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全

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八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 (1)

1. 或問

凡三十七問。

或曰:痘瘡之名何義?

曰:古人謂之斑瘡,後人因其形似痘,故曰痘瘡,又曰豌豆瘡。今又呼為珍珠痘者,以其形圓緊而小也。又呼為大痘者,以其形圓充實而大也。有呼茱萸痘者,以其二三成叢,中心落陷也。有呼為蛇皮者,因其空殼無水,如蛇蛻之皮也。有呼為錫面者,以其成餅帶灰白色也。

是皆因象取名,無別義理。但珍珠痘最輕,大痘次之,茱萸痘最重,錫面、蛇皮則死症也。

或曰:痘瘡發熱,何以能預識其輕重而解之耶?

曰:凡發熱乍進乍退,氣色明瑩,精神如常,大小便調,能食不渴,目清神潤,此毒輕也,痘必稀疏;縱出多,亦自易發易靨也。如壯熱不減,氣色慘暗,精神昏悶,大便或秘或瀉,不能食,目赤唇焦,此毒重也。痘必稠密,宜預解之。其出疏者,防其有伏,未可便許其疏。但看熱減渴止,精神爽快,清便自調,能食,更無他苦,是真疏且輕也。

白話文:

一共分為三十七個問題。

「痘瘡」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?

古代人稱之為「斑瘡」,後人因為它的形狀類似水痘,所以稱為「痘瘡」,又稱之為「豌豆瘡」。現在又有人稱之為「珍珠痘」,是因為它的形狀圓緊而小。又有人稱之為「大痘」,是因為它的形狀圓潤飽滿而大。有的人稱之為「茱萸痘」,是因為它的疹子兩三個一叢,中央凹陷。有的人稱之為「蛇皮」,是因為它的空殼沒有水,就像蛇褪下的皮。有的人稱之為「錫面」,是因為它形成一片片帶有灰白色的斑塊。

這些名稱都是根據痘瘡的形狀取的,並沒有其他的特殊意義。但是珍珠痘是最輕的,大痘次之,茱萸痘最重,錫面和蛇皮則是不治之症。

痘瘡發燒,如何能夠預測它的輕重程度並加以治療?

一般發燒時,如果體溫時升時降,面色紅潤明亮,精神如常,大小便通暢,能吃不渴,眼睛清澈神采奕奕,說明毒性較輕,痘瘡一定會稀疏;即使長得比較多,也會很容易發出來並結痂。如果發高燒不退,面色黯淡,精神萎靡,大便時而便祕時而腹瀉,不能進食,眼睛發紅嘴脣乾裂,說明毒性較重,痘瘡一定會密密麻麻,需要預先治療。對於痘瘡長得稀疏的人,也要提防有復發的情況,不能輕易認為它就一定是稀疏的。但如果看到發熱減退、口渴消除,精神爽朗,大便自動調節,能吃,並且沒有其他不適,那麼才說明痘瘡的確是稀疏且輕微的。

或曰:既識其候,如痘稠密,何以解之?

曰:諸瘡皆屬於心,心之華在面。如初發熱,青筋現露,目中淚出,此毒發於肝,肝木生心火,從後來者為實邪,肝為水疱,風火相煽,必作瘙癢,宜先解肝之毒。面赤如錦,額上紅筋露現,譫妄多驚,此毒發於心,心火自旺為正邪,君主不明必有陷伏,不治。口乾唇焦,面黃而燥,此毒發於脾,心火生脾土,從前來者為虛邪,脾為斑,心為疹,必有夾斑夾疹。又脾主肌肉,為火所灼,必作潰爛,宜先解心脾之毒。

面色㿠白,鼻中乾燥,或流清涕,或衄出,此毒發於肺,心火刑肺金,乘其所勝為微邪,宜略解肺之毒。面色黑,氣如煙,目中見鬼,頭熱足冷,此毒發於腎,腎水克心火為賊邪,必成黑陷,不治。

白話文:

有人问:既然知道了天花的症状,比如痘疹密集,该如何治疗呢?

