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全

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十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 (2)

1. 氣類

細辛,味大辛氣溫,氣厚於味,陽也,少陰經藥。

散水寒,治內寒,消死肌,又主喉痹。

擇細莖氣烈者佳。去蘆並葉,以溫水洗過,曬乾。宜少用。痘子初發表及癢塌者,用之良。

乾薑,味辛,氣大熱,氣味俱厚,半沉半浮,可升可降,陽中陽也。

能溫脾理中,止吐瀉,去臟腑沉寒。生用發諸經之寒,其餘炮用。

擇新者,溫水洗浸,火炙令胖松用。惟內虛泄利不可缺,內實者戒用。

生薑,味辛,氣微溫,氣味俱輕,陽也。

益脾胃,散風寒,治痰嗽,止嘔吐,能殺半夏之毒。

擇老者,水洗去泥,勿去皮用。痘瘡不起發,灰白色者宜用之。如起發光壯紅綻者不可用。若止嘔吐,須去皮,紙包慢火中煨過用。

麻黃,味苦甘,氣溫,氣味俱薄,陽也。輕清而浮升也。手太陰肺之藥,入足太陽膀胱、手少陰心、陽明大腸經,榮衛藥也。發散風寒,泄衛實,去榮中寒,又消赤黑斑毒。

《衍義》云:病瘡疱倒靨黑者,麻黃去節半兩,以蜜一匙同炒良久,以水半升煎,去上沫,再煎去三分之一,乘熱盡服之。避風,伺其瘡復出。一法用無灰酒煎,但小兒不能飲酒者難服,然其效更速。

擇陳久者佳,摘去根節,先用沸湯泡過三次,曬乾細切,又以蜜酒各半,浸良久,再曬乾,用瓦器炒,令焦黑色。凡痘疹出遲,及痘子黑陷者,倒靨者,並宜用之。

白芷,味辛氣溫,氣味俱輕,陽也。通行手足陽明經。

主一切瘡疥,排膿止痛,內託生肌。

擇白而堅實者,去蛀者,內青黑者不用。凡痘瘡發表及潰爛者,手足發癰毒者,並宜先用之。

附子,味辛甘,氣大熱,其性走而不守,可升可降,陽也。

補助陽氣不足,溫熱脾胃,治四肢厥逆。

擇頂平而圓,重一兩者佳。先以童便浸過,紙包慢火中炮,令極熱去皮臍,切片,再用防風、甘草煎湯,乘熱浸過,曬乾用之。惟痘疹泄瀉,內虛手足冷,寒戰咬牙,灰白色,或癢塌者可用之,其餘不可妄用。

半夏,味辛苦,氣平,沉而降,陽中陰也。入足陽明胃、太陰脾、少陽膽經。

化痰,止嘔吐,益脾胃之氣。

擇白淨臍正而圓者佳,用沸湯泡洗,令滑盡,切片,曬乾。若止咳化痰,再用生薑自然汁浸過。凡渴者禁用,燥津液故也。

木香,味辛苦,氣溫,味厚於氣,陰中之陽也,沉而降。

主邪氣,闢疫毒,能調氣和胃,散肺中滯氣,止瀉渴。

《傷寒類要》云:天行熱病,若發赤黑斑,木香二兩,水二升,煮取一升,頓服。

擇形如枯骨,黏牙者佳。不宜見火,諸湯中宜磨服之,此與青皮乃痘疹切要之藥,以其能行氣也,惟泄利藥宜煎服。

肉豆蔻,味辛苦氣溫,入手陽明大腸經。

主調中下氣,止瀉利,開胃消食。皮外絡,下氣解酒毒,治霍亂。

白話文:

[氣類]

細辛:味道辛辣,性溫,氣味濃厚勝過味道,屬陽性藥物,是少陰經藥物。能散寒除濕,治療內寒,消散壞死組織,也能治療喉嚨腫痛。選擇莖細氣味濃烈的細辛較好。去除莖的粗糙部分和葉子,用溫水洗淨,曬乾。宜少量使用。痘瘡初起發疹或發癢、疹子塌陷時,使用效果很好。

