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一 (8)
卷之一 (8)
1. 原痘論
上古之時,未聞瘡之症,《素》《難》之文,鮮有及者,豈其人淳龐樸野,積精全神,虛邪苛毒,莫之能害歟。或云,自建武徵虜,遂染其毒,流布中國,謂之「虜瘡」。或曰「聖瘡」,言其變化莫測也。或曰「天瘡」,言為天行疫癘也。或曰「百歲瘡」,言人自少至老,必作一番也。
或曰:「豌豆瘡」,言其形之相似也。故病此者,如蛇蛻皮,如龍蛻骨,死生存於呼吸之間。夫上古所無,而末世有之,抑時世異耶!抑人將失之耶!予思其由天地之氣,春夏生養之紀也;其物熙熙,秋冬殺戮之紀也;其物黟黟,時逮末世,已非泰和之景,不可謂非時世之異。
然人日習偽,不知持滿御神之道,七損八益之數,務快其心,以散其真,不可謂非人自失之也。有論穢毒者,有論淫火者,有論時行正病者,靡有定論;將謂穢毒淫火,邪則一歲之中,大而郡縣,小而村落,病者相似,而死相繼,比屋哭聲,穢毒淫火,未必人人若此之甚也,將謂時行正病,邪何以自少至老,但作一度,厥後再無傳染也?蓋父母於子,一體而分,精血之毒已蓄於陽,施陰化之始,固不待誕生之頃,咽其血而後有是毒也。況男子惜其氣以養其精,女子耗其氣以養其血。
苟失所養,即貽他日之患,子之受於父母者雖殊,其為毒則一也。豈有男子淫火起於氣,為陽毒而易治,女子淫火起於血,為陰毒而難治之理耶?至於天行正病,亦有其時,但遇天年之所加,及有四時不正之氣,即知有是正病也。然則待時而發者,胎毒也。或速而危,或徐而持,或暴而死者,氣之微甚所使也。
發則其毒泄矣。所以終身但作一度,後有其氣,不復傳染焉。
痘為胎毒昭昭矣,其間或疏而輕,或密而重,或重變輕,或輕變重,變化叵測,是又有說焉。疏而輕者,始終如一;密而重者,變怪百出。或因父母相傳而然,或因疫癘相染而然,或因鬼疰相著而然。杳冥恍惚,出於聞見,思慮之所不及。此與智者道之,癡人前不必說夢也。
何者?蓋痘疹之毒,父母原自有之,雖嘗作過一番,而臟腑、經絡、皮毛、肌肉、骨髓之間餘毒猶有存者,一旦分形化氣,注之於子,其毒亦隨之泄矣。所以子之瘡瘢,多肖親也。加之調攝失宜,放恣無忌,其毒益甚。瘡痘之候,沉因危篤者,未必非父母之所致也。
凡子之侏儒、跛躄,必肖於親,況疹痘之毒乎?且人受天地之氣以生,天地之氣變,人之氣亦變,或遇遷正失守,淫勝郁復之紀,德令乖常,異災迭見,自然癘氣傳染,證候相似,所以輕則俱輕,重則俱重。若有主之者,是則疫癘之所為也。故人之疫癘而死者,精靈不散,遊魂往來,隨氣而行。
常以其氣疰於平人而為之疾;如瘵癘之傳染,然形質龐厚,福澤悠遠者,不能相及。苟體虛福薄之人,陰為舛亂之歲,則膏肓之豎,臺駘之祟,互相染著,反復變化,術不能禁,工不能治也,此非鬼疰之害乎?夫治此三者,當奈何?曰:必為之豫解其毒,平其氣,遷其處,庶乎可免矣。
白話文:
在非常古老的時候,我們幾乎聽不到關於瘡的疾病,《黃帝內經》和《難經》中的描述也很少提及,難道是當時的人們純樸自然,精神飽滿,使得那些虛邪苛毒無法侵害他們嗎?