回答说:所有疮疡都属于心,心的外在表现是面部。如果刚开始发热,青筋显露,眼睛流泪,这是毒气发于肝,肝木生心火,后来出现的症状是实邪,肝对应水疱,风火相互煽动,必然引起瘙痒,应该先解肝毒。如果面部发红如同锦缎,额头上红筋显露,神志不清多惊,这是毒气发于心,心火自旺是正邪,君主失明必有隐藏的危险,不治。如果口干唇燥,面黄而干燥,这是毒气发于脾,心火生脾土,先前出现的症状是虚邪,脾对应斑,心对应疹,必然有斑疹夹杂。而且脾主肌肉,被火灼伤,必然溃烂,应该先解心脾之毒。

如果面色苍白,鼻孔干燥,或者流清涕,或者鼻出血,这是毒气发于肺,心火刑肺金,乘其所胜是微邪,应该稍微解一下肺毒。如果面色发黑,气喘如烟,眼睛看见鬼,头热脚冷,这是毒气发于肾,肾水克心火是贼邪,必然形成黑色凹陷,不治。

或曰:痘子出形,輕重吉凶何以別之?

曰:痘子出形,其熱便退,三五磊落,相去位遠,其瘡圓淨,以火燭之,皮中無復紅點,此候必疏而輕。如瘡大出,熱不少減,細碎叢聚,無有空膚,以火燭之,皮下通紅,此必密而重也。

或曰:古方預解痘毒,謂重者能令出疏,輕者能令不出,其言信乎?

曰:痘之疏密,本毒之多寡,毒之所受,本於父母始生之初,區區藥石,豈能解之,而使重者必疏,輕者不出耶?但謂解之,使無郁遏陷伏之患則可,謂解之使重者必疏,輕者不出,吾不知也。

或曰:解毒之方,若是不必用歟?

曰:何可廢也!蓋解毒之法要分三治:一則視其父母平日有餘不足之病而解之,一則視其年氣運疫癘之變而解之,一則視其人所見氣色所稟虛實而解之。秤物平施,因時制宜,豈有定方耶?如代天宣化丸,只解得氣運疫癘之變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:痘疹生長出來後,輕重吉凶怎麼區分?

回答:痘疹生長出來後,熱度就會退去,三五顆分散疏落,彼此距離較遠,痘瘡圓潤潔淨,用火燭照看,皮膚中沒有紅點,這樣的情況一定會疏落而輕微。如果痘瘡長得很大,熱度沒有明顯減退,痘疹小而密集,沒有空隙,用火燭照看,皮膚下都是通紅的,這樣的情況一定會密集而嚴重。

有人問:古方記載可以預防痘毒,說是嚴重的可以讓痘疹生得疏落,輕微的可以讓痘疹不出,這些說法可信嗎?

回答:痘疹的疏密,本質上是由毒素的多寡決定的,毒素的來源,來自父母生下時最初的體質,單靠藥物怎麼能解毒,讓嚴重的痘疹變得疏落,輕微的痘疹不出呢?只能說解毒可以讓毒素不積聚、不隱伏,這樣就可以了,至於說解毒可以讓嚴重的痘疹變疏落,輕微的痘疹不出,我並不相信。

有人問:解毒的方子,是不是不需要用呢?

回答:怎麼能廢棄不用呢!解毒的方法分為三種治療:一種是根據孩子的父母平日有哪些虛實病症來解毒,一種是根據孩子的年齡氣運和出現的疫病來解毒,一種是根據孩子的氣色、稟賦的虛實來解毒。權衡使用,根據實際情況調整,怎麼會有固定的方子呢?就像代天宣化丸,只能解氣運和疫病引起的變化。

或曰:痘瘡始終,何以能吉?何以能凶?請詳言之。

曰:瘡子之出,不問疏密,但其出必盡,其發必透,其靨必齊,不徐不疾,適如其期,能食,大小便調,此可言吉。如一齊湧出,其發不透,其靨不齊,或太急,或太遲,不能如期,食少,大便自利,此可言凶。與之期日,出不能盡而伏者,四五日死。起發不透而枯萎癢塌者,七八日死。收靨不齊而灌爛者,常在一旬之外,綿延日久而斃也。

或曰:何謂其出不盡?

曰:作三四次出,大小不一,等收靨之時,空中猶有出者,俗呼為落零痘子者是也。必有此候,方無餘毒。

或曰:何謂其發必透?

