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全

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十五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五 (8)

1. 起發症治歌括

此上二症,乃惡毒之氣,須於出現起發之時候之,若到成膿則無之矣。

起發一齊如錫面,皮膚浮腫形容變,

其人能食乃為佳,食減氣虛作凶斷。

痘瘡最要以漸起發,磊落紅活。如一發都起,無復顆粒,模糊串連,不紅活帶灰白色,面上浮腫如錫餅形,此惡候也。其人能食,大小便如常,無他症候者,吉;若食頓減,或原不能食者,凶。

一男子年二十餘,出痘甚密,起發時腫異常,面如錫餅,形狀可畏。人皆危之,予所喜者,飲食如常,大小便調,安靜而睡。一醫欲投木香散,予曰:痘疹無疾,不須服藥。色白者,痘出太多,氣血未能周遍也,數日之後自然收靨矣。果二十餘日而安。

一小兒出痘甚密,不甚起發,面如錫餅,食少而渴。一醫欲投木香散,予曰:此兒無吐瀉裡虛之症,不可用也。乃以保元湯加當歸、赤芍、防風、桔梗、牛蒡子,調理而安。

一婦人二十四五,出痘甚密,面腫甚,身無完膚,七八日後眉心、唇上有成白漿者。或謂正當作膿之時,予曰:未也。面瘡帶赤,猶是血色,未曾化水,遽爾成膿,此惡候也,後必潰爛而死。果然。

熱有大小治不同,古人取譬似蒸籠,

不知邪氣分深淺,妄治何能得適中。

錢氏云:有大熱則當利小便,小熱者當解毒。大熱謂身熱脈實,大小便秘結而渴。懼其變生他疾,故利小便八正散(四十六),通關散(一一五)。大便秘者連翹湯(八十八),導赤散(三十五)加人參、麥門冬,使心火有所導引,則雖不用冷藥,熱亦自減去矣。瘡痘不至熱過,不為冷誤,甚為良法。

小熱解毒之說,謂小熱不解,大熱必生,利其小便,則慮損氣,故但可解毒而已,甘桔湯(七)加牛蒡子、荊芥穗。

發熱痛癢是何因,痛實癢虛理自明,

大凡痛者終多吉,諸癢曾無一吉云。

經云:癢為虛,痛為實。內快外痛為外實內虛,內痛外快為內實外虛。又曰:諸寒為痛。痘瘡起發,痛者有二:一則毒邪欲出,氣血隨之肌肉弸急而痛,九味順氣散(一○二)合活血散(十四)主之,一則皮膚厚,肉理密,為外寒相搏而痛,桂枝葛根湯(五)主之。身癢亦有二症:一則氣血不足,其癢為虛,十全大補湯(三十八)主之;一則能食淡以致,蟬蛻膏(一○五)主之。凡痘瘡作癢,深為可慮。

一小兒起發作癢,予曰:諸癢為虛,此非虛也,乃火邪也,人以湯沃之,火炙而癢,可以例推。乃用升麻葛根加防風、荊芥、紫背浮萍,只一服而癢止。

一小兒痘起發時,痘瘡作痛而呻吟。予曰:痘脹作痛者佳,膿成痛自止矣。今痛太甚者,血熱也。升麻葛根湯加紅花、連翹、牛蒡子、忍冬花,服之即止。

腹脹之候最不佳,痘瘡有此可傷嗟,

氣和自爾無煩滿,毒氣壅留勢漸加。

白話文:

起發症治歌括

上述兩種症狀,都是惡性毒氣引起的,必須在疾病剛開始發作的時候治療,如果已經化膿就沒辦法了。

痘疹初期,如果臉部浮腫像錫器一樣,皮膚腫脹,容貌改變,但病人還能正常飲食,就屬於比較好的情況;如果食慾減退,或者原本就吃不下東西,則預後不良。

痘瘡最重要的是要逐漸發疹,疹子應該紅潤而飽滿。如果痘疹一下子全部都出來了,沒有明顯的顆粒,而是模糊地連成一片,顏色不紅潤,帶灰白色,臉部浮腫像錫餅一樣,這是惡兆。如果病人還能正常飲食,大小便也正常,沒有其他症狀,則預後良好;如果食慾驟減,或原本就吃不下東西,則預後不良。

