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橋尚因

《疝氣證治論》~ 疝症之分類 (2)

回本書目錄

疝症之分類 (2)

1. 諸積

肝積。名曰肥氣。在左脅下。如覆杯。有頭足。

心積。名曰伏梁。起臍上。大如臂。上至心下。

脾積。名曰痞氣。在胃脘。覆大如盤。

肺之積。名曰息賁。在右脅下。覆大如杯。

腎之積。名曰奔豚。發於小腹。上至心下。若豚狀。或上或下無時矣。

予按入門曰。有積聚成塊。不能移動者曰症。言堅硬貞固也。或上或下。或右或左者曰瘕。然則積之甚者謂症。其移動者謂瘕。與積聚無異。如鱉癥鱉瘕。以其形名者也。豈依吃鱉邪。如米瘕。豈因吃米哉。凡有積聚癥瘕者。其臟腑必不平。故偏好一物耳。世病積者。有好吃果實。

有好吃蔬菜。以米症等說名之。則可稱果實症。蔬菜症。是不因吃米可知也。如應聲症。腹中雖為人語。然吾未見之。古人謂之。則雖非決無。然不知其真。故不論此。又諸癥瘕與同類。故不別列名狀也。

白話文:

肝鬱積,稱為「肥氣」,位於左脇下,形狀像個扣著的杯子,有頭和腳。

心氣鬱積,稱為「伏梁」,從肚臍上方開始,粗大如手臂,向上延伸到心臟下方。

脾氣鬱積,稱為「痞氣」,位於胃部,形狀覆蓋面積如盤子般大小。

肺氣鬱積,稱為「息賁」,位於右脅下,形狀覆蓋面積如杯子般大小。

腎氣鬱積,稱為「奔豚」,從小腹發作,向上延伸到心臟下方,就像小豬的樣子,有時往上,有時往下,沒有固定時間。

我按《入門》所說,有積聚形成塊狀,無法移動的,稱為「症」,形容其堅硬難動。有時候在上面,有時候在下面,有時候在左邊,有時候在右邊,則稱為「瘕」。由此可知,積聚嚴重的稱為「症」,還能移動的稱為「瘕」,與一般的積聚並無不同。如「鱉癥」和「鱉瘕」,是用它們的形狀來命名的,並非因吃鱉而得名。如同「米瘕」,也並非因吃米而得名。凡是有積聚、癥瘕的人,其臟腑必定不平衡,所以才會偏好某種食物。世間患有積聚的人,有人喜好果實,有人嗜好蔬菜。以米症等說法來命名,則可稱為「果實症」、「蔬菜症」,由此可知,並非只因吃米而得名。至於「應聲症」,雖然有人說腹中會發出人聲,但我未曾見過。古人曾提到,雖然並非絕對沒有,但不知其真假,故不就此討論。此外,諸多癥瘕與同類,故不特別列名說明。

2. 治驗

丁未之春。予右足大指痛。物觸之痛甚。強踏亦難忍。擇方服之無驗。以藥貼之。以藥湯薰洗之。猶無寸效矣。自謂緩風濕痹等症將發乎。然用治風痹方無驗。則非其病可知也。一日疝上。充塞心下。疼痛劇矣。即服桂枝加附子湯。三貼而腹痛止。趾痛亦去矣。後歷數月復發。

治之如初而指痛忽止。於是全愈。始知疝之患。亦及四末。蓋以疝方治其病。故記載以為後助矣。

一婦吐食甚。眾醫皆以為翻胃。身體羸瘦。起居轉難。十有五年。猶未治。諸醫俱束手。予診脈以為寒疝。根在臍腹。大如覆杯。此痛令人吐者也。是眾醫所過也。與家制半夏湯五貼便止。止而又下痢。蓋寒邪逐水飲。上奔則吐也。下行則下痢。今也實下行矣。宜先治瀉。因與家制苓朮羌附湯瀉果止矣。

白話文:

丁未年春天,我的右腳大拇指疼痛。只要東西碰到就非常痛,勉強踏地也難以忍受。挑選藥方服用,卻沒有效果。用藥物貼敷,用藥湯薰洗,也依然沒有分毫療效。我自認緩慢的風濕痺等證狀將要發作。然而使用治療風痺的藥方卻沒有效果,這樣看來就不是風痺的病。某天疝氣發作,脹滿在心窩以下,疼痛劇烈。於是服用「桂枝加附子湯」,三帖後腹痛停止,腳趾的疼痛也消失了。後來過了好幾個月,疝氣和腳痛再次發作。

