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修崑崙證驗》~ 揉積論
揉積論
1. 揉積論
夫微之顯者,積也。人身皮里膜內必有津液滋潤其間,乃氣血之所生也。及氣血因感傷而停滯,則津液變涎沫以凝結,氣血可以復通,凝結不能再解,潛孳暗長,無減有增,此積之所由成也。若銅鐵遇潮濕生鏽,非括磨不能去,正如積之非揉不消,同一理也。人生幼稚無積,積生則絕。
少年氣血旺,積不能生,壯年氣血更旺,嗜欲開,難免積,隨長隨消。中年並生並育,氣血旺則伏,否則為患。中年以後積漸大,佔地闊。同是氣血也,積有餘而人反不足,賓奪主食矣。皮緊、面鼓、項粗。腮縮,耳反、唇掀、結喉、露齒,此形之不足於外者也。再當要害之地,手足則麻木、癱瘓;頸項則瘰癧、噎嗝;口舌則瘖啞、歪斜;耳目則聾瞶、糊塗,此急不待時者也。
倘不甚重,尚可苟延,逮至晚年,頭尖、項壅、背駝、肩聳、腿胯直強、手足痿痹,四肢塞滿,空隙毫無,生意隔絕,而人積偕亡矣。此無他法,惟揉以去之,倘得消多長少,或是一條生路也。或者曰:所言皆病之內症,古有醫案方藥,安見所謂積?安見揉有效?自古無此治病法也。
予應之曰:子遵古而言內症是也,獨不見生於外之癭瘤乎?附體成形,耗其氣血,日長月大,竟以致命。雖有筋脂膿血石肉之別,要皆氣血凝結之積,古方皆以藥內消,然歷見消去者,十不獲一。緣病在皮里膜內,藥力不能到也,在外揉之,竟可消散。今之所謂積者,即如癭瘤使之反生於內,得不統謂氣血之積乎?獨可專仗藥力消之乎?總之,凡百病症,皆以氣血為主,通則無積,不通則積,新則積小,久則積大。
不論大小內外病症,果能揉之,使經絡氣血通暢,則病無不愈者,不必先爭此揉積之名分今古也。再以淺近者申之,如頭痛揉提太陽及眉心,立見輕爽,喉痛重提項前,亦見效驗;小有腫痛瘡癤,揉之立時解散。揉之為法,有益無損,且可窒病之源,拔病之根,思患預防之道,無過是者,豈反不及臨渴掘井之醫藥耶?且也,病遇良醫實是罕逢,而遠鄉僻野,更無所謂醫藥矣。況疳勞鼓嗝,醫效難期:肓上膏下,藥力不到,更有無力延醫市藥者,尤堪憐憫也。
俗語云有病靠天,此無法如何之詞也。然則何如儘自己之心,竭自己之力,用日月之功,保百年之命,上可對天地,中可對父母,下可對自身。今有揉曬二法,既不借人之力,又不費己之財,矢以誠,行以勤,用以和,守以恆,凡百病症,概可立愈。健旺精神,延年益壽,此即所謂可以贊天地之化育也,請自身始。
從古良醫代不乏人,真可起死回生,實是出神入化,然垂名千古而心法無傳,徒留醫案方藥,後人則效無從。今茲之道,若大路然,人人能為,時時可行,惟患人之不求,不患法之不傳也。集說既成,弁以揉積論,願先覽焉。
白話文:
微小問題的顯著化,就是我們常說的“積”。人體的皮膚裡和肌肉間必定有津液滋潤,這是產生氣血的基礎。然而,一旦氣血因受到傷害而停滯,這些津液就會轉變成黏液並凝結,雖然氣血可能恢復流通,但這些凝結物卻無法再次溶解,它們悄悄地滋生,逐漸增大,只會越來越多,這就是「積」形成的過程。就像銅鐵遇到潮濕環境會生鏽,除非刮磨才能去除,同樣的,積的消除也非揉搓不可,道理是一樣的。人在幼年時期不會有積,一旦產生,就可能終身存在。