白話文:

或者問:天花從開始到結束,什麼情況會是好的預兆?什麼情況又會是危險的跡象?請詳細說明。

答:天花疹的出現,不管疏密,只要一定會完全出現,發病一定會充分,皮疹一定會整齊,不快不慢,正好在預期的時間內,能正常進食,大小便正常,這可以認為是好的預兆。如果疹子一齊湧出,發病不充分,皮疹不整齊,或是太急促,或是太緩慢,不能按照預期的時間來,食量減少,大便溏洩,這可以認為是危險的跡象。如果天花疹未能在預定的時間內全部出現,且在四至五天後死亡。如果發病不充分,皮疹枯萎、乾癢、塌陷,在七至八天後死亡。如果收疹不整齊,並且疹子潰爛,通常在十天之後,病情持續延長,最終導致死亡。

或者問:什麼叫做天花疹沒有完全出現?

答:天花疹分三次或四次出現,大小不一,等到收疹的時候,空氣中仍然有疹子出現,俗稱為「落零痘子」。如果有這個情況發生,那麼就沒有殘留的毒素。

或者問:什麼叫做天花疹一定要透發?

答:天花疹必須充分發出,不能只出現一部分,這樣才能確保身體對病毒的反應是全面和有效的。

曰:初出一點血,以漸長大,血化為水,水化為膿,其頂圓,其腳潤,其膿稠,充實飽滿,審察手足,莫下皆然,可謂透矣。蓋手足位遠,一時難透。脾主四肢,脾胃氣虛者,手足瘡子常發不透,至於靨後,多成癰毒也。

或曰:何謂其靨必齊?

曰:自上而下,循次收斂,無有潰爛,痂皮堅厚是已。

或曰:何謂不疾不徐,適如其期?

曰:自出現而起發,起發而成漿,成漿而收靨,先後循次,上下周匝,輕者七八日,重者十二三日,此其期也。若出未定而先㴠水,將起發而便戴漿,膿未成而就干收,此失之太疾,由毒火併迫,氣血奔騰,未至而至,謂之太過也。如應出不出,應發不發,應收不收,此失之太緩,由毒火鬱遏氣血,即當至而不至,謂之不及也。過與不及,皆死症也。

白話文:

一開始只看到一點點血,慢慢長大,血就變成水,水又變成膿。瘡的頂端圓圓的,底部濕潤,膿稠稠的,整個瘡都飽滿充實。仔細觀察手腳,所有地方都一樣,可以說已經透了。因為手腳離身體遠,所以一時半刻不容易透。脾臟主導四肢,脾胃氣虛的人,手腳的瘡常常發出來卻不透,等到瘡蔓延到臉頰後,就很容易變成癰毒。

有人問:「為什麼瘡的靨一定要齊?」

答:「從上到下,依序收斂,沒有潰爛,痂皮堅厚就對了。」

又有人問:「什麼是不疾不徐,適如其期?」

答:「從出現到發作,發作到結漿,結漿到收靨,前後依序進行,周圍也一樣。輕的七、八天就會好,重的十二、十三天就會好,這就是它的時間。如果還沒完全發出來就先流膿水,快要發作時就馬上結漿,膿還沒成形就乾掉,這是太快了,是因為毒火逼迫,氣血奔騰,還沒到時間就已經好了,叫做太過。如果應該發出來卻不發,應該發作卻不發作,應該收斂卻不收斂,這是太慢了,是因為毒火鬱結,氣血停滯,到了該好的時候卻還沒好,叫做不及。太過或不及,都是死症。」

或曰:痘瘡何以取能食與大小便?

曰:痘子之出,惟資氣血以助其成。欲表裡無邪也。人能食,則氣血自充,大小便調,則里無邪。

或曰:亦有不能食而愈者何?

曰:大便必實,數日不更衣,賴平日之穀氣以養之,雖不食無苦也,然起發收斂落痂,終不及能食者之易焉耳。

或曰:痘瘡痛癢何以別之?

曰:出現之初,無有痛癢,至於起發養漿,其瘡始痛。痛者毒欲出也,膿成毒解,其瘡則癢。癢者,邪去而正氣復也。如此痛癢,痘家常候。若當出現起發,膿水未成之時,忽然瘙癢者,此惡候,亦須分其虛實,如掀發紅嫩,大熱煩渴,大便秘,小便少,此邪太甚而癢也;形色灰白平陷,大便自利,此正氣不足而癢也。其云,諸癢為虛,諸痛為實者,亦大略之言耳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:為什麼出痘瘡的人食慾和大小便的排泄會受到影響?

