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六 (9)
卷之六 (9)
1. 五行生死論
按五行之理,生於陽者死於陰,生於陰者死於陽,抑隔別損益之數歟。夫五臟六腑者,所以配五行也,腑為陽,臟為陰。腑生於陰,臟生於陽,根陰根陽之義也。腑死於陽,髒死於陰,分陰分陽之義也。陽之所死,陰之所生;陰之所死,陽之所生。陽極而生陰,陰極則生陽之義也。
自子至巳,為陽而統乎足;自午至亥,為陰而統乎手,亦陰陽互為其根也。以腑言之,水火者,南北之對也。壬膀胱水生於申。申者,手少陽三焦位也。經曰:三焦者,決瀆之官,水道出焉。故壬水生於申,死於卯者,水月象也。生於西,死於東矣。丙小腸火生於寅,寅者,足少陽膽位也。
膽為甲木,甲祿在寅,故丙火生於寅,死於酉者,火日象也。生於東,沒於西矣。金木者,東西之對也,甲膽木生於亥者,風木之分。經曰:風生木。故甲木生於亥。死於午者,木陽也,午則陰生而陽死矣。庚大腸金生於巳。巳者,六陽之位,卦應乎乾,乾為金,故庚金生於巳。
死於子者,金陰也,子則陽生而陰死矣。此四腑生死之理也。然木主於東而生於北者,水流趨東以生木也。火主於南而生於東者,鑽木取火,木所生也。金主於西而生於南者,金曰從革火所出也。水主於北而生於西者,水西而東,金所生也。以五臟言之,丁心火,生於酉。酉者,肺旺之位也。
坎中之陽,乃火之原。坎位於子,辛金所生,不能再生丁火,故丁火乘辛金生旺之氣而生於酉,所以心與肺相運而位乎上也。死於寅者,寅乃顯明之地,丁為陰火,其光自伏矣。癸腎水生於卯。卯者,肝旺位也,離中之陰乃水之原。離位於午,乙水所生,不能再生癸水,故癸水乘乙木生旺之氣,而生於卯,所以腎與肝相連而位乎下也。死於申者,申,手少陽相火,所謂一水不能勝二火也。
又水生於一,一者,天元初動之氣也,於卦為震,在卯之中,所以癸水生於卯,而震初爻為子水也。火生於二,二者,地元初動之氣也,於卦為巽,陽自下而上,陰自上而下,兌為少陰,巽之反也,在酉之中,所以丁火生於酉,而先初爻為丁火也。乙肝木生於午者,乙震木也,青龍之象,寄生於午,龍從火里出也。
死於亥者,午為一陰,至於亥而極,陰老不能生乙木也。辛肺金生於子者,辛兌金也,白虎之象,寄生於子,虎向水中生也。死於巳者,子為一陽至於巳而極,陽老不能生辛金也。又肝在下,陰也,陰生於午;肺在上,陽也,陽生於子。此四臟生死之理也。夫陽則順者,陽道常饒,故左行而有餘,此六腑之氣常盛,而病在腑易已也。
陰則逆者,陰道常乏,故右行而不足,此五臟之氣常弱,而病在臟難愈也。若夫脾者,己土也,離中之陰是已,故離納己。胃土,戊土也,坎中之陽是已,故坎納戊。己土生於酉,死於寅者,心象離而生己土,故己與丁同生死也。戊土生於寅,死於酉者,腎配坎,腎有二枚,左為水不能生土,右為相火能生土,故戊與相火同生死也。然脾得心之氣多而喜熱,從火化也。
白話文:
根據五行學說,由陽性誕生的生命會在陰性環境中衰亡,同樣地,由陰性誕生的生命會在陽性環境中消逝,這似乎是在說明一種相互制約、平衡的道理。我們人體內的五臟六腑,正是與五行相對應的存在,其中六腑屬陽,五臟屬陰。六腑的生成源自陰性,五臟的生成源自陽性,這是根基於陰陽的概念。而六腑的衰亡發生在陽性環境,五臟的衰亡發生在陰性環境,這也是根據陰陽的區分。陽性環境下的死亡,正是陰性環境下的新生;陰性環境下的死亡,正是陽性環境下的新生。當陽性達到極點,陰性便開始孕育;當陰性達到極點,陽性便開始萌芽,這就是陰陽轉換的本質。
從子時到巳時,是陽性力量的統轅,主要影響下肢;從午時到亥時,是陰性力量的統轅,主要影響上肢,這也展示了陰陽彼此為根基的關係。以六腑來看,水與火,分別代表南北兩端。壬膀胱水在申時誕生,因為申時正是手少陽三焦的位置。經典提到:三焦是管理水液運行的器官,水道由此而出。所以壬水在申時誕生,而在卯時消逝,這象徵著月亮的週期,即在西方誕生,在東方消逝。丙小腸火在寅時誕生,寅時正是足少陽膽的位置。
