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全

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十一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一 (3)

1. 解毒類

石斛,味甘,氣平。

治胃中虛熱有功,平胃氣,長肌肉,逐皮膚邪熱痱痛及腳膝軟弱。

擇取新者,去枝節,酒洗,蒸過用。

車前子,味甘鹹,氣寒。

主利水道、小便淋漓。雖利小便而不走氣。療肝中風熱沖目赤痛。

擇去沙土,研細入藥,凡痘疹小便不通,最宜。

白蒺藜,味苦辛,氣溫,微寒。

治身體風癢,去惡血,長肌肉,明目輕身。

擇白者炒,先搗去刺後,研細入藥。痘疹瘙癢潰爛者宜此。

玄參,味苦鹹,氣微寒。足少陰經君藥。

此乃樞機之氣,管領諸氣,上下肅清,而不獨治空中氤氳之氣,無根之火。此乃聖藥也。

擇肥大者,去蘆梢,勿犯鐵。

鬱金,味辛苦,氣寒,純陽。

主血積下氣,涼心止血,破惡血。此芳草也,因輕陽之性,古人以治郁遏。

擇圓而長如蟬蛻,色赤如薑黃者。痘疹陷伏,須此發之。

龍膽草,味苦澀,氣大寒,氣味俱厚,沉而降,陰也。

除胃中伏熱,時氣溫熱,止驚惕,治兩目赤腫,睛脹疼痛不可忍。

去蘆,酒洗淨,再浸,曬乾用。瘡疹目赤痛,非此不除。

防己,味辛苦,氣平寒,陰也。通行十二經。

主肺氣喘嗽,殺癰腫惡結,諸蝸疥癬蟲瘡;除邪,利大小便。漢主水氣,木主風氣。

擇紋如車輻堅鮮者佳。如治咳,生研末入丸用,如治痘疹陷伏,須酒洗浸,曬乾用。

瓜蔞根,味苦,氣寒,味厚,陰也。

主消渴身熱,煩滿大熱,唇乾口燥,排膿消腫毒,生長肌肉。

新取入地深大而有粉白淨者佳。凡痘疹潰爛,削去皮用。如大渴者,削去皮,置石缽中擂爛,以糯米泔水攪開,濾取粉,名天花粉,陰乾用。

苦參,味苦,氣寒,沉,純陰。

治時氣惡病,大熱及遍身熱,細疹癢痛,治大風有功。削去皮,切細,酒浸,蒸,再浸再蒸,酒盡為度,陰乾。凡痘疹癢瘙潰爛如癩,以此作丸,效;如咽喉痛,生研細末用。

茵陳,味甘辛,氣平微寒,陰中微陽。入足太陽經。

解傷寒煩熱,行滯氣,化痰利膈。

擇陳久者佳。凡夏月痘疹熱甚,小便不利者宜用。如痘子瘙癢,可為熏藥,以能去濕熱也。

知母,味苦辛,氣寒,氣味俱厚,沉而降,陰也。足少陰經本藥。

主消渴熱中。補腎水,瀉腎中火,消痰止嗽,潤心肺,患人虛而口乾者多用。

擇取肥實肉白者,去皮毛,勿犯鐵,惟疹子多用之。

馬兜鈴,味苦,氣寒。

主肺熱咳嗽氣上逆,痰結喘促。

只取向裡面子,去殼膜,炒用。

大黃,味苦,氣大寒,氣味俱厚,沉而降,陰也。入手足陽明經。

盪滌腸胃,推陳致新,通利水穀,性走而不守。瀉諸實熱不通,心腹脹滿,下大便結燥。號將軍,取其盪滌峻快也。

擇堅實錦紋者佳。切,以酒浸,蒸,九浸九蒸,曬乾用,痘疹惟大便不通,腹脹煩躁者宜之,不可妄用。

白話文:

解毒類

石斛:味甘,性平。能治胃中虛熱,調理脾胃,增強肌肉,驅除皮膚邪熱引起的痱子和疼痛以及腳膝無力。使用時需選擇新鮮的石斛,去除枝節,用酒清洗,再蒸煮後使用。

車前子:味甘鹹,性寒。能利尿,治療尿頻尿急。雖然利尿卻不傷氣。還能治療肝火上炎導致的眼睛紅腫疼痛。使用時需去除雜質,研磨成粉末入藥。對於痘疹伴隨尿閉的症狀,尤其有效。

