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全

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二十二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十二 (1)

1. 古今經驗諸方

凡八十五方。

一、升麻葛根湯,解發痘疹之良方。

葛根,升麻,白芍藥,甘草(各等分)

上銼細片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,溫服無時。

二、人參敗毒散,解疫癘,發痘疹之良方。又主腰痛。四時通用。

羌活,獨活,前胡,柴胡,川芎,白茯苓,枳殼,桔梗,人參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

白話文:

一共八十五個方劑,其中兩個分別是「升麻葛根湯」和「人參敗毒散」。「升麻葛根湯」是用來治療發痘疹的良方,由葛根、升麻和白芍等分,加上甘草,煎煮後溫服。而「人參敗毒散」同樣用來治療瘟疫和發痘疹,還能治腰痛,四季皆可用。它的藥材包括羌活、獨活、前胡、柴胡、川芎、白茯苓、枳殼、桔梗、人參等分,甘草減半。

上銼細末,加生薑三片,水盞半,煎一盞,去滓,溫服無時。

一方加薄荷少許。

附方:柴葛敗毒散,疑似傷寒,以此解發。

柴胡,葛根,人參,羌活,防風,紫蘇葉,荊芥,桔梗,甘草

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
附方:香蘇散毒散,疑是傷食,以此解發。

香附子,紫蘇葉,蒼朮,厚朴,青皮,甘草,山楂肉

白話文:

將藥材搗碎,加入三片生薑,半碗水,煎煮成一碗藥湯,濾去藥渣,趁溫熱時服用,不限時間。

另一方加入少許薄荷。

附方:[柴葛敗毒散],疑似傷寒,用此藥方解發。

柴胡、葛根、人參、羌活、防風、紫蘇葉、荊芥、桔梗、甘草

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
附方:[香蘇散],疑是傷食,用此藥方解發。

香附子、紫蘇葉、蒼朮、厚朴、青皮、甘草、山楂肉

生薑一片,水煎服。

附方:升陽散火湯

升麻,葛根,獨活,羌活,防風,柴胡,人參,甘草,赤芍藥

水煎服。

三、參蘇飲,解發痘瘡之良方。

人參(三分),紫蘇葉,桔梗,乾薑,前胡(各四分),陳皮,茯苓(各五分),枳殼(三分半),半夏(二分),木香(一分半)

上銼細末,加生薑三片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,溫服無時。

白話文:

將一片生薑用水煎服。另外,升陽散火湯包含升麻、葛根、獨活、羌活、防風、柴胡、人參、甘草、赤芍等藥材,用水煎服。參蘇飲則是用人參、紫蘇葉、桔梗、乾薑、前胡、陳皮、茯苓、枳殼、半夏、木香等藥材,加三片生薑,用一盞水煎煮七分,去渣後溫服,時間不限,是治療痘瘡的良方。

四、雙解散(即防風通聖散、益元散二方也)

痘瘡表裡俱實,非此不解。

防風,川芎,當歸,白芍藥,大黃,薄荷葉,連翹(各五分),石膏,桔梗,黃芩(各八分),白朮,桂枝,荊芥穗(各三分),滑石(二錢四分),甘草(一錢)

白話文:

四、雙解散

(即防風通聖散、益元散二方也)

痘瘡症狀,表裡都實,唯有此方才能解除。

方劑組成:

  • 防風、川芎、當歸、白芍藥、大黃、薄荷葉、連翹(各五分)
  • 石膏、桔梗、黃芩(各八分)
  • 白朮、桂枝、荊芥穗(各三分)
  • 滑石(二錢四分)
  • 甘草(一錢)

上銼細末,加生薑三片,水二盞,煎一盞,去滓,溫服無時。

五、桂枝葛根湯

葛根,桂枝,赤芍藥,升麻,防風,甘草(各一錢)

上銼細末,加生薑三片,淡豆豉一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,溫服無時。

六、連翹升麻湯

連翹(二錢),升麻,葛根,桔梗,甘草(各七分),白芍藥(五分),薄荷葉(少許

上銼細末,加竹葉。燈心,水盞半,煎一盞,去滓,溫服無時。

七、甘桔湯,解咽喉之良方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成細末,加入生薑三片,水兩杯,煎煮至一杯,去除藥渣,溫熱服下,不限時間。

甘草(二錢),桔梗(一錢)

上銼細末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附方:甘桔清金散,治肺熱聲不清響者。

桔梗(一兩),甘草(五錢),牛蒡子(炒,七錢),連翹(去心,五錢),訶子皮(五錢)

共為細末,每服一錢,薄荷葉少許,同煎服。

八、三黃丸,解毒。裡實者可用。

黃芩(五錢),黃連,大黃(各二錢半)

上為細末,雪水搗丸,綠豆大,硃砂為衣,每服五七丸,食前燈心湯下。

白話文:

甘草(二錢),桔梗(一錢)

研磨成細末,加水一碗,煎減至七分,去掉藥渣,飯後溫服。

附帶處方:甘桔清金散,治療肺熱嗓音不清亮的狀況。

桔梗(一兩),甘草(五錢),牛蒡子(炒,七錢),連翹(去心,五錢),訶子皮(五錢)

共同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搭配少量薄荷葉煎服。

八、三黃丸,解毒。便祕時可以使用。

黃芩(五錢),黃連,大黃(各二錢半)

研磨成細末,以雪水搓成丸劑,大小如綠豆,裹上硃砂作為外衣,每次服用五到七丸,飯前以燈心湯送服。

九、備急丸

木香(二錢半),大黃,牽牛末(各五錢)

上為細末,神麯糊丸,綠豆大,每服五七丸,食前山楂煎湯下。

十、羌活湯,解發痘瘡,兼治肝熱。

羌活,川芎,防風,山梔仁,龍膽草,當歸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

上銼細末,加薄荷葉少許,淡竹葉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溫服無時。

十一、消毒保嬰丹

纏豆藤(或黃豆、綠豆根上纏繞細紅絲者,於八月福生生𪸓日採之,陰乾,聽用一兩五錢),黑大豆(三十粒),赤小豆(七十粒),新升麻(七錢半),山楂肉(一兩),荊芥(連穗,五錢),防風(去蘆,五錢),生地黃(酒浸,焙,一兩),川獨活(五錢),甘草(生,五錢),當歸(酒洗,五錢),赤芍藥(七錢半),黃連(去枝梗,五錢),桔梗(五錢),辰砂(另研,水飛,一兩),牛蒡子(炒,一兩),老絲瓜(隔年經霜者,取連藤蒂五寸,燒存性,二個)

