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念祖

《時方歌括》~ 卷下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3)

1. 當歸六黃湯

火炎汗出六黃湯。(醒而汗出曰自汗。寐而汗出曰盜汗。)二地芩連柏與當。(生地黃熟地黃柏黃芩黃連當歸各等分。黃耆加倍。)倍用黃耆偏走表。苦堅妙用斂浮陽。

白話文:

火氣旺盛、汗水如雨,適用六黃湯。

如果醒著時汗水直冒,稱為自汗。睡著時汗水直冒,稱為盜汗。

六黃湯的藥方包含生地黃、熟地黃、黃柏、黃芩、黃連、當歸,比例相同。黃耆是其他藥材的兩倍。

黃耆用量加倍,作用偏向表。

苦味堅硬的藥材效果奇特,可以收斂浮陽。

陳修園曰。陰虛火擾之汗。得當歸熟地生地之滋陰。又得黃芩黃連之瀉火。治汗之本也。然此方之妙。則在於苦寒。寒則勝熱。而苦復能堅之。又恐過於苦寒。傷其中氣。中者。陰之守也。陰愈虛則火愈動。火愈動則汗愈出。尤妙在大苦大寒墜中倍加黃耆。俾黃耆領苦寒之性。盡達於表。以堅汗孔。不使留中而為害。此旨甚微。注家向多誤解。特表而出之。

白話文:

陳修園說。陰虛火擾引起的盜汗。可以用當歸、熟地、生地來滋陰。還可以配黃芩、黃連來瀉火。這是治汗的根本方法。然而這個方劑的妙處,則在於它苦寒。寒能夠戰勝熱。而苦又有固攝的作用。又怕太苦太寒,損傷中氣。中,是陰的守護之神。陰越虛火就越旺。火越旺汗就越多。最妙的是在大苦大寒的方劑中再加上倍量的黃耆。使黃耆引領苦寒之性,全部到達體表。以固攝汗孔。不使留在體內而為害。這個用意很微妙。註釋家一向多有誤解。特地表而出之。

2. 耆附湯

衛陽不固汗汪洋。須用黃耆附子湯。(黃耆一兩。熟附子五錢。水煎服。)附暖丹田元氣主。得耆固脫守其鄉。(行於皮毛者。衛外之氣也。衛氣根於元氣。黃耆雖專走衛。有附子挾之同行。則能回大汗欲脫之氣。守於其鄉。而汗自止矣。)

白話文:

衛陽力量不足,以至於汗水淋漓。必須服用【黃耆附子湯】(黃耆一兩,熟附子五錢重,用清水煮沸後飲用。)附子溫暖丹田,是元氣的主人。加上黃耆能固衛,讓元氣守住它的鄉土。(行於皮毛之中的,是衛外之氣。衛氣根源於元氣。黃耆雖然主要作用在衛氣,但有附子與它一道同行,就能讓汗水瀕臨脫洩之氣回到它的鄉土,而汗水就會自然止住了。)

陳修園曰。神農本草經云。黃耆氣味甘微溫無毒。主癰疽久敗瘡。排膿止痛。大瘋癩疾。五痔鼠瘻。補虛小兒百病。本經只此三十三字。皆取其質輕味淡。偏走皮毛。故治大風癰疽。及一切外症膿血過多用之。補養皮肉之虛而已。又云主小兒百疾者。以輕薄之品。大人不足倚賴。

白話文:

陳修園說,《神農本草經》中提到,黃耆性味甘微溫,無毒,主治癰疽、久敗瘡,排膿止痛,大風、癩疾,五痔、鼠瘻,補虛、小兒百病。本經只有這三十三個字,都取其質地輕薄,味道淡雅,偏走皮毛。因此,治療大風、癰疽以及一切外症膿血過多,可以用黃耆來治療,補養皮肉之虛。又說主治小兒百病,是因為黃耆是輕薄之品,大人不足以依賴。

惟小兒經脈未盛。氣血皆微。不宜峻補。得此微補之品。百病可以概治也。細味經旨。安能大補元氣以止汗。如六黃湯之大寒以除熱。熱除則汗止。耆附湯之大熱以回陽。陽回則汗止。玉屏風之解肌以驅風。風除則汗止。三方不重在黃耆。卻得黃耆之輕快。徑走皮膚。奏效更速。

數百年來。無一人談及。甚矣醫道之難也。

白話文:

由於兒童的經脈尚未發育完全,氣血都很弱,不宜採用峻烈的補品。得到這種溫和補益的藥品,各種疾病都可以概括治療。細細品味經書的旨意,怎麼能用大補元氣的方法來止汗呢?比如六黃湯的大寒來除去熱氣,熱氣消除了,汗水也就止住了;耆附湯的大熱來使陽氣恢復,陽氣恢復了,汗水也就止住了;玉屏風散的解肌來驅散風氣,風氣消除了,汗水也就止住了。三方藥都不在於黃耆,卻得到了黃耆的輕快,直達皮膚,奏效更快。

3. 玉屏風散

玉屏風散主諸風。止汗先求漐漐通。(風傷衛則汗自出。黃耆得防風。其功愈大。以二藥同行走表。令漐漐微似汗。其風邪從微汗而解。則衛無邪擾。汗不再出矣。)發在耆防(黃耆防風。時醫誤認為止汗之品。害人無算。)收在術。(表風得黃耆防風而解。則外無所擾矣。

白話文:

玉屏風散可以治療各種風症,治療盜汗的方法,首先要求讓病人微微出汗。(風邪損傷衛氣,汗就會自動流出。黃耆配上防風,效果會更好。這兩種藥一起使用,使人微微出汗,像是稍微冒汗的樣子。這樣風邪就會隨著微微的汗水而解除。衛氣沒有邪氣侵擾,汗就不會再流了。)發汗的藥材在黃耆和防風(黃耆和防風,現在的醫生都誤認為是止汗的藥物。因此害人不淺。)收斂的藥材在術(外感風邪的症狀,用黃耆和防風就能解除。這樣外邪就不會再侵擾了。)

臟氣得白朮而安。則內有所據矣。)熱除(風屬陽邪陽則為熱。)濕去(太陽為濕土。濕熱交蒸則為自汗發熱之症。)主中宮。(白朮補中宮上氣。故能止汗除熱。防風黃耆白朮各等分為末。酒調服。)

白話文:

服用白朮能夠使臟氣安穩。這樣就能夠起到內在依據的作用)。解除熱症。(風屬陽邪,陽則為熱)。祛除濕症。(太陽為濕土。濕熱交蒸則為自汗發熱之症)。主治中宮。(白朮補中宮上氣。所以能夠止汗、祛除熱症。防風、黃耆、白朮各等分研成細末。以酒調和後服用)。

陳修園曰。以黃耆為固表藥。千古貽誤。前賢用之不應。所以有汗能止。無汗能發。騎牆之說。及庸輩有炙用能止。生用能發之分也。神農本經俱在。奈何舍而不讀也。余於本條小注甚詳。細心體認。如撥雲見日。明者自知。

白話文:

陳修園說,用黃耆作為固表藥,這是千古以來一直存在的誤解。以前的高人用它不靈驗,所以纔有「有汗能止,無汗能發」的說法。又庸醫們分炙用能止,生用能發。這些說法都在神農本經裡。為什麼要捨棄而不讀呢?我在本條小注裡寫得非常詳細。大家如果用心體會,就像撥開雲霧見太陽一樣,明白的人自然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