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全

《痘疹心法》~ 卷之十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四 (2)

1. 出見症治歌括(凡二十二首)

氣強者用雙解散(四),氣弱者用參蘇飲(三)或惺惺散(一一四);或內虛者,脾弱食少,宜用補脾之劑加行氣發表藥,四君子湯(二十)、調元湯(十八),並加木香、青皮、黃耆、桂枝;或臟腑自利,宜用溫里之劑,黃耆建中湯(三十一)、益黃散(四十五),並與奪命丹(十七)合進;利未止者,豆蔻丸(四十三)合進。蓋里溫則氣不消削,氣不消削則不陷伏矣。

若依上法分治,猶不出者,此毒壅伏於三焦,不久而變生焉。

邑人王云野子,二歲,發熱,出紅點一二粒,請予視之見額紋青氣,年上赤光,乃告之曰:此險痘也,先出者名試痘,中氣不足,毒氣隱伏,故出不快也。以調元湯加防風、木香,服後其痘旋出,喜無他症,十三日安。

數日蒸蒸出不齊,欲行疏發意生疑,

按方加藥觀瘡熱,表裡平和痘本稀。

聞人氏觀云:是瘡疹之症,熱數日而不發見者,進退皆難,便欲大發之。懼其本稀而成斑爛,不發之,又無以出其毒氣。古人立論,始以藥發之,微發不出則加藥,加藥不出則大發之,大發之後所出不多,氣候和平,無他症者,即是治本。稀不可更發也。以此言之,發不至太過,守不至不及,乃用藥之圓活也。

愚按古方用發表者,升麻葛根湯,輕劑也;惺惺散,重劑也。謂微發,謂加藥者,或先用輕劑,後用重劑,或只用本劑。先小作湯,少飲之;後漸加大,多飲之。非謂於本方之外,再加辛熱大發之藥也。

應出不出卻如何,發表和中良驗多,

腹脹屎硬煩躁甚,通腸解毒救沉疴。

凡痘疹過期應出不出者,或因外感風寒,依上發表之法;或因內虛泄瀉,依上和中之法。如按調治,猶不出快,熱反甚,大渴,腹脹滿,大便硬結不通,煩躁不安者,此毒邪壅伏於內,三黃湯(八)、柴胡飲子(九十九),擇而用之,甚則三乙承氣湯主之(三十),並用膽導法(五十一)。聞人氏云:且身熱脈數,大便秘而腹脹,此熱毒壅遏,未見形狀者,當微下之。

非微下則熱不減,此是始者,熱在裡,斑未出之時也。若斑點隱隱在皮膚中者,是已發越在裡,瘡正發時,則不可妄下也。又有結膿窠痂疕之際,脈尚洪數,能食而大小便秘,此表已罷,里有熱毒,宜微利之。大抵臟腑有熱,往往利大小便者,以其主出而不內故也。

邑人餘光庭,庠生也,年十九歲染痘,發熱五日不出,請予及韓雨峰治之,雨峰佳醫,與予素善。予問其症,未更衣三日,診其脈細而數,雖有下症,元氣怯弱,不可下也。乃謂雨峰使作膽導法,不得通,病者煩躁,家人惶惶,予思發熱日久,毒留其中,燥糞閉塞,肛腸乾枯,氣不得行,血不得潤,膽導力小,不能通也。

自立一法,取豬尿胞一枚,以豬膽汁半杯,清油半杯,蜜半杯,三物攪勻入胞中,如作膽導法,取下燥屎二十餘枚,氣通熱解神清痘出。予笑曰:此法外意也。

白話文:

氣虛的人,可用雙解散或參蘇飲、惺惺散;體虛、脾弱、食慾不振的人,應服用補脾藥並加入行氣、發汗的藥物,例如四君子湯、調元湯,再加入木香、青皮、黃耆、桂枝;若臟腑自行瀉泄,則應服用溫裡藥物,例如黃耆建中湯、益黃散,並與奪命丹合用;若瀉泄不止,再服用豆蔻丸。因為溫暖裡部,則氣機不會衰弱,氣機不衰弱,痘疹就不會內陷。