治療的方法和之前相同,腳痛卻突然停止了,於是完全康復。這才得知疝氣的病症也能延伸到四肢,因此用疝氣的方子治療,所以記載下來以供後人借鑑。

有一名婦女吐食甚劇,眾多醫師都認為是翻胃,身體羸弱消瘦,起居也越來越困難。十五年過去了,仍然沒有治癒。所有醫師都束手無策。我診脈後,認為是寒疝,根源在於臍腹,像個扣著的杯子那麼大,這種疼痛會導致人嘔吐,這是眾多醫師疏忽的地方。給她五帖自製的「半夏湯」,嘔吐的症狀立刻停止,但又開始腹瀉。寒邪會帶動水飲,往上走就會嘔吐,往下走就會腹瀉。現在已經往下走了,應該先治療瀉下之症。於是給她自製的「苓朮羌附湯」,腹瀉也果然停止了。

而後以古梔附湯攻病源。不過五七劑而愈。病婦曰百年之患。為君失矣。傍人又曰。起虢之妙也。

同袍牧子圭。過予曰。吾母病。心腹痞滿疼痛。不飲食。日吐水數升。骨立倦怠也。他醫為留飲。治之無驗。其年七十餘。一以喜其壽。一以懼此病。吾子願治之。予往診其脈。告曰寒疝也。病得之寒矣。病母曰。君之言是也。吾一日嚴冬冒風。忽為惡寒。無幾此病發。予曰。

一朝之邪。何至此乎。是元有疝。外感之邪。相促以使然也。即為之作茯苓湯飲之。藥入腹吐即定。又與桂枝加附子湯平其疝。而病方已。予圭又來曰。曩阿母疾病矣。藥治無驗焉。僕不勝其憂。足下為吾惠藥。以起其廢。深荷大德。何日忘之。

白話文:

其後以古梔附湯攻克病源。服藥不到十五劑即痊癒。病婦說:我百年的困擾啊,都被您治好了。旁邊的人也說:真是起死回生的妙方啊!

同僚牧子圭來拜訪我說:我母親生病了,心腹脹滿疼痛,不思飲食,每天吐出好幾升水,骨瘦如柴,倦怠不堪。其他醫生診斷為停滯的積水,治療卻沒有效果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,既希望她長命百歲,又擔心她的病,我懇請您為她治療。我前往診脈,告訴牧子圭:是寒疝。這個病是受寒所致。病母說:您說得對。有一天嚴冬時我冒著風寒,突然感覺惡寒,沒多久這個病就發作了。我說:

一天所受的外邪,怎麼會積累到這種地步呢?必定是原本就有疝病,外感之邪相互作用而引發的。我立刻為她開了茯苓湯,讓她服用。藥服下去後,吐水就停止了。我又給她開了桂枝加附子湯,以平息她的疝病。她的病很快就痊癒了。牧子圭又來拜訪我,並說道:先前家母病情垂危,用藥治療都沒有效果。我十分憂心。您賜予妙藥,讓家母重獲健康。我感激不盡,永生難忘。

一男子。有患天行病者。惡寒發熱頭痛煩躁譫語。而病頗愈。雖然猶未了了。腹或微疼。飲食不進。間有發熱頭痛。餘邪似未盡。然無有邪脈。將是勞復乎。用其方無驗。用諸調理之劑。無有寸效。再診之。心下有所結聚。按之闇然有冷氣。時鳴動矣。是果寒疝也。嗚呼過矣。

諸所為非其治。參耆雖尊。非其症。何得其效。遂轉方治其疝。五七貼而頗安。繼與之諸症豁然。其方則桂枝加附子湯也。

森村生。晚秋患痢疾。甚而口燥。溺澀。下痢晝夜二百餘行。裡急後重。腹硬滿疼痛。不欲飲食。予以承氣湯等平之。病漸已。雖然惟精神未復。飲食未進。起居勞倦矣。自以為其脈代也。疲甚矣。恐關性命耶。傍人又曰。攻擊之弊。遂成之邪。即迎予令診脈。予曰經曰。脈去來時一止無常數。

