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時方歌括》~ 卷上 (16)
卷上 (16)
1. 越鞠丸
治臟腑一切痰食氣血諸郁,為痛為嘔為脹為利者:
六郁宜施越鞠丸,芎蒼曲附並梔餐。食停氣血濕痰火,得此調和頃刻安。(吳鶴皋曰:香附開氣鬱,撫芎調血鬱,蒼朮燥濕鬱,梔子清火鬱,神麯消食鬱,各等分。麥芽煎湯泛丸。又濕鬱加茯苓白芷,火鬱加青黛,痰鬱加星夏栝蔞海石,血鬱加桃仁紅花,氣鬱加木香檳榔,食鬱加麥芽山楂,挾寒加吳茱萸。)
季楚重曰:經云:「太陰不收,肺氣焦滿。」又云:「諸氣膹郁,皆屬於肺。」然肺氣之布,必由胃氣之輸;胃氣之運,必本三焦之化。甚至為痛為嘔為脹為利,莫非胃氣不宣,三焦失職所致。方中君以香附快氣,調肺之拂鬱;臣以蒼朮開發,強胃而資生;神麯佐化水穀,梔子清郁導火。
於以達肺騰胃,而清三焦。尤妙撫芎之辛,直入肝膽,以助妙用,則少陽之生氣上朝,而營衛和;太陰之收氣下肅,而精氣化。此丹溪因五郁之法而變通者也。然五郁之中,金木為尤甚。前人用逍遙散,調肝之郁,兼清火滋陰;瀉白散,清肺之郁,兼潤燥降逆。要以木鬱上衝即為火,金鬱斂澀即為燥也。如陰虛不知滋水,氣虛不知化液,是又不善用越鞠矣。
陳修園曰:諸病起於郁者難醫,時醫每以鬱金統治之,是徇名之誤也。此藥本經不載,唐本有之。唐本云:「氣味苦寒無毒,主血積,下氣生肌,止血破惡血,血淋尿血金瘡。」原文只此二十四字,大抵破血下氣及外敷之品,無一字言及解鬱。錄此以為誤用者戒!
白話文:
越鞠丸可以治療因各種原因,像是痰、飲食積滯、氣滯、血瘀等導致的各種鬱結。這些鬱結可能會引起疼痛、嘔吐、腹脹、腹瀉等症狀。
這種情況,可以服用越鞠丸來治療。這個藥方由川芎、蒼朮、神麯、香附、梔子等藥材組成。可以疏通因飲食停滯、氣血不暢、濕氣、痰濁、火氣等原因造成的鬱結。服用後很快就能調和身體,使之恢復正常。(吳鶴皋說:香附可以疏理氣鬱,川芎可以疏理血鬱,蒼朮可以祛除濕鬱,梔子可以清除火鬱,神麯可以消除食鬱,以上藥材等量使用,再用麥芽煎湯來製作藥丸。如果是濕鬱,可以加茯苓、白芷;火鬱可以加青黛;痰鬱可以加星夏、瓜蔞、海石;血鬱可以加桃仁、紅花;氣鬱可以加木香、檳榔;食鬱可以加麥芽、山楂。如果是兼有寒症,可以加吳茱萸。)
季楚重說:醫書上說,太陰脾經的功能不正常,就會導致肺氣焦滿;還說各種氣機鬱結都屬於肺的問題。然而,肺氣的運行需要依靠胃氣的輸布,胃氣的運行又必須依賴三焦的正常功能。因此,像是疼痛、嘔吐、腹脹、腹瀉等症狀,都是因為胃氣不能正常運行,三焦的功能失常所導致的。這個藥方用香附來疏通氣機,解除肺的鬱滯;用蒼朮來開發脾胃,增強消化功能;用神麯來幫助消化水穀;用梔子來清除鬱火。
這樣就可以使肺氣舒暢,胃氣暢達,三焦的功能恢復正常。其中,川芎的辛散作用可以直達肝膽,幫助藥物發揮功效,使少陽的生氣能夠向上朝向頭面,使得營衛之氣調和;太陰的收斂之氣可以向下肅降,使得精氣能夠化生。這個藥方是朱丹溪根據五鬱的治療方法變化而來的。五鬱之中,金(肺)和木(肝)的問題尤其嚴重。前人使用逍遙散來調和肝的鬱滯,兼有清火滋陰的作用;使用瀉白散來清肺的鬱滯,兼有潤燥降逆的作用。總而言之,木鬱向上衝就會變成火,金鬱收斂就會變成燥。如果陰虛不知道滋養陰液,氣虛不知道化生津液,就是不能善用越鞠丸。
