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廷賢

《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一

2. 總論

嘗聞小兒方脈科,古人謂之啞科,最難調治,何也?蓋嬰童之流,難問症、察脈故耳。抑且臟腑脆嫩,孟浪之劑,峻寒、峻熱不敢輕試。且兒在襁褓,內無七情、六慾交戰,外無大風、大寒相侵,何嬰兒疾繁且甚歟?大抵,半胎毒、半傷食也,其外感風寒,什一而已。曰:臍風、胎驚、痘疹、斑瘡、驚癇、發搐、痰壅、赤瘤、白禿、解顱、鵝口、重舌、木舌諸症,豈非孕母不謹胎毒所致歟?且小兒在胎,母飢亦飢,母飽亦飽。辛辣適口,胎氣隨熱;情欲動中,胎息輟躁。

或多食煎煿,恣味辛酸;嗜欲無節,喜怒不常,皆能令兒受患。母既胎前不節,胎後又不能調,惟備姑息,未足百啐,餌以酸鹹;未彀甫周,啖以肥甘,百病由此而生矣。曰:吐瀉、黃疸、五疳、腹脹、腹痛、水腫、瘧、痢、痰喘,豈非乳食過傷,調養失宜所致歟。此古者婦人妊子,寢不側,坐不邊,立不蹕;不食邪味,不聽淫聲,不視邪色,有旨哉,幼幼之法,必深得造化生生不息之意。此古人多壽考,兒少夭折也。

有等稟性溫良之婦,有娠,不嗜欲、縱口,生兒少病,而痘疹亦稀。為兒醫者,臨症之際,宜察色、觀形,不宜鹵莽。如頰赤,知心熱;鼻紅。知脾熱;左腮青,知肝氣有餘;右腮白,知肺經不足;頦白,知腎虛。更參虎口三關之脈,小兒病情斯過半矣。

白話文:

[總論]

曾經聽說過,中醫裡的小兒科,古人稱之為啞科,是最難治療的,為什麼呢?因為嬰兒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症狀,也無法讓他們配合脈診。而且,他們的臟腑非常脆弱,對於一些劇烈的藥物,無論是極冷或是極熱的,都不敢輕易使用。況且,孩子還在襁褓之中,他們內心沒有成人的情緒和慾望衝突,外界也沒有強烈的風寒侵擾,那麼,為什麼嬰兒的疾病會如此頻繁且嚴重呢?大約一半是因為胎毒,另一半則是因為飲食過量,而外感風寒只佔了十分之一。

例如:臍風、胎驚、痘疹、斑瘡、驚癇、發搐、痰壅、赤瘤、白禿、解顱、鵝口、重舌、木舌這些病症,難道不是因為懷孕母親不注意胎毒所導致的嗎?況且,小孩在胎中,母親餓他也餓,母親飽他也飽。母親吃辛辣食物,胎兒也會受到影響;母親情緒波動,胎兒也會跟著焦躁不安。

有的母親過度食用油炸食物,過度追求口感,過度縱慾,情緒起伏不定,這些都會讓孩子受到影響。母親在懷孕期間不知節制,產後又不懂調理,只是一味地溺愛,不到一百天就給孩子吃酸鹹的食物,不到一年就讓孩子吃油膩甜美的食物,這樣就會產生各種疾病。像:吐瀉、黃疸、五疳、腹脹、腹痛、水腫、瘧疾、痢疾、痰喘,這些不都是因為乳食過量,調養不當所導致的嗎?

