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全

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十六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六 (7)

1. 成實症治歌括

遍身瘡痘作膿窠,涕唾稠黏咯吐多,

強忍直當收靨後,自然毒解得平和。

痘瘡者,每至作膿窠之時,咯唾痰涎稠黏膿結,或有膿血夾雜者,咽喉不利,飲食亦少,此肺受火邪,津液不足,故多黏痰。喉舌牙齒之間,瘡潰血出,惟用甘桔湯(七)加牛蒡子、天花粉清肺化痰,利咽膈。直待收靨之後,自然和平,不可妄用大涼之劑。

瘡痘膿漿賴血成,幾何津液受熏蒸,

舍空血耗神明亂,睡里呢喃喚不醒。

痘內之膿,皆身中之血熏蒸而成,瘡痘稠密,膿血周遍,津液消耗。心主血,血虛則舍空,故心熱者,虛煩不得眠,酸棗仁湯主之(一二一);心虛者喜睡,夢中呢喃如與人言,多怪誕之事,喚之不醒,安神丸主之(四十七),若昏悶甚者,先以龍腦膏(一○五)開其心竅,後以安神丸(四十七),人參麥門冬湯送下。

蘄水徐桂山子文禎,年十七出痘,請予調治,至膿成將靨時,忽發狂,妄語、起舞,或毆人罵人,皆平日仇恨者,一身之瘡盡迸破,父母恐有魘咒,亟延田巫禳之。田盡其術,病者不少寧,乃問予。予曰:信巫不信醫,待巫無驗,吾方治之,田亦自知非魘,乃告予曰:請用藥勿相拘也。予用安神丸一百粒,作二次服,良久始省,問其所為夢也。

起發成膿未失期,渴而飲水不須疑,

氣虧血少無津液,潤燥生津法更奇。

痘瘡之出,全資血氣之養,以致成就,今痘出太密,取用過多,氣不期而自虧,血不期而自少,故津液不足,咽乾膈焦而渴也。法宜養氣生血,益津潤燥,人參麥冬散(二十二)、葛根解毒湯(二十)主之,切不可以冷水、西瓜、紅柿、梨、蔗、菱、藕生冷之物及寒涼之藥,損其胃氣,則津液不生,煩渴不止,而變生焉。

麻城鄒漬溪子出痘,至養膿時大渴不止,予議用人參麥門冬散,傅醫即依本方修合,予謂曰:此乃瘡出太甚,津液不足之症,白朮燥津液,茯苓滲津液,皆所禁也。予借古方而行己意,教以本方去白朮、升麻,加生地黃、天花粉、知母、淡竹葉,一服渴止。

邑孝廉萬賓蘭子出痘,至養膿時大渴不止,予用人參麥門冬散,去白朮、升麻,加生地黃、天花粉作大劑代湯飲之,一服渴止。

膿窠已作中無毒,腹痛多因燥屎攻,

若是便清曾受冷,好將湯散急溫中。

痘瘡初出腹痛者,毒在裡也。桂枝大黃湯(二十九)。起發不透,腹痛者,陷伏也,三乙承氣湯(三十)、宣風散(九十二)。作膿腹痛者,毒已出,又無陷伏,其人不大便者,必燥屎也;當歸丸(一百)膽導法(五十四)以通之。便清者,必受冷也,急與理中湯(三十四)加肉桂,或黃耆建中湯(三十一)加木香主之。

表裡無邪一向安,忽然腹痛又加煩,

白話文:

遍身長滿痘瘡化膿,鼻涕口水黏稠,咳嗽吐痰也很多。

等到痘瘡結痂之後,毒素自然消解,身體就會恢復平和。

痘瘡患者,當痘瘡化膿時,常會咳嗽、吐出黏稠的痰液,甚至夾雜膿血,咽喉不適,食慾不振。這是因為肺部受了火邪,津液不足,所以才會多黏痰。喉嚨、舌頭、牙齒之間,瘡瘍潰爛出血,可用甘桔湯加牛蒡子、天花粉,以清肺化痰,利咽喉。等到痘瘡結痂之後,自然會好轉,不可隨意使用寒涼的藥物。

痘瘡膿液是身體血液蒸騰而成,如果痘瘡太多太密,津液就會消耗殆盡。心主血,血虛則神不守舍,所以心熱的人會煩躁失眠,可用酸棗仁湯;心虛的人則嗜睡,睡夢中呢喃自語,說些奇怪的事情,叫不醒,可用安神丸,如果昏迷嚴重,先用龍腦膏開竅,再服用安神丸,用人參麥門冬湯送服。

有個名叫徐桂山的十七歲少年出痘,我替他治療。痘瘡將要結痂時,他突然發狂,胡言亂語,跳舞,甚至打人罵人,對象都是他平素的仇人,渾身的痘瘡都破裂了。他父母以為是中了邪,急忙請巫師做法事。巫師用盡方法,病情卻沒有好轉,於是來找我。我說:「你們相信巫師而不相信醫生,等到巫師無能為力時,我再來治療。」巫師也意識到不是中了邪,於是對我說:「請您用藥,不必拘泥於形式。」我給他服用一百粒安神丸,分兩次服用,過很久他才清醒過來,並告訴我他夢到了什麼。

痘瘡發作化膿,按時程出現,即使口渴喝水也不必擔心。

只是氣血虧虛,津液不足,需採用滋陰潤燥的特殊方法。

痘瘡的出現,完全依靠氣血的滋養,才能順利長成。現在痘瘡太多太密,消耗過多氣血,所以津液不足,咽喉乾燥,口渴。治療方法應該養氣生血,滋陰潤燥,可以用人參麥冬散、葛根解毒湯。絕對不能吃冷水、西瓜、柿子、梨、甘蔗、菱角、蓮藕等寒涼食物,也不能用寒涼藥物,以免損傷胃氣,導致津液不能生成,煩渴不止,病情加重。

麻城有個名叫鄒漬溪的少年出痘,在痘瘡化膿時,口渴得厲害。我打算用人參麥冬散,但一位醫生按照原方配藥,我說:「這是因為痘瘡太多,津液不足引起的。白朮燥濕,茯苓利水,都是禁忌。」我借用古方,卻依自己的想法,吩咐將原方中的白朮、升麻去掉,加入生地黃、天花粉、知母、淡竹葉,一服藥就止渴了。

萬賓蘭的兒子出痘,在痘瘡化膿時,口渴不止,我用人參麥冬散,去掉白朮、升麻,加生地黃、天花粉,加大劑量當茶喝,一服藥就止渴了。

痘瘡化膿,瘡中已無毒素,腹痛多半是因為大便乾燥不通。

如果大便稀溏,是受寒引起的,就要用溫中散寒的湯藥。

痘瘡初期腹痛,是毒邪在裡面的緣故,用桂枝大黃湯。痘瘡發作不暢,腹痛,是毒邪陷伏,用三乙承氣湯、宣風散。痘瘡化膿後腹痛,毒邪已出,沒有陷伏,如果大便不通,一定是因為大便乾燥,用當歸丸或膽導法通便。如果大便稀溏,一定是受寒了,要趕快用理中湯加肉桂,或黃耆建中湯加木香。

如果表裡無邪,一直很安穩,突然腹痛加劇,又煩躁不安,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