答:痘瘡的發作需要氣血的滋養才能形成。如果人體內外都沒有邪氣,那麼人就能吃得下東西,氣血就充盈,大小便就會通暢,體內就沒有邪氣。

有人問:也有不進食卻痊癒的情況,這是怎麼回事?

答:這種情況下,大便一定很實,好幾天沒有更換衣服,靠著平時積累的穀氣滋養身體,即使不進食也不會痛苦。但是,痘瘡的發作、收斂和結痂,還是不如能進食的人容易。

有人問:痘瘡的疼痛和瘙癢怎麼區分?

答:痘瘡剛出現時,沒有疼痛和瘙癢,等到開始發作,產生膿液時,痘瘡才開始疼痛。疼痛說明毒素想要排出,膿液形成,毒素解除,痘瘡就會發癢。瘙癢說明邪氣已經消散,正氣恢復。這種疼痛和瘙癢,是痘瘡患者常有的反應。如果在痘瘡應該發作,膿水還未形成的時候,突然出現瘙癢,這是不好的徵兆,還需要區分虛實。比如痘瘡發紅發嫩,大熱口渴,大便便祕,小便量少,這是邪氣太盛導致的瘙癢;痘瘡顏色灰白,凹陷,大便腹瀉,這是正氣不足導致的瘙癢。有人說,瘙癢是因為虛證,疼痛是因為實證,這種說法只是大概而已。

或曰:凡視痘子,先能識其作癢否?

曰:凡痘子初出,色嬌皮嫩肉紅者,瘡子起發多成水疱者,其後皆癢塌死也。

或曰:瘡子皮嫩色嬌必作癢何也?

曰:皮膚者,皮在內約束經脈,膚在外分布腠理,皮深厚或膚淺薄,瘡子之出,皮厚色老者,皮膚堅者,毒有約束,不得肆其猖狂之性,故能漸次成熟,以致收斂也。皮嫩色嬌者,皮肉已虛,但層薄膚以包於外,不能約製毒邪,風火相煽,遊散往來,故癢易破也。

或曰:嘗見瘡子有干癢者,有濕癢者,何也?

曰:干癢者,火甚也,其治在心;濕癢者,火濕並也,其治在脾。譬之火炙湯沃,皆能作癢,然瘡干而癢者必死。心為君主不可犯也。瘡濕而癢者,或有可治。脾屬土,無定位故也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:看痘疹,首先要分辨它會不會癢嗎?

回答:痘疹剛長出來,顏色嬌嫩,皮膚紅潤,瘡疹長出來大多變成水泡的,之後都會癢然後潰爛。

有人問:瘡疹皮膚嬌嫩顏色鮮豔,為什麼一定會癢?

回答:皮膚,是指裡面約束經脈的皮,以及外面分布著毛孔的膚,皮膚厚實或膚薄,瘡疹長出來,皮膚厚顏色深的,皮膚堅韌的,毒素受到約束,不能肆意蔓延,所以能逐漸成熟,然後痊癒。皮膚嬌嫩顏色鮮豔的,皮膚已經虛弱,只有一層薄薄的膚包裹在外面,不能控制毒邪,風火互相煽動,遊散往來,所以容易癢而破裂。

有人問:曾經看到瘡疹有乾癢的,有濕癢的,為什麼?

回答:乾癢的,是火氣太盛,治療要針對心臟;濕癢的,是火氣和濕氣都有,治療要針對脾臟。就像用火烤和用熱水燙,都能讓人發癢,但是瘡疹乾燥發癢的,一定會死。心臟是君主,不可侵犯。瘡疹濕潤發癢的,可能還有救。脾臟屬土,沒有固定位置,所以可以治療。

或曰:瘡子作癢,爬搔潰爛而不死者,何也?

曰:其人能食,瘡之破者,復加腫灌,膿血稠濁,痂皮潤落,原無痘處,補出一番,語音清亮,此為裡實表虛,毒不能入,故潰爛而不死也。若不能食,飯入則嘔,水入則嗆,聲啞言微,面瘡臭爛,痂皮焦起,大便不固,此為表裡俱虛也,淹延引日而盡矣。

或曰:何謂陷伏?

曰:內者不出謂之伏。外者復入謂之陷。如應出不出,應發不發,伏也。謂毒氣留伏於中而不出也。陷有二種,起發有水,不能成膿而遽乾者,或已成膿復化成水者,謂之倒陷。膿已成就,不即結痂而潰爛者,謂之倒靨,皆陷也。謂裡虛,毒氣乘虛而陷入也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:瘡瘍發癢,抓撓後潰爛卻不致命,這是為什麼呢?

