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渭齡

《喉科大成》~ 自敘

回本書目錄

自敘

1. 自敘

行世之方書多矣,無不精而且詳。唯咽喉一科,絕少傳書。即有之,亦不過家傳藍本湊錄成方而已。求所謂分門別類,源源委委,固無有也。余少攻舉業,屢躓名場,因而旁及於醫。雖不能如范文正公之所云良醫等於良相,而救濟為懷,於斯世斯人,或不無少補。竊見咽喉為性命之關,誠醫中之首重也。

不數數請教於當世之名科,方非不驗,而門路無多。一遇各證顛危,無不束手待斃,嗚呼!醫乃仁術也,而有忍心焉醫云乎哉!丙申夏,勃然有念,本生平之領受,集群書之心得,匯而為一家言,歷寒暑而告成。先經絡藏象,次經義。又次而脈象針穴,昭其經也。後抒之以議論,繼之以論治,終之以主治。

方藥並行,絡其緯也。分門別類,源委釐然。是雖纂集成書,而披沙揀金,要亦幾費苦心。余持此以問世,數十年頭頭是道,無不其應如響。可見管窺者僅觀其隙,臠嘗者未得其全,又烏可以泛應而曲當也?世之業此者,引伸觸類,或不無少助於民生;即不知者,對證用方,亦可救人於頃刻。金針盡度,何快如之!是為序。

道光二十年春月醉古山人序於梅竹山房

白話文:

[自敘]

世上已有的醫書非常多,無不精闢且詳細。然而,關於咽喉疾病的專著卻非常少。即便有,也不過是根據家族流傳的草稿拼湊而成的處方罷了。想要找到那種分類詳細、內容全面的書籍,基本上是沒有的。我年輕時專心於科舉考試,多次參加科考,因此也對醫學有所涉獵。雖然我不能做到像范仲淹所說的,優秀的醫生等於優秀的宰相,但以救助爲己任,在這個世界上,或許還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。我發現咽喉疾病關乎人的生命,確實是醫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。

我多次向當代著名的喉科醫生請教,他們開的藥方並非無效,但是方法並不多。一旦遇到病情危急的情況,往往束手無策,只能眼睜睜看着病人死去,唉!醫學是仁愛的技藝,怎麼能有冷漠無情的醫生呢!在丙申年的夏天,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,根據我一生的學習和理解,結合了衆多書籍的心得體會,整理成一套自己的理論,經歷了數個寒暑才完成。首先討論經絡和臟腑的形象,其次探討經義。接着是脈象和鍼灸穴位,闡明瞭經絡的原理。然後通過議論、治療討論和主治方法進行闡述,藥物和方劑並行,構建了理論的框架。分類明確,條理清晰。這雖然是將前人的知識彙集編纂成書,但我在其中精選精華,也是花費了不少心思。我以此書問診世間,數十年來,每一條道理都得到了印證,無不應驗如響。可見,那些只看到表面的人只是看到了縫隙,淺嘗輒止的人並沒有得到全部,怎麼可以隨便應對就能準確無誤呢?從事這一行業的人,如果能夠觸類旁通,也許能在改善民生上有所幫助;即使是對醫學一無所知的人,面對病症使用方劑,也能在關鍵時刻救人一命。將這金針度人的技藝完全傳授,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事情啊!這就是序言。

  • 道光二十年春月,醉古山人於梅竹山房作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