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六 (3)
卷之六 (3)
1. 瘡疹變黑歸腎辨
水火者,陰陽之跡也。坎離者,水火之位也。心腎者,坎離之配也。故水陰也,而生於陽,離中之陰,乃真水也;火陽也,而生於陰,坎中之陽,乃真火也。陰根於陽,陽根於陰,互為其根,此所以能變合而生萬物也。孔子贊《易》以坎為血,卦為赤,離為鱉,為蟹,為螺,為蚌,為龜,其義可見。
以人身言之,血陰也,氣陽也,心配離而生血,陽中有陰乃真陰也;腎配坎而生氣,陰中有陽乃真陽也。故心中之血,即腎中之真水也,灌溉滋濡,水之德也;腎中之氣,即心中之真火也,呴噓鼓動,火之象也。然水善而火惡,老子曰:上善若水,下惡如火。善惡之分也。況人之兩腎,左為水,右為火。
經曰:七節之旁,中有小心。小心者,命門相火也。以其為君之相,故云小心,行君之令,故云命門也。夫以一水立乎二火之間,其不勝也明矣。運之於中而使火不赫曦,水不涸流者,有神以主之也。所謂神者,何物也?太虛之中,神之棲也。然水火不並立,各有所勝,盛衰之變,此其常也。
故盛則薄,所不勝而乘所勝也,命曰氣淫;衰則所勝妄行,而所生受病,所不勝薄之也,命曰氣迫。瘡疹之火,起於命門之下,二火相合,所謂得助者強也。相火復挾君火之勢,肆其狂獗,銷鑠燔灼,無所不至。可恃者,心中之真水尚有以制之。奈何陽道常饒,陰道常乏。赫曦者其氣淫;涸流者其氣迫,並真水亦亡之而已矣。
經曰:成敗倚伏生乎動,動而不已則變作焉。真水既亡,津液暴絕,其氣滯,其發燥槁,不能潤乎皮毛,滋乎腠理,而瘡中之血,亦干而黑矣。是則變黑者,血色本赤,而干則變黑也。謂之歸腎者,血本腎中之陰,血乾則腎水亦干矣。此腎虛之症,豈有腎實為邪之理乎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的大意如下:
水與火,是陰陽的具體表現。坎離,是水火的位置。心與腎,是坎離的配對。因此,水是陰性的,但由陽性產生,離卦中的陰性,纔是真正的水;火是陽性的,但由陰性產生,坎卦中的陽性,纔是真正的火。陰根植於陽,陽根植於陰,互相為根,這就是能夠變化結合生成萬物的原因。
以人體來說,血液屬陰,氣屬陽,心臟配離卦而產生血液,陽中有陰,纔是真正的陰;腎臟配坎卦而產生氣,陰中有陽,纔是真正的陽。所以心臟中的血液,即是腎臟中的真水,它滋養潤澤,是水的特性;腎臟中的氣,即是心臟中的真火,它溫煦鼓動,是火的特徵。然而水是好的,火是壞的,老子說:最好的就像水,最壞的就像火。這是善惡的區別。而且人的兩個腎臟,左邊屬水,右邊屬火。
經典說:在腰椎旁邊,有個小心。這個小心,是指命門的相火。因為它是君主的心腹,所以叫小心,執行君主的命令,所以叫命門。在一水立於兩火之間,顯然它難以承受。在中間運轉,讓火不至於過熱,水不至於枯竭的,是有神在主宰。所謂的神,是什麼呢?太空中,是神的居所。然而水火不能同時存在,各自都有優勢,盛衰的變化,是常態。
所以當一個過盛時,會壓抑另一個,然後乘機控制對方,這叫氣淫;當一個衰弱時,被控制的一方會胡亂行動,被孕育的一方會受苦,被壓抑的一方會壓迫,這叫氣迫。瘡疹的火,起源於命門之下,兩火相合,也就是說,得到幫助的會更強大。相火再帶著君火的力量,肆無忌憚地猖獗,消融燒烤,無所不至。可以依靠的是,心臟中的真水還有能力去抑制它。但為什麼陽性經常過剩,陰性經常不足。過熱的,是氣淫;枯竭的,是氣迫,甚至連真水也會消失。