青少年時期,氣血旺盛,不容易產生積,但到了壯年,慾望開闊,難免會產生積,不過它們會隨著時間而消失。中年時,人體既要生養又要維持,如果氣血仍然旺盛,積就會被壓制,否則就會成為健康問題。中年後,積漸漸增大,佔據了身體更多的空間。同樣是氣血,積存多了,人體反而會感到不足,就像客人奪取主人的食物一樣。外表上,皮膚緊繃,臉部膨脹,脖子粗壯,腮幫子縮小,耳朵反轉,嘴脣上翹,喉結突出,牙齒暴露,這些都是外部的不足表現。在身體的重要部位,手腳可能會變得麻木或癱瘓;頸部可能會出現淋巴結或吞嚥困難;口腔和舌頭可能會失聲或偏斜;眼睛和耳朵可能會失明或聽力下降,這些都是急迫的問題。
如果情況不是很嚴重,還可以勉強延續生命,但到了晚年,頭部尖銳,脖子堵塞,背部彎曲,肩膀突出,腿胯僵硬,手腳萎縮,四肢塞滿了積,沒有任何空間,生命力被完全阻斷,最終人和積一起死亡。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其他方法,只有通過揉搓來消除積,如果能夠做到消除的比增長的多,這可能是一條生存的道路。有人可能會問,你所描述的都是內部疾病,古籍中有醫案和藥方,為什麼你所謂的積和揉搓的效果沒被提及?自古以來,就沒有這樣的治療方法。
我的回答是:你遵循古籍描述內部疾病是正確的,但你沒有注意到外生的腫瘤嗎?這些腫瘤附著在身體上形成形狀,消耗氣血,日漸增大,最終導致死亡。雖然它們有筋、脂肪、膿、血、石、肉的區別,但主要都是氣血凝結的積,古方通常使用藥物來內部消除,但我見過的消除成功的案例,十個裡面可能連一個都不到。因為疾病位於皮膚和肌肉之間,藥物的力量無法達到。在外表揉搓,卻可以讓它們消散。現在我們所說的積,就像腫瘤反向在體內生成,難道不能統稱為氣血的積嗎?難道我們只能依賴藥物來消除它嗎?總之,所有疾病,都以氣血為主導,氣血通暢就不會有積,不通暢就會產生積,新的積較小,舊的積較大。
無論是大病還是小病,只要能揉搓,使經絡和氣血通暢,那麼疾病就能得到治癒,不必過於在意揉積之名的古今之分。再舉個簡單的例子,比如頭痛,揉搓太陽穴和眉心,立刻就會感到輕鬆;咽喉痛,用力揉搓頸前,也會看到效果;稍微有些腫痛或皮膚問題,揉搓立刻就能緩解。揉搓的方法,對人體只有好處,沒有壞處,並且可以阻止疾病的源頭,根除疾病的根源,預防疾病的最佳方式,莫過於此,難道不如臨渴掘井的藥物嗎?而且,病人遇到好醫生實在罕見,而在偏遠的鄉村,根本就沒有醫生和藥物。況且,像疳疾、勞疾、腹脹、吞嚥困難等疾病,醫治效果難以預期;對於那些位於盲腸上方和胰腺下方的疾病,藥物根本無法到達,更有許多人因經濟困難無法請醫生開藥,他們尤其值得同情。
有句俗語說:“有病靠天”,這是無可奈何的說辭。然而,我們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,用日積月累的功夫,保持百年的生命,這樣才能對得起天地、父母和自己。現在有揉搓和曬太陽兩種方法,既不需要藉助他人之力,也不需要花費自己的財富,只要誠懇、勤奮、平和、堅持,各種疾病都可以得到治癒。保持健康的精神,延年益壽,這就是所謂的能夠幫助天地自然界的成長,請從自身開始。
從古至今,優秀的醫生代代相傳,他們真的可以起死回生,確實是出神入化的技藝,然而,他們的名字雖流芳千古,但其心法卻未能傳承,只留下了醫案和藥方,後人無法效仿。現在的這種方法,就像大道一樣,人人都能做到,隨時都能進行,唯一擔心的是人們不去尋找,而不是方法無法傳播。當這本書完成時,我將揉積理論作為序言,希望讀者首先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