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二 (6)
卷之二 (6)
1. 動靜
凡物得其平則靜,失其平則動。經曰:陽氣者,靜則養神。柔則養筋。又曰:陰氣者,靜則神藏,躁則消亡。夫患痘者,陰陽俱病,息欲其勻,語欲其少,寐欲其定,寤欲其寧,飢則索食,渴則少飲,觸其瘡則吟,拂其欲則鳴,此平人之候,神清氣定,謂之靜而吉也。
如呻者,身有苦也;自語者,神不清也;喘粗者,內熱也;腸鳴者,瀉也;坐臥不定者,心煩也;啼叫不止者,痛也;搖頭者,風也;指欲搔者,癢也;咽物難者,咽痛也;咬牙者,必肝熱也。若悶亂躁擾,譫妄昏眩,如見鬼狀,搖頭扭項,手舞足擲,目睛上翻,寒戰咬牙,語音不出,則皆死候矣。如病向靜,忽作擾動者,異也,以法求之。
如瘡色變,無他候者,此戾氣所觸也。如瘡色不變,又無他症,此必有因,但俟自定。其有目瞑息微,四肢僵直,口噤瘡壞,昏睡不醒者,此真氣將脫,魂魄欲離之兆,又不可作靜論也。
白話文:
【動靜】
凡是事物在平衡狀態下就會保持靜止,一旦失去平衡就會產生動態變化。古籍有言:當陽氣平和時,身體得以安養精神;當它柔和時,能滋養筋絡。同樣地,陰氣在平靜時,精神便會內斂;若躁動,則精神易散失。對於患有痘疹的人來說,是陰陽兩方面都有問題,他們的呼吸應均勻,話語應盡量減少,睡眠應穩定,醒來時應保持平靜,餓了就尋求食物,渴了就適量飲水,碰到傷口時會呻吟,若需求未被滿足則會發出聲音,這些都是正常人的反應,精神清晰、氣息安定,可以說這是靜態且吉祥的狀態。
例如呻吟,表示身體有痛苦;自言自語,顯示精神不清醒;喘氣粗重,是內有火熱的徵兆;腸鳴聲,代表可能有腹瀉;坐臥不安,顯示心煩意亂;啼叫不停,表示疼痛;搖頭,可能是受到風邪影響;手指想要抓撓,顯示瘙癢;吞嚥困難,表示咽喉疼痛;咬緊牙關,通常是由於肝火旺盛。如果出現悶悶不樂、焦躁不安、胡言亂語、頭暈目眩、像看到鬼怪一樣、搖頭晃腦、手舞足蹈、眼睛向上翻、寒顫咬牙、無法發出聲音,這些都是死亡的徵兆。如果病情原本趨於平靜,突然變得擾亂不安,這就是異常,需根據治療原則進行診斷。
如果傷口顏色發生變化,但沒有其他症狀,這是由於外來的邪氣影響。如果傷口顏色沒有改變,也無其他病症,這一定有其原因,只需等待自然恢復即可。但若出現眼睛閉合、呼吸微弱、四肢僵硬、嘴巴緊閉、傷口惡化、昏睡不醒的情況,這是真氣即將耗盡,魂魄即將離體的徵兆,就不能單純地認為這是靜態的狀態了。
2. 痛癢
諸痛為實,諸癢為虛。謂之實者,邪氣實也;謂之虛者,正氣虛也。又瘡疹為火,火盛則痛,火微則癢,故常作痛者,此邪氣之實也。蓋痘瘡之毒,發於皮膚肌肉之間,氣以束之,血以潤之,醞釀其毒,以抵於化,正氣周旋而不捨,毒氣變化而未成,鬱而作痛,此其常也。毒化膿成,其痛自止。
若肉如刀割,膚如錐刺,一向痛而不止,大叫多哭,此則皮傷肉敗,不勝其毒,又痛之變也。常作癢者,此正氣之虛也。經曰:胃者,水穀之海,六腑之大原也。五味入口,藏於胃以養五臟。胃氣既虛,則水穀不化,津液內竭,不能輸精於皮毛,氣失其衛,血失其榮,不能醞釀,毒氣以至於成,使毒氣浮沉隱伏,聚散倏忽,灼於皮毛,所以癢也。此其為異,補其氣血,和中托裡,其癢必止。
若一向瘙癢,時甚一時,爬抓破壞,皮脫肉坑者,此毒氣內陷,正氣外脫,不旋踵而告變矣。如先痛後癢,此常候也。蓋先則毒未解化,其火正盛,宜爾作痛,厥後膿成毒解,火氣漸微,宜爾作癢也。
白話文:
【疼痛與癢感】
各種疼痛的情況,通常表示有實質的病邪存在;而各種癢感,則往往代表身體的正氣不足。所謂的「實」,指的是體內有過剩的邪氣;所謂的「虛」,則是指正氣的衰弱。
例如,皮膚上出現的瘡疹,是因為體內有過旺的火氣,如果火氣過盛,就會感到疼痛;反之,如果火氣較微弱,就可能轉為癢感。因此,如果一直感覺到疼痛,這通常是因為邪氣在體內強烈地存在。這種痘瘡的毒素,是在皮膚和肌肉間生成,氣能束縛它,血則滋潤它,使毒素得以在體內醞釀,直到最後被身體的自然機制化解。當正氣在體內循環,不斷地對抗毒素,而毒素還未完全轉變,就會產生疼痛,這是正常現象。一旦毒素被化解,形成膿包,疼痛感就會消失。
然而,如果皮肉像被刀割,皮膚像被針刺,持續疼痛且不停歇,讓人忍不住大聲叫喊或哭泣,這可能是皮膚組織受到損傷,無法抵抗毒素,這是疼痛的一種異常表現。而持續感到癢感,則通常是正氣衰弱的徵兆。根據醫經記載,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,是人體六大腑臟中最主要的來源。食物進入口中,會在胃中消化,並滋養五臟。但如果胃氣虛弱,食物就不能被妥善消化,體內的津液也會減少,無法提供足夠的精華物質滋養皮毛,導致氣血運行受阻,無法醞釀毒素,使其成為固態,讓毒素在體內浮動,這就是造成癢感的原因。面對這種情況,應該補充氣血,調和體內機能,癢感就會停止。
然而,如果癢感持續,且時重時輕,甚至抓破皮膚,露出皮下的肉,這可能是毒素已深入體內,正氣正在外洩,情況很可能會急轉直下。一般來說,如果先是疼痛,後來轉為癢感,這是正常的過程。因為在初期,毒素尚未被完全化解,體內的火氣旺盛,所以會感到疼痛;但隨後,當膿包形成,毒素開始被化解,體內的火氣逐漸減弱,就會轉為癢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