在古代,女性懷孕時,睡覺不會側躺,坐著不會靠邊,站立不會急躁;不吃奇怪的食物,不聽淫蕩的音樂,不看不正當的畫面,這就是教導如何照顧幼兒的方法,必定深刻理解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道理。這也是為什麼古人大多長壽,小孩很少早逝的原因。

有些性情溫和善良的母親,在懷孕時,不會過度縱慾或暴飲暴食,她們的孩子通常身體健康,痘疹也很少發生。作為兒科醫生,在診斷病情時,應仔細觀察孩子的面色和形態,不可草率行事。比如臉頰泛紅,可判斷心火旺盛;鼻子紅潤,可推測脾臟有熱;左臉蒼白,可看出肝氣過剩;右臉蒼白,可知肺部功能不足;下巴蒼白,顯示腎臟虛弱。再結合手腕虎口三關的脈象,就可以瞭解孩子的大半病情了。

3. 蒸變論

小兒初生,血氣未足,陰陽朱調,骨骼未全,故有蒸變之候。每三十二日一變,六十四日一變蒸。變則精神易,蒸則骨骼成。或發熱,或吐或汗,呻吟,不食,煩啼,鼻塞,咳嗽,痰涎。變候七日,蒸過十三。初變:腎水,志,身熱,耳骫冷。二變一蒸:膀胱,上唇腫如臥蠶。

三變:心火,學笑,生驚悸。四變二蒸:小腸,渾身壯熱而硬。五變:肝木,夜多啼哭。六變三蒸:在膽,學坐,閉目,生驚搐。七變:肺金,學語,牙齒生。八變四蒸:大腸,學硑。噴嚏,泄瀉。九變:脾土,吐、瀉,識人,知喜怒。十變五蒸:屬胃,微汗、腹痛,呼父母。

心包、三焦無形,故無蒸變。五蒸十變,天地生成之數全矣。八蒸者,後三大蒸,漸學移步,能應名。共五百零十二日,變則手足受血,足能行而手能持,亦有胎氣壯實,喑變而無諸症者,此骨節臟腑由變而全,而胎毒亦由變而散也。

白話文:

新生兒因為血氣尚未充足,陰陽失調,骨骼尚未完全發育,因此會經歷所謂的「蒸變」階段。每三十二天會有一次變化,六十四天則有一次大的轉變。變化時,孩子的精神狀態會有所改變;蒸變時,孩子的骨骼會更為成熟。這個過程中,孩子可能會發燒,嘔吐,出汗,呻吟,食慾不振,煩躁啼哭,鼻塞,咳嗽,產生痰液。變化過程持續七天,而蒸變過程則為十三天。

第一次變化影響的是腎臟和意志力,孩子身體發熱,耳朵和腳底冰涼。第二次變化和第一次蒸變影響的是膀胱,上脣會腫脹如臥蠶。

第三次變化影響的是心臟和火元素,孩子開始學會微笑,但可能容易受到驚嚇。第四次變化和第二次蒸變影響的是小腸,全身發熱且身體僵硬。

第五次變化影響的是肝臟和木元素,孩子夜晚多哭。第六次變化和第三次蒸變影響的是膽囊,孩子開始學會坐立,閉眼,並可能出現抽搐現象。

第七次變化影響的是肺部和金元素,孩子開始學會說話,牙齒開始生長。第八次變化和第四次蒸變影響的是大腸,孩子開始學會爬行,打噴嚏,可能有腹瀉。

第九次變化影響的是脾臟和土元素,孩子可能有嘔吐,腹瀉,開始認識人,懂得喜怒。第十次變化和第五次蒸變影響的是胃,孩子可能輕微出汗,腹痛,並能叫出父母的名字。

心包和三焦是無形的,所以不會有蒸變。經過五次大蒸變和十次小變化,孩子就完成了天地賦予的成長過程。八次大蒸變後,孩子開始學會走路,能對名字有反應。總共需要512天,每次變化,孩子的四肢會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,腿腳能行走,雙手能拿取物品。也有胎氣壯實的孩子,默默變化而沒有明顯症狀,這表明他們的骨節和內臟正在逐漸完善,胎毒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消散。

4. 驚風論

經云:諸風掉眩,統屬肝木。小兒純陽,真水未旺,心火已炎,故肺金受制,無以平木。故肝木有餘,而脾土常不足也。失於保養,塞暄不調,以致外邪侵襲;飢飽失節,以致中氣損傷,而急驚、慢驚之候作矣。故急驚屬肝,風木有餘之症;慢驚屬脾,中土不足之候。有餘,則清之、瀉之;不足,則溫之、補之。

