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厚生訓纂》~ 卷之二 (1)
卷之二 (1)
1. 卷之二
2. 飲食(附諸忌)
夫人賴水穀之氣以養神,水穀盡而神去。安穀則昌,絕谷則亡,水去則榮散,谷消則衛亡,榮散衛亡,神無所依故死。凡食所以養陽氣也,凡飲所以養陰氣也,而生血生氣,皆本於此。故六畜、果菜、酒漿之類,善養生者取其益人者食之。飲之尤必先渴而飲,飲不過多,多則損氣,渴則傷血。
先飢而食,食不過飽,飽則傷氣,飢則傷胃,仍戒粗與速,恐損氣傷心,非福也。減五味濃厚食以免傷其精,省煎煿焦燥物以免傷其血。清晨食白粥,能暢胃氣生津液。空心茶卯時酒申後飯宜少。飲茶者宜熱宜少,不飲尤佳,久飲去人脂,下焦虛冷,飢則尤不宜,令不眠,惟飽食後一二盞不妨,最忌點鹽空心飲。食後以濃茶漱口齒不敗。
飲不欲雜,雜之則或有所犯,當時或不覺,積久令人作痰。漿水味甘酸,微溫無毒大益人,為人常用,故不齒其功,然日不可缺也。酒飲之體軟、神昏是其有毒也,不可過多,過多而恆飲,則損腸爛胃,潰髓蒸筋,傷神傷壽。酒漿照人,無影不可飲。酒後食芥辣物,多則緩人筋骨。
凡中藥毒,及一切毒,從酒得者難治。醋,多食損人骨,損人胃,損人顏色。美食須熟嚼,生食不粗吞,食物以象牙、金、銀、銅為匙,或魚鯇為器,皆可試毒。熱食傷骨,冷食傷肺,熱無灼唇,冷無冰齒。食後以小紙拈打噴嚏數次,使氣通則目自明、痰自化。每食畢,即呵出口中毒氣,則永無患失。
百味未成熟,勿食五味太多,勿食腐敗,閉氣之物勿食。春宜減省酸味,增添甘味;夏宜減省苦味,增添辛味;秋宜減省辛味,增添酸味;冬宜減省鹹味,增添苦味。青色屬肝合筋,其榮爪,故肝宜酸,多食則令人陰閉。赤色屬心合脈,其榮色,故心宜苦,多食令人變嘔。黃色屬脾合肉,其榮唇,故脾宜甘,多食令人緩滿。
白色屬肺合皮,其榮毛,故肺宜辛,多食令人洞心。黑色屬腎合骨,其榮發。故腎宜咸,多食令人渴酸,多傷皮肉,皺而唇揭。咸多傷心,血凝注而色變;甘多傷腎,骨痛而齒落;苦多傷肺,皮槁而毛落;辛多傷肝,筋急而爪枯。孫真人曰:食五味不可偏勝,否則五臟不平,百病蜂起。
夫人之所慎,切忌飲食便臥,及終日久坐。食欲頻而少,不欲頻而多,只宜飽中飢,不宜飢中飽,且魚鱠生肉尤宜忌之。粳米過熟則佳,蒼耳同食卒心痛,馬肉同食發痼疾。糯米妊娠與雜肉食之,子生寸白蟲,久食身軟發風動氣。秫米似黍而小,亦可造酒動風,不可常食。
黍米發宿疾,小兒食不能行,五種粟米合葵食之成痼疾。飴糖進食,健胃動脾風。食粟米後食杏仁吐瀉。稷米穄也,發三十六種疾,不可同川附子服,陳廩粟米粳米皆冷,頻食之自利。麥佔四時,秋種夏收,北方多霜雪面無毒,南方少雪面有毒。大麥久食多力健行,頭髮不白宜人。
白話文:
飲食(附諸忌)
人體依靠飲食精華來滋養精神,飲食不足,精神就會衰竭。飲食充足則身體強盛,飲食缺乏則會死亡;體液不足則精氣耗散,營養不足則衛氣衰敗,精氣耗散、衛氣衰敗,精神無所依託就會死亡。總之,食物用來滋養陽氣,飲水用來滋養陰氣,血液和氣血的生成都源於此。所以,各種肉類、水果蔬菜、酒類等,善於養生的人會選擇對身體有益的食物食用。飲水尤其要等到口渴了再喝,飲水不要過多,喝太多會損傷陽氣,口渴了再喝則會傷血。