白話文:

一位男子患了流行病,出現惡寒發熱、頭痛煩躁、神志不清的症狀,雖然病情有所好轉,但仍未痊癒,腹微痛,食慾不佳,偶爾發熱頭痛,似乎還有餘邪未盡,然而脈象卻無異常,懷疑是勞損所致。試用藥方卻無效,服用調理藥物也毫無起色。再次診察發現,心下有結聚,按壓時感到陰冷且有響聲,確診為寒疝。然而之前的治療方法卻是錯誤的,參、耆藥性雖然珍貴,但並非針對此病症,自然無效。於是轉用治療疝氣的藥方,五七貼藥後病情好轉,其他症狀也隨之消失,使用的藥方是桂枝加附子湯。

森村生在晚秋患痢疾,症狀嚴重,口乾舌燥,小便澀滯,一天一夜瀉痢二百多次,裡急後重,腹部硬滿疼痛,不願進食。我用承氣湯等藥物治療,病情逐漸減輕,但精神尚未恢復,食慾不佳,起居勞倦。他認為自己脈象是代脈,體力極度衰弱,擔心性命不保。周圍的人也認為是疾病反复發作所致。於是請我再次診脈,我說:「經書記載,脈象去來時有時停,沒有固定的次數。」

名曰結。此脈無常數。與臟腑虧損之代不同。是結脈也。結是積也。應有積。便診腹。則果有矣。按之為蛙鳴。是疝也。與補腎湯。病已脈又平也。

一男子。嚴冬之日。卒惡寒戰慄。手足逆冷。近火惡寒不止。半日漸退。而心腹脹滿疼痛。腰腳攣急。下利不食。舌上白黃胎。眾醫皆以為卒中寒。予診脈曰。寒疝也。補腎湯加附子與一劑。病頗緩。繼與之諸症豁然。此病豈卒中寒為之。舊冷相積以使然也。所以知其病者。其脈緊而結。緊寒也。結積也。腹鳴似蛙鳴。是余所以為疝也。

一老翁。手臂疼痛。自以為痰。予診脈曰。疝也。他日心腹痞硬。或腹中應拘急。翁曰然。予曰臂與腹。其本同矣。與桂枝加附子湯病已。

白話文:

醫書記載,這種脈象叫做“結脈”,它不固定,與臟腑虧損的脈象不同,是積聚的脈象。既然是積聚,就應該有積聚之物,診察腹部果然有積聚。按壓腹部時發出像青蛙叫聲一樣的聲音,這是疝氣。服用補腎湯後,病症消失,脈象也恢復正常。

一位男子,嚴冬時突然感到寒冷發抖,手腳冰冷,靠近火堆也不暖和,持續半天才緩解,但出現心腹脹滿疼痛,腰腳僵硬,腹瀉不思飲食,舌苔白黃。許多醫生都認為是中風寒,我診脈後說這是寒疝。用補腎湯加附子一劑,病情有所緩解,之後繼續服用,所有症狀都消失了。這病症並不是中風寒造成的,而是舊寒積聚所致。之所以知道是寒疝,是因為他的脈象緊而結,緊是寒,結是積聚,腹部有像青蛙叫聲的聲音,因此判斷為疝氣。

一位老人,手臂疼痛,自認為是痰症。我診脈後說這是疝氣。幾天后他出現心腹脹滿硬結,有時腹部還會感到拘急。老人說確實如此。我說手臂和腹部,其病因是相同的。用桂枝加附子湯治療,病症痊癒。

一男子。患腰痛。三十日不能起。藥㑊針灸皆無驗。一日迎予請治。診其脈。滑而急。予曰是積之脈也。非有積邪。病者曰無有矣。予曰。如疝痛則雖其形不顯。然或引睪丸。或臍邊有動氣。或為腹中雷鳴耳。病者曰。然雖無引睪丸等症。時雷鳴。或似積在腰下。予曰果疝也。疝伏而不顯。反者腰以令痛。與補腎湯。其病尋已。

予曩客蓬北。有人過予之旅館曰。吾久患下痢。眾醫皆以為脾胃虛。治之數年而無愈。願為吾治之。予診脈曰脈無虛候。豈為脾腎虛乎。若果虛。則數年之病。形體何不衰乎。其人小腹有塊雷鳴。予曰是寒疝也。吾能可治之。即製劑與之果驗。其家方制苓朮羌附湯是也。

