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廷賢

《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》~ 卷二 (1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8)

1. 奏效方

如金散,治疥癬。

寒水石(火煅、水飛),無名異,銅青,飛丹,水銀,輕粉,大楓子,苦參,柏末,枯礬,雄黃(各等分)

上為末,蠟燭油調搽。從腹上搽起。

無價散,治面上生瘡,疳瘡,耳疳。

煙岸,枯礬,柏末,飛丹(各等分)

上為末,用香油調搽。

導滯湯,治瀉痢初起。

當歸,黃芩,大黃,檳榔,白朮,甘草,黃連,桂枝

白,加姜;赤,加甘草。胃弱,去大黃,加白朮土炒。

上㕮咀。姜三片,空心溫服。

一方,治月蝕瘡。

薔薇根(四錢),地榆皮(二錢),輕粉(三分)

上為末,用鹽湯洗淨後,敷此藥。

一方,治鍛鍊瘡。

煅銀罐子(一個),輕粉(五分)

上為末,油調搽;濕則乾摻。

一方,治走馬疳。

雞內金(燈燒存性),黃柏,白礬,麝香

上為未,用米泔水攪,貼口中。

一方,治湯火瘡。

用蛤蟆二十個,用木油或桐油,煎蟆取油搽,效。

一方,治夜啼。

用黑牛,生為末,水調,敷臍下。

一方,治口渴、潮熱。

馬前子(一個),礞石(一塊,煅),白水磨,服。

一方,治潮熱。

寒水石(三錢),硃砂(五分半),滑石(一兩),甘草(六分)

上為末,冷水調服。

一方,治肚痛。

用萊菔子煎湯服;或炒為末,抹乳上,令幾吮飲之。

一方,治舌上出血。

牙硝(一錢),發余(一分),敷在舌上,效。

白話文:

奏效方

如金散: 治療疥癬。將寒水石(火煅後研磨成粉末)、無名異、銅青、飛丹、水銀、輕粉、大楓子、苦參、柏樹末、枯礬、雄黃等份混合研磨成粉,用蠟燭油調和後塗抹,從腹部開始塗抹。

無價散: 治療臉上長瘡、疳瘡、耳疳。將煙岸、枯礬、柏樹末、飛丹等份混合研磨成粉,用香油調和後塗抹。

導滯湯: 治療初期瀉痢。將當歸、黃芩、大黃、檳榔、白朮、甘草、黃連、桂枝等藥材加水煎煮。 白色藥材加薑,紅色藥材加甘草。如果胃弱,則去掉大黃,加入土炒白朮。藥煎好後服用,每次加三片薑,空腹溫服。

一方: 治療月蝕瘡。將薔薇根四錢、地榆皮二錢、輕粉三分混合研磨成粉,用鹽水清洗患處後,敷上藥粉。

一方: 治療鍛鍊瘡。將煅燒過的銀罐子研磨成粉,與輕粉五分混合,用油調和塗抹,潮濕時則改用乾粉撒上。

一方: 治療走馬疳。將雞內金(燈火燒至存性)、黃柏、白礬、麝香混合研磨成粉,用米泔水調和後,敷貼在口中。

一方: 治療湯火傷。取二十隻蟾蜍,用桐油或木油煎煮蟾蜍,取其油塗抹患處,有效。

一方: 治療夜啼。將黑牛的生藥研磨成粉,用水調和後,敷在肚臍下。

一方: 治療口渴、潮熱。服用一個馬前子、一塊煅燒過的礞石,以及適量白水磨。

一方: 治療潮熱。將寒水石三錢、硃砂五分半、滑石一兩、甘草六分混合研磨成粉,用冷水調和後服用。

一方: 治療腹痛。用蘿蔔子煎湯服用;或者將蘿蔔子炒成粉末,塗抹在乳房上,讓患者吮吸。

一方: 治療舌頭出血。將牙硝一錢、人髮灰一分混合,敷在舌頭上,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