白話文:

9. 備急丸:將三錢半的木香和五錢的大黃以及牽牛末混合在一起。將其磨成細粉,並加入適量的神曲糊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到七個藥丸,在飯前飲用山楂煮湯送服。 10. 羌活湯:用於治療發疹瘡並緩解肝臟熱症。配方包括等量的羌活、川芎、防風、山梔仁、龍膽草和當歸,減半份量的甘草。將所有成分切碎後與少量薄荷葉一起用水煮沸至七分鐘,去掉殘渣後再溫飲即可。 11. 消毒保嬰丹:這是一種中藥方劑,主要用於預防嬰兒疾病。其主要原料爲纏豆藤或者黃豆、綠豆根上的紅絲帶狀植物,於每年農曆八月份採集晾乾備用;另外還有黑大豆、赤小豆、新升麻、山楂肉、荊芥連穗、防風、生地黃、川獨活、甘草、當歸、赤芍藥、黃連、桔梗、辰砂、牛蒡子及老絲瓜等藥材組成。其中辰砂需單獨研磨過篩處理,其餘材料按照比例配製而成。

上十七味,各研細末,和勻,用淨沙糖拌丸如李核大,每服一丸,濃煎甘草湯化下。其藥味味預備,須待春分秋分,或正月十五日,七月十五日,十月十五日,灑掃靜室,至成修合,忌婦人並孝服人、貓犬見之,合畢焚香叩齒,日出時,望東吸氣一口吹布藥上,向太陽密咒曰:神仙真藥,體合自然,嬰兒吞服,天地齊年。吾今奉太上老君、急急如律令敕(一氣七遍)。

十二、代天宣化丸(即韓氏醫通五瘟丹)

甘草(甲巳年為君土),黃芩(乙庚年為君金),黃柏(丙辛年為君水),山梔(丁壬年為君木),黃連(戊癸年為君金),連翹(佐),山豆根(佐),牛蒡子(佐)

白話文:

以上十七味藥材,研磨成細末,均勻混合,再用乾淨的沙糖拌合,製成像李子核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濃煎的甘草湯化開後服用。

在準備藥材時,必須選擇春季或秋季的分點(春分、秋分)或正月十五、七月十五、十月十五等特殊日子。在灑掃乾淨的靜室中,製作並完成藥丸。製作過程中,要避開婦女、守孝之人、貓狗等。製作完成後,要焚香叩齒,在日出時面向東方吸一口氣,吹在藥丸上。同時唸咒曰:「神仙真藥,體合自然,嬰兒吞服,天地齊年。吾今奉太上老君,急急如律令敕(一氣七遍)。」

先視其年所屬者為君,次四味為臣,君藥倍用,臣藥減半,佐視臣又減半。共為細末,於冬至日修合,取雪水煮升麻汁打麵糊為丸,辰砂為衣,淡竹葉煎湯下。

嘉靖甲午春,痘毒流行,病死者十有八九,乃一厄也。時有預服三豆子湯、絲瓜辰砂散者,凡方書所載預解痘毒之法,靡不用之,未見效者。予竊思痘疹疫癘之毒,因歲運災眚之變,難以藥解,而人事未盡,又不可諉之天數也,於是檢閱上方,乃於韓氏醫通得五瘟丹,以五運為主,喜曰:此解毒神藥也。依方修合,施售與人,但服之者,莫不輕疏,人皆神之。

白話文:

首先要根據患者的年齡,選出主藥,稱為君藥,劑量加倍使用;其次選擇四種輔助藥物,稱為臣藥,劑量減半使用;最後再選用一些佐藥,劑量再減半,所有藥材磨成細末,於冬至那天混合製成藥丸,用雪水煮升麻汁和麵糊做丸劑,以辰砂包衣,用淡竹葉煎湯送服。

嘉靖甲午年春天,痘毒流行,死亡率高達八九成,成為一場大災難。當時人們普遍服用三豆子湯、絲瓜辰砂散等各種預防痘毒的藥方,但效果都不明顯。我私下思考,痘疹疫癘的毒性,是由於歲運災眚的變化而引起的,難以用藥物完全解除,但人為因素也佔一部分,不能完全歸咎於天命。於是,我翻閱古方,在韓氏醫通中找到五瘟丹,以五行運作為主要原理,心想這可能就是解毒的神藥。按照方劑配製,並向他人推廣,服用者皆感到藥效顯著,都十分驚奇。

因命之曰:代天宣化丸。

十三、勻氣散

木香,青皮(各五錢),山楂肉(二錢半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甘草湯調服。

十四、活血散(即芎歸湯)

當歸,川芎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紅花湯調下。

十五、快斑湯,治起發遲。

人參(五分),當歸,防風,木通(各一錢),甘草(三分),木香,紫草,蟬蛻(各二分)

白話文:

因為這藥效能代替上天運化,所以叫做代天宣化丸。

第十三種藥方叫做勻氣散,由木香、青皮各五錢,山楂肉二錢半組成,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甘草湯送服。

第十四種藥方叫做活血散,也就是芎歸湯,由當歸、川芎等分組成,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紅花湯送服。

第十五種藥方叫做快斑湯,用於治療起發遲緩,由人參五分,當歸、防風、木通各一錢,甘草三分,木香、紫草、蟬蛻各二分組成。

上銼細末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溫服無時。

十六、消毒飲,解痘毒。

牛蒡子,連翹,甘草,綠升麻,山豆根,紫草(各等分)

上銼細片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溫服,不拘時。

十七、奪命丹

麻黃(酒蜜炒焦),升麻(各三錢),山豆根,紅花子,大力子,連翹(各二錢半),蟬蛻,紫草,人中黃(各三錢)

上研細末,酒蜜和丸,辰砂為衣,薄荷葉煎湯下。

附方:神應奪命丹

白話文:

第十六個配方「消毒飲」是用來解決小兒出疹病毒。它由牛蒡子、連翹、甘草、綠升麻、山豆根及紫草等份組成。要把它們切成細片,加入一杯水煮至七分熟後去掉渣滓,然後在任何時間內溫熱服用。 第十七個配方「奪命丹」是由麻黃、升麻、山豆根、紅花子、大力子、連翹、蟬蛻、紫草以及人中黃等藥材製成。這些材料被磨碎並與酒蜜混合在一起做成丸狀,再覆蓋上辰砂作為外層包裝。最後使用薄荷葉熬製而成的湯汁送服即可。 附方「神應奪命丹」則未提供詳細說明。

辰砂(擇牆壁鏡面者,白紗囊盛之,用升麻、麻黃、紫草、連翹四味,同紗囊放沙罐內,入新汲水,以桑柴火煮一晝夜,取出辰砂,研細,仍將煮砂藥汁重紙濾去渣,水飛取末,待乾聽用,二錢),麻黃(不去根節,酒蜜拌,炒焦黑色,八分),蟬蛻(水洗淨,去足翅,三分),紫草(酒洗,五分),紅花子(五分),穿山甲(酒炙拌,五分),真蟾酥(三分)

上藥共研細末,用醋酒拌丸,分作十粒,周歲者半丸,二歲者一丸,服至三丸,熱酒化服,厚蓋取汗,汗出痘隨出也。擇天醫生𪸓日修合。

白話文:

取辰砂,選擇從牆壁或鏡子上刮取的,用白布袋盛裝,再用升麻、麻黃、紫草、連翹四味藥材,也用布袋裝好,放入沙罐中,加入新汲取的水,以桑柴火煮一晝夜。取出辰砂,研磨成細粉,再將煮砂的藥汁用厚紙過濾去除渣滓,用水飛法收集藥粉,待其乾燥後備用,取二錢。麻黃不需去除根節,用酒蜜拌勻,炒至焦黑色,取八分。蟬蛻用水洗淨,去除足翅,取三分。紫草用酒洗淨,取五分。紅花子取五分。穿山甲用酒炙後拌勻,取五分。真蟾酥取三分。

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,用醋酒拌勻製成丸藥,分成十粒。周歲的孩子服用半丸,二歲的孩子服用一丸,最多服用三丸,用熱酒化服,蓋被取汗,出汗後痘疹就會隨之出現。選擇天干地支吉利的日子配製藥物。

此方與三酥餅同。

十八、調元湯(即保元湯),痘科良方。氣壯實者不宜。

人參(二錢),黃耆(三錢),甘草(一錢)

上銼細,加生薑一片,水一盞半,煎一盞,去渣溫服,不拘時。

十九、四物湯,養血。

當歸,川芎,芍藥,地黃

上銼細片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溫服無時。

二十、四君子湯,補氣。

白話文:

此方與三酥餅相同。

十八、調元湯(即保元湯),是治療痘瘡的良方,體質强壯的人不宜使用。

藥方:人參兩錢,黃耆三錢,甘草一錢。

將藥材切碎,加入一片生薑,用一盞半水煎煮,取一盞藥汁,去渣溫服,不拘時辰。

十九、四物湯,具有養血功效。

藥方: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地黃。

將藥材切成細片,用一盞水煎煮至七分,去渣,溫服,不拘時辰。

二十、四君子湯,具有補氣功效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

上銼細末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溫服不拘時。

二十一、葛根解毒湯,痘中止渴良方。

葛粉,天花粉,麥門冬,生地黃,升麻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

上銼細片,取糯米泔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入茅根自然汁一合服之。

二十二、人參麥門冬散,治痘中渴。

麥門冬,葛粉(各二錢),人參,甘草,升麻(各等分),白朮

白話文:
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,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,用一杯水煎煮,煮到剩下七分,去掉藥渣,溫溫地喝,不拘時間。

這是治療痘疹期間口渴的良方,叫做葛根解毒湯。

葛粉、天花粉、麥門冬、生地黃、升麻各取等量,甘草取一半量,將這些藥材切成薄片,用一杯糯米水煎煮,煮到剩下七分,去掉藥渣,加入一杯茅根汁一起服用。

這是治療痘疹期間口渴的藥方,叫做人參麥門冬散。

麥門冬、葛粉各取兩錢,人參、甘草、升麻各取等量,白朮。

上銼細片,加糯米一合,淡竹葉七片,水一盞,煎,米熟去滓,溫服。

二十三、人參白朮散(又名參苓白朮散),治痘泄渴。

人參,白朮,藿香,木香,甘草,白茯苓(各一錢),乾薑(二錢)

上銼細,加生薑一片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溫服無時。

二十四、人參白虎湯(又名化斑湯),解斑疹良方。

人參(一錢),知母(三錢),甘草(一錢),石膏(五錢),糯米(一合)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成細片,加入一合糯米、七片淡竹葉,用一盞水煎煮,米煮熟後去渣,溫熱服下。

人參白朮散,又名參苓白朮散,用於治療痘疹引起的口渴。

配方:人參、白朮、藿香、木香、甘草、白茯苓各一錢,乾薑二錢。

將藥材切碎,加入一片生薑,用一盞水煎煮七分,去渣,溫熱服用,沒有時間限制。

人參白虎湯,又名化斑湯,是治療斑疹的良方。

配方:人參一錢,知母三錢,甘草一錢,石膏五錢,糯米一合。

上銼細,水二盞,煎待米熟,去渣,溫服無時。

二十五、陳氏木香散,治虛寒證,純陰無陽者。

木香,大腹皮,人參,肉桂,半夏,青皮(炒),赤茯苓,前胡,訶子肉(煨),炙甘草,丁香(各等分)

上銼細,加姜一錢三分,水一盞,煎。如虛加黃耆等分,糯米一撮,同煎。

二十六、陳氏異功散,治虛寒症,純陰無陽者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兩杯水,煎煮至米飯熟透,去除藥渣,溫熱服用,時間不限。

木香散用於治療虛寒證,適用於純陰無陽的人。配方包括木香、大腹皮、人參、肉桂、半夏、青皮(炒)、赤茯苓、前胡、訶子肉(煨)、炙甘草、丁香(各等分)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一錢三分的薑,一杯水煎煮。如果體虛,可以加入等量的黃耆和一撮糯米一同煎煮。

異功散也用於治療虛寒症,適用於純陰無陽的人。

木香,當歸,茯苓(各三錢半),肉桂(二錢),人參,陳皮,肉豆蔻,丁香,半夏(各二錢半),白朮,厚朴,附子(各一錢半)