白話文:

一位男子患有腰痛,三十天无法起身,服用药物和针灸都没有效果。有一天,他请我诊治。我诊脉发现脉象滑而急,便告诉他这是积滞的脉象。男子否认有积滞。我解释道,就像疝气一样,即使肉眼看不见,但可能牵拉到睾丸,或者肚脐附近有气动,或者腹部会有雷鸣声。男子承认虽然没有牵拉睾丸等症状,但偶尔会有雷鸣声,感觉像是积滞在腰部下方。我断定他患的是疝气,疝气潜伏不明显,反而是腰部疼痛。我给他开了补肾汤,他的病很快就好了。

我以前住在蓬北,有个人来到我的旅馆,说他长期患有下痢,很多医生都认为是脾胃虚弱,治疗了几年都没有痊愈,希望我帮他医治。我诊脉发现脉象没有虚弱的征兆,怎么会是脾肾虚弱呢?如果真是虚弱,几年病下来,身体怎么会没有衰弱呢?我发现他小腹有块状物,并且有雷鸣声,告诉他这是寒疝,我能治好。我为他开药,果然有效。他家里一直服用苓朮[羌附汤]。

有人患心痛。三年百藥無有驗。予診之曰。石疝也。痛甚故痛及心也。痛者殆虛。不可攻擊。以建中湯養中焦。加附子以和疝。繼與蒼朮湯和心下。不過十貼全已。

一婦人病。眾醫為鼓脹。治之無效。予診其脈曰。疝之濕症也。先與三白湯。下如豆汁者數升。脹頗愈。繼與桂枝加附子湯全愈。所以知其病者。鼓脹則無消長。今病緩則消焉。盛則脹焉。時腹鳴響。是所以為疝也。

松山生者。患淋疾十餘年焉。一日大發。莖中疼痛。小便膿血。小腹有塊。牽引脅下。予診之曰。盤腸氣也。便血雖似血淋。有塊痛者。難為血淋。設使為血淋。亦當利腸氣。即作四味茴香散與之。卒痛止。血淋全愈。

白話文:

有人患有心痛。三年來服用過各種藥物都未見效。我診斷後說:這是石疝病。疼痛劇烈,所以會痛到心臟。疼痛的原因應該是虛證。不可用攻伐的方法治療。使用建中湯調理中焦,加上附子來調和疝氣。然後再使用蒼朮湯調和心下。服藥不到十帖就完全好了。

一位婦女生病了。眾多醫生都認為是鼓脹病。但是治療都無效。我診斷她的脈象後說:這是疝氣的濕證。先使用三白湯,讓她拉出像豆汁一樣的液體,拉了幾升後,脹氣明顯改善。然後再使用桂枝加附子湯,讓她完全康復。之所以知道她的病症,是因為鼓脹病沒有消長變化。而她的病症在緩和時就會消退,發作時就會脹氣。同時還會出現腹鳴的聲音。這就是疝氣的表現。

松山的一個病人患有淋病十多年了。有一天突然發作,陰莖疼痛,小便中有膿血,小腹有一個腫塊,連帶著脅肋下方也疼痛。我診斷後說:這是盤腸氣。雖然小便中有血,看起來像血淋病。但是有腫塊疼痛的症狀,很難診斷為血淋病。即使是血淋病,也應該治療腸氣。於是就配製了四味茴香散給他。疼痛很快止住了,血淋病也完全好了。

一男子。腹中繞臍有塊。為鳴動。一日卒得腰腳痿弱不能動。予診其脈曰。寒疝也。此病寒邪。客肝腎二藏令然。其經亦為寒邪所關。故為此症耳。非烏頭以治疝。附子以行經。不可治。即與烏頭煎一劑。瞑眩甚矣。病夫曰。藥增苦楚不堪服。予曰是將愈之候也。藥不瞑眩。其病不瘳是也。曲喻之強服之。病略愈。再與梔附湯加味豁然。

