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全

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十四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四 (7)

1. 出見症治歌括(凡二十二首)

蘄水羅良制妻魯氏,年二十七出痘,遍身紅斑如蚊跡,眾醫視之,皆曰不治。請予往。予觀其神識精明,語言清亮,診其六脈調勻,問其飲食如常,大小便調,不煩不渴,但遍身紅斑,稠密無縫,色且豔。予曰:此夾斑痘症也。魯畏死,乞救甚哀,予曰:此病非吾不能治。斑痘相雜,故難識耳,解去其斑,則痘自現,汝切勿憂。

亟作荊防敗毒散加玄參、升麻作大劑一服,次早視之,則斑跡不見,痘粒可摸矣,再進一服,其痘起發,調理半月而安。

蘄水汪白石婢,方二歲,出痘,遍身紅點,大小相雜,無有空處。白石曰:此女難治。予曰:此夾斑、夾疹、夾痘症也。乃教吾次男邦孝以升麻葛根湯加防風、荊芥、玄參、連翹、牛蒡子、淡竹葉、木通一服,減十之三;再服,減十之七;三服,痘磊落明白。白石曰:先生神術也。

熱病相傳發疱瘡,須臾周匝盡成漿,

見而便沒為膚疹,相類斑瘡折後殃。

聞人氏云:傷寒熱邪在表,里未能作汗,或當汗不汗:熱鬱於肌膚,故發疱瘡。色白,或赤如火丹,頭作漿,白膿者,輕;根下紫色隱隱,在肌肉者,重。甚者五內七竅皆有之,其形亦如痘。小兒肌肉嫩薄,尤多此症,非正瘡痘也。又曰:六腑屬陽,有熱則易出,是以作膚疹,一出即遍身肌皮之上如痱瘡,細疱子,見而便沒,其所受氣淺故也。

五臟屬陰,有熱則難出,其為瘡痘在肌肉血脈之間,必先發紅斑而後如豆,故名瘡痘,其所受氣深故也。大抵暴熱而便出者,必膚疹;久熱而難出者,必是正瘡痘。膚疹非正瘡痘也。愚按瘡痘初出,五臟不同,肝水疱,其色微青而小;肺膿疱,其色微白而大;心為斑,色赤而小;脾為疹,色赤黃而淺。及五七日之後,不問其初出自何臟,悉成血疱。

血疱成膿疱,正如豆樣;膿疱之後,結痂疕則愈,此方是正瘡痘也。或人疑之,曰:肺既為膿疱,而血疱之後又成膿疱者,何也?蓋膿疱之出於肺者,言其初時淡淡如膿,其色白而非黃,俗稱白痘者是也,若血疱之後所結膿胞,則是其瘡已熟,譬諸果之成實,飽足充滿,包裹黃膿,其色黃而非白也。

熱熱紅斑出復收,曾將形症細推求,

若無變症無他苦,折過天瘡不用憂。

人有恆言,自少至老有不出痘者,乃天赦日生,不出也。予初不信,豈有天赦日生便不出痘者?痘乃胎毒,一名百歲瘡,謂其自少至老不能免也,或在痘疹大亂中曾發熱來,但見一二三四粒而不覺也,此痘之最輕者;近見有出紅斑者,數日盡收,痘亦不出,更無陷伏,惡痘癰疥餘毒,自後痘瘡再不出者,或是之類歟。蓋胎受之。

毒,在心為斑,在脾為疹,在肝為水痘,在肺為膿痘,惟腎無病。故斑疹、水痘、膿痘,俱同一類。但受毒甚者,四病悉具;受毒微者,平生只見一病矣。

白話文:

蘄水羅良的妻子魯氏,二十七歲時出痘,全身佈滿紅斑,像蚊子叮咬的痕跡一樣。許多醫生都說她治不好。羅良被請去看診。他觀察魯氏神志清醒,說話聲音清晰,脈象平和,飲食起居正常,大小便也正常,沒有煩躁口渴的感覺,只是全身佈滿密集的紅斑,顏色鮮豔。羅良說:「這是夾斑痘症。」魯氏害怕死亡,懇求羅良救治。羅良說:「這個病我能治。因為斑疹和痘疹混雜在一起,所以難以辨認,只要去除斑疹,痘疹就會自然出現,妳不必擔心。」