有人認為,自從建武時期的徵虜事件後,這種毒素開始蔓延,並在我們中原大地流傳開來,被稱為「虜瘡」。還有人稱之為「聖瘡」,因為它的變化莫測。又有人稱之為「天瘡」,因為它像天行瘟疫一樣。還有稱之為「百歲瘡」,意思是說人從小到老,必定會得一次。
也有人稱之為「豌豆瘡」,因為它的形狀很像豌豆。所以得了這個病的人,就像蛇脫皮,龍蛻骨一樣,生死只在一線之間。古人沒有這種病,但現在我們有了,這是時代不同了,還是人們自己出了問題呢?我認為這是由天地之氣造成的,春夏是生長的季節,萬物興旺;秋冬是死亡的季節,萬物凋零。現在到了末世,已經不是太平盛世,不能說這不是時代的變遷。
然而,人們每天都在習慣虛偽,不知道如何保持身心健康,不懂得七損八益的道理,只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,而散失了自己的真我,這不能說不是人們自己失去了這些道理。有些人討論穢毒,有些人討論淫火,有些人討論時行正病,但都沒有確切的結論。如果說是穢毒和淫火,那麼一年四季,無論是大城市還是鄉村,生病的人都是相似的,死亡接踵而來,家家戶戶都在哭泣,但穢毒和淫火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有這麼嚴重的影響。如果說是時行正病,那麼為什麼從小到老,只會得一次,之後就不會再傳染了呢?
父母和子女,本是一體而分,精血之毒早已在懷孕之初就蓄積在胎兒身上,並不一定要等到出生後吞食母親的乳汁才會有這種毒。況且,男人要珍惜自己的氣以養精,女人要消耗自己的氣以養血。如果失去這些養護,就會留下未來的隱患。子女從父母那裡得到的雖然不同,但是作為毒素,卻是一樣的。怎麼可能男人的淫火起於氣,是陽毒而且容易治療,而女人的淫火起於血,是陰毒而且難以治療呢?
至於時行正病,也有其發生的時間,只要遇到年齡增長,或者季節不正常的氣候,就能知道這是時行正病。然而,等待時間發作的,是胎毒。有的快速而危險,有的緩慢而持久,有的突然而致命,這是氣的強弱決定的。一旦發作,毒素就被排泄出來了。所以,一生只會得一次,以後即使再有這種氣候,也不會再次感染。
痘是胎毒,這是顯而易見的,但在其中,有的疏鬆而輕微,有的密集而嚴重,有的嚴重後變得輕微,有的輕微後變得嚴重,變化莫測,這就需要進一步解釋。疏鬆而輕微的,始終如一;密集而嚴重的,會出現各種奇怪的變化。可能是由於父母的遺傳,或者是因為疫情的感染,或者是因為鬼疰的附著。這些都是無法預知的,超出我們的想像和思考範疇。這些道理只能告訴聰明人,對於愚蠢的人,不必浪費口舌。
為什麼呢?因為痘疹的毒素,父母本身就擁有,雖然曾經得過一次,但是體內的臟腑、經絡、皮毛、肌肉、骨髓等部位仍可能殘留毒素。一旦形成新的生命,這些毒素就會傳遞給孩子,同時也會被排泄掉。所以,孩子的痘痕通常會很像父母。如果調養失當,放縱無度,毒素就會更加嚴重。如果孩子的痘疹情況嚴重,甚至危及生命,很可能就是父母的遺傳所致。
孩子的身材矮小或者跛足,往往也是父母的遺傳,更何況是痘疹的毒素呢?人接受天地之氣而生,天地之氣變化,人的氣也會跟著變化。如果遇到遷移、正氣失守、淫勝鬱復的情況,或者道德失常,災難頻繁,自然會導致瘟疫的傳染,症狀相似,所以病情輕重也會一致。這就像是有個主宰者一樣,這就是瘟疫的作用。因此,那些因瘟疫而死的人,其精靈不會散去,遊蕩來回,隨著氣流而行。他們常常會將自己的氣傳染給健康的人,讓他們生病;就像肺結核的傳染一樣。然而,對於身體壯實、福澤深遠的人,這種傳染就無法影響到他們。只有那些體弱福淺的人,在陰暗的年份,就會受到這種疾病的侵擾,膏肓之豎、臺駘之祟,互相感染,反覆變化,醫術無法阻止,醫生也無法治療,這不是鬼疰的害處嗎?
面對這三種情況,我們該怎麼辦呢?答案是:必須提前解毒,平穩氣息,改變環境,這樣才能避免災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