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驗方新編》~ 附錄:咽喉秘集 (12)
附錄:咽喉秘集 (12)
1. 咽喉秘集下
喉癰門十:舌下癰。
舌下癰,乃脾腎積熱而發,然舌下有金津、玉液二穴,通於腎經,水枯方生。此症診其左尺洪數者是也。六味湯加生地、草河車各二錢,葛根、花粉、丹皮各一錢,元參二錢,二服,用十八味神藥收功。吹藥如前。
喉癰門十一:上齶癰。
上齶癰,高如桃核桂下,不能飲食,因肺家炙爆之毒積久而發,宜用解毒之劑,加草河車三錢,石膏五分,地丁、生地各二錢,歸尾、穿山甲、赤芍、皂角刺各錢半,丹皮、花粉、葛根各一錢,七八服,兼玉樞丹每日五分,並用吹藥,據理或遲至二三月收功亦有之。
舌門一:木舌。
木舌,因心、脾、肝三經積熱,舌粗紫脹,不能言語。此多食炙爆所致,急砭出紫血,搽吹藥,大承氣湯兼黃連解毒湯,加山梔、木通、連翹、花粉各二錢,赤芍、草河車各三錢,二服。不應,加生軍瀉毒,再用六味湯漱口吐出。左右寸關脈洪大者實症可治,六脈細者虛症難治。
舌門二:白腫舌。
白腫舌,因風寒積內,六脈弦緊,舌腫硬痛。六味湯加細辛三分,蘇葉一錢半,白芷一錢,當歸錢半,川芎、葛根各一錢,如有白苔黑點而滑者,用淡附子、乾薑各五分,煎服。外用乾薑、冰片、麝香、青皮等分為末擦患處。
舌門三:爛邊舌。
爛邊舌,因脾經濕熱不清,大舌邊上發疳,白點而爛。六味湯加小生地二錢,滑石三錢,淡竹葉一錢,苡仁、豬苓各錢半,澤瀉、車前、甘草梢各一錢,服二劑,外用吹藥。唇牙內腫爛,同此治法。
舌門四:紅點紫舌
紅點紫舌,因心、脾二經熱極所致。滿口紅點紫色,作爛而痛,或身有赤斑,六味湯加熟石膏一兩,葛根錢半,川連一錢,黃芩二錢,黃柏一錢,木通、山梔各一錢,甚者加生軍三錢。如六脈不數,不可用此方,外用吹藥擦患處。
舌門五:純紫舌。
純紫舌,因傷寒用蔥、酒發汗,酒毒入心,以致大舌純紫。宜用升麻、葛根各一錢,枳椇子二錢,石膏二錢,川連一錢五分。如心煩加山梔、淡豆豉各一錢。噁心欲吐,恐防發斑,另芫荽一兩。又用芫荽沖燒酒搌背為要,外用吹藥。
舌門六:座舌蓮花。
座舌蓮花,因脾經熱毒積久而發。生於牙根內面,走竄如蓮花一座,急針患處出血,搽吹藥,再針左右少商穴,用六味湯加草河車二錢,歸尾、赤芍各一錢,川連、連翹各一錢,生軍三錢,山梔、木通各一錢,生地二錢,穿山甲一錢,生石膏五分,服二劑。如不退,用十八味神藥收功。
舌門七:重舌。
重舌,大舌之下,又生小舌,以致大舌反粗短,小舌長痛,此心、脾之毒,左寸右關兩部脈洪大者是也。久之必爛,爛則難痊,初起即針出惡血,搽吹藥,服黃連解毒湯,加生軍五錢,如瀉五六日即愈。玉樞丹、十八味神藥亦可服。
白話文:
咽喉秘集下
喉癰門十:舌下癰
舌下生癰,是因為脾腎積聚的熱邪導致,但舌下有金津、玉液兩個穴位,與腎經相通,體內津液不足才會發病。診斷時,如果左側寸脈洪大而脈數,就符合此症。用六味地黃湯,再加生地、草河車各二錢,葛根、花粉、丹皮各一錢,元參二錢,服用兩劑,然後用十八味神藥鞏固療效。同時,依照之前的方子吹藥治療。