陳修園說:各種疾病中,由鬱結引起的病最難治療。現在的醫生總是使用鬱金來治療,這是一種誤導。這個藥方在古代醫書上沒有記載,唐朝的藥書上有記載,上面說鬱金的味道苦寒,無毒,主要可以治療血瘀積滯、下氣、生長肌肉、止血、破除惡血、血淋、尿血和金瘡。原文只有二十四個字,大致是說它有破血、下氣和外敷的作用,沒有一個字提到它有解鬱的作用。我把這些寫下來,是為了提醒那些誤用的人。
2. 逍遙散
治肝家血虛火旺,頭痛目眩,頰赤口苦,倦怠煩渴,抑鬱不樂,兩脅作痛,寒熱小腹重墜,婦人經水不調,脈弦大而虛。
逍遙散用芍當歸,術草柴苓慎勿違。(柴胡、當歸、白芍、白朮、茯苓各一錢;甘草炙五分。加煨姜、薄荷煎。)散郁除蒸功最捷。(醫貫曰:方中柴胡、薄荷二味最妙。蓋木喜風搖,寒即摧萎,溫即發生。木鬱則火鬱,火鬱則土鬱,土鬱則金鬱,金鬱則水鬱。五行相因,自然之理也。余以一方治木鬱,而諸郁皆解,逍遙散是也。)丹梔加入有元機。(如丹皮、梔子,名八味逍遙散,治肝傷血少經枯)趙羽皇曰:此治肝鬱之病,而肝之所以郁者,其說有二:一為土虛,不能升木也;一為血少,不能養肝也。蓋肝為木氣,全賴土以滋培,水以灌溉。若中土虛,則木不升而鬱;陰血少,則肝不滋而枯。方用白朮、茯苓者,助土德以升木也;當歸、芍藥者,益榮血以養肝也。薄荷解熱,甘草和平。獨柴胡一味,一以為厥陰之報使,一以升發諸陽。經云:「木鬱則達之,遂其曲直之性。」故名之曰逍遙。
○通可行滯(火氣鬱滯,宜從小便利之。通為輕,泄為重也。)
白話文:
治療肝臟血虛火旺的症狀,像是頭痛、眼睛昏花、臉頰發紅、口苦、疲倦、口渴、心情低落、悶悶不樂、兩側脅肋疼痛、忽冷忽熱、小腹有下墜感,以及婦女月經不調。這些症狀的脈象通常是弦大而虛。
逍遙散的組成是芍藥、當歸、白朮、甘草、柴胡、茯苓,這些藥材的配伍要謹慎使用。(柴胡、當歸、白芍、白朮、茯苓各用一錢,炙甘草用五分,再加入煨過的生薑和薄荷一起煎煮。)這帖藥能快速地疏解鬱悶、消除潮熱的症狀。(有醫家認為,方劑中的柴胡和薄荷兩味藥最為關鍵。因為木的特性是喜好風動,寒冷會使它凋零,溫暖則使它生長。木氣鬱結就會導致火氣鬱結,火氣鬱結就會導致脾土鬱結,脾土鬱結就會導致肺金鬱結,肺金鬱結就會導致腎水鬱結。五行是相互影響的,這是自然界的道理。我曾經用一個方劑治療木氣鬱結,結果其他的鬱結也都跟著解除了,這個方劑就是逍遙散。)如果加入牡丹皮和梔子,就成了八味逍遙散,可以治療因為肝臟受損、血虛導致月經減少甚至停經的狀況。
趙羽皇認為,這個方劑治療肝氣鬱結的病症,而肝氣之所以會鬱結,原因有二:一是脾土虛弱,無法幫助肝木向上生長;二是陰血不足,無法滋養肝臟。肝臟屬於木氣,完全依賴脾土來滋養,以及腎水來灌溉。如果脾土虛弱,肝木就無法向上生長而鬱結;如果陰血不足,肝臟就無法得到滋養而乾枯。方劑中用白朮和茯苓,是為了幫助脾土的氣機上升,從而使肝木得以生長;用當歸和芍藥,是為了補益營血,從而滋養肝臟。薄荷能夠解熱,甘草能夠調和藥性。單獨使用柴胡一味藥,一是作為厥陰經的引導藥,二是為了升發體內的陽氣。中醫經典說過:「木氣鬱結就應該疏導它」,使其能發揮曲直的特性,因此這個方劑被命名為逍遙散。
此方劑也能夠疏通氣機,運行停滯(火氣鬱結時,適合用小便來疏導,小便疏通是輕微的疏導方式,而瀉下則是較為強烈的疏導方式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