上銼細,每服三錢,加生薑三片,棗二枚,煎,先服,去附子亦可,若裡虛瀉甚,又不可無附子。量兒歲數加減服之。

四十七、四順清涼飲,治裡熱症,大便結。

當歸,白芍藥,大黃,甘草

上銼細片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食前服。

二十八、五苓散,治表裡有熱,小便不利。

澤瀉(一錢半),白朮,赤茯苓,豬苓(各一錢),肉桂(五分)

白話文:

木香、當歸、茯苓(各三錢五分),肉桂(二錢),人參、陳皮、肉豆蔻、丁香、半夏(各二錢五分),白朮、厚朴、烏頭(各一錢五分)

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生薑三片、紅棗兩枚,煎煮服用。先服用此方,若症狀減輕可去烏頭。若腹瀉嚴重,則不可無烏頭。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用量服用。

四十七、四順清涼飲

,治療內熱症,大便便祕。

當歸、白芍藥、大黃、甘草

研磨成細末,加水一碗,煎至七分,去渣滓,飯前服用。

二十八、五苓散

,治療表裡有熱,小便不利。

澤瀉(一錢五分),白朮、赤茯苓、豬苓(各一錢),肉桂(五分)

上銼細,加生薑一片,棗一枚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溫服。

二十九、桂枝大黃湯,治腹痛、大便不通良方。

桂枝,白芍藥(各二錢半),甘草(五分),大黃(一錢半)

上銼細,姜一片,水一盞半,煎一盞,去渣,食前溫服。

三十、三乙承氣湯,治實熱症,純陽無陰者。

大黃,厚朴,枳實(各一錢),升麻(五分)

上銼細,水一盞,加姜一片,煎七分,去渣,食前服。

三十一、黃耆建中湯,治裡虛腹中痛。

白話文:

上藥磨成細粉,加入生薑一片、紅棗一枚,用一碗水煎煮至七分,去掉藥渣,溫熱服用。

桂枝、白芍藥各二錢半,甘草五分,大黃一錢半,磨成細粉,加入薑片,用一碗半水煎煮至一碗,去掉藥渣,飯前溫熱服用。

大黃、厚朴、枳實各一錢,升麻五分,磨成細粉,用一碗水煎煮至七分,去掉藥渣,飯前服用。

黃耆建中湯主要用於治療裡虛腹中疼痛。

黃耆,人參,桔梗,白芍藥,甘草(各等分)

上銼細,加姜三片,棗二枚,水一盞,煎五分,去渣,溫服。

三十二、化毒湯,治痘未出腹痛者。

肉桂(五分),白芍藥,甘草(各一錢),青皮,木香,枳殼(各七分),山楂肉,連翹(各五分)

上銼細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溫服,不拘時。

三十三、丁香脾積丸,治痘中傷食。

三稜(去毛,醋浸,煨),莪朮(去皮,加土製,各五錢),丁香,木香(各五錢),青皮(去穰),烏梅(燒存性),豬牙皂(燒存性,各三錢),巴豆(去殼取肉,四十九粒)

白話文:

黃耆、人參、桔梗、白芍藥、甘草(等量)

搗碎成細末,加入薑片三片、棗子兩枚、水一杯,煎煮五分之三,去除渣滓,溫服。

三十二、化毒湯

,治療痘痘未發作但有腹痛的情況。

肉桂(0.6克),白芍藥、甘草(各1.5克),青皮、木香、枳殼(各1克),山楂肉、連翹(各0.6克)

搗碎成細末,水一杯,煎煮七分之三,去除渣滓,溫服,不拘時間。

三十三、丁香脾積丸

,治療痘痘併發消化不良。

三棱(除去茸毛,用醋浸泡,煨乾)、莪朮(除去皮,用土炒,各50克),丁香、木香(各50克),青皮(除去瓤)、烏梅(燒製後留存藥性)、豬牙皁(燒製後留存藥性,各30克),巴豆(除去殼取肉,49粒)

上為細末,醋調神麯糊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五七丸,原物湯送下。

三十四、理中湯丸,治虛寒。

人參,白朮,甘草,乾薑(各等分)

上銼細,水二盞,煎一盞,去渣,溫服。若欲為丸,研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白湯送下。

三十五、導赤散,治心熱發搐。

生地黃,木通,甘草(炙,各等分)

上銼細,加淡竹葉七片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溫服。

一方加人參、麥冬。

附方:導赤通氣,治心虛聲不揚者。

木通,生地黃,甘草,人參,麥門冬,石菖蒲,當歸身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醋調和神麴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綠豆,每次服用五到七粒,用原藥材的湯汁送服。

理中湯丸用於治療虛寒。

人參、白朮、甘草、乾薑各等份,切碎,加兩杯水煎煮成一杯,去渣,溫熱服用。如果想要做成丸子,就將藥材研成細粉,用煉蜜做成丸子,大小如彈珠,每次服用一粒,用白開水送服。

導赤散用於治療心熱發搐。

生地黃、木通、甘草(炙烤後)各等份,切碎,加入淡竹葉七片,加一杯水煎煮至七分,去渣,溫熱服用。

另一個方子則加入人參和麥冬。

附方:導赤通氣,用於治療心虛聲音微弱。

木通、生地黃、甘草、人參、麥門冬、石菖蒲、當歸身。

燈心作引,水煎服。

三十六、補氣,治心熱神昏。

黃連(生,五錢),黃芩,山梔仁(各三錢),鬱金(二錢),辰砂(一錢半),牛黃(二分半)

共研細末,臘雪調麵糊丸,如黍米大,每服七八丸,燈心湯下。

三十七、十宣散(一名十奇散,一名托裡十補散),治痘癰。

黃耆,人參,當歸(各二錢),厚朴,桔梗,川芎,防風,甘草,白芷(各一錢),桂心(三分)

白話文:

燈芯當引子,用水煎煮服用。

這個方子用來補氣,治療心熱神昏。

取生黃連五錢,黃芩、山梔仁各三錢,鬱金二錢,辰砂一錢半,牛黃二分半,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臘雪調成麵糊丸,大小如黍米,每次服用七八丸,用燈芯湯送服。