羅良立刻為她製作荊防敗毒散,並加入玄參、升麻,加大劑量讓她服用一劑。第二天早上查看,紅斑已經消失,痘粒可以摸到了。再服用一劑,痘疹就長出來了。調理半個月後,魯氏就痊癒了。

蘄水汪白石的婢女,兩歲時出痘,全身長滿大小不一的紅點,沒有任何空隙。汪白石說:「這個女孩很難治。」羅良說:「這是夾斑、夾疹、夾痘症。」於是讓他的次子邦孝用升麻葛根湯,加入防風、荊芥、玄參、連翹、牛蒡子、淡竹葉、木通,讓婢女服用一劑,之後每次服用都減少劑量(第一次減去十分之三,第二次減去十分之七),服藥三次後,痘疹就清晰地長出來了。汪白石說:「先生的醫術真是神乎其技!」

熱病傳染後會長水泡瘡,很快就會遍佈全身,變成膿水。有的則很快消退變成膚疹,像斑瘡一樣,留下後患。

聞人氏說:傷寒的熱邪停留在體表,內裡沒有出汗,或者該出汗卻不出汗,熱邪鬱積在肌膚,就會長水泡瘡。水泡顏色發白,或者像火丹一樣發紅,頂端有膿水,白膿的是輕症;根部隱隱發紫,深入肌肉的是重症。嚴重者五臟六腑,甚至七竅都會長水泡瘡,形狀也像痘疹。小兒因為肌肉嫩薄,更容易長這種水泡瘡,這不是真正的痘疹。又說:六腑屬陽,有熱邪容易外洩,因此會長膚疹,一旦長出就會遍佈全身的肌膚,像痱子一樣,是小而很快消失的水泡,因為受邪之氣淺薄。

五臟屬陰,有熱邪就難以外洩,所以痘瘡會長在肌肉和血脈之間,會先出現紅斑,然後變成像豆子一樣,所以叫做痘瘡,因為受邪之氣深厚。總之,熱邪來勢兇猛很快發出的,就是膚疹;熱邪久積難以發出的,就是真正的痘瘡。膚疹不是真正的痘瘡。我觀察到痘瘡初起,五臟反應不同:肝臟引起的,水泡顏色微青而小;肺臟引起的,水泡顏色微白而大;心臟引起的,是紅斑,顏色鮮紅而小;脾臟引起的,是疹子,顏色赤黃而淺。等到五六天之後,不論最初是哪個臟腑引起的,都會變成血泡。

血泡變成膿泡,像豆子一樣;膿泡之後結痂脫落就痊癒了,這就是真正的痘瘡。有人會疑惑:肺臟引起的膿泡,為什麼血泡之後還會變成膿泡呢?因為肺臟引起的膿泡,是指初期時顏色淡,像膿一樣,顏色發白而不是發黃,俗稱白痘;而血泡之後形成的膿泡,是痘瘡已經成熟,像果實一樣飽滿充盈,裡面充滿黃膿,顏色發黃而不是發白。

熱邪導致紅斑出現又消退,曾經仔細研究過它的症狀,如果沒有其他併發症和痛苦,那即使痘瘡消退了也不用擔心。

有些人常說,從小到大從未出過痘的人,是因為在天赦日出生,所以不會出痘。我起初不信,怎麼會有天赦日出生就一定不會出痘的人呢?痘瘡是胎毒,也叫百歲瘡,意思是從小到大都躲不掉。或者在痘疹大流行的時候曾經發熱,但是只長了一兩三四粒痘子而不覺得痛癢,這是痘瘡最輕微的症狀;最近看到有人長紅斑,幾天後就消失了,痘瘡也沒有長出來,也沒有留下疤痕,這是因為之前的痘瘡、癰瘡、疥瘡等毒素已經清除,之後痘瘡就不再長出來了,或許就是這個道理。這是胎裡帶的毒素。

毒素在心臟則為斑,在脾臟則為疹,在肝臟則為水痘,在肺臟則為膿痘,只有腎臟沒有這種疾病。所以斑疹、水痘、膿痘,都是同一類疾病。但是受毒素較重的人,四種病都會出現;受毒素較輕的人,一生只會出現一種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