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全

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七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七 (6)

1. 先哲格言

痘是胎毒,自內出外,一二三日方出齊,毒氣尚在內,出至六日則當盡,發於表,七八九日成膿而結痂矣。若毒氣盛,不能盡出,過六日毒反內入臟腑,故須於六日以前,毒氣該出之時,急服涼血解毒之藥,以驅出之,六日以後,醫無及矣。

痘瘡多者,是毒氣多,便先宜解毒。然多則恐氣血周貫不足,故隨後亦宜兼用補藥,以助成膿血。

鰲峰熊氏曰:人有虛實之不同,病有淺深之各異,壯實之人,病無諸症,或瘡發而輕者,皆得依期而愈。倘氣候乖常,寒暄失度,毒氣彌盛,當作血疱而不疱,當結膿窠而不結,遂生諸症,稽延日數,難以定期矣。

慈溪趙氏曰:痘瘡灰白不發者,作寒看;紅凸齊綻者,作熱看,其要在解毒,和氣活血,溫中安表而已。寒者溫之,熱者減之。減之不可多,蓋痘瘡非熱則不能發也,宜溫和之劑扶而濟之。

桂岩魏氏曰:夫氣血盛,斯毒易解;氣血損,則毒難愈。惟氣血少弱者,雖毒不能頓解,然生意未始不出乎其中,故必加以補益扶持之功。治所當治,順所當順,斯其悔吝,無不平矣。

先翁菊軒公曰:痘瘡不怕稠密,只要能食,無不痊者。丸用藥不可犯其胃氣,蓋人以胃氣為本。

白話文:

[先哲格言]

天花是胎毒,從內部向外發出來,一二三日內就會全部長出來。毒氣還在體內,到六日左右應該就排盡了,發於體表,七八九日就會化膿結痂。如果毒氣很盛,不能完全排出,超過六日毒氣會逆流入臟腑,所以必須在六日以前,毒氣該排出時,趕快服用涼血解毒的藥物,把它排出體外,六日以後,就醫治無效了。

天花很多,表示毒氣多,就應該先解毒。但是太多也擔心氣血不足以周流全身,所以接著也應該同時使用補藥,幫助化膿排毒。

鰲峰熊氏說:人體有虛實的差異,疾病也有輕重的不同。體質強壯的人,沒有其他症狀,或者天花發得輕,都能按時痊癒。如果氣候異常,寒暖失調,毒氣更盛,應該長水泡卻不長,應該化膿結痂卻不結痂,就會出現各種症狀,病程拖延,難以預測痊癒時間。

慈溪趙氏說:天花灰白不發的,就當作是寒症;紅色凸起且全部綻開的,就當作是熱症,關鍵在於解毒,調和氣血,溫暖內臟,安撫肌表。寒症就溫暖它,熱症就減輕它。減輕不能過多,因為天花不是熱症就不能發出來,應該用溫和的藥物來扶持它。

桂岩魏氏說:氣血旺盛,毒氣就容易消除;氣血虧損,毒氣就難以痊癒。即使氣血虛弱的人,毒氣也不能立刻消除,但生命力並非完全消失,所以必須補充益氣扶持。治療該治的,順應該順應的,這樣就不會有遺憾和不平了。

先翁菊軒公說:天花不怕多,只要能吃東西,就一定能痊癒。服用的藥丸不能傷胃氣,因為人體依靠胃氣為根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