白蒺藜:味苦辛,性溫微寒。能治療全身瘙癢,去除瘀血,增強肌肉,明目輕身。使用時需選擇白色的蒺藜,炒制,先將刺去除,再研磨成粉末入藥。痘疹伴隨瘙癢潰爛者適用。

玄參:味苦鹹,性微寒,為足少陰經的要藥。它具有調節氣血的作用,能使全身氣血運行順暢,不僅治療虛火,還能治療沒有根源的虛火。這是珍貴的藥物。使用時需選擇肥大的玄參,去除根須,切勿接觸鐵器。

鬱金:味辛辣,性寒,屬純陽之藥。能治療血瘀、腹脹,清心止血,破除瘀血。它是一種芳香的藥草,因其溫和的陽性,古人用它來治療鬱悶。使用時需選擇圓而長,形似蟬蛻,顏色像薑黃的鬱金。痘疹陷下去,需要用它來促進痘疹發出來。

龍膽草:味苦澀,性大寒,氣味都很濃烈,沉降,屬陰性藥物。能清除胃中伏火,治療溫熱病,鎮驚安神,治療眼睛紅腫、眼球脹痛難忍。使用時需去除根須,用酒洗淨,再浸泡,曬乾後使用。瘡疹伴隨眼睛紅腫疼痛,非它不可。

防己:味辛辣,性平寒,屬陰性藥物。能通行十二經脈。能治療肺氣喘咳,殺滅癰腫和惡性腫塊,以及各種皮膚病;去除邪氣,利尿通便。按五行來說,漢屬水,木屬風。使用時需選擇紋理像車輪輻條一樣堅實新鮮的防己。如治療咳嗽,需生用研磨成粉末入丸服用;如治療痘疹陷伏,需用酒洗淨浸泡,曬乾後使用。

瓜蔞根:味苦,性寒,味厚,屬陰性藥物。能治療消渴、身熱、煩躁、大熱、口乾唇燥,排膿消腫,生肌長肉。使用新鮮、深入泥土、肥大、潔白者為佳。痘疹潰爛者,需削去外皮使用。如果非常口渴,需削去外皮,放在石缽中搗爛,用糯米淘米水攪拌,過濾取其粉末,稱為天花粉,陰乾後使用。

苦參:味苦,性寒,沉降,屬純陰性藥物。能治療時疫惡病,高熱和全身發熱,細小疹子瘙癢疼痛,治療大風病有效。使用時需削去外皮,切碎,用酒浸泡,蒸煮,再浸泡再蒸煮,直到酒用完為止,陰乾後使用。痘疹瘙癢潰爛如癩疾,用它做成藥丸服用有效;如果咽喉痛,生用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茵陳:味甘辛,性平微寒,屬陰中微陽之藥,入足太陽經。能治療傷寒引起的發熱煩躁,疏通阻塞的氣,化痰利膈。使用陳久者為佳。夏季痘疹發熱嚴重,小便不利者適用。如果痘子瘙癢,可以作為熏藥,因為它能去除濕熱。

知母:味苦辛,性寒,氣味都很濃烈,沉降,屬陰性藥物,為足少陰經的本藥。能治療消渴症和心火亢盛。能滋補腎水,瀉去腎中之火,化痰止咳,滋潤心肺,患者虛弱而口乾者多用。選擇肥實、肉白者,去除皮毛,切勿接觸鐵器,痘疹多用之。

馬兜鈴:味苦,性寒。能治療肺熱咳嗽、氣逆、痰多喘促。只取其內部種子,去除外殼和膜,炒制後使用。

大黃:味苦,性大寒,氣味都很濃烈,沉降,屬陰性藥物,入手足陽明經。能清熱瀉火,促進腸胃蠕動,通利水谷,性善於走而不守。能瀉除一切實熱不通,心腹脹滿,大便秘結的病症。稱作將軍,取其瀉下作用迅速有力之意。選擇堅實、有錦紋者為佳。切片,用酒浸泡,蒸煮,九浸九蒸,曬乾後使用。痘疹只有大便不通,腹脹煩躁者才可以使用,不可濫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