這個方子叫十宣散,又名十奇散或托裡十補散,用來治療痘癰。

取黃耆、人參、當歸各二錢,厚朴、桔梗、川芎、防風、甘草、白芷各一錢,桂心三分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或二錢,木香湯調下。

附方:真人解毒湯,治痘母。

忍冬花(半斤),甘草節(一兩),木通,防風,連翹(各三錢)

分作三劑,用酒水各半煎服,以腫消痘出為度。

三十八、十全大補湯,補養氣血,痘科良方。

黃耆,人參,當歸,白芍藥,白朮,生地黃,白茯苓(各一錢),川芎,甘草(各五分),官桂(三分)

上銼細,加姜三片,棗一枚,水一盞半,煎一盞,去渣,溫服,不拘時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一錢或二錢,用木香湯調和後服用。

另外一種方劑叫做真人解毒湯,用於治療痘母。

準備忍冬花半斤、甘草節一兩、木通、防風、連翹各三錢。

將藥材分成三劑,用酒和水各半煎煮服用,直到腫消痘出為止。

十全大補湯是一種補養氣血的良方,適用於痘科。

準備黃耆、人參、當歸、白芍藥、白朮、生地黃、白茯苓各一錢,川芎、甘草各五分,官桂三分。

將藥材切碎,加入薑三片,大棗一枚,水一盞半,煎煮至一盞,去除藥渣,溫熱服用,不受時間限制。

三十九、寧神湯

人參,當歸身,生地黃,麥門冬(各一錢),山梔仁,甘草(炙),黃連(炒,各五錢),石菖蒲(三分),辰砂(末,一分)

上銼細,加燈心半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,調辰砂末,攪勻,食後溫服。

四十、抱龍丸(又名琥珀抱龍丸),治痘驚。

真琥珀,天竺黃,白檀香,人參,白茯苓(各一兩半),粉草(去節,三兩),枳殼(麵炒),枳實(麵炒,各一兩),辰砂(水飛,五錢),山藥(去黑,炒熟,一斤),牛膽南星(一兩),金箔(一百片)

白話文:

三十九、[寧神湯]

材料:

  • 人參、當歸身、生地黃、麥門冬(各一錢)
  • 山梔仁、炙甘草、炒黃連(各五錢)
  • 石菖蒲(三分)
  • 辰砂末(一分)

製作方法:

將以上材料搗碎研細,加入燈心半錢、水一盞,煎煮至七分量,濾去渣滓,加入辰砂末,攪拌均勻。食後溫服。

四十、抱龍丸(治療痘疹驚悸)

材料:

  • 琥珀、天竺黃、白檀香、人參、白茯苓(各一兩半)
  • 粉草(去節,三兩)
  • 麵炒枳殼、麵炒枳實(各一兩)
  • 水飛辰砂(五錢)
  • 去黑、炒熟的山藥(一斤)
  • 牛膽南星(一兩)
  • 金箔(一百片)

各取細末,再篩和勻,每藥一兩,取新吸水一兩,重入乳缽內杵勻,丸如皂角子大,陰乾,勿用日曬,則燥裂矣,每服一丸,薄荷煎湯化下。

四十一、黃芩湯,治協熱而利。

黃芩(一錢半),甘草(炙,一錢),白芍藥(六錢)

上銼細,加大棗二枚,水一盞,煎七分,食前溫服。

四十二、黃芩加半夏湯

即前黃芩湯內加半夏二錢,生薑一錢。

四十三、肉豆蔻丸,治協寒而利。

白話文:

將各種藥材磨成細末,過篩混合均勻,每種藥材取一兩,加入新吸水一兩,再次放入乳缽內搗勻,製成皂角子大小的丸藥,陰乾,不可曬太陽,否則會乾燥裂開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薄荷煎湯送服。

黃芩湯,用於治療熱邪壅滯導致的便秘。

黃芩一錢半,甘草(炙,一錢),白芍藥六錢,將藥材切碎,加入大棗兩枚,水一盞,煎煮至七分,飯前溫服。

黃芩加半夏湯,即黃芩湯中再加入半夏二錢,生薑一錢。

肉豆蔻丸,用於治療寒邪凝滯導致的便秘。

木香,砂仁,白龍骨,訶黎勒(各五錢),赤石脂,白枯礬(各七錢半),肉豆蔻(五錢)

上為末,麵糊丸,黍子大,一歲服三、五十丸,米飲湯下。

四十四、錢氏異功散,補脾胃。

人參,白茯苓,白朮,甘草,陳皮(各等分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生薑五片,棗二枚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食前服。

四十五、益黃散,補脾虛寒。

陳皮(一兩),青皮,訶子肉,甘草(炙,各五錢),丁香(一錢)

白話文:

木香、砂仁、白龍骨、訶黎勒各五錢,赤石脂、白枯礬各七錢半,肉豆蔻五錢,研磨成粉末,用麵糊做成黍子大小的丸子,一歲服三、五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
錢氏異功散補脾胃。人參、白茯苓、白朮、甘草、陳皮各等分,研磨成粉末,每服二錢,用生薑五片、棗二枚,水一盞煎至七分,去渣,飯前服用。

益黃散補脾虛寒。陳皮一兩,青皮、訶子肉、甘草(炙)各五錢,丁香一錢。

共為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六分,去渣服。

四十六、八正散,大小便不通。

滑石,瞿麥,大黃,木通,萹蓄,車前子,梔子仁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
上銼細,加燈心一錢,水一盞,煎七分,食前服。

四十七、安神丸

黃連,當歸身,麥門冬,白茯苓,甘草(各半兩),硃砂(一兩),龍腦(二分半)

上為末,湯浸蒸餅,和獖豬心血搗勻,丸黍米大,每服十丸,燈心湯下。

白話文:

【四十六、八正散】
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量為二錢,用一杯水煎煮至剩餘六分,然後去除藥渣飲用。

【四十七、安神丸】

黃連、當歸身、麥門冬、白茯苓、甘草各半兩,硃砂一兩,龍腦二分半。以上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,用湯水浸泡蒸餾後的面團混合,再加入獖豬的心血攪拌均勻,製成如黍米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十粒,用燈心湯送服。

四十八、茱連散,治乾嘔。

黃連(半兩),吳茱萸(二錢),青竹茹(一團)

