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全

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六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3)

1. 補脾土瀉腎水辨

楊氏曰:痘瘡毒根在裡,妄下之則毒氣得以深入,土不勝水而成黑陷。胡氏曰:若其救瘡痘於黑陷之後,孰若保脾土於未下之先。由二公之言觀之,因其妄下而虛其里,以致黑陷,此醫責虛取實之過,非腎之疾也,故戒之。若救黑陷於妄下之後,孰若保脾土而不下之為善耶?錢氏曰:凡瘡疹,當乳母慎口,不可令飢及受風寒,必歸腎而變黑,難治也。又曰:治之宜解毒,不可妄下,下則內虛,多歸於腎。

上言即保脾土之法,下言即不可妄下而成黑陷之說也。蓋痘瘡始終以脾胃為主。經曰:脾者,土也,治中央,常以四時長四藏。各十八日寄治。若飲食失節,寒溫不適,脾胃乃傷,所以不可令飢及受風冷也。瘡疹之邪,自內而外,苟壯熱煩躁,大渴,大小便不通,目赤,唇焦,此毒伏在內而不即出,下之可也。若瘡盡發於外,清便自調,不煩不渴,此里無邪,不須服藥。

白話文:

楊氏認為,痘瘡的毒根在體內,如果胡亂下藥,毒氣就會深入體內,脾土無法剋制水氣,就會形成黑陷。胡氏則說,如果等到瘡痘變成黑陷之後才去救治,還不如在尚未下藥之前就保護脾土。從兩位醫家的話來看,是因為胡亂下藥導致脾胃虛弱,才導致黑陷,這是醫者用虛取實的錯誤方法,並非腎臟的疾病,所以要謹慎。如果在胡亂下藥之後才救治黑陷,還不如保護脾土,避免下藥,這才是最好的做法。

錢氏則說,凡是患有瘡疹的人,乳母要謹慎飲食,不可讓孩子挨餓或受風寒,否則會歸於腎臟,變成黑陷,難以治療。他也說,治療瘡疹應該以解毒為主,不可胡亂下藥,下藥會導致內虛,大多歸於腎臟。

上述言論都是關於保護脾土的方法,以及不可胡亂下藥導致黑陷的說法。因為痘瘡始終以脾胃為主。經書中說:「脾者,土也,治中央,常以四時長四藏。各十八日寄治。」如果飲食不節制,寒溫不適,脾胃就會受損,所以不可讓孩子挨餓或受風寒。瘡疹的邪氣,從體內向外發散,如果患者出現壯熱煩躁、口渴、大小便不通、眼睛發紅、嘴唇乾燥等症狀,這表示毒氣潛伏在體內尚未排出,可以下藥治療。但如果瘡疹已經全部發散到體外,大小便正常,沒有煩躁、口渴等症狀,表示體內已無邪氣,就不需要服用藥物。

如妄下之,則誅罰無過,反虛其里,所以歸於腎矣。然則變黑歸腎,皆由外受風冷,內傷飲食,及妄下之所致,非腎本有之疾也。其曰:土不勝水者。經曰:穀氣通於脾,六經為川,腸胃為海。又曰: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。可見水入於胃,必待脾為轉化而達於川海也。

今脾虛則不能轉化使之四布,而渚蓄於胃。脾惡濕,為水所漬,則土益敗,故曰:土不勝水也。腎雖主水,乃天元真一之氣,道之本也,非此水則天地之生意息矣。若土所不勝之水,乃飲食形質之物,非腎之真水也。既非腎水而曰歸腎者,腎主骨髓,又主閉藏,言妄下則裡氣虛,瘡疹之毒,復自外陷入於裡。其外黑陷者,腎之化也,其里入於骨髓,腎之主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隨意服用瀉藥,懲罰也不會太過分,反而會讓身體虛弱,因此(病因)歸於腎虛。所以,變黑歸因於腎虛,都是因為外感風寒、內傷飲食,以及隨意服用瀉藥所致,並不是腎臟本身的疾病。