乾薑:味道辛辣,性大熱,氣味都很濃厚,半沉半浮,可升可降,屬陽中之陽。能溫暖脾胃,調和腸胃,止吐瀉,去除臟腑沉寒。生薑發散經絡寒邪,其他情況多炮製後使用。選擇新鮮的乾薑,用溫水洗淨浸泡,用火烤至柔軟膨脹後使用。但內虛泄瀉者不可缺少,內實者忌用。

生薑:味道辛辣,性微溫,氣味都較輕,屬陽性。能益氣脾胃,散寒風,治療痰嗽,止嘔吐,能解半夏的毒性。選擇老薑,用水洗淨泥土,不要去皮使用。痘瘡未發疹,顏色灰白者宜用;如果已經發疹,顏色紅潤光亮者則不可使用。如果用於止嘔吐,則需去皮,用紙包起來,用慢火煨過後使用。

麻黃:味道苦甘,性溫,氣味都較薄弱,屬陽性,輕清而向上浮升。是手太陰肺經藥物,也入足太陽膀胱經、手少陰心經、陽明大腸經,是榮衛藥物。能發散風寒,瀉去衛分實熱,去除榮分寒邪,也能消散赤黑斑毒。

《衍義》中記載:患有瘡瘍、疱疹,出現倒靨(疹子凹陷)發黑時,可用麻黃(去節)半兩,與蜂蜜一匙一起炒至很久,加水半升煎煮,去掉浮沫,再煎至三分之一,趁熱服用。避風,觀察瘡瘍是否重新凸起。另一種方法是用無灰酒煎煮,但小兒不能飲酒,難以服用,但療效更快。

選擇陳久者較佳,摘去根節,先用沸水泡三次,曬乾切細,再用蜜酒各半浸泡很久,再次曬乾,用瓦器炒至焦黑色。凡痘疹發出遲緩,或痘子發黑凹陷、倒靨者,都宜使用。

白芷:味道辛辣,性溫,氣味都較輕,屬陽性。通行手足陽明經。

主治一切瘡疥,排膿止痛,促進創面癒合。

選擇白色而堅實的,去除蟲蛀的,內部青黑者不用。凡痘瘡發疹或潰爛,手足出現癰疽腫毒者,都宜先使用。

附子:味道辛甘,性大熱,藥性走而不守,可升可降,屬陽性。

能補益陽氣不足,溫暖脾胃,治療四肢厥逆。

選擇頂部平坦而圓潤,重量一兩左右的較佳。先用童尿浸泡,用紙包好,慢火炮製,至極熱後去除外皮和臍眼,切片,再用防風、甘草煎湯,趁熱浸泡,曬乾使用。只有痘疹泄瀉,內虛手足冰冷,寒戰咬牙,顏色灰白,或發癢疹子塌陷者可用,其他情況不可妄用。

半夏:味道辛苦,性平,沉降,屬陽中之陰,入足陽明胃經、太陰脾經、少陽膽經。

能化痰,止嘔吐,益脾胃之氣。

選擇白色、臍部正中而圓潤的較佳,用沸水泡洗,使其表面光滑,切片,曬乾。如果用於止咳化痰,再用生薑汁浸泡。凡口渴者禁用,因其燥耗津液。

木香:味道辛苦,性溫,味道濃厚勝過氣味,屬陰中之陽,沉降。

主治邪氣,辟疫毒,能調和氣血,和胃,散去肺部鬱滯之氣,止瀉止渴。

《傷寒類要》中記載:天行熱病,若發赤黑斑,可用木香二兩,水二升,煮至一升,頓服。

選擇形狀像枯骨,黏牙者較好。不宜見火,諸湯藥中宜研磨後服用,這是與青皮一起治療痘疹的要藥,因其能行氣,但泄瀉藥宜煎服。

肉豆蔻:味道辛苦,性溫,入手陽明大腸經。

主治調和中焦氣機,止瀉利,開胃消食。皮外用可治療瘡瘍,內服可解酒毒,治療霍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