經典說:成功或失敗,都是由運動產生的,如果不停止運動,就會發生變化。真水一旦消失,津液突然斷絕,氣息凝滯,髮膚乾燥,無法滋潤皮毛和腠理,而瘡中的血液,也會乾涸變黑。這樣看來,變黑的原因,血液原本是紅色的,但乾涸後就變黑了。說它歸腎,血液本來是腎臟中的陰,血液乾涸,腎水也會乾涸。這是腎虛的症狀,哪有腎實會成為邪的道理呢。
2. 痘瘡變黑有順逆辨
邵子觀物篇曰:東赤,南白,西黃,北黑,此正色也,驗之於曉、午、暮、夜之時,可見之矣。由是推之,嬰兒始生而赤,長稍變而白,病則黃,老死而黑。物生地下而赤,稍長而白,萎落而黃,枯槁而黑。凡物皆資一陽之氣以生,此四色者,乃一陽之氣,色之逆變者。夫痘瘡由出現而起發,起發而成漿,成漿而結痂,亦人身中一陽之氣之流行也。
其出現而赤,起發稍變而白,成漿則黃,結痂則黑,此亦色之遞變自然而然者,乃症之順,未可全以變黑為不正之色也。夫以變黑為逆者,以四時言之,春主生,夏主長,秋主收,冬主藏,此自然之序,遞相成功者也。痘瘡出現,猶春之生也,起發猶夏之長也,成漿猶秋之收也,結痂猶冬之藏也,亦自然之序。
苟出現而黑色,是春行冬令矣;起發而黑色,是夏行冬令矣;成漿而黑色,是秋行冬令矣,不循遞變之次,故謂之逆。黑者,腎之色也,為啟蟄封藏之本,故以變黑為歸腎也。又肺主皮毛,心主血脈,脾主肌肉,肝主筋,腎主骨髓。瘡疹之毒,由內而外為順。內者不出曰伏,已出復入曰陷,不能成漿謂之倒陷,不能結痂謂之倒靨。
曰伏,曰陷,曰倒,皆由外而內,入於骨髓。故曰:歸腎為逆也。
白話文:
邵子在《觀物篇》中提到:東方象徵紅色,南方象徵白色,西方象徵黃色,北方象徵黑色,這都是正常的色彩象徵,如果在早晨、中午、傍晚、夜晚去驗證,便能清楚看到。由此推論,嬰兒出生時皮膚呈現紅色,隨著成長逐漸變為白色,生病時臉色會轉為黃色,老死時則會變成黑色。植物從土裡長出時是紅色,成長後轉為白色,枯萎時則轉為黃色,完全枯死時就會變為黑色。所有事物都需要依靠陽氣來生長,這四種顏色正是陽氣在不同階段的色彩表現。
痘瘡從出現到發展,再到形成膿包,最後結痂,也是人體內陽氣流動的過程。
痘瘡初現時是紅色,隨後逐漸轉為白色,形成膿包時是黃色,結痂時則是黑色,這也是顏色的自然轉換,是痘瘡發展順利的表現,不能全然認為痘瘡轉黑就是不好的現象。有人認為痘瘡轉黑是逆境,若以四季來比喻,春天象徵生長,夏天象徵成長,秋天象徵收穫,冬天象徵收藏,這是自然界的正常運作。痘瘡出現,就像春天萬物生長,發展就像夏天的蓬勃,形成膿包就像秋天的豐收,結痂就像冬天的沉寂,同樣是自然的秩序。
但如果痘瘡一開始就呈現黑色,就像春天卻執行冬天的命令;痘瘡發展時轉黑,就像夏天卻執行冬天的命令;痘瘡形成膿包時轉黑,就像秋天卻執行冬天的命令,不按自然的順序發展,所以稱為逆境。黑色是腎臟的代表色,是封閉和儲存的根本,因此痘瘡轉黑被視為毒素歸腎的跡象。另外,肺主掌皮毛,心主掌血脈,脾主掌肌肉,肝主掌筋絡,腎主掌骨髓。痘瘡的毒素由內而外排出是順利的。如果毒素留在體內不出來稱為潛伏,已經出來又回到體內稱為陷落,不能形成膿包稱為倒陷,不能結痂稱為倒靨。
所謂的潛伏、陷落、倒陷,都是毒素由外而內,進入骨髓的現象。因此說,毒素歸腎是逆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