書中說:「土不勝水」。經書上說:「穀物的精氣與脾相通,六經為河流,腸胃為海洋。」又說:「水喝下去進入胃裡,精氣流動,往上輸送到脾,脾將精氣散佈,上達肺部,疏通水路,下輸膀胱,水精流遍全身,五經並行。」可見水進入胃裡,必定要經過脾臟轉化才能輸送到河流和海洋之中。

如今脾虛不能轉化水分而使之散佈全身,反倒積蓄在胃中。脾不喜歡潮濕,被水漬泡久了,脾就會越來越虛,因此說:「土不勝水」。腎雖然主管水,卻是天地間唯一源遠流長的元氣,是道的根本,如果沒有這個水,天地間的生命就會斷絕。而土所不能勝的水,是飲食中的物質,並非腎中的真水。既然不是腎水,卻說歸於腎,是因為腎主管骨髓,也主管閉藏,指隨意服用瀉藥會使裡氣虛弱,瘡疹的毒氣反而從外侵入體內。外在的顏色變黑、陷落,是腎臟的作用,而內在侵入骨髓,則是腎臟主導的。

況汗之則亡陽,亡陽則心先受之;下之則亡陰,亡陰則腎先受之,所以歸於腎也。其曰保脾土於未下之先者,謂不可妄下也,謂適其寒溫,節其飲食也。時俗不識此理,乃謂四君子湯,保脾土之要藥,宜常服之,以防變黑歸腎之症。陳氏曰:凡療瘡疹,先分表裡虛實,若虛實不分,則無所治。

又曰:若無他症,不宜服藥。如裡氣果虛,四君子湯,要藥也,裡實可以服之乎?蓋參朮補陽,芎歸補陰,陰陽不可偏勝,偏陰偏陽則病矣。經曰:久而增氣,物化之常也;氣增而久,夭之由也。又曰:無盛盛,無虛虛,而遺人夭殃。脾胃素實,又服實補之藥,正所謂盛盛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出汗過多,就會損失陽氣,陽氣損失,心臟首先受到影響;如果瀉下過度,就會損失陰氣,陰氣損失,腎臟首先受到影響,所以最終歸咎於腎臟。所謂「保脾土於未下之先」,意思是不要隨便瀉下,要根據寒熱情況,控制飲食。現在的人不懂這個道理,反而認為四君子湯是保脾土的要藥,應該常服,以防止變黑歸腎的症狀。陳氏說:治療瘡疹,首先要分清表裡虛實,如果虛實不分,就無從下手。

另外,如果沒有其他症狀,就不應該服藥。如果內氣真的虛弱,四君子湯是主要的藥物,但是如果內實,還能服用嗎?因為人參、白朮補陽,川芎、熟地補陰,陰陽不能偏勝,偏陰或偏陽都會生病。經書說:長期積聚陽氣,是物質轉化的常規;陽氣過盛,就會導致早夭。又說:沒有過盛,也沒有過虛,才是長壽之道。脾胃本來就實,還服用補益的藥物,這就是所謂的過盛。

常服之,則久而增氣,兩實相軋而變生焉。謂之變者,經云:陽盛則外熱,陰虛則內熱,外內皆熱則喘渴。又曰:陰不盛其陽,則脈流薄疾,並乃狂。又曰:陰氣少而陽氣勝,故熱而煩懣也。又曰: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,水不能滅勝火而陽獨治。獨治者,不能生長也。又曰:陽勝則身熱,腠理閉,喘粗為之俯仰;汗不出而熱,齒乾以煩,竟腹滿死。

又曰:榮氣不從,逆於肉理,乃生癰腫。又曰:脾移熱於肝,則為驚衄。凡若此者,皆妄補之過也。夫妄下則脾虛而歸腎,妄補則脾實而乘腎。經曰:歲土太過,雨濕流行,腎乃受邪乘之謂也。惜乎!人但知妄下之,則脾虛變黑而歸腎,不知妄補之,則脾實反增潰爛倒靨,而亦歸於腎也。