吃飯要先餓了再吃,不要吃太飽,吃太飽會傷陽氣,太餓則會傷胃,還要戒掉粗糙和快速的飲食方式,以免損傷陽氣、傷心,這對身體有害。減少五味濃烈的食物,以免損傷精氣;減少煎烤油炸的食物,以免損傷血液。早晨吃白粥,可以暢通胃氣,生津液。空腹時不宜喝茶,卯時(早上五點到七點)不宜飲酒,申時(下午三點到五點)之後的飯應少吃。喝茶宜熱宜少,最好不喝,長期喝茶會消耗人體脂肪,導致下焦虛寒,飢餓時尤其不宜喝茶,會導致失眠,只有飽食之後喝一兩杯才無妨,最忌諱空腹加鹽喝茶。飯後用濃茶漱口,可以防止蛀牙。
飲水不要混雜多種飲料,混雜飲用可能導致身體不適,當時可能感覺不到,時間久了會導致痰多。漿水味道甘酸,性微溫,無毒,對人體大有益處,是人們常用的飲料,因此常被忽視其功效,但每日不可缺少。酒喝多了會讓人身體軟弱、精神昏沉,說明它是有毒的,不能喝太多,經常大量飲酒會損傷腸胃,損傷骨髓筋脈,傷神減壽。酒液能照見人影,如果酒液不能照見人影就不要喝。酒後吃芥末等辛辣食物,如果吃得多,會使筋骨鬆弛。
凡是中毒,包括一切中毒,如果通過飲酒而中毒,則難以治療。醋,喝太多會損傷骨骼、胃以及容顏。美味的食物要細嚼慢嚥,生冷食物不要囫圇吞棗。用象牙、金、銀、銅製作的餐具,或用魚鯇木製作的餐具,都可以用來試毒。熱食傷骨,冷食傷肺,熱食不要燙嘴,冷食不要凍牙。飯後用小紙條輕輕彈打鼻子,打幾個噴嚏,使氣流通暢,則眼睛會明亮,痰液會自行化解。每次吃完飯,都要呵出口中濁氣,這樣就能夠避免疾病。
各種食物沒有成熟,不要食用;五味過多不要食用;腐敗變質的食物不要食用;閉氣的食物不要食用。春天宜減少酸味,增加甘味;夏天宜減少苦味,增加辛味;秋天宜減少辛味,增加酸味;冬天宜減少鹹味,增加苦味。青色入肝,主筋,榮於爪,所以肝喜酸,多吃會導致陰氣閉塞。赤色入心,主脈,榮於色,所以心喜苦,多吃會讓人嘔吐。黃色入脾,主肌肉,榮於唇,所以脾喜甘,多吃會讓人腹部脹滿。
白色入肺,主皮毛,榮於毛髮,所以肺喜辛,多吃會讓人心神不安。黑色入腎,主骨,榮於頭髮,所以腎喜鹹,多吃會讓人感到口渴、身體酸痛,損傷皮膚肌肉,皮膚皺縮,嘴唇乾裂。鹹味過多會傷心,導致血液凝滯,面色改變;甘味過多會傷腎,導致骨痛、牙齒脫落;苦味過多會傷肺,導致皮膚乾燥、毛髮脫落;辛味過多會傷肝,導致筋脈急縮、指甲枯萎。孫真人說:五味不可偏嗜,否則五臟失衡,百病叢生。
人應謹慎飲食,切忌邊吃邊睡,以及長時間久坐。飲食要少量多次,不要一次吃太多,要做到飽中求飢,不要飢不擇食,尤其要忌諱生魚生肉。粳米煮得越熟越好;蒼耳與其他食物一起食用會導致心痛;馬肉與其他食物一起食用會加重舊疾。糯米孕婦和各種肉類一起食用,孩子出生後會長寸白蟲,長期食用會導致身體軟弱,容易患風症。秫米像黍米但更小,也可以釀酒,容易引起風症,不能經常食用。
黍米會加重舊疾,小孩吃了不能消化;五種粟米與葵菜一起食用會導致舊疾。飴糖食用過多,會損傷胃,引起脾風。食用粟米後食用杏仁會導致嘔吐腹瀉。稷米就是小米,會導致三十六種疾病,不能和川烏附子一起服用。陳年的穀米和粳米都性寒,經常食用會導致腹瀉。麥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,秋天播種夏天收穫,北方霜雪多的地方麥子沒有毒,南方少雪的地方麥子有毒。大麥長期食用可以強身健體,頭髮不易變白,對人體有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