曾經有個二十多歲的男子,長了很多痘子,發疹時腫脹異常,臉像錫餅一樣,樣子很可怕。大家都認為他情況危急,但我卻很樂觀,因為他的飲食正常,大小便也正常,能安靜地睡覺。一位醫生想用木香散治療,我說:痘疹本身沒有其他疾病,不需要服用藥物。痘疹顏色發白,是因為痘子太多,氣血還沒有完全到達,幾天后自然會好轉。果然,二十多天后他就痊癒了。

還有一個小孩子長了很多痘子,痘疹發得不太明顯,臉像錫餅一樣,食慾不振而且口渴。一位醫生想用木香散治療,我說:這個孩子沒有嘔吐腹瀉、內虛的症狀,不能用這個藥。於是,我用保元湯加當歸、赤芍、防風、桔梗、牛蒡子治療,孩子就痊癒了。

還有一個二十三四歲的婦女,長了很多痘子,臉腫得很厲害,渾身沒有好皮膚,七八天后,眉心和嘴唇上出現了白色的膿液。有人說這是膿液形成的正常階段,我說:不是的。痘瘡如果還帶著紅色,說明還是血色,還沒有化膿,突然就化膿了,這是惡兆,之後必定潰爛而死。結果果然如此。

發熱的程度不同,治療方法也不同,古人用蒸籠來比喻,說明治療要適度。

不知道邪氣深淺就亂治,怎麼能找到恰當的治療方法呢?

錢氏說:如果發高燒,就要利尿;如果低燒,就要解毒。所謂高燒,是指身體發熱,脈象有力,大小便不通,口渴。擔心病情會轉變,所以用八正散利尿,用通關散疏通經絡。如果大便秘結,就用連翹湯,再用導赤散加人參、麥門冬,引導心火下降,這樣即使不用寒涼藥物,熱也會自然減退。痘瘡不會因為發熱過度而需要用寒涼藥物,這是很好的方法。

低燒解毒的說法,是指低燒不解,就會發展成高燒,利尿會損傷元氣,所以只能解毒,可以用甘桔湯加牛蒡子、荊芥穗。

發熱、疼痛、瘙癢的原因是什麼呢?疼痛是實證,瘙癢是虛證,道理很清楚。

一般來說,疼痛的預後大多良好,瘙癢則沒有好的預後。

經書上說:瘙癢是虛證,疼痛是實證。內在舒服外在疼痛是外實內虛,內在疼痛外在舒服是內實外虛。又說:一切寒邪都會引起疼痛。痘瘡發疹,疼痛有兩種情況:一種是毒邪要排出,氣血隨著肌肉收縮而疼痛,可以用九味順氣散合活血散治療;一種是皮膚厚,肌肉組織緻密,寒邪侵襲而導致疼痛,可以用桂枝葛根湯治療。身體瘙癢也有兩種情況:一種是氣血不足,瘙癢是虛證,可以用十全大補湯治療;一種是飲食清淡導致的,可以用蟬蛻膏治療。痘瘡出現瘙癢,是非常危險的徵兆。

曾經有一個小孩子發疹時出現瘙癢,我說:一般來說瘙癢都是虛證,但他這不是虛證,而是火邪。就像用熱水燙傷或火烤一樣會發癢,道理是一樣的。於是,我用升麻葛根湯加防風、荊芥、紫背浮萍,只用了一劑藥,瘙癢就停止了。

曾經有一個小孩子發疹時,痘瘡疼痛得哭叫。我說:痘瘡脹痛是好的現象,膿液形成後疼痛就會停止。現在疼痛很厲害,是血熱引起的。於是我用升麻葛根湯加紅花、連翹、牛蒡子、忍冬花,服藥後疼痛就停止了。

腹部脹滿是最不好的徵兆,痘瘡出現這種情況很危險。

如果氣機調和,自然就不會腹脹,如果毒邪壅滯,病情就會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