白話文:

長期服用滋補藥物,久了就會增強氣血,導致陰陽失衡而發生病變。所謂病變,經書中記載:陽氣過盛就會外熱,陰氣虛弱就會內熱,内外皆熱就會喘促口渴。又說:陰氣不足無法制約陽氣,就會脈搏跳動快速且微弱,甚至發狂。又說:陰氣不足陽氣過盛,就會發熱煩躁不安。又說:陽氣互相助長,陰氣虛弱,水不能滅火,陽氣獨行其道,就會無法生長。又說:陽氣過盛,身體發熱,毛孔閉塞,呼吸急促,頭昏眼花,出汗困難,口渴舌燥,腹部脹滿而死。

又說:氣血不通,逆行於肌肉組織,就會生瘡腫。又說:脾臟將熱氣移至肝臟,就會驚恐流鼻血。凡此种种,都是過度滋補造成的。胡亂服用瀉藥會導致脾虛而歸於腎臟,胡亂服用補藥會導致脾實而侵犯腎臟。經書中記載:如果土氣過盛,雨水過多,腎臟就會受到邪氣侵襲。可惜的是,人們只知道胡亂服用瀉藥會導致脾虛變黑而歸於腎臟,卻不知道胡亂服用補藥會導致脾實反增潰爛,而同樣歸於腎臟。

然則百祥丸之所下者,何邪也?錢氏曰:青乾紫陷,睡昏,汗出不止,煩躁熱渴,腹脹,啼喘,大小便不通者,困也。若黑紫干陷者,百祥丸下之;不黑者,慎勿下。蓋左腎,水也,右腎,命門相火也。相火相挾君火之勢以侮腎。相火者,腎水之賊也,水火不並立,一勝則一負。

瘡疹之火起於命門之下,因相火之勢,假君火之威,煎熬真陰,津液內涸,腎不能制,反為所勝,毒邪留連於內而不肯出,所以黑紫干陷也。其症昏睡汗煩,燥渴,腹脹,喘啼,大小便秘,皆裡實之症,故宜以百祥丸下之。苟無是症,必不可下也。錢曰:所用百祥丸,以瀉膀胱之腑,腑若不實,臟自不盛也。

白話文:

百祥丸要用来治疗什么病症呢?钱氏解释说:如果患者面色青黑干燥、嘴唇发紫凹陷、昏昏欲睡、汗出不止、烦躁不安、口渴、腹胀、呼吸困难、哭闹、大小便不通畅,这就是肾虚的表现。如果嘴唇颜色黑紫干燥凹陷,就可以用百祥丸来治疗;如果嘴唇没有发黑,则要谨慎使用。因为左肾主水,右肾主命门相火。相火借助君火的力量,侵犯肾脏。相火是肾水的敌人,水火不能并存,一方战胜,另一方就会失败。

疮疹的火气源于命门之下,借助相火的力量,依靠君火的力量,煎熬真阴,体内津液枯竭,肾脏无法控制,反被相火所胜,毒邪停留在体内不肯外出,因此嘴唇会呈现黑紫干燥凹陷的状态。患者表现出昏睡、汗烦、口渴、腹胀、喘息哭闹、大小便不通畅,都是体内实热的表现,所以应该用百祥丸来治疗。如果没有这些症状,就绝对不能服用百祥丸。钱氏还说,使用百祥丸,是为了泻去膀胱的积热。膀胱不实,五脏就无法充盈。

何以不瀉腎?曰:腎主虛,不受瀉。噫!錢氏一則曰妄下不可,一則曰腎主虛不受瀉,其惓惓立命之心,抑何深長也哉!夫腎主虛,不受瀉,如此安得妄補脾土,以為腎水之賊歟?其瀉膀胱之腑,又有深意存焉。蓋脾輸精於肺,肺下輸於膀胱,膀胱之水,乃是平日所飲渣滓之物,非腎之真水也。

