入臍部,日後容易生病。臍帶剪斷後,臍部通常會有蟲子,要立即清除。斷臍後要用柔軟的棉花綁好,要綁緊,以免著涼。處理臍帶時要關門閉窗,冬天要保持溫暖,如果臍帶還沒乾,就用燒過的絲帛灰敷在上面。新生兒的健康完全取決於哺乳的正確方法。乳是指母乳,哺是指輔食,餵母乳後不要馬上餵輔食,餵輔食後不要馬上餵母乳。
因為嬰兒的脾胃虛弱,如果同時餵母乳和輔食,難以消化吸收,輕則嘔吐,重則積食,嚴重則會導致疳積,而疳氣就是從這裡開始的。嬰兒不能餵太飽,如果餵到溢出來,就會嘔吐。如果母乳噴射出來太猛,應該先擠出一些再餵。每次餵奶前,都要先擠掉上次剩下的乳汁,再開始餵奶。如果嬰兒躺著吃奶,要用手臂當枕頭,讓乳頭和嬰兒的頭保持水平,以免嗆到。母親如果想睡覺,就要停止餵奶,因為睡著了的孩子不知道飢餓,容易嘔吐。
嬰兒哭鬧不止,呼吸還未調勻時,母親就急著餵奶,奶水就會停滯在胸膈,導致嘔吐。
剛出生的嬰兒,不要輕易針灸,針灸反而有害。嬰兒和母親都要每隔三個小時摸一下嬰兒後腦勺的風池穴,如果發熱就用艾灸溫敷,微微出汗就好了。不要在屋簷下、風口、衣衫不整的地方,以及神像、驢馬附近,或者不同房間的人,以及骯髒污穢的地方給嬰兒洗澡,更不要讓嬰兒觸碰到這些東西,一定要注意避免。嬰兒在春夏季生病,不要亂用瀉下藥,以免下焦虛寒,上焦發熱,病情加重。
嬰兒缺奶,又太早吃東西,母親喜歡咀嚼食物再餵給孩子,會導致疳疾,孩子就會消瘦、肚子大、頭髮豎起、皮膚發黃。嬰兒開始爬行後,看到什麼就吃什麼,父母還很開心,或者用嘴巴餵孩子吃東西,這不是愛護孩子,而是害了孩子,會導致食癖、疳積、腹痛、面色發黃、肚子大、脖子細,這些都是這樣造成的。
嬰兒都是陽氣充足,陰氣不足,所以容易患驚風、痰熱等疾病。如果父母讓孩子吃太多肉類和肥甘厚味的食物,會助長陽氣,消耗陰氣,很容易生病。如果孩子長痘痘,而且長出紫色的水泡而死亡,是因為吃了太多肥甘厚味,導致體內積熱,損傷了相火。一定要注意避免。
嬰兒剛出生時,皮膚嬌嫩,不要穿太暖的新棉衣,應該穿舊棉絮做的衣服。而且嬰兒的筋骨還很虛弱,應該經常讓他們曬曬太陽,這樣可以使血液凝固,氣血旺盛,肌肉強健,抵抗風寒,不容易生病。如果一直把嬰兒裹在帳篷裡,穿著厚厚的衣服,保暖過度,不見陽光,皮膚就會柔軟脆弱,容易受傷。嬰兒三到五個月,一定要用襁褓包裹,要根據季節和情況調整。春夏季節是一切生長旺盛的季節,應該經常讓嬰兒趴在地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