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一 (3)
卷之一 (3)
1. 賦上
苗漸成窠兮,氣之所呴;血漸化水兮,血之所養。疏則毒少兮,頭面不腫而休怕;密則毒多兮,氣血不充而莫慌。時日既足兮自翹,翹而雜起;表裡無邪兮,勿汲汲以作湯。所謂良將用兵,善攻不如善守;又云上農治田,勿助生於勿忘。咽喉急痛兮,勿違時而早治;頭面預腫兮,但引日以必亡。
小便欲清兮,大便卻欲其堅實;淡味可食兮,厚味不可以啖嘗。茹淡者,胃氣不損;養厚者,火邪益亢。或見黑黯兮,點之速以胭脂;或遇乾枯兮,浴之貴以水楊。瘙癢忽生兮,取茵陳以熏燎;爬搔不寧兮,雖盧扁而彷徨。痘長滿水,毒化成漿。愛其稠濃兮,惡其清淡;取其滿足兮,舍其虛洋。
欲知透與不透兮,於手足而細察;欲知足與不足兮,於輔頰以端詳。設四末之未透,取脾胃而服藥;如一方之未足,視經絡以求方。譬如為山兮,勿功虧於簣土;又如執熱兮,寧濯洗於探湯。面頰最嫌破頂,肩背尤怕焦囊。腫忽消兮氣脫,語忽妄兮神亡。食谷則嘔兮胃爛,飲水則嗆兮咽傷。
咬牙兮,肝火熾而腎敗;寒戰兮,陽氣弱而陰強。膿反干兮倒陷,膿不成兮伏藏。叫哭不止兮,毒攻腸胃;悶亂不寧兮,火烈膈肓。倉廩不藏兮,魂魄歸於溟漠;水泉不出兮,姻親泣於北邙。膿血已化,收靨相當。兆自唇吻兮,漿吐結如珠粒;斷自人中兮,部分發默以意量。
令行秋冬兮,依先後而不亂;氣別陰陽兮,循上下而有常。顴上平干兮,應乎倒靨;額間先收兮,謂之不祥。痂不落而壅腫兮,由榮血之淖溢;瘡盡裂而皺揭兮,此衛氣之殘傷。當靨不靨,當藏不藏。便秘未通兮,裡氣熱而涼導;便溏不實兮,中氣虛而溫養。熱傷皮毛兮,怪肺金不收餘氣;溫傷肌肉兮,責脾土不燥殘漿。
頭瘡堆膿不平兮,孤陽似鰥而不生;足瘡包水不幹兮,純陰如寡而不長。飲食減少兮,迤邐引日而斃:煩熱增劇兮,倏忽絕命而亡。若問痂皮之不脫,其間病氣之相妨。痘若敗壞兮,補空痘勿疑番次;瘡如潰爛兮,成潰瘡莫壓膿漿。遍身浸淫兮,黏被席而最苦;正面腫灌兮,息腥臭而再妨。
利多水液兮,此蓄水之病也,水去盡而自止;便多膿血兮,此倒靨之症也,膿去盡而可詳。瘢痕凹凸兮,陷者虛而突者實;痂皮嫩薄兮,里則固而外則瘍。邪氣盡而正復,痂皮脫而身康。苟幼軀之多病,定餘毒之有藏。出或未盡兮,無空痘須防卒暴;發或未透兮,無潰膿必發疽瘍。
不及期兮早收,毒火焰而可怕;或過期兮不靨,邪氣留而堪悵。身熱審其虛羸,咽啞觀乎嘔嗆。忽灑淅而肌熱兮,知風寒之外感;暴吐瀉而腹痛兮,必飲食之內傷。病有苦而眩暈兮,凶多吉少之占;身無邪而昏瞀兮,否去泰來之象。聲音不出兮,求諸肺腎之經;斑疹復現兮,責其心脾之臟。
白話文:
賦上
痘疹初起,如同苗木漸漸成形,靠著元氣的溫煦生長;血液逐漸轉化為津液,滋養著痘疹。痘疹稀疏則毒氣較少,頭面不會腫脹不必害怕;痘疹密集則毒氣較多,氣血不足但也不必驚慌。時間到齊痘疹自然隆起,然後陸續成熟;如果表裡沒有邪氣,就不要急著服用藥物。這如同良將用兵,善於防守勝過善於進攻;又如同上好的農夫耕作,不要過於急於求成。咽喉疼痛劇烈,不要違背時令而過早治療;頭面腫脹預兆,只需等待時間自然消退。