膀胱又是太陽之經,為十二經之屬,四通五達之衢也。凡有邪氣,必先經此而傳。瘡疹之邪,由膀胱之經,上風府,至巔,下額,會手太陽小腸之經於面。小腸者,丙火也,亦挾君主丁火之勢而不受邪,其毒留於足太陽膀胱之經而不得散。膀胱者,壬水也,為火所迫,不免自附於腎,引癸水以自救。

白話文:

為什麼不能瀉腎呢?因為腎主虛,不能承受瀉法。錢氏說得對,一方面不可妄下,另一方面腎主虛不受瀉,他對生命的珍視和用心真是深刻而長遠啊!既然腎主虛,不能承受瀉法,怎麼能隨便補脾土,反而讓它成為腎水的賊呢?瀉膀胱卻有深意,因為脾將精氣輸送到肺,肺再往下輸送到膀胱,膀胱的水是平常喝水後留下的殘渣,並不是腎的真水。

膀胱又是太陽經,是十二經的屬性,四通八達的要道。凡是邪氣,必定先經過這裡傳播。瘡疹的邪氣,從膀胱經上行到風府穴,再到頭頂,再到額頭,最後匯合手太陽小腸經於面部。小腸屬丙火,也帶有君主丁火的勢力,不受邪氣入侵,所以邪毒就留在足太陽膀胱經裡無法散去。膀胱屬壬水,被火逼迫,不得不依附於腎,引癸水來救自己。

錢氏恐其毒歸於腎,先於膀胱中瀉之,即迎而奪之之意。二服不效而作寒戰,則毒入於腎矣。腎變動為慓,真臟症見,故知死也。曰:腑不實者,邪氣去也;臟自不盛者,不入於臟也。不實不盛,悉邪氣也,豈有瀉正氣之理乎。可見由膀胱受邪而黑陷者,裡實也,宜以百祥丸下之;由脾受邪而黑陷者,裡虛也,不可以百祥丸下之。不審虛實之症,概以百祥丸下之,謂之裡虛。

經曰:候邪不審,大氣已過,瀉之則真氣脫,此之謂也。其曰:下之復惡寒不已,身冷出汗,耳骩反熱者,死,腎水太旺,脾虛不能治也。此即所謂無里症而妄下之者也。無里症而下之,則脾土無故而被轉下之藥,腎未受瀉,脾已先傷,陰氣內盛,陽氣外絕,故惡寒不已,身冷汗出,耳骩反熱也。腎何以旺?陰氣盛也。

白話文:

錢氏擔心毒素會進入腎臟,所以先在膀胱中瀉下,意思是「截斷並搶奪」毒素。但是服用兩次藥後無效,並且出現寒戰,那表示毒素已經進入腎臟了。腎臟一旦病變,會引起神志昏沉,屬於真臟症狀,因此知道將會死亡。經文說:腑裡不虛實,表示病邪已經離開了;臟腑本身不強盛,表示病邪沒有進入臟腑。不虛實都沒有病邪的道理,怎麼會有瀉下正氣的道理呢?由此可見,由膀胱受到病邪而導致黑陷的,表示內裡有實邪,應該用百祥丸瀉下;由脾臟受到病邪而導致黑陷的,表示內裡有虛證,不可以用百祥丸瀉下。不判斷虛實的症狀,而一概用百祥丸瀉下,認為是內裡有虛證。

經文說:判斷病邪不清,元氣已經耗盡,瀉下就會耗損真氣,這句話說的正是這個道理。文中說:瀉下後又出現惡寒不止、身體冰冷出汗、耳朵發熱的,會死亡,這是因為腎水太旺,脾虛無法控制造成的。這就是所謂沒有實證而亂用瀉下藥的結果。沒有實證而瀉下,那麼脾土會無端受到瀉下藥的影響,腎臟還沒被瀉下,脾臟已經先受傷了,內裡的陰氣過盛,外表的陽氣喪失殆盡,所以才會惡寒不已、身體冰冷出汗、耳朵發熱。腎臟為什麼會旺呢?因為陰氣過盛的緣故。

