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全

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十一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一 (2)

1. 解毒類

以酒淘去砂土,又掠去浮面者不用,取沉重者曬乾,瓦器上炒令聲盡,研細用。此痘疹必用之藥。

羌獨活,味苦甘辛,氣平微溫,氣味俱輕,浮而升陽也。

紫色而節密者為羌活,手足太陽引經藥,又足厥陰少陰經藥。黃色而作塊者為獨活,足少陰行經之藥。俱透關利節,乃撥亂反正之主。

擇去腐爛者。痘瘡發表,必用之,二活皆不可缺。

升麻,味甘苦,氣平微寒,味薄氣厚,浮而升,陽也。陽明引經藥,亦走太陰經。

主解百毒,闢瘟疫邪氣、時氣,瘡家之聖藥;解脾胃肌肉間熱,及發散本經風邪。若元氣不足,陽氣下陷者,用此升提陽氣上行。

《聖惠方》治小兒斑瘡及豌豆瘡、心燥、眠臥不安,用川升麻一味,不拘多少,細銼,水一盞煎,去滓取汁,以綿沾汁洗拭瘡上。

《外臺秘要》比歲有病:天行時病,發斑瘡,頭面及身須臾周匝,狀如火燒,瘡皆戴白漿,隨決隨生不治,數日必死。差後瘢點彌歲方滅,此惡毒之氣所為,以水煮升麻,綿沾洗之。

擇形輕而黑,堅實者第一,細小皮青綠色者佳,謂之雞骨升麻。去黑皮及腐爛者,如瘡出遲,起發遲者,以酒洗過用。

葛根,味甘,氣平,性輕浮,陽也。足陽明胃行經藥。

主消渴,身大熱,解毒,解肌發表出汗。治脾虛而渴,能升提胃氣,除胃熱,治天行時病,壯熱煩渴熱毒。

擇白淨多粉者佳。削去皮,凡發表解肌熱,切細用;若止渴搗碎,以糯米泔濾取粉用。

防風,味甘辛,氣溫,純陽。脾胃二經行經藥,太陽經本經藥。乃卒伍卑賤之役,隨所引而至者也。

瀉肺實,散頭目中滯氣,除上焦風邪之仙藥。

擇實而脂潤,頭節堅者佳。去蘆,並叉頭叉尾者不用,發表不可缺。如瘡癢密者,與黃耆同用;如手足瘡不起發者,與白芍、桂枝同用,須以酒洗之。瘡濕者用之,風勝濕也;瘡乾者亦用之。又藥中潤劑。

荊芥穗,味辛苦,氣溫。

辟邪氣,通利血脈,傳送五臟,能發汗動渴,又主瘡瘍,破結聚氣。

取花實成穗者,去灰土用。凡痘子出發不快不透者,皆不可缺。

桔梗,味辛苦,氣微溫,味厚氣清,陽中之陰。

治鼻塞咽喉痛及喉痹,利嗌咽胸膈之氣。治肺熱嗽逆,消痰涎肺癰,又能開提氣血,能載諸藥不下沉,故名舟楫。

擇白淨堅實者,截去頭及兩畔附枝,切片,以米泔浸一宿,陰乾用。

柴胡,味辛,氣平微寒,氣味俱輕,陽也,升也。少陰經、厥陰經行經之藥。

主寒熱邪氣,推陳致新,又有引清氣行陽道,升提胃氣,上行春令。

擇獨根柔軟者,去蘆叉尾者,發表退熱用之。

前胡,味苦,氣微寒。

主心腹結氣,治時氣發熱,推陳致新,去痰實下氣最要。

擇肥實柔軟獨根者佳。去蘆叉尾用。

白話文:

解毒類

將藥材以酒洗去砂土,漂浮於表面的部分不用,取沉重部分曬乾,用瓦器炒至聲音消失,研磨成細粉使用。這是治療痘疹必備的藥物。

羌活與獨活:味苦甘辛,性平微溫,氣味輕浮,能升發陽氣。紫色、節密者為羌活,走手足太陽經及足厥陰、少陰經;黃色塊狀者為獨活,走足少陰經。二者都能疏通經絡、調整紊亂,是治療痘疹的要藥。需去除腐爛部分,痘瘡發疹時必用,二者缺一不可。

升麻:味甘苦,性平微寒,味薄氣厚,輕浮上升,能升發陽氣。走陽明經及太陰經。能解百毒,辟除瘟疫及時邪之氣,是治療瘡瘍的聖藥;能解脾胃及肌肉間的熱邪,發散經絡風邪。若元氣不足、陽氣下陷者,可用其升提陽氣。

《聖惠方》記載:治療小兒斑瘡、豌豆瘡、心煩燥熱、睡眠不安,可用川升麻單味,不拘用量,切碎,加水煎煮,去渣取汁,用棉花沾汁洗拭瘡瘍。

《外臺秘要》記載:治療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的天行時病,發斑瘡,頭面及全身迅速蔓延,狀如火燒,瘡瘍上帶白色膿液,破潰後不斷生長,不治則數日必死,痊癒後留下瘢痕需經年才能消退,這是惡毒之氣所致。可用水煮升麻,用棉花沾汁洗患處。

選擇輕盈、堅實、呈黑色者為佳,細小、皮青綠色者最佳,稱作雞骨升麻。去除黑皮及腐爛部分。若瘡瘍發出遲緩,可用酒洗淨後再用。

葛根:味甘,性平,輕浮,能升發陽氣。走足陽明胃經。

主治消渴、身熱、解毒、解肌發表、發汗。治療脾虛而致的口渴,能升提胃氣,除胃熱,治療天行時病、壯熱煩渴、熱毒。

選擇潔白、粉質多的為佳。削去外皮,凡發表解肌熱者,切細使用;若止渴,則搗碎,用糯米泔水濾取粉末使用。

防風:味甘辛,性溫,純陽。走脾胃二經及太陽經。是因勞役所致疾病的常用藥。

能瀉肺熱,散去頭目中的鬱滯之氣,消除上焦風邪,是治療上焦風邪的良藥。

選擇飽滿、油潤、莖節堅硬者為佳。去除蘆根及枝杈。痘瘡發表時不可缺少。若瘡瘍瘙癢密集,可與黃耆同用;若手足瘡瘍發出遲緩,可與白芍、桂枝同用,需用酒洗淨後再用。瘡瘍濕潤者可用,因風勝於濕;瘡瘍乾燥者亦可用。又是藥方中的潤滑劑。

荊芥穗:味辛苦,性溫。

能辟邪氣,通利血脈,運行於五臟,能發汗解渴,又主治瘡瘍,消散結聚之氣。

取花實結成穗者,去除灰塵使用。凡痘疹發出不快、不透者,皆不可缺少。

桔梗:味辛苦,性微溫,味厚氣清,屬陽中之陰。

治療鼻塞、咽喉痛及喉痹,通利咽喉、胸膈之氣。治療肺熱咳嗽、痰多、肺癰,又能提升氣血,能載諸藥使其不沉降,故名舟楫。

選擇潔白堅實者,除去頂端及兩側的枝杈,切片,用米泔水浸泡一夜,陰乾後使用。

柴胡:味辛,性平微寒,氣味輕浮,能升發陽氣。走少陰經、厥陰經。

主治寒熱邪氣,促進新陳代謝,又能引導清氣運行於陽經,升提胃氣,順應春令。

選擇單獨生長、柔軟的根莖,去除蘆根及分枝,用於發表退熱。

前胡:味苦,性微寒。

主治心腹脹滿,治療時邪發熱,促進新陳代謝,祛除痰飲,降氣最為重要。

選擇肥大、柔軟、單獨生長的根莖為佳。去除蘆根及分枝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