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全
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三 (8)
卷之三 (8)
1. 夾疹
疹,一名麻子,君火所為也。或曰:脾為疹。經曰:少陰所至為瘍疹,在人則心火主之。夫心火亢甚則制己所勝,焚灼肺金,肺主皮毛,故疹毒見於皮膚之間,如蚊蚤所咬之狀。瘡痘只出一般者善;若與疹毒並出,謂之夾疹,其候極惡。惟痘本稀疏而夾疹者,庶乎可治。瘡本稠密,與疹並出,彼此相混,瑣碎莫辨,急用辛涼之藥發而解之。
如疹毒漸消,瘡本磊落者,亦可治也。疹痘相併,毒不少減,此危惡之疾,孰能料其生乎?
瘡出夾疹者,荊防敗毒散主之(七十一),疹毒消者可治。如瘡收靨後復出疹者,此餘毒解散之兆,不須治之。
白話文:
【夾疹】
疹,又名麻子,是由於體內君火過旺造成的。有人認爲,疹是由脾臟問題引起。古籍記載,少陰之氣過盛時,表現爲瘡疹,對人體而言,主要由心火控制。如果心火過旺,會過度剋制其所勝的肺金,肺主皮毛,所以疹毒就會在皮膚上顯現,就像被蚊蟲叮咬的痕跡一樣。
瘡痘正常出現是好的;但如果和疹毒同時出現,就稱爲夾疹,這種情況非常嚴重。只有當痘原本就稀疏並伴有疹的情況,可能還有治療的希望。如果瘡本身就很密集,再加上疹一起出現,兩者混合在一起,細碎到難以分辨,這時應立即使用辛涼的藥物來發散並解除症狀。
如果疹毒逐漸消退,瘡也明顯好轉,也是可以治療的。但如果是疹痘同時併發,毒性沒有減少,這是極其危險的疾病,誰能預料到病人是否能存活呢?
瘡出現夾疹的情況,可以使用荊防敗毒散爲主藥治療(方劑編號71),如果疹毒消退,則有治癒的可能。如果瘡癒合後再次出現疹,這是餘毒正在消散的跡象,無需特別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