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全

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三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3)

1. 泄利

凡瘡未出而利者,邪氣並於里,腸胃熱甚而傳化失常也(治見上文)。瘡已出而利者,邪氣並於表,正氣方逐邪氣,主乎表而不主裡,則裡氣虛不能停納水穀,故亦自利也,宜從氣虛而治。瘡疹所忌,內虛泄瀉,凡覺腹疼,或漉漉響趨小腹者,皆欲作利,宜先以法治之。治之不止,此開腸洞泄,惟二劑可以收之。

《聖濟經》曰:滑則氣脫,欲其收者是已。如服澀劑而利不止,經曰:倉廩不藏者,是門戶不要也。《金匱要略》曰:六腑氣絕於外者,手足寒;五臟氣絕於內者,利不止。五奪之中,此為最甚。但正氣內脫者,淹延而死,邪氣內陷者,煩渴而死,此為異耳。

自起發以至收靨,大便常宜堅實,忽然自利者,理中湯丸(三十四)主之。

如因飲冷水自利者,所謂濕勝則濡泄也,宜溫中利小便。以理中湯丸(三十四),理中氣,勝水寒;五苓散(二十八),利小便去水也。

如因傷食自利者,所出必酸臭,乃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也,宜先去積,以丁香脾積丸(三十三),後補脾胃,益黃散(四十五)主之。

如利久不止,先服陳氏木香散(二十五),兼豆蔻丸主之(四十三)。更甚者,陳氏異功散主之(二十六)。此藥太峻,不可猛浪。

如結痂時,暴泄不止者,消息所出之物。痂皮膿血者,順;水穀不分者,逆。如利膿血不止者,熱毒下流也,香連丸主之(五十)。

白話文:

[腹瀉]

凡是癰腫還未長出就出現腹瀉的情況,這是因為病邪集中在身體內部,導致腸胃過熱且消化功能紊亂(治療方法請參閱前文)。若癰腫已經長出卻仍然腹瀉,表示病邪集中在身體表面,此時正氣正在驅逐邪氣,主要作用在身體表面而不是內部,因此腸胃氣虛,無法正常吸收水和食物,所以也會發生腹瀉,應該按照氣虛來治療。瘡疹患者最怕的就是體內虛弱和腹瀉,一旦感到腹部疼痛,或者聽到肚子咕嚕咕嚕地響,往小腹方向移動,這都是即將腹瀉的徵兆,應提前進行治療。如果治療後仍持續不止,這就是嚴重的腹瀉,只需兩次治療就可以控制住。

根據古籍《聖濟經》記載,腹瀉是因為氣脫,我們需要做的是止瀉。如果使用止瀉藥物但腹瀉仍不停止,《金匱要略》提到,當六腑氣息在外消失,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症狀;五臟氣息在內消失,會導致腹瀉不止。在五種致命情況中,這種情況是最嚴重的。但是,若是正氣從體內流失,死亡過程會比較緩慢;如果是邪氣深入體內,會因煩躁和口渴而死,這兩種情況有所不同。

從病情開始到恢復,大便應當保持堅實,突然間發生腹瀉,可使用理中湯丸(第三十四種)進行治療。

如果因喝冷水而導致腹瀉,這是因為濕氣過重導致的濕瀉,應溫暖中焦並利尿。可以使用理中湯丸(第三十四種)調理中焦氣機,抵禦水寒;五苓散(第二十八種)利尿排濕。

如果因飲食過量導致腹瀉,排出的物質一定有酸臭味,這是因為飲食過量傷害了腸胃,應先清除積滯,使用丁香脾積丸(第三十三種),然後補充脾胃氣力,使用益黃散(第四十五種)。

如果腹瀉久久不止,首先服用陳氏木香散(第二十五種),同時服用豆蔻丸(第四十三種)。如果病情更嚴重,可以服用陳氏異功散(第二十六種)。但這種藥性較強烈,不能隨意使用。

在結痂期,如果突然腹瀉不止,需注意觀察排出的物質。如果是痂皮和膿血,屬於正常現象;如果水和食物混合不分,則是反常現象。如果排出膿血不止,是因為熱毒下流,可用香連丸(第五十種)進行治療。

