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洞天奧旨》~ 序 (2)
序 (2)
1. 序
醫不窮理,不可談醫;藥不執方,不可用藥,以醫藥之難精也。鐸性喜刀圭,然而獲效者半,每致慨於無師也。康熙丁卯秋,遇岐伯天師於燕市,談醫者五閱月,凡臟腑經絡、陰陽色脈、氣血順逆、邪正虛實、寒熱異同,罔不盡言無隱,且遍傳方術,試之多奇驗。鐸信師之深,退而著述,若《素問》,若《靈樞》,若《六氣新編》,若《辨證錄》,俱已告竣,計八千編有奇,亦可謂書之富焉。
癸亥冬,再遊燕市,所遇者皆瘡瘍壞症,鐸執方療之,病家懷疑,棄而不用,反信任世醫刀針割裂,變出非常,復以瑣細輕劑救援,卒至死亡不悟。鐸痛憫久之,因再著茲編,名曰《洞天奧旨》。談醫用藥,無非本諸洞天之傳也。又慮證多方略,附祖父家傳,採古今驗方列於後,無證不備,無方不神,總不忍使千百世人因瘡瘍而夭喪也。
或曰:子著述甚富,《靈》、《素》各書,窮理甚晰,今又傳外科,毋乃太多難執乎?鐸謝之曰:《靈》、《素》之談瘡瘍,僅論營氣未調耳,未嘗遍傳方法也。且瘡瘍之論,非一二言可罄,其證實多,其變實異,而其禍實大。病已成而後藥之,必非輕小劑可藥也:亂已成而後治之,必非因循常法可治也。
今世治瘡瘍者,不姑息養癰,必鹵莽嘗試,害相等也。而其咎皆本於不學。然而學亦非易。天下讀外科者比比也,往往用之敗績,因傳書術之未可師也。鐸之書術傳諸洞天之師,其理淵微,其方秘奧,即間採家傳、世傳之方,百試百驗,可信可師,傳之千百世而無誤者也。
或又曰:古人治瘡瘍者,多用刀針成名,吾子醫精窮理,藥善執方,何獨刀針略之?吾恐子有師而無師也。嗟呼!鐸豈無師者哉。瘡瘍之尚刀針者,古人不得已而用之。蓋瘡瘍宜急治而不可少緩,宜重治而不可過輕。治之早且重,則毒且盡散,毒散則肌肉頓生,何必又尚刀針乎?凡用刀針者,皆救敗之法也。天師所最忌,故方中無傳。
鐸誠恐未備,採前代名醫用刀針之法入之,以佐諸方之不逮。然而割肉損皮,無神方以輔之,未有不顛覆者也。是刀針可以救敗,而不可以成功,何若專用驗方,轉敗尤速,而取勝更神,萬無一失之為得乎?然則,鐸之窮理執方,乃善於得師也,書成因弁之首。
山陰陳士鐸字敬之號遠公別號朱華子題於燕市
時康熙甲戌仲冬望後三日也
白話文:
[序]如果醫生不深入研究醫學理論,就不應該談論醫學;如果使用藥物不遵循正確的配方,就不應該使用藥物,這是因為醫藥的精確性是非常困難的。我,陳士鐸,天生對醫學感興趣,然而治療效果卻只有一半,常常因為缺乏老師指導而感到遺憾。在康熙丁卯年的秋天,在燕市遇到了岐伯天師,和他討論醫學長達五個月,無論是臟腑經絡、陰陽面色脈象、氣血順逆、邪正虛實、寒熱異同,他都無保留地教導我,並傳授了我各種療法,經過實踐,發現這些療法大多奇效顯著。我深信老師的教導,因此回家後開始撰寫,如《素問》、《靈樞》、《六氣新編》、《辨證錄》,所有作品都已完成,共計八千餘篇,也可說是醫學著作的寶庫。
癸亥年的冬天,我再次遊歷燕市,遇到的都是嚴重的外傷患者,我根據配方治療他們,但是患者們懷疑我的療法,拋棄不使用,反而信任世俗醫生的刀針割裂,結果病情發生劇烈變化,再用輕量藥劑救援,最終導致死亡仍不醒悟。我深感悲痛,因此決定再次撰寫這本書,命名為《洞天奧旨》。書中的醫學和藥物,全都源自洞天的傳承。又擔心證狀和療法的多樣性,所以附加了祖父家傳,以及古今經驗療法,排列在書後,任何證狀都有對應的療法,每個療法都神妙無比,總之,我不忍心讓千百萬人因為外傷而早逝。
有人說:你的著作非常豐富,《靈》、《素》等書,理論清晰,現在又傳授外科學,難道不會太多,讓人難以掌握嗎?我回答:《靈》、《素》對外傷的討論,只是提到營氣未調而已,從未全面傳授治療方法。而且外傷的討論,不是幾句話就能解釋完的,它的證狀實在太多,變化實在太大,危害實在太嚴重。等到病情已經形成才開始治療,一定不是輕量藥劑可以應付的:等到混亂已經形成才開始治理,一定不是遵循常規方法可以解決的。
現在治療外傷的醫生,不是姑息養癰,就是魯莽嘗試,兩者同樣有害。而這些錯誤的根源,都來自於缺乏學習。然而學習也非易事。天下讀外科學的人數不勝數,但往往在實踐中失敗,因為他們傳承的醫術無法成為老師。我的醫術傳自洞天的老師,其理論深奧,其療法祕密,即使偶爾採用家傳、世傳的療法,也經過百次實踐,百次驗證,可信可靠,傳承千百世而無誤。
又有人說:古人治療外傷,多用刀針成名,你醫術精湛,藥物善用,為什麼獨獨忽視刀針?我恐怕你有老師卻沒有真正學習到。唉!我豈是沒有老師的人呢。古人使用刀針治療外傷,是出於無奈。因為外傷需要緊急治療,不能拖延;需要重視治療,不能輕視。如果治療及早且重視,毒素就會盡快散去,毒素散去,肌肉就會迅速再生,何必再使用刀針呢?凡是使用刀針的,都是挽救失敗的方法。天師最忌諱這種方法,所以在我的配方中沒有傳授。
我確實擔心有所遺漏,收集了前代名醫使用刀針的方法,來補足其他療法的不足。然而割肉損皮,沒有神妙的療法輔助,是不可能成功的。因此,刀針只能用來挽救失敗,而不能用來取得成功,何不專門使用經驗療法,轉敗為勝的速度更快,取勝的方式更神妙,萬無一失,這樣不是更好嗎?由此看來,我深入研究醫學理論,嚴格遵循配方,正是因為我善於向老師學習。書寫完成,因此放在開頭。
山陰陳士鐸,字敬之,號遠公,別號朱華子,在燕市題寫
當時是康熙甲戌年十一月十五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