喉癰門十一:上齶癰
上齶生癰,腫塊高聳如同桃核,位置在桂枝穴下方,患者無法進食,這是因為肺部因炙烤食物而產生的毒邪積聚日久所致。應當使用解毒的藥物,方劑中加入草河車三錢,石膏五分,地丁、生地各二錢,歸尾、穿山甲、赤芍、皂角刺各一錢半,丹皮、花粉、葛根各一錢,服用七到八劑。同時服用玉樞丹,每日五分,並用吹藥治療。根據病情,療程可能較長,甚至需要二到三個月才能痊癒。
舌門一:木舌
木舌,是因為心、脾、肝三經積聚熱邪所致,舌頭粗大、紫脹,無法說話。這多半是因為經常食用炙烤的食物引起的。應立即用針刺放出紫色的瘀血,再塗抹吹藥,服用大承氣湯和黃連解毒湯,再加入山梔、木通、連翹、花粉各二錢,赤芍、草河車各三錢,服用兩劑。如果效果不佳,就再加生石膏瀉火解毒,然後再用六味地黃湯漱口吐出。如果左右寸關脈洪大,屬於實證,是可以治療的;如果六脈皆細弱,屬於虛證,則難以治療。
舌門二:白腫舌
白腫舌,是因為風寒積聚於體內,六脈弦緊,舌頭腫脹堅硬疼痛。服用六味地黃湯,再加細辛三分,蘇葉一錢半,白芷一錢,當歸一錢半,川芎、葛根各一錢。如果舌苔發白並有黑色斑點且舌苔滑潤,則需加入淡附子、乾薑各五分。煎服,同時將乾薑、冰片、麝香、青皮等量研磨成粉末,外敷患處。
舌門三:爛邊舌
爛邊舌,是因為脾經濕熱未清,舌頭邊緣潰爛,出現白色斑點。服用六味地黃湯,再加小生地二錢,滑石三錢,淡竹葉一錢,苡仁、豬苓各一錢半,澤瀉、車前、甘草梢各一錢,服用兩劑,同時使用吹藥治療。如果唇齒內部也腫脹潰爛,治療方法相同。
舌門四:紅點紫舌
紅點紫舌,是因為心、脾二經熱邪極盛所致。滿口出現紅色和紫色的斑點,潰爛疼痛,或身體上出現紅色斑點。服用六味地黃湯,再加熟石膏一兩,葛根一錢半,川連一錢,黃芩二錢,黃柏一錢,木通、山梔各一錢,病情嚴重者再加生石膏三錢。如果六脈不數,則不可使用此方,同時外敷吹藥。
舌門五:純紫舌
純紫舌,是因為傷寒服用蔥、酒發汗,酒毒入心所致,舌頭全部變紫。應當使用升麻、葛根各一錢,枳椇子二錢,石膏二錢,川連一錢五分。如果心煩,再加山梔、淡豆豉各一錢。如果噁心欲吐,擔心會出現紫斑,則再加芫荽一兩。同時用芫荽沖燒酒擦拭後背,並外敷吹藥。
舌門六:座舌蓮花
座舌蓮花,是因為脾經熱毒積聚日久所致。長在牙根內側,形狀像一朵蓮花,應立即用針刺患處放血,塗抹吹藥,再針刺左右少商穴,服用六味地黃湯,再加草河車二錢,歸尾、赤芍各一錢,川連、連翹各一錢,生石膏三錢,山梔、木通各一錢,生地二錢,穿山甲一錢,生石膏五分,服用兩劑。如果病情沒有好轉,則使用十八味神藥鞏固療效。
舌門七:重舌
重舌,是指在舌頭的下方又長出一條小舌頭,導致原來的舌頭變短變粗,而新長的小舌頭疼痛。這是心、脾有毒邪所致,如果左側寸脈和右側關脈洪大,就符合此症。久而久之,小舌頭會潰爛,潰爛後就難以痊癒。初期就應該用針刺放出瘀血,塗抹吹藥,服用黃連解毒湯,再加生石膏五錢,如果瀉下五六日就能痊癒。玉樞丹、十八味神藥也可以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