上二味同炒,研細末,每服半錢,生薑湯調服。

四十九、橘皮湯

橘皮(半留白,半去白,炒,二錢),半夏(一錢),白茯苓(一錢半)

上銼細,加姜五片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服。

五十、香連丸(一名香橘丸)

白話文:

四十八,茱連散,治乾嘔。黃連半兩,吳茱萸二錢,青竹茹一團,將上述藥物一起炒製,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半錢,用生薑湯調服。

四十九,橘皮湯。橘皮半留白,半去白,炒製,二錢,半夏一錢,白茯苓一錢半,將上述藥物切碎,加入姜五片,水一盞,煎煮至七分,去渣服用。

五十,香連丸(一名香橘丸)。

黃連(以吳茱萸五錢同炒,去吳茱萸不用,一兩),木香(半兩),石蓮子肉(二錢半),陳皮(半兩)

上為細末,醋調神麯糊為丸,如麻子大,每服二、三十丸、陳倉米湯下。

五十一、膽導法,此通大便秘結之良法也。不損中氣,強如用藥。

用大豬膽一枚,以鵝翎筒兩頭截齊,一頭入膽中,錢牢扎定,吹令氣滿,納入穀道中,直待氣通取去。

又:豬胞導法:

用豬尿胞一個,以竹管插放胞口中吸起,又取豬膽汁、生蜜、清油各半杯攪勻,灌入胞中又吹起,以線扎定如上膽導法,尤捷。此因治余先庭新立法也。

白話文:

黃連(與吳茱萸五錢一起炒香,除去吳茱萸不用,一兩),木香(半兩),石蓮子肉(二錢半),陳皮(半兩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醋調和神麯糊成丸,大小如麻子,每次服用二、三十丸,用陳米湯送服。

五十一、膽導法,這是通治大便祕結的良方,不傷中氣,比藥物更有效。

豬膽一枚,用鵝翎筒兩頭截齊,一頭放入膽中,用錢幣牢牢扎緊,吹入氣體使其脹滿,納入肛門中,直到氣體排出後取出。

豬胞導法:

用豬尿胞一個,用竹管插在胞口中吸出空氣,再取豬膽汁、生蜜、清油各半杯攪拌均勻,灌入胞中,再吹氣使其脹起,用線扎緊,與上述膽導法相同,但更為便捷。此法為治餘先庭所創立的新方法。

五十二、百祥丸(一名南陽丸)

紅牙大戟不拘多少,漿水煮極軟,去骨,日中曬乾,復內原汁中,煮汁盡,焙乾為末,水丸如粟米大,每服一、二十丸,研末芝麻湯下。

五十三、牛李膏(一名必勝膏)

牛李子不拘多少,取汁,石器中熬成膏,牛李子野生道邊,至秋結實,黑丸成穗,每服皂子大,煎杏膠湯化下。

白話文:

五十二、百祥丸(一名南陽丸)

將紅牙大戟不拘多少,以漿水煮至極軟,去除骨頭,在太陽下曬乾,再放回原汁中,煮至汁液完全蒸發,焙乾研成粉末,製成如粟米般大小的水丸。每次服用一至二十丸,研成粉末,用芝麻湯送服。

五十三、牛李膏(一名必勝膏)

將牛李子不拘多少,取其汁液,放入石器中熬製成膏。牛李子野生於路邊,秋季結果,黑丸成穗。每次服用皂子大小,用煎杏膠湯化服。

此上二方,治痘瘡黑陷,便秘裡實症。

五十四、瀉白散(又名瀉肺散),治肺熱而喘。

桑白皮,地骨皮(各一兩),甘草(炒,半兩)

上為末,每服一二錢,加粳米一百粒,水一盞,煎六分,食後服。

五十五、黃芩瀉肺湯,治肺熱裡實症。

黃芩,梔子,枳殼,甘草(炙),薄荷,連翹,杏仁(去皮尖),大黃,桔梗(炒)

白話文:

上面這兩種方劑,用於治療痘瘡發黑凹陷、便秘腹實的症狀。

五十四、瀉白散(又名瀉肺散),用於治療肺熱導致的喘息。

桑白皮、地骨皮(各一兩),甘草(炒,半兩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至二錢,加入一百粒粳米,用一盞水煎煮至六分,飯後服用。

五十五、黃芩瀉肺湯,用於治療肺熱腹實的症狀。

黃芩、梔子、枳殼、甘草(炙)、薄荷、連翹、杏仁(去皮尖)、大黃、桔梗(炒)

水煎,食後服。

五十六、前胡枳殼湯

前胡,枳殼,茯苓,大黃,甘草(各五錢)

上銼細,每服三錢,水煎。如身溫脈微,瀉者,勿服。

五十七、柴胡麥門冬散

柴胡(五分),龍膽草(三分),麥門冬(分分),甘草(二分),人參,玄參(各五分)

上銼細,水煎服。

五十八、葛根麥門冬散,治斑疹毒,大熱而渴。

乾葛,麥門冬(各半錢),石膏,升麻,赤芍藥,甘草,茯苓,人參(各五分)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碎,取三錢藥材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
上銼細,加淡竹葉七片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服。

五十九、生地黃散,治斑疹肺熱喘咳。

生地黃(一錢),麥門冬(五分),杏仁,款冬花,陳皮(各八分),甘草

上銼細,水煎服。

一方加桔梗五分。

六十、射干鼠黏子湯,治咽喉痛。

鼠黏子(炒香,四兩),甘草,升麻,射干(各一兩)

上銼細片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服。

六十一、人參清膈散,治肺熱鼻乾、涕唾稠黏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淡竹葉七片,用一杯水煎煮至七分,去除藥渣服用。

生地黃一錢,麥門冬五分,杏仁、款冬花、陳皮各八分,甘草適量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水煎服。另一種方法是加入桔梗五分。

鼠黏子炒香後研磨成細粉,四兩,甘草、升麻、射干各一兩,也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兩錢,用一杯水煎服。

人參清膈散用於治療肺熱鼻乾、涕唾稠黏。

人參,柴胡,當歸,白芍藥,知母,桑白皮,白朮,紫菀,茯苓,黃耆(炙),甘草,地骨皮,桔梗(各五分),黃芩(二分半),石膏(七分),滑石(七分半)

上銼細,加姜三片,水一盞,煎七分,食後服。

六十二、仙聖散,治痘疹不起發,因內實者。

紫草,木通,甘草,黃耆(炙),枳殼(各等分)