回答:如果病人還能吃東西,瘡瘍破裂後又繼續腫脹,膿血濃稠,痂皮濕潤脫落,原本沒有痘疹的地方又長出新的,聲音也清晰洪亮,這是裡實表虛,毒氣無法深入,所以潰爛卻不致命。如果病人不能吃東西,吃飯就嘔吐,喝水就嗆,聲音嘶啞,言語含糊,面部瘡瘍又臭又爛,痂皮乾枯,大便稀薄,這是表裡俱虛,病情會逐漸加重,最終就會死亡。

有人問:什麼叫做陷伏?

回答:內在的毒氣不能排出,叫做伏。外在的毒氣又回流到體內,叫做陷。比如應該長出來的痘疹卻沒有長出來,應該發作的病症卻沒有發作,這就是伏。指毒氣停留在體內而沒有排出。陷分兩種,一種是起初有水泡,但是不能化膿就乾掉,或者已經化膿了又變成水泡,叫做倒陷。另一種是膿已經形成,卻沒有馬上結痂而是潰爛,叫做倒靨,這兩種都是陷。這是因為體內虛弱,毒氣趁虛而入,導致陷伏。

或曰:痘瘡何以能發渴?

曰:初發熱便渴者,火邪內蒸,焦膈熏嗌,故渴也,宜以清涼之劑解之。痘出稠密而渴者,此氣血分散,津液虛耗,故渴也,宜以滋補之劑收之。自利渴者,此脾胃虛,津液少,宜以補中之劑升而潤之。若瘡細密不起發,不光澤,不收靨,好飲冷水,不能食,或大便瀉,邪火益熾,真水已枯,不治之症也。

或曰:痘疹咽痛者何?

曰:火性炎上,瘡疹邪火熏灼於中,咽喉先受,宜急解之。不然,咽喉受傷,腫塞灌爛,嘔食嗆水,暴啞失聲,治之無及矣。

或曰:痘瘡嗆食失聲,有生有死者何?

曰:瘡子之出,失於早治,咽喉都有,外者未成,內者先熱。一旦收靨,飲食則噴而出,乃咽傷痛不能直入也。語音不清,乃咽乾而語不能出也。但觀瘡子是屬正靨則生,非正靨則死。能食則生,飲食俱廢則死。

白話文:

或問:痘瘡為什麼會口渴?

**回答:**初起發熱就口渴,是因為火邪在內蒸騰,灼傷隔膜,燻熱咽喉,所以口渴。應該用清涼的藥物來化解。痘瘡出得很密且口渴,這是因為氣血分散,津液耗損,所以口渴,應該用滋補的藥物來收斂。自己拉肚子也口渴,這是因為脾胃虛弱,津液不足,應該用補中益氣的藥物來升提和滋潤。如果痘瘡細密不起發,不光亮,不收縮,喜歡喝冷水,不能吃東西,或大便腹瀉,邪火更盛,真水已經枯竭,這是無法治癒的疾病。

或問:痘疹咽喉疼痛怎麼辦?

**回答:**火性炎熱向上,痘疹的邪火灼燒於內,咽喉最先受傷,應該趕快化解。否則,咽喉受傷,腫脹潰爛,嘔吐食物,嗆水,突然啞了失聲,治療也來不及了。

或問:痘瘡嗆食失聲,有人能活下來,有人卻會死亡,這是為什麼?

**回答:**痘瘡發出,如果沒有及早治療,咽喉都會受傷,痘瘡在外的還沒成熟,在內的先發熱。一旦痘瘡收縮,飲食就會噴出來,這是因為咽喉受傷疼痛,食物無法直接進入。說話聲音不清,這是因為咽喉乾澀,聲音無法發出。只要觀察痘瘡是屬於正靨,就能活下來,如果不是正靨,就會死亡。能吃東西就能活下來,吃不下東西就會死亡。

或曰:痘疹自利者何?

曰:腸胃受熱,傳化失常也,大凡瘡疹發熱類多吐瀉,不須遽止,令毒邪上下得出也,待瘡出定,裡氣和而利止。利不止者中氣被傷,不能禁固也,宜急止之,恐表虛復生他變。

或曰:痘瘡煩躁者何?