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治療,痘疹仍然不發,則說明毒邪壅滯於三焦,不久就會轉變為其他病症。

鄰居王云野的兒子,兩歲,發熱,出現一兩顆紅點,請我診治。我看到他額頭青氣暗沉,額頭上方泛紅光,便告訴他這是險症痘疹,先長出的痘疹叫試痘,因為中氣不足,毒邪隱伏,所以出疹緩慢。我用調元湯加入防風、木香,服藥後痘疹很快長出,沒有其他症狀,十三天痊癒。

痘疹數日慢慢長出,不均勻,想疏通發散卻猶豫不決,

應根據病情加藥觀察痘疹的熱象,使表裡平和,痘疹稀疏。

聞人氏認為:這是瘡疹病症,發熱數日而不發疹者,進退兩難,很快就要大發。擔心痘疹稀疏而形成斑爛,不發疹,又無法排出毒邪。古人認為,開始用藥促使痘疹發出,輕微發出則加藥,加藥後仍不出則加大劑量,大發之後長出的痘疹不多,氣候平和,沒有其他症狀,就是治癒了根本。痘疹稀疏則不可再促使其發出。由此可知,發疹不能過度,守候也不能不足,這就是用藥的靈活之處。

我認為古方中用發汗藥的,升麻葛根湯是輕劑;惺惺散是重劑。所謂輕微發出,所謂加藥,是指先用輕劑,後用重劑,或只用一種藥。先用少許藥煎湯,少量服用;然後逐漸加大劑量,多服用。並不是指在原方之外,再加辛熱的藥物促使痘疹大量發出。

該出的痘疹不出該怎麼辦呢?發表和中之法療效甚佳,

如果腹脹、大便乾燥、煩躁嚴重,就要通腸解毒以救治危重病人。

凡是痘疹過期而不出的,可能是外感風寒,應採用上述發表的方法;也可能是內虛泄瀉,應採用上述和中的方法。如果按此治療,痘疹仍然不快,熱象反而加重,口渴,腹脹滿,大便秘結不通,煩躁不安,則說明毒邪壅滯於內,應選用三黃湯或柴胡飲子,嚴重者則用三乙承氣湯為主,並採用膽導法。聞人氏說:如果身熱、脈數、大便秘結、腹脹,這是熱毒壅滯,尚未出現疹子的情況,應該輕瀉。

不輕瀉則熱不退,這是初期,熱在裡,斑疹尚未出現的時候。如果斑點隱隱約約在皮膚裡,這是已經內發,痘疹正在發出,則不可妄下。還有一種情況,膿已結痂,脈象仍然洪數,能吃東西,大小便都祕結,這是表證已解,裡有熱毒,應該輕瀉。總之,臟腑有熱,往往會出現大小便不利的情況,因為它要排出邪氣而不內陷。

鄰居餘光庭,是秀才,十九歲染上痘疹,發熱五日不出,請我和韓雨峰診治,雨峰是名醫,與我素來友好。我診斷後發現,他三天沒換衣服,脈象細數,雖然有下瀉的症狀,但元氣虛弱,不能下瀉。於是請雨峰使用膽導法,但沒有效果,病人煩躁不安,家人惶恐。我考慮到他發熱日久,毒邪滯留體內,大便乾燥閉塞,肛腸乾燥,氣機不通,血液不能滋潤,膽導法力量太小,不能通便。

我另想一法,取一個豬尿泡,加入半杯豬膽汁、半杯清油、半杯蜂蜜,三物攪勻放入豬尿泡中,像做膽導法一樣使用,結果排出二十多枚乾燥的大便,氣機通暢,熱退神清,痘疹也長出來了。我笑著說:這個方法是意外之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