急驚之症,因聞霹靂之聲,或騾馬禽獸之唬,以致面青、口噤、聲嘶、發厥。過則容色如常,良久復作,身熱,面赤,引飲,口鼻氣熱,二便黃赤,惺惺不睡。蓋熱盛生痰,痰盛生風,因驚而發耳。慢驚之症,因飲食不節,損傷脾胃,吐瀉日久,中氣大虛,發搐無休,身冷,面黃,不渴,口鼻氣寒,二便清白,露睛,昏睡,目上視,手足瘛瘲,筋脈拘攣。蓋脾虛生風,風盛則筋急,即天吊風是也。

錢氏謂:急驚無陰之症,心經實熱,陰不能配陽,為陽盛陰虛之候;慢驚是無陽之症,脾土虛甚,火不能勝水,為水甚火虛之候。故急驚者,十生一死;慢驚者,十死一生。當諳此理,不可混作一途。

白話文:

【驚風論】

經典上說:各種風病導致的頭暈目眩,都歸屬於肝臟功能。小孩身體處於純陽階段,腎臟功能(真水)尚未完全發展,心臟的火氣(心火)已經旺盛,所以肺部(肺金)受到剋制,無法平衡肝臟(肝木)的功能。因此,肝臟功能通常過剩,而消化系統(脾土)常常處於不足狀態。如果照顧不周,生活作息不調和,就會讓外部的病原體有機可乘;餓了或吃太飽沒有節制,也會損傷體內的正氣,這時急性驚風和慢性驚風的症狀就可能出現了。急性驚風歸屬於肝臟,是肝臟功能過剩的表現;慢性驚風歸屬於消化系統,是消化系統功能不足的現象。對於功能過剩,我們需要清熱、泄火;對於功能不足,我們需要溫補。

急性驚風的病症,可能是因為突然聽到巨大的聲音,或者被駱駝、馬匹、禽鳥、野獸等嚇到,導致臉色蒼白、嘴巴緊閉、聲音嘶啞、甚至失去知覺。一旦恢復,臉色看起來和平常一樣,但過了一段時間又會再發作,身體發熱,臉色紅潤,口渴想喝水,口鼻呼出的氣很熱,大小便顏色偏黃。這是因為體內熱氣旺盛產生痰液,痰液多產生風邪,因受到驚嚇而引發的。

慢性驚風的病症,可能是因為飲食沒有節制,損傷了脾胃,長期嘔吐、腹瀉,體內的正氣大損,抽搐不停,身體冰冷,臉色蒼黃,沒有口渴的感覺,口鼻呼出的氣很冷,大小便顏色偏淡,眼睛半睜半閉,昏睡不醒,眼睛向上看,手腳抽搐,筋骨肌肉緊繃。這是因為脾胃虛弱產生風邪,風邪旺盛使得筋骨緊繃,也就是所謂的"天吊風"。

錢乙認為:急性驚風沒有陰虛的症狀,心臟的火氣過旺,陰氣無法與陽氣平衡,是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的表現;慢性驚風是沒有陽氣的症狀,脾胃虛弱非常嚴重,火氣無法剋制水氣,是水氣過剩而火氣不足的表現。所以急性驚風的生存率低,死亡率高;慢性驚風的生存率更低,死亡率更高。我們應該明白這個道理,不能將兩種情況混為一談。

5. 諸疳論

經云:數食肥,令人內熱;數食甘,令人中滿。蓋其病因肥甘之所致,故名曰疳。夫襁褓中之乳子,與四五歲之孩提,乳哺未息,胃氣未全,而穀氣未充也。不能調助,惟務姑息,舐犢之愛,恣良肥甘,瓜果生冷,一切烹飪調和之味,朝餐暮飧,漸成積滯膠固,以致身熱體瘦,面色痿黃,肚大青筋,蟲疰瀉痢,諸疳作矣!

