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時方歌括》~ 卷上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9)

1. 磁砂丸

治神水寬大漸散,昏如霧露中行,漸睹空中有黑花,睹物成二體,及內障神水淡綠色、澹白色;又治耳鳴及耳聾。

○柯韻伯云:「治聾、癲狂、癇如神。」

磁砂丸最媾陰陽,神麯能俾穀氣昌。(磁石二兩,硃砂一兩,神麯三兩生,更以一兩水和作餅煮,浮入前藥,煉蜜為丸。)內障黑花聾並治,若醫癲癇有奇長。

王又原曰:「經曰:『五臟六腑之精,皆上注於目。』則目之能視者,氣也;目之所以能視者,精也。腎惟藏精,故神水發於腎;心為離照,故神光發於心。光發陽而外映,有陰精以為守,則不散而常明;水發陰而凝結,有陽氣以為布,則洞悉而不窮。惟心腎有虧,致神水乾涸,神光短少,昏眊內障諸症,所由作也。」千金以磁石直入腎經,收散失之神,性能引鐵,吸肺金之氣,歸藏腎水;硃砂體陽而性陰,能納浮游之火而安神明。水能鑑,火能燭,水火相濟,而光華不四射與?然目受臟腑之精,精俾於谷,神麯能消化五穀,則精易成矣。蓋神水散大,緩則不收,賴鎮墮之品,疾收而吸引之,故為急救之劑也。其治耳鳴耳聾等症,亦以鎮墮之功能,制虛陽之上奔耳。

柯韻伯曰:「此丸治癲癇之聖劑。蓋狂癡是心腎脾三臟之病。心藏神,脾藏意與智,腎藏精與志。心者,神明之主也。經云:『主不明,則十有二官危,使道閉塞而不通,形乃大傷。』即此謂也。然主何以不明也?心法離而屬火,真水藏其中。若天一之真水不足,地二之虛火要行,所謂天氣者蔽塞,地氣者冒明,日月不明,邪害空竅,故目多妄見,而作此奇疾也。非金石之重劑以鎮之,狂必不止。硃砂稟南方之赤色,入通於心,能降無根之火,而安神明;磁石稟北方之黑色,入通於腎,吸肺金之氣以生精,墜炎土之火以定志。二石體重而主降,性寒而滋陰,志同道合,奏功可立俟矣。神麯推陳致新,上交心神,下達腎志,以生意智,且食入於陰,長氣於陽,奪其食則已,此內經治狂法也。食消,則意智明而精神治,是用神麯之旨乎?煉蜜和丸,又甘以緩之矣。」

白話文:

此藥方「磁砂丸」主要治療眼睛相關疾病,例如眼睛神水(指眼內液體)過於寬散、視力模糊如在霧中行走、眼前出現黑影或看到物體重疊、以及內障(白內障等)導致的眼內液體呈現淡綠色或淡白色。同時也治療耳鳴及耳聾。

柯韻伯認為此藥方治療耳聾、癲癇、狂躁等疾病有神奇療效。

「磁砂丸」調和陰陽,神麯能促進消化,使身體產生精華。此藥方以磁石、硃砂、神麯等藥材煉製而成。它能夠同時治療內障、眼前黑影、耳聾等疾病,若用於治療癲癇,效果更為顯著。

王又原指出,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的精華都會上注於眼睛,眼睛能看見是氣和精的作用。腎臟儲藏精華,因此眼內液體源於腎;心臟如同明鏡,因此視覺功能(神光)源於心。光(陽氣)向外發散,需有陰精守護才能不散而常明;液體(陰液)凝結,需有陽氣布散才能明澈無阻。若心腎功能虧損,就會導致眼內液體乾涸,視覺功能衰退,進而產生視力模糊、內障等疾病。

「磁砂丸」中的磁石能直接進入腎經,收斂散失的精華,它還能吸收肺經的氣,使其歸藏於腎水之中;硃砂則屬陽性但帶有陰性,能平息浮躁的火氣,使精神安定。水能映照,火能照明,水火調和,光芒自然不會散亂。眼睛接受臟腑的精華,而精華來自食物,神麯能幫助消化五穀,使精華容易生成。眼內液體如果散大,難以收斂,就需要用磁石這類具有鎮靜作用的藥物來快速收斂和吸引,因此它是急救之藥。此方治療耳鳴耳聾,也是利用其鎮靜作用來平息虛火上衝所致。柯韻伯認為此藥是治療癲癇的聖藥。

狂躁、癲癇等病症與心、腎、脾三臟有關。心藏神,脾藏意與智,腎藏精與志。心為神明之主,若心神不寧,則身體各器官都會受影響。心屬火,其中藏有真水,若真水不足,虛火就會上炎,導致心神不明。如同天空被遮蔽,大地不明亮,日月無光,邪氣趁虛而入,導致眼睛出現幻覺。必須使用金石類重藥來鎮壓,才能控制狂躁。硃砂色紅,歸心經,能降無根之火,安定神明;磁石色黑,歸腎經,能吸收肺氣以生精,並平息上炎之火以安定心志。磁石、硃砂二藥都屬沉降之品,性質寒涼,能滋養陰液,二藥合用能快速見效。神麯能促進新陳代謝,使心神與腎志相交,產生意智。飲食屬陰,能生陽氣。若能控制飲食,則能治療狂躁,這是《黃帝內經》中的治療方法。當消化功能恢復,意智便會清晰,精神自然安定。這就是使用神麯的目的。用蜂蜜煉製成丸,是利用其甘味來緩和藥性。