曰:痘家喜靜,毒氣外出,中無留邪,臟腑和平,心神安泰,如多寤少寐,啼哭不止,此內熱也。心惡熱,不能安眠而哭,謂之熱煩。痘瘡掀發光壯,欲待成漿而哭,此瘡作痛不能忍,謂之疼煩,皆常候也,待瘡平熱退而安。若昏憒躁擾,循摸悶亂,此謂喪神失志,十無一生。

或曰:痘瘡寒戰咬牙,有生有死者何?

曰:以瘡為主,無變候則生,瘡壞則死。若瘡密甚掀腫,身體搖動者,此轉移艱難,主持不定,不可謂之寒戰。時渴思飲,吞嚼牙鳴者,不可謂之咬牙。

白話文:

有人问:长痘疹,自己拉肚子是怎么回事?

回答:这是肠胃受热,消化功能失常导致的。一般来说,长疮疹发热的人,大多会呕吐腹泻,不用急着止泻,让毒气上下排出。等到痘疹长出来稳定,体内气血平和,腹泻自然会停止。如果腹泻不止,说明脾胃虚弱,无法收敛,需要及时止泻,否则容易外邪入侵,导致其他病变。

有人问:长痘疹,烦躁不安是怎么回事?

回答:长痘疹的人应该保持安静,让毒气排出体外,体内没有余毒,脏腑平和,心神安宁。如果经常醒来,哭闹不止,说明体内有热气。心火旺盛,不能安眠而哭,称为热烦。痘疹疹子鼓起,光彩鲜亮,想要化脓却哭泣不止,说明痘疹疼痛难忍,称为疼烦,这些都是正常的症状,等到痘疹消退,发热退去,自然会安宁。如果昏昏沉沉,烦躁不安,胡言乱语,说明已经神志不清,十死无生。

有人问:长痘疹,寒战打牙,有的能活,有的会死是怎么回事?

回答:以痘疹的状况为主要判断依据,没有其他变化,就能活下来,痘疹溃烂就会死。如果痘疹密集且肿胀,身体摇晃,说明毒气难以转移,情况不稳定,不能说成是寒战。经常口渴想喝水,吞咽困难,牙齿打颤,也不能说成是打牙。

或曰:痘後發癰毒者何?

曰:瘡至成膿,則毒化而解,如未成膿,倏爾干收,則毒不化,故重發癰毒也。

或曰:痘後目中膚翳,此初出現便有痘子乎?

曰:初出那得便有,只緣收靨不齊,面瘡腫爛,毒氣攻眼,而後有之也。或因誤服辛熱之藥,喜食炙煿之物,亦能令目腫痛。今人但見瘡子初出,目中流淚,便謂眼有痘,殊不知肝熱則淚出於目,肺熱涕出於鼻,脾熱則涎出於口,心熱則汗出於面。大熱液出,造化之理也。目中膚翳,乃瘡瘢也。惟內服藥,久自退去,不可妄用點割,自取損睛之患。

或曰:痘子收後,忽無故而暴死者何?

曰:非正靨也,於收太速太迫之耳,毒氣復入,真氣先敗,不死何為!

白話文:

有人問:天花痊癒後,為什麼會長癰瘡呢?

回答:瘡毒化膿,毒氣就能消散,如果沒有化膿,就突然乾枯收斂,毒氣無法消散,所以才會再次長出癰瘡。

有人問:天花痊癒後,眼睛裡長了翳膜,是不是一開始就長了天花呢?

回答:一開始怎麼可能就長呢?這是因為天花癒合時,臉上的瘡疤不整齊,瘡腫爛了,毒氣侵犯眼睛,才導致長了翳膜。也有可能是因為誤食辛辣燥熱的藥物,或是喜歡吃烤炸的食物,也會讓眼睛腫痛。現在的人只要看到長天花時,眼睛流眼淚,就以為眼睛也長了天花,其實並非如此,肝熱就會導致眼睛流眼淚,肺熱就會導致鼻涕,脾熱就會導致口水,心熱就會導致臉上出汗。這些都是身體發熱,體液流出的正常現象。眼睛上的翳膜,就是天花留下的疤痕,只要內服藥物,就會慢慢消退,不要亂用藥點眼藥或是割掉,否則會損傷眼睛。

有人問:天花癒合後,突然無緣無故就暴斃了,這是怎麼回事?