2. 大小便秘

凡病瘡疹者,小便欲其流而長,大便欲其潤而實,則邪氣不伏,正氣不病。經曰:小便數,大便必硬,雖二三日不更衣無苦也。如覺小水少,則病增進。蓋心主瘡而屬火,心移熱於小腸,小腸移熱於膀胱,膀胱為津液之府,氣化則出。氣為火食,不能傳化,而津液不出,故小便秘也。

瘡疹發熱,大便欲潤,若二三日不行,宜急利之,恐傷胃不通,榮衛不行,瘡出轉密也。惟瘡起發之後,大便卻宜堅實,如能食而大便常行者,不須忌;若過四五日不行,則熱盛生濕,其瘡難靨,亦宜微利之。設使大小便俱不通,則邪毒內蓄,三焦阻絕。經曰:一息不運,則機緘窮,故大小便不通者,死。

凡瘡疹小便少者,熱微。導赤散(三十五)加山梔仁;熱甚,八正散主之(四十六)。

如發熱時,大便不行,熱微者,三黃丸(八);甚則承氣湯主之。

如發熱至收靨,大小便不行者,用膽導法(五十一),不可通用利藥。但瘡乾黑陷,大便秘,煩躁者,百祥丸(五十二)牛李膏(五十三)主之。如無此藥,以承氣湯代之(三十)。

白話文:

對於患有皮膚病或疹子的人,我們希望他們的小便能夠順暢且量多,大便能夠柔軟且成型,這樣的話,邪氣就不會潛伏,身體的正氣也不會受損。古籍中提到,如果小便頻繁,那麼大便可能會變得較硬,即便兩三天沒有排便,只要沒有感到不適,這也是正常的。但如果發現小便量少,就表示病情可能在惡化。因為心臟主宰著皮膚,屬於火的性質,當心臟的熱氣傳到小腸,小腸再將熱氣傳到膀胱,膀胱是身體津液的儲存地,一旦熱氣影響了氣化過程,津液無法正常排出,所以導致小便困難。

當皮膚病或疹子發燒時,我們希望大便能夠柔軟,如果兩三天沒有排便,應盡快使用瀉藥,以防胃部受傷和營養物質無法正常運輸,使得疹子更加密集。然而,在疹子出現後,大便反而應該較為堅實,如果患者胃口好且大便正常,就不需要特別忌口;但如果超過四五天未排便,那麼熱氣過盛會產生濕氣,疹子難以癒合,這種情況下,也應當使用瀉藥。假如大小便都無法排泄,那麼體內的毒素就會積聚,三焦系統受阻。古籍提到,如果呼吸一停,生命的機能就會停止,因此,大小便都無法排泄的人,可能會有生命危險。

對於有皮膚病或疹子且小便量少的人,代表體內的熱氣並不是很嚴重。可以使用導赤散加上山梔仁來治療;如果熱氣很重,則可以使用八正散。

在發燒期間,如果大便不通,熱氣輕微的,可以使用三黃丸;如果熱氣很重,則使用承氣湯。

在疹子發作至癒合的過程中,如果大小便都不通,可以使用膽導法,但不要隨便使用瀉藥。然而,如果疹子乾燥、變黑、陷入,大便又非常困難,且患者煩躁不安,可以使用百祥丸或牛李膏。如果找不到這些藥,也可以使用承氣湯作為替代。

3. 咳嗽

肺主氣,其變動為咳。咳者,肺症也。瘡疹發熱之初,便有咳嗽者。肺為五臟之華蓋,瘡疹之火,挾君相二火之熱,上熏乎肺,肺氣焦舉,故氣逆而咳也。瘡疹既出,其咳更增者,此喉嚨有瘡,淫淫如癢,習習如梗,故咳也。瘡疹收後而咳者,此衛氣虛弱,腠理疏開,風寒外襲,肺氣逆而不收,故亦咳也。

如初發熱咳嗽甚者,先以參蘇飲發之(二),次以甘桔湯(七)合瀉白散(五十四)加牛蒡子治之。

如瘡已出咳甚者,甘桔湯(七)加牛蒡子主之。

如瘡先壯,收靨身熱,咳甚者,人參清膈散主之(六十一)。

如瘡已靨,咳嗽者,不問形寒飲冷所致,宜人參清膈散主之(六十一)。

如斑瘡咳嗽,身熱而渴者,生地黃散主之(五十九)。

白話文:

