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喉科大成》~ 序
序
1. 序
余𥃎齡時肄業南泉,吾師談及馬君渭齡先生學問淵博,丰度端凝,且精於醫,有治十起九手段,余心儀久之。越翼日,先生來齊,與吾師縱談今古,理析微茫。席間誦其春柳句云:煙雨半林居士宅,鶯花三月酒家門,重陽對雨雲北雁,信沉千嶂雨江楓。秋老半天云,其豪邁之氣可想。
後余宦遊黔中,遂不復通音問矣。光緒己卯,余以黔撫降調先生。嗣君敏森見余於南泉,草堂呈詩八律,清新雅切,不落前人窠臼,詩人有後益信,別後寄其先人遺集求刊。余維先生著作等身,望隆梓里,其醫書可以傳世,而咽喉一科尤為醫之首重,先生旁搜博採,集為大成,誠為醫家所必不可少之書。及捐廉付梓,以廣其傳,書成聊綴數語,記其巔末於此。
光緒七年辛巳歲仲秋月黎培敬序於漕河節署
白話文:
在還年輕的時候,我在南泉學習,我的老師曾經提到過馬君渭齡先生,說他學識淵博,風度莊重,尤其精通醫術,有著十治九愈的高超技藝,我心中一直非常仰慕他。不久之後,先生來到了齊地,與我的老師縱情談論古今事,剖析深奧難解的道理。宴會上,他吟誦了他的春柳詩句:煙雨籠罩半邊樹林的居士住所,鶯花繚繞三月的酒家門口,重陽節時對著雨中的北飛大雁,深信沉寂在千層山嶺和雨打江楓中的信息。秋天已深,半空中雲霧瀰漫,從這詩句中可看出他豪邁的氣概。
後來,我去黔中做官,就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。在光緒己卯年,我因黔撫被降職,先生得知此事。他的兒子敏森在南泉見到我,送上了八首詩作,詩風清新雅緻,不落俗套,由此可見,詩人的後代確實值得信賴。分別後,他寄來了他父親的詩文集,希望我能幫忙出版。我認為先生一生著作豐富,名聲顯赫,他的醫書完全可以傳世,特別是在咽喉病這一領域,更是醫學中的重要部分。先生廣泛蒐集,深入研究,集大成之作,確實是醫學界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。我決定出資出版,以便更廣泛地傳播。書寫完畢,我在這裡附上幾句話,記錄下這本書的始末。
這是光緒七年,辛巳年的中秋季節,黎培敬在漕河節署寫下的序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