小便應該清澈,大便卻應該堅實;清淡的食物可以食用,辛辣厚味的食物不可以多吃。吃清淡食物,胃氣不會受損;嗜食厚味,則會加重火邪。如果痘疹顏色黑黯,應迅速點上胭脂;如果痘疹乾燥枯萎,應及時用水楊枝滋潤。如果突然發生瘙癢,用茵陳燒煙熏燎;如果奇癢難忍,即使是名醫也束手無策。痘疹長滿水,毒氣化為膿漿。喜歡稠密濃稠的膿液,不喜歡稀薄清淡的;喜歡痘疹飽滿,不喜歡痘疹癟塌。
想要知道痘疹是否已經透發,仔細觀察手足;想要知道痘疹是否充足,仔細觀察兩頰。如果四肢末端痘疹尚未透發,要調理脾胃再服用藥物;如果一方之處痘疹不足,要根據經絡循行尋找治療方法。這如同築山,不要因為一點點土而半途而廢;又如同燙傷,寧可多洗滌也不要冒險用熱湯燙洗。面頰最忌諱破損,肩背最忌諱焦瘡。腫脹突然消退則氣虛,言語胡言亂語則神志不清。吃米飯就嘔吐說明胃爛了,喝水就嗆說明咽喉受傷了。
咬牙說明肝火旺盛,腎氣衰敗;寒戰說明陽氣虛弱,陰氣亢盛。膿液倒流則痘疹凹陷,膿液不成形則痘疹隱藏。哭鬧不止,毒氣攻伐腸胃;煩躁不安,火邪熾盛於膈肌。臟腑功能失調,則精氣神損傷;體液不能正常排出,則病情危重。膿血化解,痘痂自然脫落。痘疹先從嘴唇開始,膿液像珍珠般排出;痘疹先從人中開始,病情發展情況需仔細觀察。
痘疹的發生發展應遵循秋冬季節的順序,不可紊亂;氣血運行應遵循陰陽的規律,不可違背。顴骨處痘疹平坦乾燥,預示痘疹將消退;額頭先結痂,則預示病情不佳。痘痂不脫落而腫脹,是因血液淤積;痘疹破裂而皺縮,是衛氣受損。痘疹該出則出,該藏則藏。便秘不通,是因裡熱,需要清熱通便;大便溏洩,是因中氣虛弱,需要溫補。熱邪傷及皮膚毛髮,是肺金之氣不足;溫邪傷及肌肉,是脾土之氣不足。
頭部痘疹膿多不平,如同孤陽不生;足部痘疹水腫不消,如同純陰不長。飲食減少,病情日漸加重;煩熱加劇,很快就會死亡。如果痘痂不脫落,是病情互相影響所致。痘疹如果潰敗,應及時補救;瘡瘍如果潰爛,不要擠壓膿液。全身浸淫,皮膚黏糊難受;正面腫脹,散發惡臭。
小便量多,是水液瀦留的疾病,水液排盡則自愈;大便排出大量膿血,是痘疹逆行的症狀,膿血排盡則病情好轉。痘印凹凸不平,凹陷處是氣虛,凸起處是實證;痘痂薄嫩,裡面已經癒合,外面仍然是瘡瘍。邪氣消除,正氣恢復,痘痂脫落,身體康復。如果幼童疾病較多,說明還有餘毒未清。痘疹未完全透發,不可輕易處理,以免發生嚴重後果;痘疹未完全成熟,不可過早擠壓膿液,以免發生癰疽。
痘疹提前消退,毒邪熾盛,病情凶險;痘疹延遲不消,邪氣滯留,令人擔憂。發熱要觀察身體虛實,聲音嘶啞要觀察是否嘔吐嗆咳。突然發熱,則為風寒外感;突然嘔吐腹瀉,則為飲食內傷。病人痛苦並伴有眩暈,則凶多吉少;身體無恙而昏迷,則病情好轉。聲音不出,與肺腎經絡有關;斑疹再發,與心脾臟腑有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