回答:這不是正常的痊癒,是因為天花癒合的速度太快,毒氣又回到體內,真氣先被損害,如果不死,那真是奇怪了!

或曰:瘡毒內陷,亦有不死者何?

曰:或發癰腫則毒得泄,更審毒歸何臟也。如毒歸脾肺則為癰腫,甚則爛見筋骨而死;毒歸肝則為目病,甚則筋骨不固而死:毒歸心腎,則無疾而暴死。

或曰:痘瘡治法,皆言發表和中解毒而已,不識三者何先?

曰:發表最先。大凡痘疹只要發出得盡,不使伏於中。發表須兼解毒,非發表自發表,解毒自解毒也。瘡疹已出,表裡無邪,不須服藥。如瘡發太甚,裡實能食者,解毒之法可單用也。瘡出已甚,裡氣不和,或吐,或利,於和中法內略兼解毒可也。若瘡疹無邪,惟裡氣虛者,只用和中,不必解毒。

或曰:發表和中解毒,以何藥為主治?

白話文:

有人說,瘡毒內陷,也有不死的人,這是為什麼呢?

回答說:有些會發癰腫,毒就能夠排泄出來,更要仔細觀察毒氣歸屬於哪個臟腑。如果毒氣歸屬於脾肺,就會形成癰腫,嚴重就會爛到筋骨而死;毒氣歸屬於肝,就會導致眼疾,嚴重就會筋骨不堅而死;毒氣歸屬於心腎,就會無疾而暴死。

有人說,痘瘡的治療方法,都說要發表、和中、解毒,但不知道這三者哪個應該優先?

回答說:發表是最優先的。一般來說,痘疹只要能夠完全發出來,就不會潛伏在體內。發表必須兼顧解毒,不是單純地發表就發表,解毒就解毒。瘡疹已經發出來,表裡沒有邪氣,就不需要服用藥物。如果瘡發得過於嚴重,內裡虛弱能夠進食的人,解毒的方法可以單獨使用。瘡疹已經發得過於嚴重,內裡氣血不和,出現嘔吐或者腹瀉的情況,在和中方法中可以稍微兼顧解毒。如果瘡疹沒有邪氣,只是內裡氣虛,只用和中方法即可,不需要解毒。

有人說,發表、和中、解毒,以哪些藥物為主治?

曰:發表須辛甘清陽之劑,如羌活、防風、升麻、白芷、桂枝之類。蓋辛甘發散,清陽發腠理也。和中須甘溫濁陰之劑,如人參、當歸、甘草、芍藥之類。蓋中不足者,以甘補之,又濁陰走五臟,歸六腑也。解毒須苦寒之劑,如牛蒡、連翹、葛根、芩、連、梔、柏之類。蓋毒者火也,若能瀉火故耳。但解毒藥須酒炒而用之,勿令犯胃氣也。

白話文:

說:要發散風寒,需要使用辛甘清陽的藥物,例如羌活、防風、升麻、白芷、桂枝等。因為辛甘可以發散,清陽可以疏通腠理。要調和脾胃,需要使用甘溫濁陰的藥物,例如人參、當歸、甘草、芍藥等。因為脾胃虛弱的人,可以用甘味來補充,而濁陰可以滋養五臟六腑。要解毒,需要使用苦寒的藥物,例如牛蒡、連翹、葛根、黃芩、黃連、梔子、側柏等。因為毒性就像火,可以用這些苦寒的藥物來瀉火。但是解毒藥要先用酒炒過再使用,避免傷害胃氣。

或曰:古人云,痘瘡首尾不可妄下,信乎?

曰:「不可妄」三字,最宜詳味。蓋治痘之方,當時必有不問虛實,一概輕用巴豆、牽牛之屬以下之,故戒之。首尾不可妄下,苟可下而下之,非妄也。可下之症,巴豆、牽牛亦不可輕用,況不可下者乎?如曰首尾不可汗下,乃拘泥之見,非通變之術矣。

或曰:疹愛清涼痘愛溫,其然乎?