陰陽相離,則受傷之脾,安能復為之主,而使之再合耶?故曰脾不能治也。其曰下後氣溫身熱,欲飲水者,可治,以脾旺勝腎,寒去而溫熱也。治之宜解毒,此即所謂有里症而宜下之者也。蓋先則煩躁,熱渴,腹脹,啼喘,大小便不通,今下之身熱氣溫者,火氣去也;欲飲冷水者,餘邪未盡也,故又曰治之宜解毒。

脾旺勝腎者,大戟主行十二水,脾土本強,能運其物,注於下焦,以泄下焦之邪,此脾旺勝腎也。寒去而溫熱者,太陽寒水之邪已去,布散於經,小腸熱火承之,故溫熱也。大抵陽並於陰,則陰實而陽虛,外寒內必熱也;陰並於陽,則陽實而陰虛,邪自內而外,外熱里必平也,故曰可治。

白話文:

如果陰陽失衡,脾臟受損,怎麼可能恢復主導地位,讓陰陽重新合一呢?所以說脾臟無力治療。雖然病人有下痢後氣溫身體發熱,想要喝水的症狀,但這可以治療,因為脾臟旺盛可以勝過腎臟,寒氣退去,身體才會溫熱。治療應以解毒為主,這就是所謂的有裡證而宜下之的道理。病人之前煩躁、口渴、腹脹、喘不過氣、大小便不通,現在下瀉後身體發熱氣溫,說明火氣已經消退;想要喝冷水則代表餘邪未盡,所以說治療應以解毒為主。

脾臟旺盛可以勝過腎臟,大戟可以促進十二經絡的水液運行,脾土本就強健,能夠運化水液,將其輸送到下焦,排出下焦的邪氣,這就是脾旺勝腎。寒氣退去而身體溫熱,說明太陽經絡的寒水邪氣已經退去,散布於經絡,小腸的熱火承接了它,所以身體溫熱。總之,陽氣與陰氣結合,則陰氣實而陽氣虛,外寒內必熱;陰氣與陽氣結合,則陽氣實而陰氣虛,邪氣由內而外,外熱里必平,所以說這個病是可以治療的。

不但痘瘡惡變黑,如陽毒發斑,內傷發斑黑者,皆不可治,抑豈腎水為邪乎?故病瘡、病蟲皆惡黑者。北方屬水,其色黑,入通於腎,居亥子之位,萬物生於子而死於亥。腎者生死之戶也,變黑而死。歸根覆命之時也。此天地之道,陰陽之化,生長收藏之機,非知道者,不足以語此。

噫!此實出吾肝鬲之要,非有蹈襲,亦非好辨以亂人聽,但恐世之曲學者,不知虛實之理,補所不當補,瀉所不當瀉,盛盛虛虛,遺人夭殤,無異於操刃之殺人也。借使錢氏復生,必謂吾言為信,觀此者,不主先人之言,亦必謂吾言之不誣也。

白話文:

不僅是痘瘡惡化變黑,像是陽毒發出的斑點,或是內傷導致的斑點變黑,這些情況都無法治療,難道是腎水被邪氣侵犯了嗎?因此,無論是病瘡還是病蟲,凡是變黑的都十分凶險。北方屬水,顏色為黑色,與腎經相通,位於亥子位,萬物在子位出生,在亥位死亡。腎臟是生死之門,變黑就代表死亡,是生命回歸本源、覆蓋命運的時刻。這是天地運行之道,陰陽轉化之理,生長收藏的規律,非懂得這些道理的人,不足以談論此事。

唉!這些話語確實是我心中最真切的體悟,不是依樣畫葫蘆,也不是為了好辯而混淆視聽,只是擔心世上的曲學阿師,不懂得虛實之理,在不該補的地方補,在不該瀉的地方瀉,結果導致病人病情加重,甚至夭折,無異於拿刀殺人。如果錢氏先生復生,必定會認同我的觀點,看到這些話的人,不要一味迷信前人的說法,也一定會認為我的話句句屬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