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全

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二十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十 (2)

1. 疹毒症治歌括

如三四作,更不出,加腹中脹痛,氣上喘促,昏悶譫妄者,必死症也。

邑人胡道松,四歲病疹,先請甘大文視之,三日疹不出,煩躁甚,乃請予,文又作荊防敗毒散,予止之曰:此皆發熱之藥,無解毒之用,況天大熱又無時令之藥一二味在內,則陽愈勝,陰愈虧,陰陽不和,此疹所以不出也,吾作東垣涼膈散加玄參、升麻,一服疹出,三日起。

過期不出勢淹延,毒伏身中出現難,

急用透肌休怠玩,豈堪臟腑受熬煎。

發熱六七日已後,明是疹子,卻不見出,此皮膚堅厚,腠理閉密,又或為風寒襲之,曾有吐利乃伏也,急用托裡發表之劑,麻黃湯(六十七)去杏仁,加蟬蛻、升麻,外用胡荽酒(七十四)、散麻刮之。如一向未更衣者,毒甚於里,伏而不出,河間涼膈散加牛蒡子(一四七)主之,發之解之再不出者,死症也。

甘大文從吾學醫,長男發熱,予見之曰:疹也。三日不出,身涼神倦,坐臥不寧。予謂大文曰:汝子疹毒不出,外涼內熱,毒火內伏,故煩而坐臥不安也。不急治且危,文泣求醫。予乃用葛根湯加麻黃、石膏以發之。一服疹盡出,色白不紅。予曰:此血虛也。用四物湯加防風,一服色變紅,遂愈。

蒸蒸發熱咳聲頻,目脹面浮氣上行,

坐臥不安痰唾少,肺焦葉舉熱邪蒸。

疹子初發熱時,未見出現,咳嗽百十聲不已,上氣喘急,面浮目胞腫,時臥時起,此毒火內蒸,肺葉焦舉,宜甘桔湯(七)合人參白虎湯(二十四),去人參加牛蒡子、薄荷葉主之。

火熱熏蒸汗潤身,毒邪並迫血違經,

汗多衛表邪從散,血去榮中毒少輕。

疹子發熱,或自汗出,或鼻衄者,不須止之,亦發散之義。故汗者,毒從汗散。衄者,毒從衄解,但不可太過。如汗太多,人參白虎湯(二十四)合黃連解毒湯(八十九)主之。衄太多,玄參地黃主之(六十五)。

發熱之時吐利並,任他所出不須驚,

胞胎蓄毒從今解,腸胃停汙自此清。

疹子發熱吐利,純是熱症,不可作寒論,乃火邪內迫,上焦出吐,下焦多利,中焦吐利,並多自利,宜黃芩湯(四十一)。吐利宜黃芩加半夏湯(四十二),自利裡急後重者,宜黃連解毒湯(八十九)合天水散(九十四)主之。

毒火熏蒸氣上炎,咽喉自此正煩疼,

從來痘疹多咽痛,莫作尋常喉痹看。

痘疹咽痛亦是常候,乃毒火上熏而痛也,勿作喉痹同論,妄用針刺。喉痹內作癰腫,故宜針決去惡血,痘疹只是咽乾作痛,宜甘桔湯(七)加牛蒡子,或射干鼠黏子湯(六十)細細嚥之。

痘疹如焚引水饒,炎邪未許一杯澆,

咽喉乾燥心家熱,津液枯虛胃脘焦。

疹子渴喜飲水,純是火邪,肺焦胃干,心火內亢故也。

初發熱渴者,升麻葛根湯(一)加天花粉、麥門冬。渴甚者,人參白虎湯(二十四)合黃連解毒湯(八十九)主之。

白話文:

疹毒症治歌括

若疹子三四天仍未發出,伴隨腹脹、氣喘、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,則為必死之症。

從前邑人胡道松,四歲患疹,先請甘大文診治,三日疹子未發,煩躁加劇,於是請我診治。甘大文想用荊防敗毒散,我制止了他,說這些都是發熱的藥,沒有解毒的作用,況且天氣炎熱,又沒有時令藥物,這樣用藥只會讓陽氣更盛,陰氣更虛,陰陽失調,所以疹子才出不來。我用東垣涼膈散加玄參、升麻,一劑藥疹子就發出來了,三日痊癒。

疹子超過期限未發,毒邪潛伏體內難以排出,必須及時用藥透發,不可延誤,否則臟腑將受損害。

發熱六七天後,明明是疹子,卻未見發出,這是因為皮膚厚實,腠理閉塞,或者風寒襲擊,或因吐瀉而毒邪內伏。此時應急用宣通肌膚的藥物,比如麻黃湯(去杏仁)加蟬蛻、升麻,外用胡荽酒,並用刮痧法。如果患者一直未更衣,則毒邪深入內裡,潛伏不出,可用河間涼膈散加牛蒡子治療。若疹子發出後再次隱退,則為死症。

甘大文是我的學生,他兒子發熱,我診斷為疹子。三日未發,孩子身體發涼,精神倦怠,坐臥不安。我告訴甘大文:你兒子疹毒不發,外涼內熱,毒火內伏,所以煩躁不安,坐臥不寧。若不及時治療,將很危險。甘大文哭著求我救治。我用葛根湯加麻黃、石膏幫助發疹。一劑藥疹子全部發出,顏色發白而非紅色。我說這是血虛,於是再用四物湯加防風,一劑藥疹子顏色轉紅,病就好了。

疹子初期發熱,伴隨頻繁咳嗽、眼腫面浮、氣喘、坐臥不安、痰涎稀少等症狀,這是毒火內蒸,肺葉受損,應服用甘桔湯合人參白虎湯(去人參)加牛蒡子、薄荷葉。

疹子發熱時,出汗或鼻出血,都不必止住,這是毒邪外洩的表現。出汗是毒邪從汗液排出,鼻出血是毒邪從血液排出,但不可過度。如果汗出太多,用人參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;鼻出血過多,用玄參地黃湯。

疹子發熱時伴隨嘔吐、腹瀉,這純粹是熱症,不可用寒涼之法治療。這是火邪內迫,上焦嘔吐,下焦腹瀉,中焦則嘔吐腹瀉皆有,宜用黃芩湯。嘔吐腹瀉宜用黃芩加半夏湯,腹瀉裡急後重者,宜用黃連解毒湯合天水散。

毒火熏蒸,導致氣往上走,咽喉疼痛,這是痘疹常見症狀,不可誤認為普通喉痺。痘疹咽痛是毒火上炎所致,不可用針刺。喉痺是咽喉內部腫痛,需用針刺排出惡血,而痘疹只是咽喉乾燥疼痛,宜用甘桔湯加牛蒡子,或射干鼠黏子湯。

痘疹患者感到像火燒一樣,渴喜飲水,這是由於炎熱邪氣未消,咽喉乾燥,心熱胃燥,津液不足所致。

初期發熱口渴者,用升麻葛根湯加天花粉、麥門冬;口渴嚴重者,用人參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