一婦人有病。接予診其脈。疝症也。與大黃附子細辛湯。下其寒。再與桂枝加附子湯病已。予未往診。時以五心煩熱。心氣不樂。羸瘦倦怠。眾醫為虛勞。予獨以為疝症。何者。心下顯然有塊。按之有冷氣。而為鳴動也。勞症之邪。在脾者。或雖似之。然勞之痞塊。何有鳴動冷氣乎。

白話文:

一位男子,腹部繞著肚臍有塊硬塊,還會發出聲音。有一天突然腰腳無力,無法行動。我診斷他的脈象,認為是寒疝。這種病是寒邪入侵肝腎兩臟造成的,經絡也被寒邪阻塞,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症狀。不能用烏頭治療疝氣,附子雖然可以行經,但也不適合治療。因此我給他開了一劑烏頭煎,服下之後頭昏眼花非常嚴重。病人說藥太苦,實在無法服用。我說這是將要痊癒的徵兆。如果藥不造成頭昏眼花,病情就無法痊癒。我耐心地勸說他,強迫他服下藥。病症稍有好轉。接著我再給他服用加味梔附湯,病症完全好了。

一位婦女生病,我診斷她的脈象,發現是疝氣。我給她開了大黃附子細辛湯,排出體內的寒邪。接著再給她服用桂枝加附子湯,病就好了。我沒有去診斷她之前,她一直感到五心煩熱,心情不佳,身體虛弱,倦怠乏力。許多醫生都認為她是虛勞,但我獨自認為是疝氣。為什麼呢?因為她心下明顯有塊硬塊,按壓時有冷氣,而且還會發出聲音。勞症的邪氣,如果在脾臟,雖然可能看起來很像,但勞症的痞塊,怎麼會有鳴動和冷氣呢?

疝亦從七情起。則心熱不樂。亦疝之候也。此人果勞。則治勞之劑。何不效乎。吾以為疝。不亦宜乎。

一老翁小腹痛。腹鳴。血痢日數十行。自以為痢尤甚者也。予診之曰疝也。夫疝病屬肝。肝藏血。正邪相搏。傷其血。故下血也。邪傷血而利。則可與血利同治。雖然是病元自疝來。不治其本。不可也。即與補腎湯病愈。

一婦人患心痛五年。諸藥針灸無有效。予診脈曰。心下痞硬。正是積也。然非五積部位。雖殆如盤疝。然其位高。則難為盤疝。極知疝客心脾。邪正相爭奔騰。故上衝心下而痛也。先與桂枝加附子湯和其疝。疝和而後以手法拈散餘邪。心脾痛全已。

白話文:

疝氣也可能因七情所致,心情鬱悶、心火旺盛,也是疝氣的徵兆。這種情況下,如果患者本身虛勞,就應該使用治療虛勞的藥方,為何無效呢?我認為,疝氣的治療,應該更為合適。

一位老人小腹疼痛,腹鳴,血痢連續數十天,他認為自己的痢疾特別嚴重。我診斷後認為是疝氣。疝氣屬於肝臟病變,肝臟主血,正邪相搏,傷及血液,所以會導致出血。邪氣傷及血液而導致腹瀉,可以與治療血痢的藥方一同使用。雖然病根源自疝氣,但如果不去根治,是不行的。即使用補腎湯治癒,也治標不治本。

一位婦人患心痛五年,各種藥物針灸都無效。我診脈後發現,心下痞硬,正是積聚所致。但這並不是五積的部位,雖然類似盤狀疝氣,但位置偏高,所以也不算是盤狀疝氣。我清楚知道,疝氣會影響心脾,邪正相爭,奔騰不息,所以會向上衝擊心下而疼痛。我首先用桂枝加附子湯來調和疝氣,疝氣調和後,再用手法將餘邪散去,心脾疼痛就完全消失了。

一男子常苦疝症。一日大發。腹硬滿疼痛。予診之。其脈沉緊而伏。旁人皆以為死症。予曰積聚癥瘕之病。不可卒死。何足恐哉。即與神保丸十五丸。藥下咽病卒已。

白話文:

有一個男人常常受著疝氣的困擾。有一天病情突然加重了,腹部僵硬脅痛難忍。我去為他把脈,發現他的脈象深沈且緊張,周圍的人都認為他是要死了。我說:“這種疾病是長期累積下來的,不可能會突然死亡,不用害怕。”隨即便開出15粒“神保丸”讓他服用,服完藥後病症立刻就消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