曰:此亦拘泥之說。疹愛清涼,設使天氣大寒,氣血凝冱,不用溫復,何以能出?痘愛溫,設使暑熱之時,氣血淖澤,更加溫暖,寧不潰爛乎?故治疹者,宜專用清涼解毒之劑;治痘者,宜溫涼解毒之劑,兼而用之可也。

白話文:

有人說:「古人說,痘瘡的初期和末期,不能隨便用藥,這是真的嗎?」

回答說:「不可妄」這三個字,最值得仔細體會。因為治療痘瘡的方法,當時一定有人不問病人虛實,一概輕率地使用巴豆、牽牛之類的藥物,所以才要告誡人們不要亂用藥。初期和末期不能隨便用藥,如果可以服藥,那就不是隨便用藥。如果可以服藥的情況,巴豆、牽牛也不能輕易使用,何況是不能服藥的情況呢?就像說痘瘡的初期和末期不能用汗法,就是死板僵化的觀點,不是靈活應變的醫術。

有人說:「疹子喜歡清涼,痘瘡喜歡溫暖,這是真的嗎?」

回答說:這也是死板僵化的說法。疹子喜歡清涼,如果天氣很寒冷,氣血凝固,不用溫暖的方法,怎麼能使疹子發出來呢?痘瘡喜歡溫暖,如果天氣很炎熱,氣血很濕潤,再用溫暖的方法,難道不會潰爛嗎?所以治療疹子,應該專門使用清涼解毒的藥物;治療痘瘡,應該用溫涼解毒的藥物,兼而用之即可。

或曰:陳文中治痘之法行之久矣,人或喜而取之,或畏而舍之,何也?

曰:舍之不敢用者,固不知文中立法之善,取而用之者,亦不知文中制方之本旨,胥失之矣。文中有言曰:熱則氣血和暢,自然出快。又曰:表裡俱實則不致癢塌。此發前人所未發,乃千古不刊之秘也。觀其痘瘡引證,或因泄瀉,或因寒戰咬牙,足指冷,或因癢塌,或因瀉渴不止,皆脾胃肌肉虛,氣血衰,津液少,故用木香散、異功散,再加丁香、官桂以治之。今則不審虛實,於起發光壯,表裡皆實者,概而用之,可乎?

白話文:

有人問道:「陳文中治療痘瘡的方法已經流傳很久了,為什麼有些人欣然採納,有些人卻畏懼不願使用呢?」

回答說:「不願使用的人,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陳文中用藥的精妙之處;而採用的人,也不明白陳文中制方時所遵循的根本原則,兩者都錯失了精髓。陳文中說過:『熱則氣血和暢,自然出快。』又說:『表裡俱實則不致癢塌。』這都是前人未曾提及的,是千古不變的秘訣。觀察他對痘瘡的引證,例如因腹瀉、因發寒戰咬牙、足指冰冷、因癢塌、因口渴不止,這些都是脾胃肌肉虛弱,氣血衰敗,津液不足所致,因此他用木香散、異功散,再加入丁香、官桂來治療。現在有些人卻不辨虛實,對那些起發光壯、表裡皆實的人,也一概用這些藥物,這樣可以嗎?」

或曰:人有終身不出痘者,何也?

曰:痘乃胎毒,又名百歲瘡,天下之人豈有無父母而生,能逃於造化之外者哉?但云受天地之清氣,稟父母之清氣,氣清質粹,無有穢毒,當天令種痘之年,亦曾發熱,只出一兩點而不覺也,豈真終身不出乎?

或曰:世俗保養痘子者,習用僧道灑水誦咒以解魘,可乎?

曰:世俗已久,不能遽改,用與不用,從其所好,不可阻止。設有變怪,歸咎於醫,而悔僧道之未用矣。

或曰:痘子收後,表裡無邪,復作昏暈者,何?

曰:邪氣已去,正氣方生,乃否極泰來之兆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:有些人一輩子都沒長過天花,這是為什麼呢?

回答:天花是胎裡帶的毒,又叫做百歲瘡,天下哪有人沒有父母而生,能躲過天命的安排呢?只是有些人受天地清氣,稟受父母清氣,氣質純粹,沒有穢毒,在種天花的那一年,也曾發燒,只是長一兩顆痘疹而已,沒有感覺,難道真的終身不長天花嗎?

有人問:民間養護天花病人,習慣用僧道灑水念咒來解魘,這樣可以嗎?

回答:民間習俗已久,不能一下子就改變,用不用隨他們的喜好,不可強求。如果發生了意外,就會怪罪醫生,而後悔沒有請僧道做法。

有人問:天花好了之後,表裡沒有邪氣,卻又昏昏沉沉,這是為什麼呢?

回答:邪氣已經消散,正氣正在恢復,這是否極泰來的好兆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