白話文:

經典上說:常吃肥肉會使人體內產生過多的熱氣;常吃甜食會讓人有中滿的感覺。因為這些疾病都是由過度攝取美味的食物所導致,所以被稱為「疳」。對於襁褓中的嬰兒,或是四五歲的小孩,他們還在喝奶的階段,胃部的功能尚未發育完全,身體對穀物的消化能力也還沒成熟。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溺愛,不加以適當地調整飲食,任由他們食用各種美食,像是肉類、甜食,甚至冰涼的瓜果,以及各種精心調製的美食。一天從早到晚,這種不當的飲食習慣久而久之會形成食物殘渣在體內堆積,進而導致孩子體溫升高,身體變得消瘦,臉色呈現病態的萎黃,腹部膨脹且可見青色血管,甚至出現蟲害、腹瀉等症狀,這就是所謂的「疳」的各類表現了!

6. 吐瀉論

經云:諸嘔吐酸,暴注下迫,皆屬於熱。又曰:濕盛則濡泄。夫小兒吐瀉,皆由乳食過度,冷熱不調,脾胃不和,傳化失常,停滯於內,外感寒熱,而吐瀉作矣。瀉黃、嘔逆為熱,瀉清、吐乳為寒。須認切當,可也。

白話文:

經典上說:各種噁心、嘔吐酸水,以及突然的腹瀉急迫,這些都屬於熱性病。另外也有提到:濕氣過重就會導致軟便或瀉痢。對於小孩的嘔吐與腹瀉,大多是因為哺乳或飲食過量,食物的冷熱調配不均,造成脾胃運作不順,消化功能異常,食物在體內停滯,加上外部受到冷熱氣候影響,因此就產生了嘔吐與腹瀉的症狀。如果排泄物色澤偏黃且有噁心嘔吐的情況,多數是因為體內有熱;反之,如果排泄物清澈或嘔吐出奶水,則可能是因為寒涼。在判斷病情時,必須要明確辨識這兩種情況,這樣才能正確處理。

7. 嬰童賦

乾元好生,坤元長養。人稟陰陽,天地囊龠。父精、母血以成形,天清、地濁而升降。顧一月之胎,形如珠露;二月之胚,痕若桃花。三月、四月,而男女形象分明;五月、六月,而五臟六腑具足。七月,髮發生而關竅通;八月,動其手而遊其魂。九月,兒身三轉;十月,母妊當分。

兒在胎而餐母血;母嗜欲最要提防。母寒、子寒,母熱、子熱。男女初生,調理須要得宜;腸胃未充,飯食不宜哺啜。六七日臍帶未乾,縱炎熱休頻浴水。或緣客氣相沖,遂染臍風惡候。盤腸,疝氣,撮口,噤風,皆因風火為殃,未滿十朝難治。若是初生,形如啞子,緣母飲冷,寒入肺經;晝夜啼哭徹曉,皆由熱盛心驚。

癬疥多因胎熱,身黃名曰胎黃。馬牙疳、七星丹,針而復繳;木舌風、重舌風,刺而後敷。更有蒸變,骨骼乃成。三十二日一變,六十四日一蒸。八蒸、十變,志意漸生;長智、長骨,能應能行。是兒暗行蒸變,必緣稟賦完全。胎驚、內釣,夜啼聲多,屬臟寒;瀉青、瀉黃兼吐乳,須分寒熱。

雖云驚症多般,大抵風、痰、食、熱。發為搐搦,咬牙,寒戰;變為循衣,眼竄,筋攣。治法:導食、豁痰作主,清心、瀉木為先。更有慢驚,起於脾虛,露睛、昏睡;身寒虛變,脾風速死,天釣驚抽,眼目痓癇,取下風痰。更有諸疳,多傷食積。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,五臟異症;丁奚、哺露症,急治尤難。