[咳嗽]

肺部主管呼吸,當它發生異常時,會引發咳嗽。咳嗽,是肺部疾病的表現。在瘡疹初期伴隨發燒,同時出現咳嗽的情況,是因為肺部像五臟的保護罩,瘡疹的熱力,攜帶心和肝兩臟的熱氣,向上影響肺部,使肺部氣血乾燥,所以氣流逆向導致咳嗽。當瘡疹出現後,咳嗽更加嚴重,這可能是喉嚨內有瘡,感覺像是有刺痛感和異物感,所以會咳嗽。瘡疹痊癒後仍然咳嗽,這是因為防禦系統虛弱,皮膚毛孔鬆弛開放,風寒從外侵入,肺部氣流逆向無法恢復,所以也會咳嗽。

如果在初期發燒且咳嗽非常嚴重,應先用參蘇飲來發汗(第二種方法),接著用甘桔湯(第七種方法)配合瀉白散(第五十四種方法)再加上牛蒡子來治療。

如果瘡疹已經出現,且咳嗽非常嚴重,可用甘桔湯(第七種方法)加上牛蒡子作為主要治療。

如果瘡疹前期已經強烈,進入收尾階段,身體仍發熱,且咳嗽嚴重,應使用人參清膈散作為主要治療(第六十一種方法)。

如果瘡疹已經進入收尾階段,有咳嗽情況,無論是由於形寒或是飲食過冷導致,都應使用人參清膈散作為主要治療(第六十一種方法)。

如果斑瘡引起咳嗽,伴有身體發熱和口渴,應該使用生地黃散作為主要治療(第五十九種方法)。

4. 喘急

諸喘皆屬於火。肺者,臟之長也,為心華蓋。心火炎上,則肺焦葉舉,氣逆不利而喘也。有因風寒而喘者,有因傷食而喘者,惟疹瘡之喘獨屬於火,若加泄利、腹脹、煩躁者,則不可治。

如初發熱便喘者,前胡枳殼湯主之(五十六)。大便秘者,可用。服此不止,以葶藶丸治之。

如喘,大便自利者,黃芩湯(四十一)加五味子、人參主之。

如瘡正盛,忽然喘急者,此惡候也,當詳審。如因傷食,穀氣蒸而為熱,上乘於肺作喘者,宜利之,丁香脾積丸主之(三十三)。食去熱除,喘自定矣。

如因感冒風寒而喘者,麻黃湯主之(六十七)。

如泄瀉內虛,腹脹而喘者,陳氏木香散主之(二十五)。利止喘定者,生;滑利不禁,喘滿增盛者,氣脫候也。

如瘡內伏不出,或出復陷,腹脹悶亂而喘者,必死。

白話文:

[關於喘息急促]

各種喘息問題大多和火熱有關。肺是身體的重要器官,像心臟的保護傘。當心臟的火熱上升,會使肺部受損,導致呼吸困難,進而喘息。有時候,喘息是由風寒或是消化不良所引起的,但特別的是,皮膚病引發的喘息絕對是因為火熱,如果併發腹瀉、腹部脹大、情緒煩躁等症狀,就可能無法治癒了。

如果是剛開始發燒就喘息,可以服用前胡枳殼湯(方劑五十六)。如果還伴有大便乾結,也可以使用。但如果服用後仍無改善,就該轉用葶藶丸來治療。

若是喘息同時大便軟,可以服用黃芩湯(方劑四十一),並加入五味子與人參。

如果在皮膚病最嚴重時,突然出現急促的喘息,這可能是不好的徵兆,需要詳細診斷。如果喘息是由消化不良引起,食物產生的熱氣影響肺部,應該使用通便的方式來治療,丁香脾積丸(方劑三十三)是個選擇。一旦食物消化,熱氣消散,喘息自然就會減輕。

若是因風寒感冒而喘息,可以服用麻黃湯(方劑六十七)。

如果因為腹瀉導致身體虛弱,腹部脹大且喘息,陳氏木香散(方劑二十五)是首選。如果腹瀉停止,喘息平緩,就是好的跡象;反之,如果腹瀉持續,喘息越來越嚴重,可能就是氣脫的徵兆。

如果皮膚病在體內潛伏,未發作或發作後又隱藏,腹部脹悶混亂並伴隨喘息,情況可能會致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