上銼細,加糯米一百粒,水一盞,煎,待米熟,去渣服。

六十三、紫草飲,治痘疹黑陷不起。

白話文:

人參、柴胡、當歸、白芍藥、知母、桑白皮、白朮、紫菀、茯苓、黃耆(炙)、甘草、地骨皮、桔梗(各五分),黃芩(二分半),石膏(七分),滑石(七分半),將這些藥材切碎,加入薑片三片,水一盞,煎煮至七分,飯後服用。

仙聖散,用於治療痘疹發疹不明顯,因內熱所致者。紫草、木通、甘草、黃耆(炙)、枳殼(各等分),將這些藥材切碎,加入糯米一百粒,水一盞,煎煮至米熟,去渣服用。

紫草飲,用於治療痘疹黑陷不退者。

紫草,芍藥,麻黃,當歸,甘草(各等分)

上銼細,水一盞煎,不拘時服。

六十四、加味四聖散,治痘瘡黑陷、倒陷。

紫草,木通,木香,黃耆(炙),川芎,甘草,人參(各等分),蟬蛻(十個)

上銼細,加糯米一百粒,水一盞,煎服。

六十五、玄參地黃湯,治痘疹衄。

玄參,生地黃,牡丹皮,梔子仁,甘草,升麻(各一錢半),白芍藥(一錢)

上銼細,加炒蒲黃半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服。

白話文:

紫草、芍藥、麻黃、當歸、甘草等量,磨成細粉,用一杯水煎煮,不限時間服用。

紫草、木通、木香、黃芪(炙)、川芎、甘草、人參等量,蟬蛻十個,磨成細粉,加入一百粒糯米,用一杯水煎煮服用。

玄參、生地黃、牡丹皮、梔子仁、甘草、升麻各一錢半,白芍藥一錢,磨成細粉,加入半錢炒蒲黃,用一杯水煎煮七分,去渣服用。

六十六、神應膏,護目方。

黃柏(一兩),真綠粉(一兩半),甘草(四兩),紅花(二兩)

上為末,用胭脂水和蜜水調塗兩眼四畔之瘡痘上。

六十七、麻黃

麻黃,杏仁,甘草(各等分),石膏(倍用)

上銼細,加臘茶葉一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不拘時服。

又方去石膏,加桑白皮。

附方:清金散火湯,此上二方治痘疹初發熱而喘。

麻黃(炒),蘇葉,桔梗,甘草,牛蒡子(炒)

白話文:

六十六、神應膏,護目方。用黃柏一兩、真綠粉一兩半、甘草四兩、紅花二兩研成粉末,以胭脂水和蜜水調和,塗於眼周患處。

六十七、麻黃方。麻黃、杏仁、甘草各等份,石膏加倍,研細後加入臘茶葉一錢,水一盞煎至七分,去渣,不拘時服。另有一方,去石膏,加桑白皮。附方:清金散火湯,以上兩方用於痘疹初發,伴有發熱和喘息。麻黃炒製,與蘇葉、桔梗、甘草、牛蒡子(炒)同用。

水煎服。如腹脹,加川厚朴、大腹皮,大小便秘,加葶藶(炒)、梔子仁(炒)。

六十八、便秘,治自汗盜汗。

當歸,生地黃,熟地黃,黃耆(炙,各一錢),黃芩,黃連,黃柏(各五分)

上銼細,水一盞,煎服。

六十九、溫粉撲法,治汗出太多不止。

黃連,牡蠣粉,貝母(各半兩),粳米粉(一升)

上為細末,敷於身上。

七十、敗蒲散(又名止汗散),止汗。

用敗蒲扇燒灰,每服三錢,溫酒調服,不拘時。

白話文:

水煎服。如果腹脹,就加川厚朴、大腹皮;大小便秘,就加葶藶(炒)、梔子仁(炒)。

治自汗盜汗。

用當歸、生地黃、熟地黃、黃耆(炙,各一錢)、黃芩、黃連、黃柏(各五分)

將藥材切碎,用一盞水煎服。

治汗出太多不止。

用黃連、牡蠣粉、貝母(各半兩)、粳米粉(一升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敷於身上。

止汗。

用敗蒲扇燒成灰,每次服用三錢,用溫酒調服,不拘時間。

七十一、荊防敗毒散,治痘疹之發散藥也。

柴胡,甘草,人參,桔梗,川芎,荊芥穗,茯苓,枳殼,前胡,羌活,獨活,防風(各等分)

上銼細,加薄荷五葉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溫服。

七十二、四聖散

凡痘不起發,變異而痛者,痘疔也(一名鬼症)。此下二方治痘疔。

綠豆,豌豆(俱燒存性,各四十九粒),珍珠(一分),油頭髮(燒存性,一分)

上為末,胭脂汁調,先以銀簪撥開黑瘡,此塗之。

白話文:

七十一、荊防敗毒散,是用來治療痘疹的發散藥。

柴胡、甘草、人參、桔梗、川芎、荊芥穗、茯苓、枳殼、前胡、羌活、獨活、防風(各等分)

將藥材切碎,加入薄荷五葉,用水一盞煎煮至七分,去渣,溫熱服下。

七十二、四聖散

凡是痘疹沒有發出來,並且變異而疼痛的,稱為痘疔(也叫做鬼症)。以下兩個藥方是治療痘疔的。

綠豆、豌豆(都燒成灰,各四十九粒)、珍珠(一分)、油頭髮(燒成灰,一分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胭脂汁調和,先用銀簪撥開黑瘡,再塗抹在患處。

附方,治痘疔。

雄黃(一錢),紫草(三錢)

上為細末,胭脂汁調,銀簪挑破黑疔,入藥在內。

七十三、無價散,治黑陷疫毒良方。

用人、貓、豬、犬糞,臘月內燒為灰,沙糖水調服。

七十四、胡荽酒,治倒陷。

胡荽四兩,切,以好酒二盞,煎一二沸,入胡荽,用物蓋定再煎,勿令泄氣,放冷,每吸一口微噴從背至足遍,勿噴頭面。病人常令聞荽氣。

七十五、水楊湯,治倒陷良方。

白話文:

治療痘疔:取雄黃一錢,紫草三錢,研成細末,用胭脂汁調和,用銀簪挑破黑疔,將藥粉填入。

治療黑陷疫毒:取人、貓、豬、犬糞,在臘月內燒成灰,用沙糖水調和服用。

治療倒陷:取胡荽四兩切碎,用好酒兩盞煎煮沸騰,加入胡荽,用東西蓋好繼續煎煮,不要讓藥氣散失,放涼後,每次吸一口藥汁,從背部到腳部均勻噴灑,不要噴頭面。病人要經常聞胡荽的氣味。

治療倒陷良方:用水楊湯治療。

水楊,即忍冬藤也,春冬用枝,秋夏用枝葉,銼斷,用長流水一大釜,煎六七沸,先將三分中一分置浴盆內,以手試不甚熱,亦不可太溫,先服宜用湯藥然後浴洗,漸漸添湯,以痘起發光壯為度,無次數。

七十六、胭脂塗法,治黑痘良方。

先以升麻一味,煎濃湯,去渣,卻用胭脂於湯內揉出紅汁,就以本綿蘸湯,於瘡上拭之。

七十七、獨聖散,治痘瘡倒陷。

牛蒡子(炒,五錢),白殭蠶(二錢半)

上味入紫草三莖同煎,連進二服。

白話文:

水楊就是忍冬藤,春天和冬天用枝條,秋天和夏天用枝葉,切斷,用大量的清水煮沸六七次,先將三分之一的水倒入浴盆中,用手試一下溫度,不要太熱,也不要太溫,先服用藥物,然後洗澡,逐漸添加熱水,直到痘痘發紅發亮為止,沒有次數限制。

胭脂塗法,是治療黑痘的良方。

先用升麻煎煮濃湯,去除藥渣,再將胭脂放入湯中揉出紅色汁液,用棉花蘸取汁液,塗抹在瘡上。

獨聖散,治療痘瘡倒陷。

牛蒡子(炒,五錢),白僵蠶(二錢半)。

將以上藥材與紫草三莖一起煎煮,連續服用兩次。

七十八、苦參丸,治痘後潰爛成疥。

苦參(一兩),白蒺藜,何首烏,牛蒡子,荊芥穗(各一兩半)

共為末、酒調面為丸,竹葉湯下。

七十九、滅瘢救苦散,治爛痘以此敷面,如誤抓破者,用之敷貼最良。

密陀僧,滑石(各一兩),白芷(半兩)

上為細末,濕則乾擦之,干則好白蜜調敷。

白話文:

七十八、苦參丸,用來治療痘瘡癒合後潰爛成疥瘡。

苦參(一兩)、白蒺藜、何首烏、牛蒡子、荊芥穗(各一兩半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成丸狀,服用時用竹葉湯送服。

七十九、滅瘢救苦散,用來治療痘瘡潰爛,敷在臉上。如果不小心抓破,用它來敷貼最有效。

密陀僧、滑石(各一兩)、白芷(半兩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如果濕了就用乾布擦拭,如果乾了就用白蜜調和後敷貼。

八十、白龍散,治爛痘及抓破者。

用干黃牛糞,在風露中多久者,火煅成灰,取中心白者為末,薄絹囊裹,於瘡上撲之。

八十一、敗草散,治爛痘及不成痂者,用此鋪攤被席。

多年屋上爛茅草,擇淨者,為末擦之。牆上爛草亦佳。以多受風露之氣,故能解痘瘡毒。

八十二、茵陳薰法,治痘瘡瘙癢。

用干茵陳研末搗棗膏和丸,如雞子大,曬乾,烈火燒煙燻之。

八十三、消風化毒散

防風,黃耆,白芍藥,荊芥穗,桂枝,牛蒡子,升麻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

白話文:

治爛痘和抓破的痘瘡,可用干黃牛糞,在風露中曝曬一段時間後,火煅成灰,取中心白灰研末,用薄絹囊包裹,敷於瘡上。

治爛痘和未結成痂的痘瘡,可用多年屋頂上的爛茅草,挑選乾淨的部分,研磨成粉末塗抹患處。牆上的爛草也同樣有效。因為這些草長期暴露於風露中,所以能解痘瘡毒。

治痘瘡瘙癢,可用干茵陳研磨成粉末,與棗膏混合搓成如雞蛋大小的丸子,曬乾後,用烈火燒煙薰患處。

消風化毒散,用防風、黃耆、白芍藥、荊芥穗、桂枝、牛蒡子、升麻等量,甘草減半,共為散劑。

上銼細,加薄荷七葉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溫服無時。

八十四、羌活救苦湯

羌活,白芷,川芎,蔓荊子,防風,桔梗,黃芩,連翹,升麻,大力子,人中黃(各等分)

上銼細,加薄荷葉七片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食後溫服。

八十五、消毒化斑散

升麻,柴胡,桔梗,甘草,龍膽草,牛蒡子,連翹,防風,蟬蛻,密蒙花(各等分)

上銼細,加淡竹葉十片,水一盞半,煎一盞,食後服。

白話文:

【八十四、羌活救苦湯】

羌活、白芷、川芎、蔓荊子、防風、桔梗、黃芩、連翹、升麻、大力子、人中黃(各等份)

以上藥物研磨細,加入七片薄荷葉,用水一杯,煎至剩下七分,濾掉渣,於飯後溫熱飲用。

【八十五、消毒化斑散】

升麻、柴胡、桔梗、甘草、龍膽草、牛蒡子、連翹、防風、蟬蛻、密蒙花(各等份)

以上藥物研磨細,加入十片淡竹葉,用水一杯半,煎至一杯,飯後服用。

八十六、柴葛桂枝湯

柴胡,葛根,甘草,桂枝,防風,人參,白芍藥(各等分)

上銼細,加生薑三片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,溫服,不拘時。

白話文:

這是一道古方「柴葛桂枝湯」的配方和服用方法。它由柴胡、葛根、甘草、桂枝、防風、人參和白芍藥等量混合而成。

  • 將以上材料磨碎成細末;
  • 加入三片新鮮生薑和一杯水;
  • 煎煮至剩下七分滿後去掉渣滓;
  • 復溫後隨意飲用,不限時間。

請注意:此處提供的僅為歷史資料,並非當前臨牀治療方案或建議。在使用任何中西醫療法之前,應先向專業醫生尋求指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