膽為甲木,甲木的祿位在寅,所以丙火在寅時誕生,而在酉時消逝,這象徵著太陽的日相,即在東方誕生,在西方消失。金與木,分別代表東西兩端。甲膽木在亥時誕生,因為那是風木的範疇。經典提到:風生木。所以甲木在亥時誕生。在午時消逝,因為午時陰性力量開始增強,而陽性力量開始衰退。庚大腸金在巳時誕生。巳時是六陽位置,與乾卦相應,乾卦代表金,所以庚金在巳時誕生。在子時消逝,因為子時是陰性力量開始增強,而陽性力量開始衰退的時候。這些就是四腑的生死規律。
然而,木雖然主宰東方,卻在北方誕生,這是因為水流向東方,滋養了木的生長。火雖然主宰南方,卻在東方誕生,這是因為鑽木取火,木能生火。金雖然主宰西方,卻在南方誕生,這是因為金能熔化,由火生成。水雖然主宰北方,卻在西方誕生,這是因為水往東流,由金生成。對於五臟而言,丁心火在酉時誕生。酉時是肺功能最旺盛的時刻。
坎卦中的陽性力量,正是火的根源。坎卦位於子位,辛金在這裡誕生,但無法再次生成丁火,所以丁火利用辛金生旺的力量在酉時誕生,這就是為什麼心臟與肺臟相輔相成,共同作用在上方。丁火在寅時消逝,因為寅時是光明的時刻,作為陰性火焰的丁,其光芒自然隱蔽。癸腎水在卯時誕生。卯時是肝功能最旺盛的時刻,離卦中的陰性力量是水的根源。離卦位於午位,乙水在這裡誕生,但無法再次生成癸水,所以癸水利用乙木生旺的力量在卯時誕生,這就是為什麼腎臟與肝臟相連,共同作用在下方。癸水在申時消逝,因為申時是手少陽相火,一個水源無法抵擋兩個火源。
水在「一」這個數字誕生,「一」代表天元初動的氣息,在八卦中對應震卦,位於卯位,所以癸水在卯時誕生,而震卦的第一爻就是子水。火在「二」這個數字誕生,「二」代表地元初動的氣息,在八卦中對應巽卦,陽性力量自下而上,陰性力量自上而下,兌卦是少陰,與巽卦相反,在酉位,所以丁火在酉時誕生,而第一爻就是丁火。乙震木在午時誕生,乙代表震木,象徵青龍,寄生於午時,象徵龍從火中出生。乙木在亥時消逝,因為午時有一絲陰性力量,到亥時達到極點,陰性力量老化,無法再生成乙木。辛肺金在子時誕生,辛代表兌金,象徵白虎,寄生於子時,象徵虎從水中出生。辛金在巳時消逝,因為子時有一絲陽性力量,到巳時達到極點,陽性力量老化,無法再生成辛金。
此外,肝臟在下方,屬陰,陰性力量在午時誕生;肺臟在上方,屬陽,陽性力量在子時誕生。這些是四臟的生死規律。陽性力量遵循順序,陽道總是充盈,因此它們向左行進,擁有充足的氣力,這使得六腑的氣力經常旺盛,疾病容易痊癒。陰性力量則逆轉,陰道總是匱乏,因此它們向右行進,存在不足,這使得五臟的氣力經常虛弱,疾病難以治癒。脾臟,己土,離卦中的陰性力量,所以離卦包含了己。胃土,戊土,坎卦中的陽性力量,所以坎卦包含了戊。己土在酉時誕生,在寅時消逝,因為心臟象徵離卦,生成己土,所以己土與丁火共享生死。戊土在寅時誕生,在酉時消逝,因為腎臟與坎卦相配,腎臟有兩顆,左側為水,不能生成土,右側為相火,能夠生成土,所以戊土與相火共享生死。
然而,脾臟接受更多心臟的氣息,喜愛熱度,跟隨火的變化。胃臟接受更多腎臟的氣息,喜愛寒冷,跟隨水的變化。食用過熱的食物會損傷胃臟,食用過冷的食物會損傷脾臟,養生的關鍵在於適應寒熱,避免過度熱或過度冷。因此,受風寒影響,胃臟會變得強壯,而脾臟會變得虛弱,脾臟失去控制,胃臟與右腎的相火結合,共同歸屬於火,這就是戊癸化火的原因。受熱影響,脾臟會變得強壯,而胃臟會變得虛弱,胃臟失去清潔消化的能力,脾臟與心臟的火相結合,導致身體膨脹,這就是火炎上升,使上方更加乾燥的原因。
如果得到適當的養護,脾胃就會吸收中和的氣息,不會出現陰陽偏盛的疾病。如果得不到適當的養護,脾氣會歸屬於心臟,形成潰爛、癢痛的創傷;胃氣會歸屬於腎臟,形成深陷、青黑色的變化。理解這些,就能夠談論瘡疹的治療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