痢乃物積、氣滯,瘧分邪客、水火。肚痛當分虛實,吐乳總曰胃寒。解顱、語遲、夜滯頤,蓋是原虛;口瘡、鵝口、癩頭瘡,原由胎毒。赤瘤、火眼,皆從火熱;囟高、囟陷,咎歸脾虛。如斯古怪,更為何因?豈非乳母不善調治,致兒百病叢生者乎。臨症三思、診視,庶幾起死、回生。

白話文:

[嬰兒成長篇]

乾坤兩儀孕育萬物,陽氣促進生命,陰氣則滋養成長。人類身負陰陽二氣,猶如天地間的寶藏。生命的誕生,來自父親的精華與母親的血液結合,猶如天清地濁,一升一降,交會出新的生命。剛開始的胎兒,形狀猶如露珠;到第二個月,已呈現出類似桃花的痕跡。第三和第四個月,性別特徵逐漸明顯;第五和第六個月,五臟六腑已基本成型。到了第七個月,頭髮開始生長,各個孔竅也已貫通;第八個月,小手開始活動,靈魂也開始遊離。第九個月,胎兒在母體內轉了三圈;到第十個月,就是母親分娩的時刻。

胎兒在母體中,主要依靠母親的血液作為食物;母親的飲食習慣,對胎兒的健康影響極大。母親身體的寒熱,也會直接影響胎兒。新生兒出生後,照顧的方式必須得當;腸胃尚未完全發育,不宜過早餵食。六七天內,如果臍帶尚未乾燥,即使天氣炎熱,也不宜頻繁洗澡。若受到外來的幹擾,可能引發臍風等疾病。盤腸、疝氣、撮口、噤風等病症,多是由風火引起的,且十天內較難治療。有些新生兒,出生時如同啞巴,可能是因為母親飲用冷水,導致寒氣侵入肺部;日夜啼哭,可能是因為熱氣旺盛,使心臟受驚。

皮膚癬疥,多是由胎熱引起;皮膚黃疸,被稱為胎黃。馬牙疳、七星丹等疾病,需要針灸治療;木舌風、重舌風等,則需先刺破再塗藥。此外,還有一種特殊的生理現象,稱為「蒸變」,在此過程中,骨骼逐漸形成。每32天一次變化,每64天一次蒸發。經過8次蒸發、10次變化,孩子的意志力逐漸形成;智慧和骨骼也在不斷增長,孩子能應對各種情況,也能行走自如。這一系列的成長過程,都是由先天的基因決定的。胎驚、內釣、夜啼等,多是由臟腑寒冷引起的;青色或黃色的拉肚子,伴隨嘔吐,需要區分是寒還是熱。

雖然驚嚇的症狀多種多樣,但大多是由風、痰、食、熱引起的。發病時,孩子會出現抽搐、咬牙、寒戰等症狀;病情加重,會出現循衣、眼神遊移、肌肉抽搐等症狀。治療方法,主要是導食和豁痰,清心和瀉木是首要的。還有一種慢性的驚嚇,多是由脾虛引起的,表現為眼神呆滯、昏睡;脾風則是快速死亡的病症,會有眼睛抽搐、眼目痙攣等症狀,需要清除風痰。還有一些疾病,如疳積,多是由食積引起的。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等五臟的疾病,各有不同的症狀;丁奚、哺露症等,治療起來更為困難。

痢疾,多是由食物積累和氣滯引起的;瘧疾,可分為邪客和水火兩種。肚子痛,需要區分是虛還是實;吐奶,總歸是胃寒引起的。解顱、語言遲緩、夜間滯留、頤養,這些問題,往往是由於先天不足;口瘡、鵝口瘡、癩頭瘡,則是由胎毒引起的。紅斑、火眼,都是由火熱引起的;囟門高、囟門凹陷,則是由脾虛引起的。這些奇怪的病症,到底是什麼原因呢?難道不是因為母親的調理不當,導致孩子生病嗎?面對這些疾病,醫生需要三思,仔細診斷,才能真正挽救孩子的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